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主要分类
对于科和亚科的分类,意见不一。为了方便起见,目前中国采用的系统是把天牛归纳为一个科,科下分6个亚科,即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瘦天牛亚科(Disteni-in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花天牛亚科(Leptari-n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和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锯天牛亚科
(Prioninae),鞘翅革质,淡褐色,前胸(头后面地区)侧向扩展,缘有齿突。该亚科的
松墨天牛松天牛属(Parandra,或称异天牛属,有时列入椎天牛科〔Spondylidae〕)生于松树中,阔颈锯天牛(Prionus laticollis)的幼虫生活在葡萄、苹果、白杨、南方越橘和其他的果树、观赏树等树根中。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包括肋松天牛(Rhagiumcineatum),胸窄,两侧各有一刺,鞘
翅上有3条纵脊。幼虫阶段生活在松树内。
花天牛亚科
(Lepturinae)。包括接骨木天牛(Desmocerus palliatus),肩部似著一黄斗篷,触角多结节,故又称斗篷结节天牛(cloaked knotty-horn beetle)。取食接骨木的花和叶,幼虫钻入茎髓中。
沟胫天牛亚科
(Lamiinae),包括墨天牛属(Monochamus)的食木虫,灰棕色,长约30毫米(1.2寸,不包括长触角)。幼虫在松、冷杉树内钻孔直径达10毫米(0.3寸)。苹圆头天牛(Saperda candida)是一种最严重的苹果害虫。绕枝沟胫天牛(Oncideres cingulata,即割枝天牛)产卵在枝条内,然后沿枝条圆周割一沟,最后枝条枯死并断裂,幼虫在枯枝中发育。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原产于中国和朝鲜,是许多硬材树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对枫树、白蜡槭、七叶树(马栗)、鹿眼树、柳树和榆树。成虫亮黑色,有不规则的白点,体大,长1.9∼3.8厘米(0.75∼1.5寸)。触角黑色带有白环,长3.8∼10.2厘米(1.5∼4寸)。在夏日数月中,成年雌虫嚼碎树皮产卵,造成树木一个直径约1.3厘米(0.5寸)的明显深色伤疤。待幼虫孵出后,移栖树心处,在那里取食、发育成熟,然后挖洞出来,留下9.5毫米(0.375寸)宽的洞。据说光肩星天牛是跟著货板运送到北美,1996年使纽约虫患成灾,几年之后又传到新泽西、伊利诺州的芝加哥和安大略省的多伦多。防治措施包括移除和销毁树木,隔离受传染的疫区、严格管控木材的运送,并用杀虫剂治疗,把光肩星天牛限制在隔离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