江湖散人吧 关注:287贴子:119,837

2013,好好过日子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IP属地:江苏1楼2013-01-01 20:08回复
    跨年狂欢夜四招接地气 刘德华坦言四大天王合体难
    在昨晚的各大卫视跨年中,备受期待的两个“焦点”似乎都在湖南卫视,一个是经过800多天“浴火重生”的俞灏明,另一个是“新晋爸爸”刘德华。刘德华坦言四大天王合体难,俞灏明“浴火重生”成焦点。 湖南卫视跨年狂欢夜,四招接地气 12月31日晚,尽管诸多卫视燃起跨年音乐会的硝烟,作为七年前首创者的湖南卫视却改弦易辙,本着“不差钱、也不烧钱”的价值观,再次“革自己的命”,将创立、发展成熟的一档大型晚会模式舍弃,改为“跨年狂欢夜”。因为这又是一次国内无先验可寻的首创,因此不能说没有“观众不认可、现场冷场、收视走低”等试验风险,而湖南卫视又是如何确保成功呢?出路只有一个,就是怎样接地气,而从整场晚会来看,基本依循了四招。首先是青春牌。并不是因为晚会把一个支持阵营设为“青春队”,而是湖南卫视多年来通过“超女”、“快男”等品牌积累的人脉,主要在青春这个阵营,使湖南卫视与青春捆绑为一体,成为“青春”的代名词和根据地。所以,在狂欢夜上看到最多的明星,始终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人,无论湖南卫视造星的05超女三强和07快男7强,还是萧敬腾、张杰、杨幂、朱丹,以及韩国的张根硕、F(X)等等。而“青春”在狂欢夜也已经不是一个生理年龄,而成为驱动年轻心态的一个大派对,因此,亦真亦假的巨星“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费翔”等出场,大家感觉不到气氛不对;龚琳娜带动大家齐唱《法海你不懂爱》,就是青春的呐喊;玉女杨钰莹唱《轻轻地告诉你》时,感觉到的还是当年那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她。而且,尽管观众最多的也是年轻人,但已经带动了现场和场外无数的中老年观众回到了青春状态,与青春齐唱。青春这个巨大的资源,在狂欢夜得到最给力的一次聚合与释放。第二,梦想牌。一个人可以没有好的出身,好的家庭背景,好的教育,好的职业………但是,这都不能阻挡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梦想,所以,“梦想队”不分年龄,从1岁到111岁,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而从现场观众一次次对明星此起彼伏呼唤声,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每一个人对偶像的敬慕,而是从超女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快男李伟、武艺身上,年轻人看见了自己的未来,那就是梦想的象征,因为他们的成功也是无数普通的草根用热情、用短信、用网络参与选出来的,渗透着他们的情感;而且他们就是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同学中成长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一点都不遥不可及。就像“田震”的《执着》,每一个人执着的是什么?就是梦想。所以,帮助每个草根成就梦想,是湖南卫视的成功之道,也让狂欢夜借此展示了成果。


