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信你们看着不肝儿疼。
这样的攻还活着干什么,他身上到底还有哪个地方值得人爱?我不明白,尤其不明白的是李登宵的二哥李凌云明明也喜欢他,喜欢的死心塌地,险要时刻飞身救他于水火,甚至为了替他报仇起兵造反颠覆江山,比那个狗屁(划掉)混蛋李连城强了不知几千万倍为什么小受偏偏就不心动啊啊啊啊啊什么兄弟之情你说出来自己信吗!!
另,其实每次看到哥哥出场我几乎都感动到哭死我会说。整个画风都不一样了好吗T T
李登宵朦胧之间醒来的时候,已是次日下午了。
李凌云一手握著缰绳,一手搂著李登宵的腰,驾马疾驰,李登宵看著眼前摇晃的风景,抱怨了一声:「头痛……」
李凌云笑著把他圈得更紧了些:「登宵,回头看看。」
李登宵惊讶地回头望去,只见身后山峦起伏,山麓上都是尾随的大军,密密麻麻,在蜿蜒的山道上延伸数里,紧紧跟随。
山麓尽头远远可以看见墨蓝色的海,波涛汹涌,越远越是湛蓝,尽头处与天共一色,劲风迎面扑来,发丝乱舞,不由得豪情顿起,热血沸腾。
他不由道:「看到海的时候,觉得一切忧愁不过是俗人自寻烦恼。」
李凌云用手揉著李登宵的头,最后轻轻地说了一句:「好弟弟,想明白了就好。你我不出数日,便能杀至京城。等你报了这仇,就和小琉成亲吧。我知道她的心思,你要是也喜欢她,就让我这做哥哥的撮合你们一次吧。」
李登宵微微侧过身子,想回头去看李凌云的表情,可李凌云紧紧揽著他的腰,李登宵微微挣扎了一下,终究还是放弃了。
他并不知道李凌云现在的表情——只知道,他的二哥,身体微微颤抖著,冰凉的厉害。
而就在他们兄弟俩好不容易久别重逢、温情互动的时刻,李连城正立于京城高楼之上,遥望着远方的天际喃喃低语。
“李登宵,我早就知道了,若非君临天下,无人能敌,你哪里会正眼看我一眼?”他轻笑著,收回抓空了的手,黯然叹道:“权势之用,对我,仅限於此。”
面对李凌云的十万大军,李连城虽然之前屡屡放水,兵临城下时却也丝毫不敢怠慢,只放了李登宵一人成功策马长驱。
两个人的事情,实在不用太多人去解决。
和外面连天都染遍了的红相比,正殿中有些黑暗微冷,进了门,李登宵的视线沿著年代久远的大红地毯,一路蔓延到站在地毯尽头的那个人身上。
他穿了一身玄服,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直直地站在龙椅下,大殿深处,眉目含笑。
周围是肆虐的火种,被烧红了的琉璃瓦和粱木,不时发出刺耳声响的殿门,在被火焰包围著的殿宇里,那个人安安静静地站著,笑著看向他,像是漫步闲庭一般潇洒自在,游刃有馀。
李登宵看著那个笑容,突然觉得眼睛有些酸,快走几步,将手中泰阿剑高高扬起,直接架在那人的脖子上。
「泰阿剑……你想用这把剑杀我?」那个人轻轻笑著,问道。
李登宵不说,只是觉得握剑的手有些发抖。
「我给你的剑呢?你弄丢了吗?」
李登宵一字不发,手中用上了力。那剑锋抵在脖子上,原本隔著数丈便能以剑气伤人的泰阿,此时却只是浅浅的在李连城的颈脖带出一条血痕。
李连城叹了口气,说:「凭藉内心之威,才能激出剑气之威,你这个样子,杀不了我的。」
李登宵手中的剑却无力地垂下,他疯狂地骂起来:「你还在这里干什麽!你这个疯子!」
李连城静静地看著他,静静地笑著。
「三哥。」李连城叫著。
李登宵浑身剧震,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问道:「你……刚才叫我什麽?」
李连城笑著,将李登宵一只手拉到自己心口,「之所以不走,是因为我在等你。」
李登宵看著他的笑容,情不自禁颤抖著问了一句:「等我干什麽?」
李连城笑得越发欢畅,李登宵手下的心脏一下一下有力地跳动著。烈火中,映得他整个人如同发光一般,神采飞扬。
「你不是说,等我醒来,就告诉我一句话吗?所以我一直等在这里。」
