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的家吧 关注:37贴子:3,467

【转贴】历史剧,伤不起(走笔我觉得值得一提的历史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特此声明,此贴内容只是原作者观点,我转来仅供以后补剧参考。


1楼2013-02-19 17:00回复
    2l放授权状!!!


    2楼2013-02-19 17:03
    回复
      汉武大帝。就LZ所知的来说,汉武大帝从编剧角度,对汉史还是比较生疏的,但态度还算尊重,不能说是伪正剧,如果苛刻的话可以算是一部刚及格的正剧。导演胡玫的苛求成就了《汉武大帝》,服饰建筑礼节等方面至少让人不会混淆,编剧是此前未知的江奇涛,也是亮剑的编剧之一,和新版三国的编剧朱苏进一样是军旅作家,但风格大不相同。现在我是很敬重他的。因为他坦然承认,在写之前,对汉武帝的了解比一般人多不到哪去,凭借的也只是一本史记加一本汉书了。但是编剧显然做了不少的功课,加上有以细致并且善拍政治戏的胡玫把关,华丽宏伟,大气磅礴,而且他在此后编剧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笔力大增,让人欣慰。汉武大帝最初被我知道,是报纸上报道它,说简直可以当历史书看,加上又是胡玫的作品,我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有次访谈节目,胡玫也说了,在座人物所扮演的角色,她基本都去凭吊过每个人的陵墓,如卫青,霍去病,窦婴、景帝等)我对该剧的不满,一是华丽有余而古朴不足,很多地方失之轻率,出现了一定的硬伤(汉朝崇尚方正,柱子应该是方的,李广的结局改动也很大),还有个瑕疵是台词太现代化,让人感觉毫无古韵。而且也穿越了很多词汇,内阁啊,军团啊什么的。宽容一点,打69分。
      布景:17 造型:17 剧本:10 表演:10 导演:15


      4楼2013-02-19 17:07
      回复
        贞观之治,近年来罕见的尊重历史的好作品,处处体现出了诚意,特别是对历史细节的还原让人赞叹,这也就是我说的历史风貌了。比如刷牙始于唐朝,贞观之治中就有军士并排在河边用嫩杨柳枝刷牙的场景,还有宫中的孔雀,李靖的白虎,青铜面具,李世民的髯套等等,群臣击笏赞叹,魏征吃菠菜各种史实的巧妙穿插,生动反映出了初唐的政治风貌与社会文化风采,远不是贞观长歌这样贪多求大却败絮一堆的烂剧可比的。虽然采取的基本也是白话,却不显得破坏古韵反倒很大气。值得编剧学习。唯一就是可看性不强,情节不够紧凑。我打88分。
        布景:18 造型:18 剧本:17 表演:16 导演:19


        5楼2013-02-19 17:08
        回复
          汉刘邦、没有细看,从美术、仪式上看大体不错。从忠于历史的角度至少可以打78分,
          布景:18 造型:18 剧本:15 表演:14 导演:13


          6楼2013-02-19 17:09
          回复
            东周系列,如果说还原历史,春秋篇明显胜出。无论布景、礼节、服饰,情节,几乎做到了原汁原味的还原。尤其周天子葬礼、烽火戏诸侯、长勺之战、城濮之战、勾践灭吴等几场重头戏苍凉、雄浑、蛮荒的气势铺天盖地,极具视觉震撼。沈好放驾驭历史剧的功底可见一斑。该剧集中了国内当时最优秀的话剧演员和四大名著的班底,杨立新的齐桓公、蒋恺的晋文公、谭宗尧的秦穆公、张光北的楚庄王、唐国强的郑庄公、李建义的颖考叔、郑强的鲍叔牙、苏民、吴桂苓、吕中、王馥荔无不是话剧界名流,使得该剧话剧色彩偏浓,播出后收视率未能达到预期。该剧首次采用同期声录制,而不是后期配音。可以给93分。
            布景:19 造型:19 剧本:18 表演:18 导演:19