    IP属地:江苏2楼2013-01-01 20:08
    回复
      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影频道 > 正文 《一代宗师》的视点迁徙:从人到时代的瞭望 来源:21CN综合 | 2013-01-11 18:19:41 | 我来说两句已有0人参与 下载新闻客户端   (文/贾磊磊)我们对《一代宗师》的期待其实不在于要看历史上的叶问,尽管在那个阴云翻卷、浊浪排空的时代,习武之人刚正不阿的人格与抑恶扬善的精神依然可以激励我们,但是,现在促使我们走进电影院的并不是叶问这个人的性格怎样,而是《一代宗师》这部电影的导演、一位不爱循规蹈矩、只爱戴着墨镜的王家卫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怎么样?我们想看的是他如何展现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看他是如何诠释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形貌与神魂?  一  王家卫的电影一向以影像为重,视觉表达在他的电影语汇中始终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够说王家卫的电影部部都是视觉的盛宴,然而,在影像的品质上他的影片在华语电影界堪称一流,这种高端影像品质一直以来都得到国际电影界的普遍认可。这次《一代宗师》在影像上依然保持了王家卫电影的一贯品质。这种高品质的影像呈现,使我们的观影过程始终处于一种视觉享受的状态。影片中不论是东北白雪皑皑的原野,还是香港光影摇曳的街市,以及金楼之上武者变幻莫测的身影,都寄予着作者对影像精雕细刻的职业操守。中国一位著名的导演曾经说,他能够站在每个电影镜头的背后向观众鞠躬,就像厨师能够为其做出的每一道菜向他的顾客鞠躬一样。我想,王家卫也应当是属于这类能够在镜头后面向观众鞠躬的导演。有些电影,我们也许能够在剧情上对它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猜测,或是在主题上对其提出不尽相同的解读,但是,我们却很难在电影的影像表达上质疑这些影片,即从电影的本体意义上批评这些导演——我们可以说我们不爱吃这种菜的味道儿,可是却我们很难说这个菜做的不地道。  《一代宗师》的主人公叶问毕竟是中华武林开宗立派的人物,为此影片的动作呈现无疑是支撑这部功夫史诗形貌的关键所在。王家卫为了将全部的动作表演建立在真实武功的基础之上,他让扮演叶问的梁朝伟早在三年之前就开始刻苦习武,“打掉他身上的所有气息”。章子怡、张震也经受了高强度的专业武术训练,使影片摆脱了那种依靠戏剧表演,依靠数字技术,依靠后期剪辑来实现的“功夫秀动作片”。  对中国功夫、乃至于对中国武术精神的敬守与承传是《一代宗师》的始终坚守的创作理念,值得肯定的是,在高度商业化的电影语境中,王家卫并没有把这种正统的创作理念与商业化的电影市场对立起来,而是将这种理念,直接切入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片场的美术设计之中,包括对于不同明星的形象定位,也是依据不同武术门派的特点。影片分别锁定了扮演咏春拳宗师叶问的梁朝伟、扮演八卦掌女武师宫二的章子怡、扮演八极拳首领的张震和扮演得到形意拳真传的马三。这样中国传统武术中咏春、八卦、八极、形意这四大流派全部汇集到《一代宗师》的“门下”。使正宗的中华武术精神与商业化的电影表述机制融为一体。王家卫对中国功夫的叙述视点,也从开始的对一个人、一条街、一个门派的注视,不断延展到对一个群体、一个时代、一个世界的瞭望。  为了在电影中呈现出内外兼修的真实功夫,主演们从外部的动作的练习到内在的精神修养,他们一直在苦心修炼中国武术。与此同时,影片还聘请了国际著名动作导演袁和平担任武打动作的设计,聘请李连杰的师傅吴彬担任武术总教练,聘请了叶问的弟子、李小龙的师弟梁绍鸿担任咏春拳指导,聘请了八卦掌传人韩燕鸣担任章子怡的八卦掌教练,聘请了八极拳第八代传人王世泉担任张震八极拳指导,还有形意拳宗师骆兴武的传人杨桐担任形意拳武术顾问,所有这些极具专业化的顶尖级武术班底,再加上王家卫电影一贯秉承的凌厉、疾速的强点剪辑,不仅使影片的动作场面精彩纷呈,而且将中国武术那种抑恶扬善的正义精神,深深地植入到影片的每个镜头之中,特别是在宫二与马三在疾驶的列车旁的生死绝杀,更是将影片中所表达的善恶、是非、忠奸的激烈冲突推向极致,为中国武侠动作电影增添了前所未有的经典画面。  二  在王家卫导演的影片中,武侠电影过去只有一部《东邪西毒》,但就这一部已经凸显了王家卫电影的独特本色——奇异的视觉效果和交错的叙事空间使这部电影有一种诡秘而奇幻的现代色彩,在影像方面作者采用了放大胶片微粒的方法,使起伏绵延的大漠呈现出一种苍桑悲凉的感觉,甚至将武打场面制作成山崩地裂的奇观效果,表现出江湖上生生死死而又变幻莫测的冷峻现实。慕容燕(林青霞饰)与水中自己的倒影练剑时用剑锋划破湖水所激起的冲天巨浪,形成了如千花竞放般的景象,是当年洪金宝(动作指导)将自己用起重机吊起来在空中拍摄出来的。《东邪西毒》之所以在1995年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其中对影像奇观的成功营造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王家卫的武侠世界的足以拨动人们的视觉神经,让那些对影像特别感兴趣的电影观众有一种物有所值的满足感。  王家卫的电影叙事并不传统,或是说他对传统电影那种环环相扣的叙事逻辑没有兴趣。他对电影的美学追求并不在去讲一个四平八稳的传统故事。当年的《东邪西毒》他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演绎出的是一个扑朔迷离而又荡气回肠的武侠传奇。