李登宵愣了一会儿,直到按在李连城胸口的手被牢牢握住,才惊疑不定地抬起头。
看著李连城的笑脸,李登宵突然觉得鼻间一酸,刚想用手肘去抹眼睛,李连城却把他另一只手也攥在手里。
没等他奋力挣脱,李连城已双手一紧,顺势把他紧搂在怀中,低声说,「我竟然把你打入牢中,竟然弄得你遍体鳞伤,竟然眼睁睁地看著你挨打,我……竟然放你走……」
他紧紧地抱著李登宵,轻轻地说:「三哥,你还没有告诉我呢。我想听。」
那久违的温暖让李登宵微微颤抖著,泪水濡湿了一小片衣襟。
李连城毫不客气地一手按著李登宵的头,俯身下去,用力吻著李登宵的唇,李登宵凶狠地回吻著。
唇与唇的碰触,舔舐、啃咬,辗转来回,李登宵主动地张开嘴唇任李连城长驱直入,舌尖滑过口腔之中的每一个角落。
在摇摇欲坠、火星四散的殿宇,他们做的彷佛不是拥吻,而是血腥的啮咬,彷佛只有更深的撕咬才能留住这刻永恒,彷佛只有更多的伤痕才能换来承诺。
我只以为李登宵是昏了头了,这等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有心思做这事?却没想到,人家心里已自有计较。
他不智,面对李连城的那句三哥,他欣喜若狂神魂颠倒;他不义,缠绵数日,而遗弃李凌云於阵中生死不知。
李登宵可以不智,却不能不义。他愿意抛弃到手的一切,用调兵遣将的虎符换李凌云的平安离去。
「你可知,你再往前,便是死路?」李连城不知何时跟在后面,离李登宵只有一步之遥,隐在黑暗里,却不再前进。
「我知道,演武场上杀气如此之大。我怎麽不知道。」李登宵并没有回头,平静回答道。
李连城听了,轻轻拍拍手。
演武场上城楼中,埋伏的弓箭手同时现身,密密麻麻,围成一圈,三千弓弩居高临下,直指向李登宵——箭发之时,便是神仙,也无法脱身。
李连城说:「我已经下了命令,你再走三步,便是万箭齐发,连我也撤回不了这命令,那时,你必死无疑。」
李登宵说:「我知道。」
李连城叹著气,张开双手,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苦呢?回来吧,李登宵,我发誓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都会好好待你,我们——会比谁都要快乐。」
李登宵说:「我知道。」
他这样说著,却赤著脚,又往前走了一步,石板很凉,凉得刺骨。
李登宵说:「我知道我这样是白白送命,既救不了二哥,也陪不了你。可是——我只能这样做,我可以允许自己拿著虎符,丧身箭雨之下,却无法允许自己放下二哥,和你一生厮守。」
李登宵说:「李连城,我确实……爱你。」
他说著,走完最后一步。
李登宵站在那片被阳光照射著的光晕之下,张开双手,迎风而立。风很大,把他身上那件宽大的外袍高高吹起,长长的发丝在身后张狂地飞舞,李登宵让阳光肆意地射在脸上。
头顶,黑压压的一片箭雨,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
他站在那片温暖的阳光之下,光线流淌在仰起的面颊上,风很大,青石板地上,是冻伤了脚的如水冰凉,迎面吹来的风,猎猎而生,把衣袍都吹了起来,李登宵将双手张开,不知道是想迎著风,还是想拥抱那场轰轰烈烈的箭雨。
戎马生涯,百步穿杨,一生功名,成於箭,死於箭——死得其所,又岂敢怨尤……
箭下落的速度,不知道为什麽,似乎有些慢了,缓慢地接近,慢得足够自己听到身后那声悠长的叹息。
随即,几声急促的脚步声响过,一双温柔的手,从后面紧紧地抱住自己。
那怀抱,很温暖、很熟悉,属於那个人的气息,再次从容地将自己包围起来。
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一声悲恸的抽搐,几乎在那双手环上自己腰的一瞬,所有的故作坚强像是摧枯拉朽一般,被那霎时间的温暖焚毁,一滴眼泪不听使唤地落下,滴在那双抱著自己的手上。
