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朋克吧 关注:26贴子:47
  • 4回复贴,共1

关于猫的一些知识细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我养了一只猫,为了研究猫咪如何分辨食物,本人在网上做了些查询,这个帖子会零碎的贴一些猫咪的资料。


IP属地:河北1楼2013-08-04 21:57回复

      猫不是通过味道来判断食物的。决定能不能吃的是气味。猫的鼻子要比人类的灵敏5~10倍。不光是吃的东西,自己的地盘,是不是自己熟悉的人,都是通过气味来判断的。说猫是通过嗅觉来“看”周围世界的,一点都不为过。 刚生下来的小猫仔能够吮吸到母猫的乳头,靠的也是嗅觉。眼睛还什么都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只能依靠发达的嗅觉来探索乳头。
      不过,对于靠嗅觉来判断能不能吃的猫来说,也有一个不便之处。没有气味的东西就无法做出判断,也就没法吃了。不管是多么“美味”的东西,如果没有气味的话,猫就没法吃了。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还处于冷藏状态没有气味,猫就没法吃。如果猫感冒鼻子塞了,就什么都闻不到,什么都吃不了,会衰弱而死。所以说“猫感冒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不过,通过嗅觉来判断食物也不能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人类虽然靠视觉来决定能不能食用,但不是也有很多人会去吃那些“外观”奇怪的东西么?这是一样的道理。人类是依赖视觉的动物,猫是依赖嗅觉的动物,不过猫是特别忠实于自己的本能而已。那种敢于尝试“外观”奇怪的食物的行为说好听了是人类的一种挑战精神,说不好听了就是失去了作为动物的本能。
      肉食动物一般都是不加咀嚼,将食物直接吞咽下去的。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们嚼东西的样子。用臼齿将食物嚼碎了再吞下去是以我们人类为首的杂食动物的食用方法。而食草动物则是左右移动下巴将食物“磨碎”了再咽下去。


    IP属地:河北2楼2013-08-04 21:58
    回复
         可以趁猫咪打呵欠的时候,观察下臼齿的形状。我们人类的臼齿之所以被叫做是“臼齿”,是因为牙齿呈现出“臼”的形状,而猫的臼齿前端却是尖的。这样的形状决定了其无法咀嚼。接下来,等到猫合上嘴时掀开它的嘴唇,再观察下此时的臼齿。可以发现,上面的臼齿与下面的臼齿是“错开”的,不像我们的臼齿那样可以“咬合”在一起。果然是要嚼都没法嚼。
         猫是利用臼齿将肉“撕扯成”适合吞咽的大小,然后再将其吞下去,这才是正统的吃法。因为臼齿是用来“撕扯”食物的,所以必须是尖尖的,且是错开的。我们不过是用门牙将食物撕咬成了适当的大小。人类的门牙前端都是尖尖的,而且也是前后错开的。这跟用剪刀剪东西的原理是一样的。猫的臼齿被称作是“断肉齿”。
         切一片生鱼片,扔给猫试试。肯定是横过脑袋,用臼齿嚼上两三口就吞下去了。这两三口不过是将鱼片撕扯成了适合吞咽的大小。不是咀嚼,只是撕咬了几下。因为只是撕咬了几下后就吞咽下去了,所以猫吃东西的速度很快。
         猫粮的话,连撕咬的必要都没有了,用门牙磨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正统”的吃法最近越来越少见了。原本,猫细小的门牙是派不上用场的。门牙主要是在猫舔舐、清理体毛的时候发挥下作用,还有就是挠挠痒的作用。


      IP属地:河北3楼2013-08-04 21:59
      回复
        猫咪为什么喜欢蹭东西?
           猫喜欢蹭人跟它的地盘意识有关。前面已经介绍过,猫的地盘是指能够确保其食物与安全的空间。同时,也是“能够让它感到安心的地方”。因为熟知地形与道路,就能够自由地活动,所以说是能够让它安心的地方。
           不过,这种安心程度不是在地盘内的每个地方都一样。作为自己的窝的地方是最令人安心的,那就是地盘的中心地区。随着从中心地区离开,安心度逐渐降低,越往地盘边缘地区走,安心度就越低,地盘外面就成为让人很不安的地方了。所以,除非发生紧急状况,不然猫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地盘的。
           猫在让自己感到安心的地方,会向周围散发出自己的气味,那就要通过蹭东西来完成了。因为闻到了自己的气味,又会觉得很安心,一感到安心,就会蹭人,如此反复。
           猫的脸颊、下巴下面、脑袋后面分布着散发气味的腺体,挠挠那些部位就会散发出自己的气味。而这些部位又都是容易痒痒的地方。紧张的时候会忘了痒痒,但一旦放松下来,就会觉得痒痒,想去挠。而且,为了“挠”到这些部位,上哪儿一蹭,自己的气味就出来了。越是在地盘中心地区越发感到安心,越想蹭东西,所以中心地区也就变成了一个越来越让人感到安心的地方。
           家猫也是一样,放松的时候就会蹭东西,当然是近在身边的东西就好,可以是柜子的角、椅子的腿、废纸篓的边,还有人。蹭人的话,感觉就像是挠痒一样,所以看到猫一副很安心很放松的样子,就想去给它挠痒。


        IP属地:河北4楼2013-08-04 22:11
        回复
          是否存在“猫语”?
          动物都有各自的交流方法。有利用声音的,但大部分是利用动作。“通过身体来表达的语言”被称作是肢体语言。
             通用于很多动物的一种肢体语言就是当感到害怕的时候,会将身体蜷缩得比实际看上去小很多,当要吓唬别人的时候,就会把身体拱得很大。比如猫在感到恐惧的时候,会蹲在地上蜷缩紧身体,连耳朵都会耷下来,让自己变得比实际看上去要小很多,仿佛在传达:“我是一只很小很弱的猫。我知道你很强大,所以不要攻击我啦。”
             相反,如果是想恐吓别人的时候,就会把身体拱得很大让自己看上去很强大,仿佛在说:“我一出手,就会给你好看哦。所以不要过来惹我。”那个时候,猫会用爪子撑着地,把背拱成弧形,根根毛都竖起,连尾巴都竖起来。我们以为这是它“生气了”的表现,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它发出“再过来我就要攻击你了”的恐吓。也就是说,只要不再靠近它,就不会受到攻击。不管是感到恐惧的姿势,还是发出恐吓的姿势,都是在传达着一种“不要攻击”的信息。不同的是它究竟是处于胆怯的状态还是强势状态。通过传达这种胆怯或者强势的程度,来决定胜负。除非双方都处在一种很强势的状态,不然是不会发生争斗的。
             动物都想尽可能地避免争斗。因为它们知道,频繁争斗的话,只会增高死亡的概率。
             像这样,通过肢体语言来决定胜负,从而避免争斗的方法,是所有动物都通用的。“不要命”的做法只限于人类。
          以上内容转自——《爱猫,就该懂猫》


          IP属地:河北5楼2013-08-04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