      IP属地:江苏7楼2013-01-11 22:33
      回复
        他让欧阳峰把慕容公主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的嫂嫂,而慕容则把欧阳峰想作是自己爱恋的黄药师,银幕上交替出现的是慕容公主与黄药师、欧阳峰与嫂嫂,两对情人相互依偎的画面,这种意识流的电影表现手法在传统武侠电影中是极少见到的。这次的《一代宗师》由于此前已经有两部人物传记片《叶问》相继问世,所以,这次王家卫版的叶问其叙事的重点并不在复述叶问人生历程,而是着重表现了在那个狼烟四起、乱云密屯的时代,以叶问为代表的武林志士一代人的历史命运,以及他们之间的难以泯灭的恩怨情仇。  王家卫自1996年萌动了武侠电影的英雄梦,直到2009年组建《一代宗师》的摄制组,前后已经走过了1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里涌动起一波又一波武侠电影的创作浪潮,它们冲击着中国电影市场一次又一次的票房高峰。直到《叶问》、《叶问2》接连问世,武侠电影的题材似乎已被人开采殆尽,而王家卫始终不渝地敬守着他的一代宗师依然固我,在他选定的武侠之路上执意前行。到现在《一代宗师》的出场,我们才知道驱使他的坚定信念是:要在银幕上书写中国功夫电影的鸿篇巨制、为中国电影的历史奉献一部“功夫的史诗”。正像他所说的:“武学千年,胜负都是过眼云烟。我们不在意是一招一式,我们在意是整个武林。”在拍摄《一代宗师》之间,王家卫采访了100多为中国武术界的名师,足迹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吉林、上海、浙江、佛山、香港、澳门、台湾。其中有些一个人恪守着一个门派,不离不弃,念念不忘。就像《一代宗师》中的宫二,为了承传父辈的武学精神,放弃了所有尘俗的羁绊,直到将武林的正义远播天下……   我一直认为,能够将一个人的姓名冠之在电影这个名词前面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在当代中国电影界,具有这样资质的导演屈指可数。比如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徐克、成龙,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名字置于影片前面,这意味着电影界赋予他们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荣誉——王家卫,当然会列位其中。至于王家卫电影能够给每个观众带来什么,那就是仁智互见、雅俗各赏的事了。不过,能够根据导演来选影片,是观众审美心理逐渐提升的标志。影迷们一般都是选明星,只要有他们喜欢的明星出场,他们总是会欣然前往;取乐的看客总是选择类型,他们要么看刻骨的柔情,要么看顶级的功夫;只有内行的观众才会选导演,现在,他们要看的是在新年伊始自己倾心的导演献给观众的究竟是什么?


        IP属地:江苏8楼2013-01-11 22:33
        回复
          “一代宗师”王家卫的“三板斧”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10日电当王家卫被当作小资入门的营养品必须啃下、被当成一类生活方式的代言人过度消费后,这已经不是属于他的最好时代。  于是,在王家卫新片《一代宗师》中,加入了袁和平的动作。咏春拳、八卦掌,一招一式,中国观众熟悉,外国观众喜爱。然而,假如只有硬邦邦的武林,只有一场接一场的雨中车轮战,王家卫就不是王家卫了。当《一代宗师》渐渐露出“本来的面目”,当章子怡扮演的宫二喃喃说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我选择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了”时,熟悉王家卫风格的观众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慢镜、空镜、特写、独白、破碎留白的叙事、暧昧不明的氛围……影院里,有人看得泪流满面,有人看得呵欠连天,其实都不足为奇,所谓风格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王家卫而言,争议是常态。王家卫的电影没有哪部是完美的,从电影技巧来讲,《一代宗师》在剪辑、结构上也仍有缺憾。但是很多人把《重庆森林》、《东邪西毒》一看再看——故事一早就看过了,或许本没有什么故事,能一直重复被欣赏的,是风格。  很多艺术家之所以成了大师,也都是因为最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电影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这些人,把对电影的这种理解做到了极致。而在华人导演中,能确立自己风格,并且一直保持这种风格的,屈指可数。李安也有风格,但是他更隐蔽,没那么符号化。  王家卫为什么要拍叶问?或许在影片中可以找到答案:叶问与武林朋友交手,对方说,你们咏春拳无外乎“摊、膀、扶”三板斧。叶问微微一笑说,打你够用了。王家卫的电影风格,招式不多,变化也不多,也就那么三板斧,做到极致,打很多人,似乎也够用了。