那个人把下巴搁在自己的脖颈间,温暖的吐息就那样清晰的打在自己脸上,他从背后抱著自己,和自己一同暴露在箭雨之下。
头上黑压压的箭雨还在缓缓地降落,撕裂风声,就算明知那是不可逆转的终结,箭矢呼啸的声音也仍然在此刻连同恐惧一起淡去了。
箭矢下落得很慢,慢到足够他悠哉地说完一句话。他对著自己的耳朵,紧紧地抱著自己,一字一字悠闲地说著,带著莫名其妙的骄傲和满足。
他说:「登宵,哭什麽……」
他的气息是一杯毒药,饮下时痛得甘之如饴;他的怀抱是一坛烈酒,喝下后醉得万劫不复。
他问——哭什麽?登宵想,我哭什麽,难道你不知道……
有的爱如同萤火,花开无声,点缀微光;有的爱如同野火,轰轰烈烈,燃烧荒原;有些爱能够白头偕老,举案齐眉;有些爱却能够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箭矢从四面八方落下,穿胸而过,将二人紧紧相连,钉在一起。
此刻之后,天上地下。
再无一人能分得开他们……
与此同时,城门外尚在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浴血奋战的李凌云最后迎来的竟是左丞相的虔诚跪拜和一纸兵符。
等在前方的,是如坠冰窟的噩耗和唾手可得的皇位。
可他不在乎。那种东西,他不在乎。
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他尚不知情的这一刻——李凌云愿意用任何东西来换。
他现在还好吗?李连城欺负他了?还是重修旧好了?
如果是后者,那样也好,虽然自己的领兵南下的大逆不道之举,会变得荒诞可笑一如笑谈,可是,只要他能幸福……啊,只要他能幸福。
做哥哥的,当然是希望弟弟好了。
哥哥吗?兄弟吗?可笑他庸碌无能,空负才情几许,空怀凌云之志,也不过是一个胆小的懦夫——
登宵,只要你好。
这样的攻还活着干什么,他身上到底还有哪个地方值得人爱?我不明白,尤其不明白的是李登宵的二哥李凌云明明也喜欢他,喜欢的死心塌地,险要时刻飞身救他于水火,甚至为了替他报仇起兵造反颠覆江山,比那个狗屁(划掉)混蛋李连城强了不知几千万倍为什么小受偏偏就不心动啊啊啊啊啊什么兄弟之情你说出来自己信吗!!
另,其实每次看到哥哥出场我几乎都感动到哭死我会说。整个画风都不一样了好吗T T
李登宵朦胧之间醒来的时候,已是次日下午了。
李凌云一手握著缰绳,一手搂著李登宵的腰,驾马疾驰,李登宵看著眼前摇晃的风景,抱怨了一声:「头痛……」
李凌云笑著把他圈得更紧了些:「登宵,回头看看。」
李登宵惊讶地回头望去,只见身后山峦起伏,山麓上都是尾随的大军,密密麻麻,在蜿蜒的山道上延伸数里,紧紧跟随。
山麓尽头远远可以看见墨蓝色的海,波涛汹涌,越远越是湛蓝,尽头处与天共一色,劲风迎面扑来,发丝乱舞,不由得豪情顿起,热血沸腾。
他不由道:「看到海的时候,觉得一切忧愁不过是俗人自寻烦恼。」
李凌云用手揉著李登宵的头,最后轻轻地说了一句:「好弟弟,想明白了就好。你我不出数日,便能杀至京城。等你报了这仇,就和小琉成亲吧。我知道她的心思,你要是也喜欢她,就让我这做哥哥的撮合你们一次吧。」
李登宵微微侧过身子,想回头去看李凌云的表情,可李凌云紧紧揽著他的腰,李登宵微微挣扎了一下,终究还是放弃了。
他并不知道李凌云现在的表情——只知道,他的二哥,身体微微颤抖著,冰凉的厉害。
而就在他们兄弟俩好不容易久别重逢、温情互动的时刻,李连城正立于京城高楼之上,遥望着远方的天际喃喃低语。
“李登宵,我早就知道了,若非君临天下,无人能敌,你哪里会正眼看我一眼?”他轻笑著,收回抓空了的手,黯然叹道:“权势之用,对我,仅限於此。”
面对李凌云的十万大军,李连城虽然之前屡屡放水,兵临城下时却也丝毫不敢怠慢,只放了李登宵一人成功策马长驱。
