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俄斯太阳车吧 关注:2,210贴子:124,179
  • 9回复贴,共1

我的回忆,为什么总是这种充满浓郁基情的画面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构思回忆文的时候,我突然不想写字,想涂鸦简笔画。
文字真的很难写出那种充满爆炸力的爆笑事故案发现场。


1楼2013-05-14 11:46回复
    2008年的第一场雪,飘飘洒洒落在了太行山脚下的怀庆府边
    18岁的少年格小缝儿同学,此时坐在返乡的绿皮车上,眼望窗外,满怀怅惘。
    我们把镜头移近一些,可以看到小格原本白净的脸上,下巴和鼻子不知何时都已经被蹭的黑乎乎了。额头还隐隐冒汗。20分钟之前,他和一群同学老乡因为人多,费尽周折才挤上这趟南下重庆方向的绿皮火车,带着还未散去的对大学生活的新奇随春运的大潮,满怀期待的回家过年了。
    这趟车是小格第一次坐,也是最后一次了,这年春运过后,绿皮车取消,小格回家换成了红皮车,后来还有和谐号,可是始终没能找回这汗津津云雾缭绕中神游回乡的感觉。


    4楼2013-05-14 13:09
    回复
      时间晚上10点半 地点松一宿舍,室温14度
      小格:我日他麻哟,枕个冷哦。
      我: 嗯
      小格:GO,陪我出去耍一哈?
      我: 耍毛
      小格:你就说去不去嘛!
      我: 哦,等我穿衣服
      时间晚上十一点 地点新月湖畔,气温零下3度
      小格:你拉紧我哦,一定要拉紧哦
      我: ...
      小格:你上来嘛
      我: ...
      小格:你看这冰冰儿还挺硬哦,你要不要试试
      我: ...(大半夜的你拉我出来跑到新月湖,我他么以为啥事呢,你丫跑到小船上去玩儿冰)
      20分钟后
      我:你快上来吧,马上宿舍熄灯了,你回去没洗脚水了
      小格:哦,楞么快就熄灯了,我槽,这里好冷!
      我:老子裹棉袄站着看都哆嗦,你丫玩儿半个钟头冰居然满手发红一头汗


      6楼2013-05-14 14:05
      回复
        有天晚上接到了大师的DOTA邀请——“伙计,来开黑吧”。当时我还在加班,说了句“滚蛋你一边玩儿去!”就叉掉了窗口
        此时此刻,我依然在加班。好久好久没玩儿过DOTA了,更不要提开黑一起玩儿了。
        少年时的大师,当时还不叫大师,初识那会儿,大师脸圆体胖,肤色黝黑,口音奇葩。不巧在新生军训时被“嫖嫖乐”张教官抽作排长。于是乎,整个作训场地每天回荡着一阵阵响彻天际的口号: “压 压 鸭—尔—压”
        作为一个文艺小青年,我当时做这事儿还挺难为情的——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了,老子怎么能跟这娃儿做同学呢!


        7楼2013-05-14 22:56
        回复
          熟悉的人都了解,本人很懒。反映在吃上,就是懒得买饭,懒得下楼去餐厅吃饭,甚至懒得叫外卖。 所以我自备了炊具,懒的时候,就自己做。
          似乎是袅袅炊烟飘进了隔壁lily的门缝,所以每次都央求着,蹭上壹碗汤,多加一碗面。
          似乎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他每次都记得说“记账记账”,让我准备个小本子,如奋斗里文章给华子准备的小本一样,记下这些“亲兄弟明算的账”,但我还是懒,懒到毕业也没找出个像样的本子,感觉能配得上用来记这笔账。


          9楼2013-05-14 23:37
          回复
            “马丁叔叔”其人,原本是苏州府名门之后,家境殷实交游甚广,真名也颇为儒雅。
            可他的形象,却直接摧毁了我对苏州水乡的幻想——
            单说相貌,也称得上宽额方脸白皙英俊吧
            体重方面,原本就异于常人的宽厚骨骼下,最初让我惊叹于体重真的可以和年龄成正比18岁180斤,19岁190斤这样子稳步增长,相隔一年再次重出江湖,21岁的马丁叔叔携着巨型的啤酒肚和240斤一说话就乱颤,一坐下就往外冒油花的肥膘,让人瞠目结舌。
            此君如今跻身某500强金融巨头檐下,每日指点江山呼风唤雨时,不知还有没有闲情,来回忆那并不遥远的学生时代。