          IP属地:江苏9楼2013-01-11 22:39
          回复
            八卦掌传人宫二先生简介 章子怡谈“宫二先生”
            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原名宫若梅,是来自北方的八卦掌宗师宫保田(王庆祥饰)的独生女。宫二被父亲和叔伯们视若掌上明珠,从小看着父亲跟人交手,“听得最多的是骨头碎的声音”,对武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痴迷,性格中更有着一股子“只能进、不能退”的倔强和硬气。然而,战火纷飞的年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面对乱世动荡和家门变故,宫二不得不隐姓埋名,背井离乡,从北至南颠沛流离。一直陪伴她的,除了宫家从不外传的传家宝,还有一段纠缠不清的红尘情缘,而她选择了“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一代女宗师宫二,一生都在迷,一生也是个谜。《一代宗师》终于上映了。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发现,“叶问”在这部电影里已经退居到次要角色。相反,章子怡扮演的八卦掌传人“宫二先生”宫若梅却是电影的核心。而章子怡这次的表演也得到了影评人的一致认可,很多人都说,这是她十年以来表现最好的电影。《一代宗师》拍摄耗时日久,单是章子怡就花了3年时间。而在这三年里,章子怡的变化也很大,尤其是经历了2010年的“泼墨门”、“捐款门”之后。电影在北京首映时,面对记者,章子怡表示,现在的她已经释然了


            IP属地:江苏12楼2013-01-11 22:48
            回复
              谈角色▶▷从新角色上发现自己 南方日报:从电影来看,你才是《一代宗师》真正的主角。戏份很完整,甚至比扮演叶问的梁朝伟都多。但这部电影拍了三年多,应该拍了很多镜头,梁朝伟和张震都说有很多自己觉得很满意的东西没有呈现出来,你呢? 章子怡:我也有很多。记忆最深的就是宫二先生在香港的时候的一场戏,那场戏我们花了很多工夫。当时她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她在家里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那场戏反复拍了好几次,但很可惜没呈现出来。我看电影的时候还在问,为什么这个戏没有了。其实有很多没呈现的片段,完全够剪出另一部电影的。南方日报:很多人看完电影,都觉得这是章子怡自《卧虎藏龙》以来表现最好的一次。甚至连王家卫在接受采访时也夸赞说,《一代宗师》之后将开启一个新的章子怡时代。你觉得呢? 章子怡:我觉得这是他对我在《一代宗师》中的表演的肯定。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角色成就演员,小角色可以成就一个大演员,但是大明星不一定能将小角色诠释得更好。我觉得我真的很幸运能够跟王家卫导演再次合作,他能够给我一个如此有性格、有人格魅力、能文能武、同时又有很多情感的角色,如果没有宫二,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所以我觉得其他的都不重要,演好戏是最重要的。南方日报:哪怕拍上三四年,推掉无数其他片约,少了很多商业机会,都不重要? 章子怡:是的。我很幸运碰到一些好电影。现在是商业电影时代,大家对待电影,都是在制作产品。但王家卫导演,却是在完成一个梦想。而我们能静下心来陪他完成一个梦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福报。你要是问我是否值得?我觉得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中间的一切不如意都不存在了。这个是我最欣慰的,也是导演给我的最大的礼物。南方日报:有人从宫二身上看到了张曼玉,有人从里面看到了玉娇龙的影子,你呢? 章子怡:我也发现了一点玉娇龙的影子。对我来说,宫二和玉娇龙还是不一样的。宫二是有个性的。她代表了现在很多的独立女性。具体地说,里面应该是有一些我自己的影子。这些角色都是有自己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愿望去呈现自己的梦想,我自己也是这样。我在宫二的身上感受到了很多。但角色一定有演员身上的东西,如果不是王家卫,这个角色不会那么极致。