两个人的事情,实在不用太多人去解决。
和外面连天都染遍了的红相比,正殿中有些黑暗微冷,进了门,李登宵的视线沿著年代久远的大红地毯,一路蔓延到站在地毯尽头的那个人身上。
他穿了一身玄服,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直直地站在龙椅下,大殿深处,眉目含笑。
周围是肆虐的火种,被烧红了的琉璃瓦和粱木,不时发出刺耳声响的殿门,在被火焰包围著的殿宇里,那个人安安静静地站著,笑著看向他,像是漫步闲庭一般潇洒自在,游刃有馀。
李登宵看著那个笑容,突然觉得眼睛有些酸,快走几步,将手中泰阿剑高高扬起,直接架在那人的脖子上。
「泰阿剑……你想用这把剑杀我?」那个人轻轻笑著,问道。
李登宵不说,只是觉得握剑的手有些发抖。
「我给你的剑呢?你弄丢了吗?」
李登宵一字不发,手中用上了力。那剑锋抵在脖子上,原本隔著数丈便能以剑气伤人的泰阿,此时却只是浅浅的在李连城的颈脖带出一条血痕。
李连城叹了口气,说:「凭藉内心之威,才能激出剑气之威,你这个样子,杀不了我的。」
李登宵手中的剑却无力地垂下,他疯狂地骂起来:「你还在这里干什麽!你这个疯子!」
李连城静静地看著他,静静地笑著。
「三哥。」李连城叫著。
李登宵浑身剧震,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问道:「你……刚才叫我什麽?」
李连城笑著,将李登宵一只手拉到自己心口,「之所以不走,是因为我在等你。」
李登宵看著他的笑容,情不自禁颤抖著问了一句:「等我干什麽?」
李连城笑得越发欢畅,李登宵手下的心脏一下一下有力地跳动著。烈火中,映得他整个人如同发光一般,神采飞扬。
「你不是说,等我醒来,就告诉我一句话吗?所以我一直等在这里。」
李登宵愣了一会儿,直到按在李连城胸口的手被牢牢握住,才惊疑不定地抬起头。
看著李连城的笑脸,李登宵突然觉得鼻间一酸,刚想用手肘去抹眼睛,李连城却把他另一只手也攥在手里。
没等他奋力挣脱,李连城已双手一紧,顺势把他紧搂在怀中,低声说,「我竟然把你打入牢中,竟然弄得你遍体鳞伤,竟然眼睁睁地看著你挨打,我……竟然放你走……」
他紧紧地抱著李登宵,轻轻地说:「三哥,你还没有告诉我呢。我想听。」
那久违的温暖让李登宵微微颤抖著,泪水濡湿了一小片衣襟。
李连城毫不客气地一手按著李登宵的头,俯身下去,用力吻著李登宵的唇,李登宵凶狠地回吻著。
唇与唇的碰触,舔舐、啃咬,辗转来回,李登宵主动地张开嘴唇任李连城长驱直入,舌尖滑过口腔之中的每一个角落。
在摇摇欲坠、火星四散的殿宇,他们做的彷佛不是拥吻,而是血腥的啮咬,彷佛只有更深的撕咬才能留住这刻永恒,彷佛只有更多的伤痕才能换来承诺。
我只以为李登宵是昏了头了,这等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有心思做这事?却没想到,人家心里已自有计较。
他不智,面对李连城的那句三哥,他欣喜若狂神魂颠倒;他不义,缠绵数日,而遗弃李凌云於阵中生死不知。
李登宵可以不智,却不能不义。他愿意抛弃到手的一切,用调兵遣将的虎符换李凌云的平安离去。
「你可知,你再往前,便是死路?」李连城不知何时跟在后面,离李登宵只有一步之遥,隐在黑暗里,却不再前进。
「我知道,演武场上杀气如此之大。我怎麽不知道。」李登宵并没有回头,平静回答道。
李连城听了,轻轻拍拍手。
演武场上城楼中,埋伏的弓箭手同时现身,密密麻麻,围成一圈,三千弓弩居高临下,直指向李登宵——箭发之时,便是神仙,也无法脱身。
李连城说:「我已经下了命令,你再走三步,便是万箭齐发,连我也撤回不了这命令,那时,你必死无疑。」
李登宵说:「我知道。」
