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吧 关注:4,552贴子:28,681
  • 6回复贴,共1

关于天牛的介绍(希望大神补充。。。本人菜鸟一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鞘翅目叶甲总科的一个大科。中、大型,长筒形;触角长、鞭状、刚劲;跗节假4节型;最凶狠的斗士--天牛幼虫蛀木的甲虫,通称天牛。 全世界已知25000种以上,中国已知2000多种。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


1楼2013-01-13 15:22回复
    概述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叶甲总科 Chrysomeloide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天牛(6张)
    是人们熟知的一类昆虫。很多人在孩童时期,曾经捕捉到或观察到天牛,对它们发生兴趣。有趣的是当你抓住它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企图挣脱逃命。如若在其腿腿上缚一根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营营”之声呢。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赛跑、天牛拉车、天牛鱼、天牛赛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场的电动玩具来,玩这种“自然宠物”要有趣得多。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玩的时候,当心别被天牛强壮的上颚咬着手! 在民间流行一种“天牛钓鱼”的游戏,十分逗人开怀。方法是在一盛水的盆中,置一鱼形小片,穿孔系线,另一头系在天牛角上,线长适度,将天牛置于另一小木条上,浮于水面,天牛四周环水,局促不安,频频挥动触角,形同钓鱼,鱼若离水,则钓鱼成功。如两虫比赛,以先钓起者为胜,十分有趣。天牛属于高级机体组织昆虫。相比之下,却形同离奇的造物,简直就是一小段一小段爬行着的肠子!天牛年龄稍大些的有手指粗,年龄小一些的差不多只有铅笔细。


    2楼2013-01-13 15:23
    回复
      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各足胫节均具2距,跗节隐5节,显4节。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
      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触角很小,2节或3节,第2节上有一尖而透明的突起。上颚有两种形式:一种粗短,切口呈凿形;一种细长,切口呈斜凹。前胸背板两侧和中央有条纹,背板的刻纹、粗糙颗粒和毛被是分类的重要特征。胸足有的发达,有的若小针,有的退化或完全消失。腹部10节,第6、7节背面和腹面具步泡突,以便在树干隧道内行动,第9节背面通常发达,有时具1对尾突。**开口于末节后端,通常1至3裂。卵的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狭长,有时较阔呈圆柱形、椭圆形或卵形、梭形、扁圆形。蛹为裸蛹,身体形状和头、胸附器的比例均与成虫相似。


      3楼2013-01-13 15:24
      回复
        生活习性
        天牛生活史因种类而异,有的1年完成1代或2代,有的2~3年甚至4~5年才能完成1代。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的代数。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成虫寿命一般10余天至1~2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达7~8个月,雄虫寿命比雌虫短。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粗、细有关,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各种类产卵的刻槽不同,如粒肩天牛(桑天牛)和青杨楔天牛的刻槽呈“U”字形;光肩星天牛和墨天牛(松天牛)的刻槽呈椭圆或唇形;星天牛的刻槽呈“T”字或“I”字形。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为害最严重。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有的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