              IP属地:江苏13楼2013-01-11 22:48
              回复
                谈拍摄▶▷2010年时差点撑不下去 南方日报:你所说的“中间的一切不如意”是指?从电影上看,我们似乎看不出你情绪的低潮。章子怡:王家卫拍片看起来很散乱的。电影从头看起,但里面有些戏是去年拍的,却在影片最早的时候出现,有些最早拍的,却在影片最后出现。我觉得自己三年后的样子都不一样了。主要是气质上不一样了。最早拍的我的戏是在东北。而遇到那些让我很困扰的事情时,刚好拍到宫二要为父亲报仇,到奉果寺里去奉道。那时也是我心里最低潮的时候。但当我趴在布满灰尘的墙上说:“如果父亲你能听到女儿的声音,就请你让我看到一盏灯”。我当时贴过去,感觉不知道是在跟宫二父亲讲话,还是在跟一些布满灵性的东西去讲话。那是一种不清晰的状态,你沉浸在一种自己的境遇当中。那场戏拍完,我跟导演说我撑不住了,我要休息一段。导演说,如果你休息一段后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放你走。所以他耽误这么久才让电影上映,我觉得有一点是我的原因。南方日报:这段也算是你在拍摄《一代宗师》过程里的一大难关吧? 章子怡:你说什么是难关,每天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就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尤其是这三年真的是非常丰富。现在我觉得,我应该感谢这三年来遇到的任何事情,大的、小的、开心的、难过的,因为这些我才有今天这样的状态,我释然了。南方日报:你在拍摄时有什么印象最深的事情么? 章子怡:这次没有多少威亚的空中动作,都是实战的。印象深的是我们在东北,在调兵山火车站。当时都是夜戏,晚上摄氏零下30多度。王家卫对我们挺残忍的,现场没有休息的地方,就是个破旧的火车皮,只有一个暖炉。每天你得先练功,但服装都是冬天的,穿得很多,热身之后才出来打,就跟以前打雪仗一样的,突然运动了会出很多汗,一冷一热的时候,感觉特别受罪。那段时间,每次他们说收工时,我脑袋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热水澡”,甚至觉得那都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IP属地:江苏14楼2013-01-11 22:50
                回复
                  ”   释疑五:关于王家卫精益求精  最早的时候影片是想讲 “一条街”的故事,导演带我到开平去。那里保留了最繁荣时代的建筑,像50年代的香港。他带着我走到西侧楼上,指着东侧的一排楼,说我要把这些窗户全换成50年代的木窗户,墙面也得重新做,那可是一整条街的建筑啊,得耗多大工程。不过好在后来影片从写“一条街”转为写“一个时代”,窗户也没换成。  宫二入道那场戏在东北寺院,拍了很多壁画和佛像的空镜头。电影的摄影师是世界顶级的,当时想拍个空镜头肯定一两条就过,但王家卫想拍出那种禅意的感觉,后来一拍就拍了一夜。  充满哲思的台词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倒下。 ”   网友吐槽:虽然我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忍不住想嘴贱一句“一横一竖”是四个字……   徐皓峰:“一横一竖”可以看成一个“横”和一个“竖”,所以就是两个字。而一横是躺倒的人,一竖就是站着的人。在功夫中,站着是对的,躺下就是输家。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   网友吐槽:到底谁是 “面子”谁是“里子”啊,求你告诉我!  徐皓峰:面子就是宫老爷子,里子就是赵本山。赵本山是暗中为门派保驾护航的人。如果宫老爷子出事,暗箱操作的事由赵本山来做,所以他是里子。  “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   网友吐槽:这片子要出口可苦了翻译了,这句话我汉语都想不明白,甭说英文了。  徐皓峰:其实改编自岳飞的话,岳飞的文章在底层流传,来回传抄,有些拗口,我们进行了提炼。形意拳来自于步兵的长枪术,战争时一个军阵成千上万的步兵对着扎,身后就有枪对着你,你如果往后撤就会被扎。为什么是 “一思”,因为军队前进时,对方的枪也在往你这刺,跟你的枪搭在一起,你如果思想上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刺伤,你不能放松。用这个谚语来形容人生的处境,只能向前走。


                  IP属地:江苏17楼2013-01-11 22:53
                  回复
                    搜狐娱乐讯 (巫天旭/文 马森/图 张科明/视频)看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这是一部为章子怡而生的电影。王家卫用他的镜头加持过许多人,林青霞、张曼玉、王菲、梁朝伟、张国荣……这一次,这个机会终于留给了章子怡。  她曾经被认为是“玉娇龙”:锐气十足、倔强、不服输、很难低头,锋芒太盛甚至过于凌人。当曾经的章子怡,高调地秀出她与国外男友恋情,引发非议一片的时候;当“泼墨门”、“诈捐门”等一扇又一扇的门,将她框在其中,令她无法动弹,遭遇千夫所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心中暗暗惊叹李安的眼毒——章子怡演得好玉娇龙,只是因为那就是她自己啊。


