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3日漏签0天
主持人杨丹吧 关注:5,267贴子:14,36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主持人杨丹吧
>0< 加载中...

【壹片丹心】二十四节气之白露介绍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到:“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大多数年份,农历八月正值阳历9月,能够见到露水了。先人们根据看到的露水现象,将这一时期的节气,取名为“白露”。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之后,人们迎来了瓜果飘香、作物成熟的收获季节。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大豆、谷子、水稻和高粱,西北、华北地区的玉米、白薯等大秋作物正在成熟,棉花产区也进入了全面的分批采摘阶段。这时的田野,一眼望去,高粱如火,棉花似云,大豆咧开了嘴,荞麦笑弯了腰。农谚中:“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是真实的素描。 

  从白露开始,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华北冬小麦的播种也即将开始。


2025-08-23 20:05: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在农历的八月、阳历9月中,对气候敏感的候鸟,发出集体迁徙的信息。排成“一”字或“人”字队形的大雁陆续南飞;屋檐下的小燕子也要辞别旧居,飞往南方栖息地越冬了;留在北方过冬的鸟儿们到这时开始增生羽毛,贮存干果粮草,搭枝筑巢。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都是缘于生物体内有一种感知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并调节其生理活动的“生物钟”所致。 

  仲秋的白露,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比春季更艳丽,如木芙蓉、秋海棠、鸡冠花等。此时桂花十里芬芳,芙蓉千姿百态,菊花满地金黄,都深深地点缀了秋色,使人心旷神怡。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 

  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详情请见《小聊白露节气的天气气候》。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到:“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大多数年份,农历八月正值阳历9月,能够见到露水了。先人们根据看到的露水现象,将这一时期的节气,取名为“白露”。 

  露水是气温偏低的产物。由于日照缩短、强度减弱;尤其是西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冷空气开始走出原地,一显身手,影响我国北方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蒙古冷高压的控制下,常常白天天朗气清,夜间晴空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气温明显降低,如果这个时候近地面空气中有较多的水汽,它就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在近地面的植物上附着,凝结成水珠,称之为露水。 

  白露和寒露节气一样,都是从水汽的凝结现象反映着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与强弱的程度,在反映温度的意义上远远大于反映水汽凝结的意义。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白露期间,抢时播种是播种的关键。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 

“蚕豆不要粪,只要白露种。” 

“不到白露不种蒜。” 

“白露高粱秋分豆。” 

“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 

有些农作物要在白露时节秋收、播种,延误不得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白露下雨,预示着近期雨水多,有的年份华西地区会有连阴雨。白露无雨,预示着未来天气少雨干燥,后期偏暖。农民朋友要注意把握时机,及时收割中季稻、谷子、高粱,采摘棉花。有连阴雨时则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白露难得十日晴。”(陕) 

“滥(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川、鄂、湘、粤、) 

“雨打白露,天天溜路。”(苏) 

“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川)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赣、川) 

“白露无雨,秋雨少。”(陕) 

“白露不下雨,干到重阳底。”(赣) 

“白露无雨,寒露风迟。”(湘、桂) 

“白露无水,百日无霜。”(粤)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白露期间,如果你在晴朗的夜晚外出,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屏息静听牛郎织女悄悄细语的时候,也许会被露珠打湿裤脚。清晨,可以看到,在夜间贴近地面的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透明的露珠。露水的形成条件是:晴空、微风、空气潮湿。描述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露珠遍路。” 

  “露水见晴天” 

  “旱天无露水” 

  “风大夜无露” 

  可见,劳动人民对露水生成的条件在谚语中总结得多么完美。


2025-08-23 19:59: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白露节气期间,秋意渐浓,天气日渐凉爽,气温日较差加大,早晚凉,中午热。有以下几个形容这种情况的谚语: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皖、赣、湘、桂、辽)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苏、浙、皖、赣、湘、晋) 

  “过了白露节,早寒夜冷中时热。”(鄂) 

  “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使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在中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10月8、9日)前后,故名“寒露风”。 

谚语说:“寒露风、仓库空”。在晚稻抽穗开花时,若遇到强冷空气南侵,容易遭受低温冷害。造成南方晚稻空壳、瘪粒,导致减产。而1997年9月中下旬出现的寒露风,是过去30几年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次。 


◇寒露风的标准: 

长江中下游: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低于20°C 

华南: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低于22°C 

◇寒露风的类型 


湿冷型—低温阴雨 南方各省均有 


干冷型—气温低 空气干燥 3-4级北风两广多见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寒露风出现日期: 平均10月上旬、最早9月11-24日、最晚10月15-25日 


◇华南地区:平均10月15-20日、最早9月28-10月10日、最晚—10月25-11月10日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根据晁淑懿老师《秋季气候特点》中对9月热带风暴的统计,热带风暴仍是高发期。 
  ◇ 9月登陆个数最多 105个 (8月99个) 
  ◇ 9月强台风多 有7个 (8月7个) 

  其中1973年9月14日超强台风 60米/秒 
  ◇ 9月之后登陆后北上的可能性减少 (明显少于7、8月) 

  我国江南、东南和华南沿海省区,若有冷空气与热带天气系统(台风)“相会”,不仅易形成连续性降水,若伴有特大暴雨时,往往造成洪水、秋涝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民间谚语:“雨打白露,天天溜路”,形容的就是这时候的连阴雨天气。与北方秋高气爽天气形成鲜明对照。如果南下的较强的冷空气与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易形成连阴雨。比较典型的秋雨是华西秋雨。 

  有的年份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部分地区也有连阴雨,需要注意的是伴随连阴雨的气温,连续三天日平均温度是否有可能≤20℃,出现影响晚稻产量的“寒露风”天气。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白露节气当冷空气南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的秋老虎变成了纸老虎,或者说老虎归山了。但当大陆冷高压变性后,气温还有可回升。不过此时的秋老虎已是此一时彼一时,威风大不如从前。常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秋高气爽天气——小阳春,要到10月了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 秋旱断种粮。” 

  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 

  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2025-08-23 19:53: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壹片丹心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随着日照减弱,冷空气降温影响,特别是一场秋雨过后,最低气温下降幅度明显。我国各地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温差逐步加大,也就是气象上通常所说的日较差增大。 

  据《华风专题片》资料记载:华东地区的平均日较差为5~9℃ ,中南地区为7~12℃,华北地区为10~15℃,西北和东北的日较差更大,甚至能达到18~20℃。因而,白露前后的昼夜温差是仅次春季的第二个最大的时期。有谚语形容:“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夜间清晨的降温,往往是人们受凉得病的起因。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主持人杨丹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