        4楼2013-01-13 15:25
        回复
          分布
          天牛的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中国天牛种类属于古北界及东洋界区系,以东洋界种类最多。古北界的代表种有云杉大墨天牛(云杉大黑天牛)、云杉小墨天牛(云杉小黑天牛)、、光肩星天牛和红缝草天牛等;东洋界的代表种有蔗根土天牛、栎凿点天牛、木棉天牛和星天牛等。中国天牛还具一些特有种、属,如橘绿天牛分布于四川,危害柑橘;豹天牛属分布于陕西、四川和云南,危害杨属和柳属的植物。经济上重要的广布种有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桑虎天牛和墨天牛等。狭布种有:大山坚天牛(大山锯天牛),仅分布于黑龙江,危害蒙古栎;虎纹瓜天牛,分布滇南,危害油瓜。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幼虫营蛀干生活,它的分布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苗木和木材的调拨运输使天牛分布区扩大,如家茸天牛原分布古北区,现向南扩展,几乎遍及全国,因此研究天牛的地理分布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木材的运输和检疫、农业生产规划和天牛的综合治理上能起到预见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5楼2013-01-13 15:25
          回复
            演化
            天牛危害的植物中,最早出现的是裸子植物的松杉目,松杉目在古生代石炭纪开始出现,在中生代三叠纪大量出现,到侏罗纪已相当发达。据苏联古生物学者A.B.马丁诺夫报道,在突厥斯坦发现了侏罗纪类似异天牛属的化石。在天牛类群中,异天牛属并不是最原始的类群,它比狭胸天牛、锯天牛、幽天牛、花天牛等起源晚最原始的类群是狭胸天牛类(克劳森,1967)。因此,天牛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比侏罗纪更早的地质年代。从天牛比较形态、生活习性以及各类天牛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种类与植物之间平行演化关系上,大体可以看出沟胫天牛类是天牛科中最后起、最进化的类群。有人从大陆漂移的观点,认为沟胫天牛类是最原始的类群。


            6楼2013-01-13 15:25
            回复
              分类
              主要分类
              对于科和亚科的分类,意见不一。为了方便起见,目前中国采用的系统是把天牛归纳为一个科,科下分6个亚科,即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瘦天牛亚科(Disteni-in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花天牛亚科(Leptari-n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和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锯天牛亚科
              (Prioninae),鞘翅革质,淡褐色,前胸(头后面地区)侧向扩展,缘有齿突。该亚科的
              松墨天牛松天牛属(Parandra,或称异天牛属,有时列入椎天牛科〔Spondylidae〕)生于松树中,阔颈锯天牛(Prionus laticollis)的幼虫生活在葡萄、苹果、白杨、南方越橘和其他的果树、观赏树等树根中。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包括肋松天牛(Rhagiumcineatum),胸窄,两侧各有一刺,鞘
              翅上有3条纵脊。幼虫阶段生活在松树内。
              花天牛亚科
              (Lepturinae)。包括接骨木天牛(Desmocerus palliatus),肩部似著一黄斗篷,触角多结节,故又称斗篷结节天牛(cloaked knotty-horn beetle)。取食接骨木的花和叶,幼虫钻入茎髓中。
              沟胫天牛亚科
              (Lamiinae),包括墨天牛属(Monochamus)的食木虫,灰棕色,长约30毫米(1.2寸,不包括长触角)。幼虫在松、冷杉树内钻孔直径达10毫米(0.3寸)。苹圆头天牛(Saperda candida)是一种最严重的苹果害虫。绕枝沟胫天牛(Oncideres cingulata,即割枝天牛)产卵在枝条内,然后沿枝条圆周割一沟,最后枝条枯死并断裂,幼虫在枯枝中发育。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原产于中国和朝鲜,是许多硬材树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对枫树、白蜡槭、七叶树(马栗)、鹿眼树、柳树和榆树。成虫亮黑色,有不规则的白点,体大,长1.9∼3.8厘米(0.75∼1.5寸)。触角黑色带有白环,长3.8∼10.2厘米(1.5∼4寸)。在夏日数月中,成年雌虫嚼碎树皮产卵,造成树木一个直径约1.3厘米(0.5寸)的明显深色伤疤。待幼虫孵出后,移栖树心处,在那里取食、发育成熟,然后挖洞出来,留下9.5毫米(0.375寸)宽的洞。据说光肩星天牛是跟著货板运送到北美,1996年使纽约虫患成灾,几年之后又传到新泽西、伊利诺州的芝加哥和安大略省的多伦多。防治措施包括移除和销毁树木,隔离受传染的疫区、严格管控木材的运送,并用杀虫剂治疗,把光肩星天牛限制在隔离区内


              7楼2013-01-13 1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