李连城叹著气,张开双手,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苦呢?回来吧,李登宵,我发誓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都会好好待你,我们——会比谁都要快乐。」
李登宵说:「我知道。」
他这样说著,却赤著脚,又往前走了一步,石板很凉,凉得刺骨。
李登宵说:「我知道我这样是白白送命,既救不了二哥,也陪不了你。可是——我只能这样做,我可以允许自己拿著虎符,丧身箭雨之下,却无法允许自己放下二哥,和你一生厮守。」
李登宵说:「李连城,我确实……爱你。」
他说著,走完最后一步。
李登宵站在那片被阳光照射著的光晕之下,张开双手,迎风而立。风很大,把他身上那件宽大的外袍高高吹起,长长的发丝在身后张狂地飞舞,李登宵让阳光肆意地射在脸上。
头顶,黑压压的一片箭雨,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
他站在那片温暖的阳光之下,光线流淌在仰起的面颊上,风很大,青石板地上,是冻伤了脚的如水冰凉,迎面吹来的风,猎猎而生,把衣袍都吹了起来,李登宵将双手张开,不知道是想迎著风,还是想拥抱那场轰轰烈烈的箭雨。
戎马生涯,百步穿杨,一生功名,成於箭,死於箭——死得其所,又岂敢怨尤……
箭下落的速度,不知道为什麽,似乎有些慢了,缓慢地接近,慢得足够自己听到身后那声悠长的叹息。
随即,几声急促的脚步声响过,一双温柔的手,从后面紧紧地抱住自己。
那怀抱,很温暖、很熟悉,属於那个人的气息,再次从容地将自己包围起来。
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一声悲恸的抽搐,几乎在那双手环上自己腰的一瞬,所有的故作坚强像是摧枯拉朽一般,被那霎时间的温暖焚毁,一滴眼泪不听使唤地落下,滴在那双抱著自己的手上。
那个人把下巴搁在自己的脖颈间,温暖的吐息就那样清晰的打在自己脸上,他从背后抱著自己,和自己一同暴露在箭雨之下。
头上黑压压的箭雨还在缓缓地降落,撕裂风声,就算明知那是不可逆转的终结,箭矢呼啸的声音也仍然在此刻连同恐惧一起淡去了。
箭矢下落得很慢,慢到足够他悠哉地说完一句话。他对著自己的耳朵,紧紧地抱著自己,一字一字悠闲地说著,带著莫名其妙的骄傲和满足。
他说:「登宵,哭什麽……」
他的气息是一杯毒药,饮下时痛得甘之如饴;他的怀抱是一坛烈酒,喝下后醉得万劫不复。
他问——哭什麽?登宵想,我哭什麽,难道你不知道……
有的爱如同萤火,花开无声,点缀微光;有的爱如同野火,轰轰烈烈,燃烧荒原;有些爱能够白头偕老,举案齐眉;有些爱却能够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箭矢从四面八方落下,穿胸而过,将二人紧紧相连,钉在一起。
此刻之后,天上地下。
再无一人能分得开他们……
与此同时,城门外尚在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浴血奋战的李凌云最后迎来的竟是左丞相的虔诚跪拜和一纸兵符。
等在前方的,是如坠冰窟的噩耗和唾手可得的皇位。
可他不在乎。那种东西,他不在乎。
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他尚不知情的这一刻——李凌云愿意用任何东西来换。
他现在还好吗?李连城欺负他了?还是重修旧好了?
如果是后者,那样也好,虽然自己的领兵南下的大逆不道之举,会变得荒诞可笑一如笑谈,可是,只要他能幸福……啊,只要他能幸福。
做哥哥的,当然是希望弟弟好了。
哥哥吗?兄弟吗?可笑他庸碌无能,空负才情几许,空怀凌云之志,也不过是一个胆小的懦夫——
登宵,只要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