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吧 关注:8,136贴子:127,751
  • 5回复贴,共1

[小白写小文] 中国战国时代的”骑进车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相信各位吧友都知道, 中国战国时代是骑兵兴起, 战车走下坡的年代. 本文是本小白的一个尝试, 用那一个年代的文献, 宏观地复原这一”骑进车退”的过程.
本文所使用主要的文献, 有相信成书在战国早期的<<孙膑兵法>>, 以及相信成书在战国中后期的<<六韬>>. 这两本书都对车骑的使用有清楚的记载.


1楼2013-02-01 00:47回复
    总结而言, 从<<孙膑兵法>>和<<六韬>>对车骑的记录, 我们可以看到:
    (1)战车的处境十分尴尬. 想做侧击, 要地形足够平坦方有作为,但整体上又比不上骑兵; 想做正面冲击,即使大力改进,都未必打得过以长矛强弩武装起来的步兵阵线. 谁都可以见到战车的暗淡前景.
    (2)由战国时代早期至晚期, 骑兵一直是侧后攻击的机动作战主要力量.用广东话来说, 骑兵已经"坐正"了.
    欢迎讨论~


    6楼2013-02-01 00:52
    回复
      原本的二楼被吞了:
      我们先看看<<孙膑兵法.八阵>>的一段引文:
      “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 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 ”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1)战车于用於正面攻击(那是春秋时代战车的基本用法), 而是和骑兵一样放在军阵两旁, 用作侧翼攻击之用. 也有一部分留作机动预备队(“一在于后”). 这可能是步兵堀起, 战车要攻破由长矛强弩组成的步兵密集防线变得十分困难, 只好改为向步兵方阵的侧翼进攻.
      (2)在机动作战裏,骑兵适合在复杂地形, 战车则适合在平坦地形. 这不难理解,因战车结构比较笨重,只有在平地才能保持机动和速度. 但我们可以想像, 即使在平地, 论机动和速度骑兵都比战车好. 战车的唯一优点就是?击力较强, 士兵在战车上放箭和操长兵都比骑兵方便.
      所以, 总体而言, 战车的地位有点尴尬:正面打不过步兵, 侧翼攻击又不如骑兵, 只是因为中原军队"用惯了"战车, 而战车又未至於无用, 所以才留着.


      7楼2013-02-01 01:09
      收起回复
        自己顶一顶


        11楼2013-02-01 23:31
        回复
          @捉麻雀的猫
          看看这个:
          <<墨子.备高临>>: " 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内,内径四寸。左右缚弩皆於植,以弦钩弦,至於大弦。弩臂前后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同铜,一石三十钧。引弦鹿长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系箭矢端,如如戈射,以磿鹿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遂具寇,为高楼以射道,城上以答、罗,矢。 "
          注意"以绳系箭矢端".这说明了,在战国时代, 的确是有弩发射带绳子的大箭, 有如捕鲸炮. 所以你的说法是有可能的.


          19楼2013-02-03 22:56
          收起回复
            @捉麻雀的猫
            注意"夫妻推辇"



            20楼2013-02-03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