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吧 关注:198,509贴子:271,002

回复:儿童成长问题答疑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很抱歉,今日(4.4)因行程拖拉挨过了午夜12点。今天主题是孩子选择问题。什么样的选择是合理的?我认为这样比较科学:勇于追求自己所喜爱,最终选择喜爱(适合)自己的。


来自手机贴吧121楼2013-04-05 00:12
回复
    很多家长反对孩子说谎,却亲自示范了“掩饰”,故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善意的谎言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根本原则,孩子就算无法完全理解,至少也拥有了一定的意识。


    122楼2013-04-05 21:25
    回复
      2025-07-30 06:59: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被传诵千古,我想根本道理不在于人们对性本善的绝对认同,而在于人们对人之初无限可能的向往和怀念!故,既然有无限种可能,那么就让孩子多多体验,最终遇见了真正适合他的,他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123楼2013-04-06 23:49
      回复
        今日有父母问我,孩子追求“关系”怎么办?起因是他的孩子才一年级下期,在班级中和同学有一些矛盾,回家后就老是请求父母去“找关系”,让父母好笑又好气。而在我看来,这一定和孩子的生活环境有关。我有一曾经的同学,结婚待产,她家的事情,事无巨细,她的丈夫都习惯找人帮忙,而很多帮忙的内容无非是看病能不能打个招呼,买票能不能关照下插个队。这让本身做教育的她无比头痛,我们偶尔讨论,都担心孩子以后会有他丈夫一样无“关系”不通路的思想。可想而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孩子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他每每遇见困难就想到类似于“关系”的特权。最好的改变途径就是从家长开始自我反思并修正,和孩子一起去成长!


        124楼2013-04-07 20:53
        回复
          现在很多孩子十几岁了不知道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不知道韭菜和葱的区别。他们用劣品外语光耀自己的形象,用游戏的分数佐证自己的聪慧。明媚阳光中,嬉戏玩乐的孩童身影越来越少。屏幕前,房檐下,她们快乐着远离自然的快乐!田野间,树荫下的童年,那融入了自然的童趣越来越珍贵,希望如今的孩子们,哪怕在行道树旁体味蝉鸣的快乐,哪怕在人工湖边找到一群群蝌蚪,也要多多的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在属于他们的未来中带着清新淳朴的心去回报社会。


          125楼2013-04-08 14:10
          回复
            自我设限是一件很影响生活的事情。就我的观点看来,有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事无巨细的行为要求。因此,希望父母们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尽可能让孩子自由探索活动规则。例如玩儿泥巴,让他自己自由的捏搓,没必要要求他怎么捏怎么搓。


            126楼2013-04-09 14:07
            回复
              最近咨询热点集中在3岁左右孩子的活跃性问题。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每天叽叽喳喳,不断想说话,动个不停,让他们很是苦恼。其实这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你不可能去要求一个自制能力不够且处于不断习得语言习惯及身体机能快速发展阶段的孩子安安静静稳坐不动的度过一天。因此,家长们可以给他们一些画册让宝宝们随便翻,给他们一些玩具,让他们随意玩耍,而不是过多去制止他们的表达和限制他们的活动。这个阶段也可以着手为他们挑选合适的幼儿园了!


              127楼2013-04-10 17:29
              回复
                让孩子学会做他自己的主人,为自己做决定。老师和家长的作用在于引导及支持鼓励。某电视剧中的一句话让我每每想起来都很动容,大致意思是,当她想去做的时候,父母提过反对意见却依旧给予她支持和鼓励,当她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却鼓励她坚持下来。每个孩子未来的路都很长,不要让他们在未来失去支撑力的那一天垮掉!


                129楼2013-04-11 21:41
                回复
                  2025-07-30 06:53: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12又一次抱歉,拖过了二十四时补发。说说导致延时补发的案例吧!一小学高年级孩子趁家长熟睡,拿取妈妈的饰品。他既没有赠予他人也没有自己戴上炫耀或是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将饰品粗鲁包裹藏在自己房间。最终我们确定的真实理由是”妈妈戴着漂亮东西勾引人”!这个孩子是一名女孩,我们都无法假设未来她对”打扮”的态度,但我们可以由此深思,给予孩子适当美学教育和与他们进行”美”的概念沟通的重要性!我们应适当让孩子尝试”打扮”自己,并勇敢展示自己。对他人的这种行为学会尊重和理解!


                  来自手机贴吧130楼2013-04-13 02:03
                  回复
                    我有一个给孩子建立小档案的习惯,将孩子的成长细节都记下来,有进步有坏习惯,还有一些孩子自己的小涂鸦和说过的话。可能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我质朴的小档案与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做的成长册区别很大,绝不会为博家长欢喜只注重对孩子的展示。当然,为了今后对孩子能起激励作用,给他们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即使在描述不好习惯的时候也会用类似于“小可爱把筷子拿着满嘴掏,不知道小脑瓜在想什么呢”,过段时间改掉了,又会写上“最近吃饭能干了不少,不把筷子放嘴里乱掏了,也不……”。让我开心的是,当我给一个孩子读到一些记录时,他欢喜地告诉我他还有很多新变化,并在鼓励下画了出来。希望爸爸妈妈们有空也建个这样的小档案,可以是孩子单独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成长手册。这行为一定会让家温馨不少,但是切忌带有情绪的去记录一些便于“秋后算账”的东西。多多记录温暖和期待吧!


                    132楼2013-04-13 23:56
                    收起回复
                      每个家长都渴望培养一个完美宝宝,于是部分家长就容易将宝宝的“瑕疵”放大,每天忧心忡忡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例如孩子腿不直,孩子牙齿黄,孩子头发少,甚至孩子眼睛小等等。我这里指的“瑕疵”是个体的正常差异,我并不反对家长的优化行为,但是如果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及造成一定心理阴影就不好了!如果一定要改变,最好的办法也是引导他去接受主流审美的一些概念,让宝宝自己渴望改变。切不可强迫!


                      135楼2013-04-14 23:34
                      回复
                        孩子的心理活动通常会通过一些行为细节表现出来,因此,作为父母,在平时除了关注孩子大板块的成长状态,还要注意留意孩子的行为细节。例如,口头承认错误后脸上的微表情,是不甘还是沮丧,如果是不甘,则明显没有打心眼儿里承认错误,而沮丧则可能感觉被冤枉或是正在自责。


                        136楼2013-04-15 23:57
                        回复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算在某一个阶段给孩子压缩灌输再多的知识,也不能保证最终的学习效果。作为师长,要做的是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坚持下去!


                          137楼2013-04-16 17:14
                          回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孩童时代是一个人拥有最为单纯而真实梦想的人生阶段,我们在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时,千万不要说不可能,给与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充满动力地学习,充满希望地成长,说不定面前的小不点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那个人。就算未来普通人是大多数,但在希望中长大的人,永远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快乐的人!


                            138楼2013-04-17 16:19
                            回复
                              2025-07-30 06:47: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引导孩子分清友情与爱情,既能够合理降低盲目早恋的概率,又能够让孩子在青春期不错过美好而单纯的爱情。友情是欢笑,是快乐,会有想念,会渴望亲近。爱情是暖到心疼,会有羞涩,会渴望在一起吃饭、学习,对方有不好就会伤心。友情和爱情的最大区别,友情会让人笑到抽筋,爱情会让人激动到难以呼吸。


                              140楼2013-04-18 2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