            7楼2013-02-19 17:09
            回复
              战国篇则弱了许多,尽管班底大抵相同,但导演阎建钢的比分就远远低于沈好放。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老班底高明和刘威,但莫名其妙的言情戏实在太多,削弱了历史本身的表现力。但让一般观众看,从布景,道具上大致挑不出错来,演技派中坚的担纲也让全剧大气磅礴,虽然思想的深度不逮,但是历史的厚度依然差强人意,海波的商鞅,杜志国的乐毅,蒋恺的田单,许正廷的范雎,林京来的张仪,活灵活现之余很好地还原了史记对这些人物风貌的记载,分量非轻。可以给72分。
              布景:15 造型:15 剧本:15 表演:16 导演:11


              8楼2013-02-19 17:10
              回复
                康熙王朝:实力派担纲,又是改变自二月河小说,加上有雍正王朝的热潮在前,本来很是期待,看完后,基本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主要是编剧朱苏进自我感觉良好地抛弃了原著大加改动,天马行空,服饰错,礼节错,称呼错,一些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但客观地说,此时的朱苏进还不够大胆妄为,周培公献图与乾清宫训示几段戏在陈道明的演绎下依然可圈可点。给55分。
                布景:10 造型:10 剧本:10 表演:15 导演:10


                9楼2013-02-19 17:10
                回复
                  雍正王朝是无可争议的历史剧高峰。编剧乃湖南才子,才气纵横,借助二月河的小说尽力去接近康乾盛世的历史风貌,进行了艰苦的再创作,使得全剧高潮迭起,人物饱满,同时,浓重的历史美感扑面而来。雍正王朝原著的作者二月河,几十年潜心清史研究,他的小说中就会展示帝王的饮食起居,以及每个时辰穿什么衣服,夜市上的点心有哪些,每个月的米价是多少。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历史剧颇耐咀嚼。女导演胡玫用特有的细腻手法,赋予了该剧历史的质感,如获至宝地反映前清生活中的细节,因为剧组请了很多清史专家(如文选德、爱新觉罗毓恒等),从中了解到不少细节。比如紫禁城中有一支专管刷马桶的净军。所以浓墨重彩地完整地拍了出来。以及冰西瓜,甩净鞭都是此类细节的展现。宣旨的时候除了极其庄重的场合很少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雍正王朝中就直称“上谕”然后宣旨,钦差回答“圣躬安”,提到皇帝必须北向拱手,皇帝问到自己的长辈必须下跪回答,正门除了接旨和接驾平时是不开的,等等等等,细节彰显品质!可是你在贞观之治和新版三国中就绝对是看不见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弊病,就我看来,一是确实过于美化雍正了,二则是历史细节还原得过于频繁,反而让观众觉得疲劳,(如刷马桶),但服饰,礼节上远胜康熙王朝。打85分。
                  布景:18 造型:18 剧本:18 表演:17 导演:17


                  10楼2013-02-19 17:12
                  回复
                    贺兰雪。此剧早年曾播出多次,而今是一遍不播。而播的时候我也刚刚告别少不更事,对历史的欣赏水平更不敢肆意褒贬。仅存的印象是视角独特而叙事宏大,真实而略有美化地展现了元昊西夏王朝的历史投影,但也并不回避民族的矛盾与包括西夏阶层内部的斗争与倾轧。苍凉大漠,惊鸿一瞥的红颜,奇异的民俗与残酷的战争,构成了剧本的主基调。选择巫刚扮演元昊今天看来是成功的。一张如刀砍斧削的刚毅之国脸,却生出一双狡黠的细眼。李建群的没藏黑云在当时惊为天人。尽管此片美女如云依然不掩风采。陈家林在此剧中也越发刀法老道了。窃以为贺兰雪这个名字起得极好,富有想象空间,而不是某某大帝和王朝,同样显得大气。由于不熟悉西夏史,不能指出不足,导演将视角对准西夏这一很少有关注的题材让人赞叹,服饰虽不如唐片华美却不失考究且极具民族风情,宋朝的官服,与异域的舞蹈都很尊重历史。本片的美是粗粝之美,而尤胜雕琢。总分86。
                    布景:17 造型:17 剧本:17 表演:17 导演:18


