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未知吧 关注:333贴子:1,612
  • 6回复贴,共1


1楼2013-08-11 17:10回复
    其一。 清净者,道之德。德者,命之本。唯能情景可以率性,唯能率性可以修道。故,清净,率性,修道,三者一体,不可分离。 清净为天下正,故身心正而后能清净。正者,无过,无过者知止,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知止守定,唯诚实能,自明而能诚,自诚而能命,故知诚为清净本,能制肝怒,平心喜,绝脾思,安肺忧,慰肾恐,御五情而安与正。 然,事起则情生,情生则不安。故清净不可久,郁郁不如发,故清净有则率性至。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故诚为率性根,空谷可纳川,率性可成事,事成则清净复返,事不成则清净远。率性也劳劳,清净也止止,相冲相盈,以为修道。 终日劳劳,而无所劳,忧乱之母,终日劳劳,而有所劳,清净之父。清净可谓之中,率性可谓之和。中 ,天下之大本,和天下之达道。致中和,修道学教也。得天地之本位。得万物之化育。道不远人,人之为道二元人,不可以味道。故,吾欲清净则清净远,吾欲和同归朴则纷错至,吾若不欲不图则无害其身。吾惟守诚,吾惟率性,唯诚能守正,唯率性能安身,得正配身,德养清净,则可谓之修道学教。


    2楼2013-08-11 17:11
    回复
      其二,初学。忌心不可打,不可贪。不可左右摇摆黑白不可太分明,世界上什么人事物是全善或者全恶的呢。1是什么不重要。因为你要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所以重要的是:你要什么。从心所欲,才是逍遥。可是从心所欲并不代表世界为你改变。儿为世界改变又不能叫从心。两者之间。难道只是1吗。或者只是唯一吗。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大的时候不代表自由,小的时候不代表自由。大小之间处于合适位置才是最好。善恶的判定是是非,是非的判定是利益。所以是非从来不由人。我啰嗦的母的只有一个。开始修道时,以为自己对世间的了解正确,所以修道来圆满自己。修道之后又以为掌握一切,所以倦怠之后的经历又对自己所知道的产生怀疑。此时,很多人却会把自己当做无所不知,于是下一批的人又会按这个发展循环无数次。这就是人的怪圈,徒叹奈何的怪圈啊。闲来家常话,忙中闻世音。若得三餐饱,便是好人间。


      3楼2013-08-11 17:12
      回复
        其三、吾常闻戒,而不能从守,吾常欲从守,而不能始终,吾若能始终,又恐空行其戒而不能明意。 戒者何来,缘法而来。戒以何用,正意守心,由是当知,戒为法子,为心行之护卫。戒行清净,以不染故。戒行慈悲,以绝恶故。戒行明了,以不偏废故。欲依其法,必从其戒。欲得其法,必行其戒。欲得其法,必明戒意。 心生其法,示现行常中,依法行常,即为戒显之相,离法之戒,如谷生空穗,不明戒意之戒行,如顽石类,法无定法,戒无定戒。大戒无行,偏以行相续,大行无相,却以相成圆满。一时一法,一时一戒。 吾之戒,依吾所得法显,戒尚不具足,法如何得圆满。轻戒重定,定不久长。清戒重慧,慧有不明。戒尚且不明。定与慧如何等执。法无上下,故不以上下区别,本缘一体,故不以名异而有轻重慢。 戒学深远,律藏广博,依法明行,总摄三乘之妙有,诸宗之戒意,以各自验证,而知觉无所差,实为一律,以吾愚智,难究其本,唯知戒不可以轻重上下左右并诸思量度分之,吾也愧甚,望他人不犯我分别戒法之过,吾唯陷不明以终之。


        4楼2013-08-11 17:13
        回复
          其四、执刚以生性,援柔以存性。施逆以生命,展顺以存命。不虚所以不能实,冲波逆折为自然玄。刚强因柔弱存,倒逆以善顺显。 呼吸抑扬顿挫,筋骨绷直紧伸,以用其力。呼吸攒柔连续,筋骨松缩绵软,以养其力。善柔者施乎刚强,善顺者用乎大逆。 柔以五气,以同先天之初生。顺于四时,以继养寿之本根。处邪风以逞刚强,立杂乱而用逆斩,是反朴归真,是寻本追源。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不知者以不知有终,知者以知有终。不知害以为无害,知害以为害。柔者处道而不知,顺者行道而不晓。刚强顿挫,明道而不住,坐观以用。逆冲倒反,错锐而不动,守志以真。刚以柔制,逆以顺困,欲行真用,常以柔顺用。大善不争,以不争为得,是明自本。以柔顺施,则退有余地,进有贾资。柔顺为术,权谋之本。柔顺为法,生灭之变。柔顺为道,归真之用。积弱乃强,无比。转静为动,不测。此为柔顺之妙。故曰:柔顺善。


          5楼2013-08-11 17:13
          回复
            其五、吾喻性为体,喻德为衣。吾喻性为材,喻德为雕。吾喻性为尺,喻德为比。吾喻性为营,喻德为卫。 性为天然之造化,德为太极之根本。混沌之初无德无性,生无所生,死无所死,恒而 为一。不期何力,使生而有生,死而有死,变而为一,则宇宙发端,万物陈列,虚实相分,道同物化,而后德性出。 性本天真,随欲逐求,善恶不类,曲直无妄。因法与天,损有余而补不足,乃使德损有余而补不足,德既出,则善恶明,群类分,有其不容,则施琢磨,至此,阴阳常战,太极运转,五行并出,八卦森罗。 种成苗,苗成木,木成材。种成苗,命使之然。苗成木,性使之然。木成材,德使之然。命有百岁之限,性以损补,德使沉浮。 胎儿在孕,构精成命,,无所争,无所弃,无谓进,无谓退,不知饥,不知饱,恰似混沌之初。十月孕足,既出与世,性乃发挥,喜与利,恶与害,饥则寻乳,寒则嚎啕,同道物化,沐道而长,年纪长则慕少艾,或好功名,或爱利禄,或有纵横之志,或谋一家之立。性杂然则欲杂然,欲杂然则求杂然,求既有,则德出也,以为谋。谋则战,成者得,败者失,沉浮之相纷纷,其天真因此而生盈损,寿禄因之长短,或早夭,或长健。或贫贱,或富贵,至命之终,归与自然。 有命则生死定,有性则生不厌,有德则死不惧。命本自然之妙育,唯性与德,成与灵养。 命者鸣,万古沉寂之绝响。性者行,漫漫天地之经纬。德者得,萧然长夜之星汉。 齐德与性,逐世之鹿。以朝露之微,映上下之秀美,以寒霜之寿,满宇宙之辽阔。是性所求,是德所布。使性为命之肠胃脏腑,以为养。使德为命之血气精神,以为劳。以无知之知,应知之所在,如百步之弓射万里之日,如蒲草之微应风云变色。孰可败,败无所败,因处世之初故。 秋气近,鸣虫将亡,尤鼓歌,鹰羽落,不能翔风,尤振翅。天性所好,志气所在,莫使其摧。养性修德,以谋所欲。勿论善恶,成之则王,败尤幸甚,无憾故。 齐德与性,真人之道,逍遥之本。盗拓孔孟,具为欲往,是执道锋,非名圣,是真圣。 咦,言不能尽,几人能为道之锋。


            6楼2013-08-11 17:13
            回复
              人应天以五。。此乃先修之德、先入之基。


              7楼2013-08-11 1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