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茅坑前面不要打承重墙,饭桌前也是。(二)
开头切入要够狠,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就不要扭捏。
当然必要的说明不可以省略啊……
如果选择在文章的行进过程中自然引出故事背景(这种适合长一点的篇幅,不是说千字文这样的尺寸不可以用,而是说对作者的驾驭能力要求相当高,我们这个入门娇嗔就别搞这些不实用的东西啦),“快狠准”那套就不适合了。这里的背景交代会和小节3中讲到的人物形象一样,需要更自然、更“低调”的表述方式。
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只是为了引出背景而让人物做出任何行为,动作或是语言。
比如,漫画里常常见到的桥段,大BOSS出现了→酷帅狂霸拽的一道光+噼里啪啦的特效线条→主角一方跳出来一个人指着BOSS大吼着念出:“某某的某某,被称为某某的某某的某某某!”
——漫画是需要这样啦,毕竟表达力有限;但我们是在写小说。
这么夸张的,纯粹漫画式的表达方式,并不适用于普通的小说(当然本来就是漫画式风格的小说就不用管这些)。
这样你还不如直接写,某某出现了,此处描述一番其酷帅狂霸拽的外形,然后写道:【(主角)当然听说过他的名字/(主角)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某某)作为某某的某某的某某某如何如何……】,至少读者不会怀疑跳出来叫别人名字还介绍地那么详细的主角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同理,这个适用于两个互相打招呼的人之间。仔细想想,平时你和邻居打招呼的时候,会说:“啊,王大妈的儿子、我的邻居、素有‘街头无赖小霸王’之称的李狗蛋,早上好”吗?!
再延展一下,放在两个情节之间的背景介绍同样是这样。
自然,再自然一点,一次性介绍不完没关系,先构筑一个大概的框架,然后随着人物活动,你会发现该被完善的地方总是会慢慢出现,等你把它填补好。
怕自己忘掉背景设定,就偷偷在文档稿下写一个小小的提纲,不需要多详细,把你觉得要介绍的列个表单,完成一个就删掉一个。
因为人物就在你的背景里活动,他总是需要把舞台转个遍的,你总不能为了告诉观众舞台有多大,就无视他本来的舞步强行让他改变轨迹吧。
这里再将另一个问题:冗余的设定。
对应方法只有一个:没有存在必要的,全部删掉。
别心疼,别可惜,如果真的有特别好的句子或者思路,拿个小本子记下来,总有用得到的时候,好的设定当然不能委屈它在一篇文里做可有可无的垃圾设定。
什么是“冗余的设定”呢?我再举个例子,昨天看到一篇文(别问我我是不会交代的),开篇就华丽铺陈,那个皇宫啊,可华丽啊,碧琉璃金缕衣,那个妃子啊,可美貌了,芙蓉簪长水袖,那个宫女啊,穿的什么小坎肩青罗衫白绫裙——打住、打住。
《红楼梦》里如果要认真写一个人装饰了,要么是在借此向读者说明贾府的人如何奢侈、如何锦衣,那么就是在重点描写这个人,衣饰描写里会融合人物的性格、外貌、气质等等,这是在向读者说明:我现在要重点表现这个人了。
曹雪芹肯定不会大张旗鼓描写各种华丽,然后就摊手说:“没有然后了……”
所以你看,皇宫,是个读者都知道它当然华丽,妃子如果不是清末的那大概都差不多貌美如花锦衣玉食,宫女更是……作者后来压根就没提她们了。
这就是冗余的东西。你讲不出来新的,还非要讲,问题是它们都统统没有任何用处。
那就毫不可惜地把它们删掉吧。
我们使用的大多数句子(就不说每一句了,要求太高,这么变态的事情我不鼓励你们哦),都应该为自己的故事服务,是最直接有效的服务,再不济也要是对气氛和环境有表现张力的东西——我是说,类似于氛围烘托这样的作用。
刚刚那个气派皇宫,就不如直接写宫娥阉人们如何敛首屏气整日提心吊胆,却因为主子心情不佳打碎了玛瑙盘敲碎了珊瑚枝而被拖出去杖毙——东西不值钱、人命不值钱,主子的心情才值钱,皇宫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有用的东西,才能一击入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