                    14楼2013-02-19 17:15
                    回复
                      大明王朝1566。本人至今很佩服的一部剧,也可以说是新历史剧的代表。它的大胆在于走新路。人物是真,时事是真,而情节绝大多数都是虚构,却真实诠释了历史主义的精髓,沿着黄仁宇的步伐探索下去,走向大历史之路。导演张黎在对电视剧镜头的苛刻要求和节奏的吝惜把握上,已然完全到了电影般的华丽。黎叔曾宣称自己只拍末世不拍盛世,重点就是要挖掘时代深刻的主题。也确实如此。《大明王朝1566》以深微细腻的线索,解构嘉靖王朝折射出的森然的国家政治体系与潜规则。这又是一部演技的盛宴。剧中无论黄志忠的海瑞,陈宝国的嘉靖帝,倪大红的严嵩,还是王庆祥的胡宗宪,王劲松的杨金水,张志坚的严世蕃,郭东文的张居正,郑玉的王用汲,阎光明的吕芳,甘雨的郑泌昌,王戎的何茂才,无不活灵活现,深入人心。演技之精湛都让人叹服过瘾。譬如王劲松,用他精湛的演技,给了一个历史上查无此人的大太监活生生的存在感。那种优雅的懒散,那份玲珑的心思,那份敏捷的才干,那份脱俗的性情......对世事洞若观火,对吕芳又奉若至亲,太监的阴柔与名士的风骨浑然一体,最后的装疯戏可以作为北影的教材。黄志忠更如海瑞附体,锐气一往无前。编剧liuheping称创作此剧时,必先对着嘉靖与海瑞画像净手焚香,敬畏之态度可知。《大明王朝1587》早就听说在筹备却至今没音讯,我心实伤,总分90。
                      布景:18 造型:17 剧本:18 表演:19 导演:18


                      15楼2013-02-19 17:16
                      回复
                        司马迁。当年在中央一套播出的司马迁,是西游记导演杨洁一手打造的,今天看来很多地方仍然略显戏剧化,但毫不影响它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的风采。仇永力清癯而坚定的气质正是司马迁的理想人选,老戏骨许还山亲自打理汉武帝,威杀之气充沛,司马迁最重要的两个朋友,任安由张秋歌扮演,粗豪而不失细腻,坦荡而不乏老到,表演得稍微单薄,王全有(央视版水浒中扮演陆虞候)扮演的李陵,英气风发,而徐少华扮演的司马迁弟子,正直而柔弱之态入木三分。全局包含感情地歌颂司马迁伟大的一生,在一定的美化中加强了悲剧的渲染,值得不熟悉司马迁的观众去体会,但说教色彩稍浓,加上预算限制,未能和汉武大帝一样展现西汉的恢弘气势,从而不容易博得现代观众的宠爱也可以理解。总分80。
                        布景:15 造型:16 剧本:17 表演:15 导演:17


                        17楼2013-02-19 17:18
                        回复
                          乾隆王朝。一部少为人知甚至被误读的佳片。该片是康雍乾三部曲中唯一完全抛开二月河原著自立门户的一部,好处是避免了原著冗繁的篇幅,不再与别的以王朝命名的电视剧一样直接从登基写起,而是将目光集中到乾隆中晚年和珅发迹直至败落,来透析整个康乾盛世的江河日下。作品最饱受诟病的莫过于对和珅的过分美化。作者仿佛无视和珅是大清第一巨贪的事实,而用了大量篇幅去讴歌和珅从一个小小的笔帖式如何一步步登上钦差、军机大臣的高位,写足了他过人的才干与机敏的城府,从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塑造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和珅。他勤于王事,精明强干,殚精竭虑,洞达人情,与纪晓岚、刘墉、钱沣等人惺惺相惜,对乾隆洞若观火,敛财为国库,花钱不眨眼,落下巨大亏空,最终登高跌重,成为嘉庆朝开局的祭旗,被戏称这分明就是和珅传。对此我保留意见,需要提到的是,本剧阵容基本延续了雍正王朝(制片人刘文武、顾问文选德,《走向共和》的编剧盛和煜也列名剧本审定),导演马骁虽然还没有响当当的作品,艺术总监叶大鹰却是鼎鼎大名,使得全剧虽与史实多有出入却不乏正剧风范,布景华丽而不失庄重,至少在服色方面做了较细致的考究,没有明显的硬伤。尽管史实仍然有较大出入(公主与十五阿哥等同游江南)。焦晃、陈锐等一批实力派也为全剧增色不少。年逾七旬的焦晃诠释不惑之年的乾隆确有力不从心之态,但对乾隆与康熙的区分(乾隆处处显着自己精明的一面被刻画出来)十分精确。尤为称道的是陈锐,这个曾扮演过秦琼的好汉脸此次超越期望地塑造出一个精彩绝伦的和珅,俊秀,洒脱,勤勉,殷勤,精干……甚至于看他的每一场戏都是莫大的享受。总分84。
                          布景:18 造型:17 剧本:15 表演:18 导演:16