                    IP属地:江苏18楼2013-01-11 22:58
                    回复
                      《一代宗师》里,章子怡变了。王家卫给了章子怡无数的近景特写,在这些特写里,章子怡的锐气没有,表演痕迹也全然不见,只留下一张近乎素颜的脸,平铺直叙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玉娇龙烟消云散,要强而又落寞的“宫二先生”成了章子怡的新符号。这样一个有意藏了锋芒的章子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演上的赞美,甚至连讨厌她的那部分公众也在重新接纳她:谁会去继续为难这样一个风光、要强、失落也无限的女人?  章子怡说,从玉娇龙到宫二先生,其实也就是她这些年最真实心路历程的客观呈现。经历了常人少有的高处坠跌再爬起,令她的竞争对手感到战栗的是——更好的章子怡,归来了。  PART1 不容忽视的归来•被加持了的章子怡   “国际章”的范儿依旧在   ——“我演的角色都无愧于心”   “国际章”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恐怕没人能说清,硬要追朔,可能和《卧虎藏龙》2001年闪耀奥斯卡有一定的关系。那一年章子怡22岁,虽然在《卧虎藏龙》获得的十项提名中,并没有最佳女演员这一项。但章子怡依然凭借此被世界所认识。后来她的男友籍贯从香港到好莱坞,又参演了斯皮尔伯格的《艺妓回忆录》,“国际章”的称号便愈发被叫得响亮。


                      IP属地:江苏19楼2013-01-11 23:00
                      回复
                        章子怡回答:“一点都没有,因为我了解王家卫。他有一个愿望是寻找心中的武术之路,寻找他自己的意识里对功夫的认识,我唯一的愿望,是可以陪着他一起探寻这个梦。”   章子怡坦言,即使和王家卫有那么深的交情,但王家卫要拍什么她其实也不清楚,没有剧本,也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质疑他,“我相信他所追求的都是尽善尽美的。他花那么长时间走访南北派的师父,花那么长时间去拍摄,我相信他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在章子怡看来,即便是跟王家卫合作经验最丰富的梁朝伟,和她也有一样的心境,“我们都不知道最终要花费多长时间,要塑造的人物到底会有怎样的个性、什么样的命运,但是我们愿意陪他一起完成。”   章子怡形容,《一代宗师》对于她而言,就像是圣诞树下的礼物盒,她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只有电影最终上映,她才能拆开这个盒子。章子怡很幸运,这份等了3年多才拆开的礼物,回报给了她一个大惊喜。王家卫加持了章子怡,就像章子怡在片中的那句台词,“我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面子依旧,但换了里子   ——“她加持了她自己”   和章子怡深聊下去,发现她越来越不像玉娇龙了。倒变很很像宫二先生。大腕的范儿些许还在,走在路上依然会带出一股盛气凌人、桀骜不驯的风,但把面子扯开,里子已经悄然换了面料。  赵本山回忆,在东北拍《一代宗师》的时候,正是“泼墨门”甚嚣尘上之时,章子怡每天都以泪洗面。 其实想想,章子怡能把宫二先生演得这么出彩,与其说是王家卫加持了她,还不如说,是这一段波折的经历加持了她。她开始懂得,所谓演技其实不是演出来的,而是从心里长出来的,它和你的阅历有关,也和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你对人生的感悟有关。  章子怡曾经是一个喜欢针锋相对的人,有一次,一位观众向她提问,她嫌对方的问题问得过于专业,于是不拐弯地顶回去,“你不是观众,你是记者吧?”她曾经也那么痴迷于自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IP属地:江苏21楼2013-01-11 23:02
                        回复
                          她说她开始学会享受孤独。她认为,这和长时间的练功有关,“记得在东北拍一场宫二先生自己在雪地里面练功的戏,当时突然间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感觉,身边那么多工作人员,那么多嘈杂声,我似乎都看不见,也听不到了。”   这样的说法其实像极了一个隐喻,它似乎是章子怡对于娱乐圈的浮华与聒噪的一掌回击,某种意义上,章子怡在告诉世人:“我走到今天已经宠辱不惊了。”正如章子怡所说的那样:“经历了这么多的起起伏伏,我已经变得淡然,我觉得我心里有很大的空间是留给自己的。”   那么,曾经的那个玉娇龙真的离章子怡远去了么?章子怡回应,玉娇龙从来就不是真实的自己。“那时候年纪小,也没有什么表演经验,我可能只是进入一种状态,去跟玉娇龙走到了吻合的轨道上,我相信人物性格中有我个人的成分,但是我没有她这么鲜明,那是观众想象中的章子怡。”   但她同意这样一种说法,从玉娇龙到宫二先生的变化,其实就是她这么多年来真实的心路历程,“这种变化,和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都有关系。”   观众在《一代宗师》里,遇到了最好的章子怡,章子怡显然也认为,在《一代宗师》里,她遇到了最好的自己,她在微博上贴了一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呢


