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的米格1.44同台献技的,是同样单枪匹马的失败者:苏-47“金雕”。<?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俄罗斯飞机有两大巨头,“米高扬”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
当俄罗斯本国的五代机计划开始后,制造俄罗斯天空壁垒的两家开始竞争。米高扬的米格-1.44未获成功后,苏霍伊也在众人瞩目下失败。苏-47,正是那时候的产物。
30000英尺的高度是米格-1.44的主场,敢在这个高度和米格-1.44一较高低的飞机必然有不逊于对方的超机动能力。事实上,苏-47的超机动能力恐怕尚在米格-1.44之上!
苏-47下马的原因是维持机体强度上未能达标。这点,没有冤枉。苏-47特殊的前掠翼结构注定在高速飞行时维持机翼稳定有所欠缺,在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确不足。可前掠翼结构的飞机是普通角色吗?110年的航空史内,包括苏-47在内也不过三种前掠翼结构的飞机完成试飞!
前掠翼的设计能让机动性与可控性达到后掠翼的巅峰,苏-47拥有的“0速机动”、“0半径转弯”、“0角度机动”是后掠翼飞机无法想象的可怕!亚音速状态如果让五代机来场缠斗大赛,苏-47就是无冕之王!
阻碍这款几近完美的飞机的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前掠翼设计。致命的结构发散问题,使人们不敢贸然采用这一诱人又存在巨大风险的技术。何况最大的问题在于这里:一种百年历史昙花一现的特殊飞机有几个人能发挥他的优势?前掠翼战机的空战技近乎为零!飞行员得用自己最短时间琢磨出来的东西和百年时光淘炼的空战技一较长短!
30000英尺的云团间,失败者们开始幕后角逐。
“前进基地。这里是‘飓风’。突袭失败,遭到一架苏-47拦截。请指示。”
米格-1.44驾驶舱里,浑身包裹于红色合金外骨骼动力装甲中的飞行员像从某部星际流小说走出来。正式当初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口中“少皇女”的护卫。
负责调度的前进基地陷入激烈的讨论,既然对方的座驾丝毫不逊于米格-1.44,恐怕坐在里头再次也是个超一流王牌。纵然己方的飞行员是从少皇女近卫“哥萨克骑士团”调出的精锐也未必能占到好处。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种情况下一枪不发就跑,完全是把脸凑上去给别人扇。最后现场指挥官力排众议,一个字“打!”。
“这里是前进基地。指令,逼退或击坠!”
“乌拉!”,哥萨克骑士是俄罗斯每个年代的支柱,既然当初敢以血肉之躯硬捍钢铁洪流,那现在也由心嗜战!说是请指示,更是请战!
操纵柄一拉,米格-1.44两台强力的AL-41F矢量推力涡轮发动机进入大输出模式,翼面开始复杂的偏转,机头如利剑指天。
爬升,云层间缠斗米格1.44的机动性未必胜过苏-47,只要到穿过这些避光高积云发挥自身的超高速优势后再来一次大入角俯冲,在来一轮导弹覆盖射击,苏-47机动性再强也强不过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