                          18楼2013-02-19 17:18
                          回复
                            太平天国。央视版太平天国应该算是国内历史剧从正剧演变为戏说的分水岭,也被称为历史剧大鳄陈家林导演从过五关斩六将到走麦城的关键一步。在此之前的历史剧,尽管经费不足,制作简陋,却严谨求实,剧本紧扣历史,不敢随意发挥,而此后的历史剧越来越财大气粗,质量却连年下滑,荒腔走板淹没主题时有发生,一再挑战观众的智商和历史水平。须知,绝大多数学生是把历史剧在当历史看啊……在此我的感触是,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无论多高明的导演,选准剧本很重要……当然,编剧不是导演选的,是制片人定的,而制片人多数是唯市场……扯远了,在我看来,太平天国是很杯具的。因为从他精良的制作与庞大的阵容来看,导演的出发点显然不是要拍一部古装言情片,而是要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但最终完全被视为一部不折不扣的古装言情片。网友笑评:“别亲热了,清妖上来了!”,就是婉转地批评该剧本不该有的美女如云。旷日持久的感情纠葛充斥情节,强烈干扰到观众对历史的思索,更严重削弱了剧本的主题。编剧张笑天当时是圈内的金牌历史编剧,由他操刀的孙中山、朝鲜战争等,后期还有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这部倒是中规中矩),理应驾轻就熟,却成了因循故旧,创作明显缺乏激情,部分都是史料的堆砌与情感的粘合,光一个刑场上的婚礼就上演了三次,让观众本该有的感动成为疲劳。张笑天的这一弊病在他后来的《传奇皇帝朱元璋》中变本加厉。但该剧服装严谨、场面壮观,特别是炮战,马战,夜战,水战拍得或宏伟或惨烈,体现出导演高超的场面把握与镜头驾驭能力。陈家林御用演员高兰村扮演的洪秀全,张志忠扮演的杨秀清,孙飞虎扮演的曾国藩都表现不俗。而众多花瓶也成为剧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王菁华饰演的洪宣娇,李建群的苏三娘,杨童舒的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周迅的石益阳都显得赏心悦目。总分78。
                            布景:18 造型:17 剧本:10 表演:16 导演:17


                            19楼2013-02-19 17:20
                            回复
                              四大名著,以87版红楼梦先说,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一座电视史上的高峰。人物挑选绝大多数精当无二,布景考究,同时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统一。我想熟悉红楼梦的人,都不难想象红楼梦有多难拍。在当时极其有限的技术条件下(仅举一例,宝钗的很多室内戏是用蜡烛补光的),很多场景即便今天看也不过时。有人说不够唯美,新红楼更缥缈。汗,红楼梦本来就是现实主义的力作,描写的是现实生活的高峰,贵族的家具必然都是半新不旧的,太旧是家道败落,太新则是暴发户。一尘不染的全新世界,美则美矣,如何呈现封建大家族的钟鸣鼎食与人去楼空?而剧中表演的恰到好处,采用明朝的服饰与清朝的生活起居杂糅呈现也丝毫不给人穿越之感,导演的勇气与匠心,成就了一部不可复制的经典。尽管部分章节没有拍出来确实可惜。总分,93分。
                              布景:19 造型:19 剧本:18 表演:18 导演:19


                              20楼2013-02-19 1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