                          IP属地:江苏22楼2013-01-11 23:03
                          回复
                             PART 2 对话章子怡•站到最后才是赢家   电影里,“宫二”有很多精彩的王家卫式台词,但章子怡说,她最喜欢的台词并不是“宫二”说的,而是这句:“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站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搜狐娱乐:《一代宗师》里,你的打戏特别多,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个挑战?  章子怡:这一次相对而言更难一些,因为导演对我的要求不只是简单的花拳绣腿,而是希望我们一招一式上能够呈现出当年宗师的气派,所以我们练功的过程也是越陷越深,一开始没有说练那么长时间,以为就两三个月的样子,没想到上了贼船,上去了就下不来了。  搜狐娱乐:听说练功的过程非常苦,有演员受不了,你还反而安慰他们?  章子怡:确实是不容易,我小时候练功经历过受罪的过程,现在更加痛苦是因为这些年拍武打戏受过不少伤,旧伤让你的的身体承受能力有了很大的限制,很多伤痛都很难克服。拍《十面埋伏》我的内侧韧带就坏掉了,当时没有专业的医生,也没有谁指导帮你去修复,现在再想做同样的动作,完全就不行了。  搜狐娱乐:其实凭章子怡如今的地位,不需要这么辛苦拍这种戏,你可以拍很多轻松的戏赚钱?  章子怡:每一次我都在为自己找困难,我觉得最难超越的是自己,我希望可以尝试一些让我好奇心的角色。  搜狐娱乐:拍这部戏花了很长的时间,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你的商业价值其实有损伤的,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章子怡:为什么?因为我痴迷,因为我热爱我自己这份事业,因为我希望每一次创造的角色,都是可以让大家去讨论,或者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物留下来。亦或是,能让这部作品,成为经典。  搜狐娱乐:你说的讨论也包括了批评的声音。  章子怡:当然。  搜狐娱乐:你是否注意到,你的很多作品其实也是被观众诟病的?  章子怡:演员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在自己的人物世界里面,去百分之百的努力,但是一部作品的成败不完全在于个人。所以我觉得只要我自己下了决心,把这件事情做好,尽力了就好,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  搜狐娱乐:我们也发现,你现在对待问题上,变得低调和淡然了许多?  章子怡:对,因为年纪也不一样,我为什么这么着迷于我的这些角色,花费很多心力在角色上,因为我在扮演这些人物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命运的曲折,丰富了我的个人经历,我又因为体验了这些人物,心智变得更加的成熟。我与我饰演的人物在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他们在跟我生存的那段时间里,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让我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也有了非常大的帮助。


                            IP属地:江苏23楼2013-01-11 23:04
                            回复

                              【徐皓峰专访】
                              “首先是一部电影,其次才是武打电影”
                              1、 与王家卫的合作:按《教父》的规模建大厦
                              南方都市报:与王家卫导演合作,他的创作方式与你想象的是一样的吗?
                              徐皓峰:王家卫导演有一种造繁的热情,追求故事性,特别结实的一种故事性,一环碰一环。我们等于是按照《教父》一、二的规模在做,每个细节连环扣,把这个大厦建立起来了。经常是……突然觉得这块砖头很好,回家收藏去了;突然一下子这块满意了,打打磨吧。他不是抖机灵的,所以付出很大代价。求繁的时候,就是寻找一切。这种方式是做苦工,让我想起日本80年代棋圣赵治勋,别的天才型的选手决定下一步都是凭直觉,往最容易成功的那一步去想。赵治勋却会放弃自己最舒服、最直觉的想法,从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想起。他最后总结出来的下一步选点,可能与直觉差得并不多,但差一点点就不一样,比直觉更精准。所以,面对一个普通的应对会消耗很长时间,最后一分钟赢。
                              南都:不同年代会有不同的功夫武侠电影引导风潮,文艺片导演的加入往往也会带来新意,比如李安拍《卧虎藏龙》。在你看来,王家卫这部电影带来了哪些新的面貌?
                              徐皓峰:王家卫的理念加上袁和平的特质,让《一代宗师》在打戏上有了一个升华。无论画面感还是意象上,都是中国式的。你看看梁朝伟打斗时他的草帽甩出水滴的那一场;还有叶问的一场打斗,就像港片里都有的一样,人的身体会破窗而出,但王家卫用的是大特写慢镜,铁窗的螺丝崩开,改编了这场戏的性质;梁朝伟与章子怡在金楼的打戏,就是脚踏实地的打斗,近距离实战,没有翻跟头,依然会获得华丽的感觉。两人从大厅到翻下楼梯,则稍微用了一点脱离物理现实的方法,非常浪漫。还有张震的雨中打戏,人头撞在墙角流出鲜血,不是纯残暴的,而是像一朵红花……都是在武打片里安装上中国式诗化的点睛之笔。
                              南都:味道正不正,是不是正宗功夫片,有无评判标准?或者说您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徐皓峰:很多时候,咱们的功夫片不是一个电影,只是一个武打的盛宴,大家看的是武打场面好不好。《一代宗师》有强大的剧作系统,强大的人物关系组合,强大的背景内涵理念。所以它首先是一部电影,其次才是武打电影。因为风格的统一,武打所呈现的美感跟文戏场面能接得上。正是因为有了那种美感的打斗,叶问与宫二的夜景漫步才会顺理成章。光追求谁的功夫更正宗,谁接近真实,显然不是这部电影想做的事。从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它追求整体上的格调,建立了就是一部好电影。
                              回复 收起回复
                              4楼
                              2013-01-11 09:48
                              举报 |
                              本楼含有 连续签到10天及以上可使用加粗字体,连续签到20天及以上可使用红色字体,不能中断哦 ◆ ◆高级字体
                              我也说一句