            13楼2013-05-15 12:32
            回复
              曾有人总结过,每个宿舍都有一个胖子
              也曾误以为,我们的“马丁叔叔”,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人畜无害,心宽体胖的符号。
              至少,在他拒绝88元的民工服,披挂起全副美式沙漠迷彩行头足蹬大皮靴盛装出席新生军训时,
              至少,在他邀到教官和几个同学去洗浴中心喝茶,同样年轻的教官小扬夜里11点突然想起部队条例,光着屁股冲出包房打车赶回驻地销假,留下让我一度疑惑不解的诡异账单时,
              至少,在他从某山寨论坛与人搭上了线,孤身一人赶到200里外的一个摩托车铺,花了6000元买下了后来让他声名鹊起的座驾“1992年产 川崎西风400CC”,就如获至宝般直接骑着它返回而不顾200公里的国道之路直接让这辆几乎与他同龄的重型机车趴窝大修,换掉了4个化油器时,
              我依然执着的认为,这个胖子可能也就是有那么点不同寻常,标新立异而已。
              毕竟他还是很好相处的
              他有宿舍4人里最高的智商,最娴熟的游戏技巧,最渊博的计算机知识,帮助我们3人轻松上手了诸如高数,网游,看碟等高端活动,尤其是在校园网还在对新生说NO的时候,直接安装了一根4MB的网通宽带,这根网线从此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胖马丁时常看着我灌水发骚大摇其头,轻轻对我挤出一句“戆陋”


              14楼2013-05-15 13:07
              回复
                “戆陋” 这句话,对于当年的我来说,绝对是一个高端词汇,以至于4年后我的上司一位漂亮的上海姐姐,给我开通工作后台,开玩笑的写了“戆娃头”的账户时,恍然有一种久违多时的感觉。
                原来这句话,也并不全是用来骂人的。
                我又一次错怪了马丁叔叔,错了四年。


                16楼2013-05-16 14:53
                回复
                  当年的马丁叔叔 还不是真正的传说,但已经隐隐有了成为传说的各种必备潜质。
                  最早他经常出没的地点,包括宿舍、食堂、教室,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因为绝大部分或屌丝或精英,或白富美或矮穷丑,都是这样度过了自己四年或者更持久更寂寞的大学生涯。
                  可是马丁叔叔,只坚持了五天。
                  从开学第二个礼拜,就已经是焦作市各路餐饮娱乐酒店会所的常客了。
                  第二年起就从没在课堂见过这位重量级选手,因为健身狂马丁当时体重飙升,正在从机车少年转型滑板大汉,每天睡到中午或直接睡到晚上散学时间,也就是路上人最多,天气也最热的时刻,提起滑板,走到熙熙攘攘的春秋道上,滑板“刷街”去也。
                  第三年,第四年,不再刷街了,甚至不再住校了,好久好久都不曾见过一面,得知他在东门外一家“龙凤旅馆”包下了一间单间,继续隐居江湖。只有隔三差五在窗外响起的那震耳欲聋的摩托车轰鸣声,提醒着我们还有一位兄弟,一直在我们身边没离开过。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最先提到的帅哥小格同学,后来也是在同一家旅馆复习考研的,与马丁叔叔住在对门,这样看起来,他们应该还有很多我所不曾知晓的故事发生过。


                  17楼2013-05-16 15:21
                  回复
                    这篇不保证一定写完哦,我只是想趁还能记得的时候先写下,想到什么写什么。
                    人物基本出场后,后续可能都是片断性的场景和大段的直播镜头,发布地点在我的个人小窝,你这边不太方便哦。以后可能先用纸笔或者记事本写了,百度的输入框不稳定,怕发不了。
                    http://tieba.baidu.com/f?kw=%D3%F4%B7%C7%D2%BB%B6%CF%C1%B8&tp=0


                    18楼2013-05-16 15: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