                              历史系牙依
                              夜宴 11 其实我很诧异,袁和平这次用了那么朴实的、基本上接近真实武打的方式,简单有效,又突出出来一种华丽的特质,里边的好多细节非常讲究,包括发力的方式。是艺术品。当然,少了翻跟头,观众又会觉得假的,或者华丽的就是假的。
                              南都:电影里并没有出现枪炮和传统冷兵器,这是有意的吗?
                              徐皓峰:其实电影里有提到两种拳,形意由枪演化而来,八卦由刀演化而来。就是要看拳和掌怎么耍弄。
                              2、“民国范”:为什么这次大家一拍即合
                              南都:之前《花样年华》与当时的“上海热”、上海与香港的“双城记”互相呼应,《一代宗师》出来,网友们又在说“民国范”。你怎么看?
                              徐皓峰:选择一个题材,懂得向时代借势,这是一个导演基本的素质,因为要跟大众发生关系,但我觉得放在王家卫身上不合适。之前他的市场在欧洲,在大陆、香港不太卖钱。他的主要市场不在这里,没有必要太多照顾你。《花样年华》与“上海热”其实是一次天作地和。更多是他自己内心的需要,他是上海人,是他自己几十年的东西。
                              而《一代宗师》与“民国热”的话题,我的看法是:一个东西能热,不在于炒作方式,而在于暗暗了契合了当代大众的潜在心理。现在中国人钱有了,信心有了,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吗?但发现失去了面目,不管在国内在国外,我们是难以识别的一群人,在生活里都是靠一时的小聪明,精神背后没有强大的智慧来支撑自己。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这种需求更大,也更痛苦。比如梁朝伟,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进入中年,一定要寻找一个脉络更长、更有力的东西。所以大家这次一拍即合。我们出来做宣传也是。这十年来,我们电影的定位不好,把进影院看做消遣,并不能够提供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更不是一个观念交流的过程。去马戏团,能跟猴子有什么交流?一旦养成这种惯性,进影院就忘了这种需要。需要通过舆论改变看电影的心态。
                              3、观影反应:最好的电影观众,其实是一些敏感的人
                              南都:你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小说《大日坛城》里的主角都是少年人,《一代宗师》里的人物年龄相对偏大。作为一名 70后创作人,你给人的感觉则又是少年老成。
                              徐皓峰:跟个人经历有关,我从小跟姥姥姥爷长大,后来接触的武林师傅们人近黄昏,他们有那种可以把一个年轻人装下来的(东西)。(注:徐皓峰写过《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等武林名家生平、口述等相关作品。)我拿时光陪他们,他们言传身教熏陶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就像一块朽木,摆在真正有品质的香木旁边,表面被熏出一些味道。真正有才华、有天赋的人在世上没有得到好报,有这种切肤之痛,我才写他们这一代人,对他们有感情。
                              《一代宗师》在北京首映的时候,我坐在一堆媒体记者当中,有几个女孩子基本是喷泪而出。当时我也觉得很难过。不管王家卫,还是我们,都有难过之处,也都有一个欣慰。不管大家得到的情感是什么,起码在生理记忆里留下来了。不是存在于资料馆里,而是在生命里存在了。所以对电影的感受能力特别重要,最好的电影观众,其实是一些敏感的人。


                              IP属地:江苏26楼2013-01-11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