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家谱吧 关注:1,288贴子:9,337
  • 7回复贴,共1

陕西神木《孟氏家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陕西神木《孟氏家谱》就要出版了


1楼2013-10-28 18:24回复
    陕西神木《孟氏家谱》今天出了两本修正册。


    2楼2013-11-30 20:55
    收起回复

      编 后 语<?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不负族人期盼,我《陕西神木孟氏家谱》就要付印了,感到欣慰。同时,身体也感到轻松了很多。
      古往今来,修志续谱,裨益后代,激励子孙。可继承和发扬祖先之优良传统,能延续族人之血脉亲情。有了这个谱牒,可增强家庭的凝聚力,达到家庭和谐,家族兴旺之目的。
      二〇〇七年清明节,编者初次到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激发了修谱之热情。
      两年后,在孟家沟村八月初四庙会期间,族人们共同倡议修立村志,包括孟家塔和孟兴庄两村,并成立了专门机构,筹集资金十五万元,其大量的编纂工作由编者一手进行。在人口世系的登记过程中,发现县境内我孟姓人口庞大,几乎同出一门。征得村志编写领导小组的同意,将《孟家沟村志》改名为《陕西神木孟氏家谱》,范围扩大到明清以来凡从孟家沟和孟家墕两村迁徒的所有族人。
      经广泛寻访,我孟氏一族已涉及三国十二省(市),在县境内,涉及十四乡镇三十六个村,出县境,逃荒于山西、内蒙者甚多。
      在人口世系的登记中,孟家沟村村长“庆”字辈金福、孟家墕村退休干部“宪”字辈补荣做了不少工作,除提供本村资料外,多次协助编者到山西兴县、岢岚县等地寻访迁徒者。山西兴县康宁镇刘家曲村孟喜迎提供了三百年前孟养元从孟家沟村迁徒后十六代人口连线家谱;兴县东会乡孟喜则提供了山西省方山县马坊乡回辉村孟登永留给他的孟家沟家谱手书;樊庄则村孟启成提供了远祖孟言富及其后代的文书资料;中鸡乡托拉湾村孟明福提供了高祖孟永吉及其后两代的字辈,为整体孟石庙支系的来源地和字辈找到了依据;孟家塔村光文提供了清·乾隆六十年始祖法旺与其弟的分家合同文书,证明了历代口传之真实性。
      在我族人寻访过程中,困难和阻力较大。有个别人因无知和愚昧,不能认识谱牒。经再三解释与疏导,终不愿入谱,也有历史原因不愿入谱者。出于无奈,予以弃之,而不歧视。
      贺家镇党委和政府对我《孟氏家谱》的修葺极为关注,在有限的财政资金中,以万元巨资而赞助。
      在谱牒印制之期,下中咀峁村族人神木县鑫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人孟志昌、孟文义、孟文昌三兄弟各捐资一万元,并以矿业公司的名义再捐资五万元。孟家沟村族人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二郎捐资一万元,为家谱的成功出版发行提供了资金保证。
      在山西省兴县访亲途中,两次受到兴县地方税务局高利平局长等领导的盛情款待,表示真诚的谢意!
      在修谱过程中,受到族人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对组织领导者、出资和出力者、资料提供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修谱不易,求精亦难。由于编者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加之年代久远,资料不全,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如能求得宗亲之谅解,恳请族内有识之士及族外精英才子径直订正。二十年后,将以本谱为基修补后再版新谱。
      2013.9.10


      4楼2013-12-07 23:22
      回复

        吾中华民族,乃具五千年辉煌灿烂文明历史之国。此文明大鼎之三足者:谱牒、方志、史乘也。史乘记国史;方志记郡县;谱牒记家族也。家族者,乃社会之基本细胞。细胞发育正常,则社会机体健康;社会机体健康,则国家昌盛繁荣。故,家族发育之历史,乃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状况之缩影也。自古,凡文明进步之世、豁达贤明之主、昌明隆盛之家,莫不倡“尊祖敬宗”之美德;立“敦亲睦族”之淳风,此乃家庭和睦、宗族兴旺、社会安定、国家进步之正道也。<?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尝读《仪礼》。曰:“人本乎祖,物本乎天。”人无先辈,祖、父,曷得出世;物无天、地、雨、露,焉能生存?此宇宙间生命万物颠扑不破之理。为人者岂可无水源木本之思乎?人与禽兽动物之别,在于有无高尚情感与优良道德。区区禽兽尚知反报哺乳、舔犊之恩,堂堂人类岂可无思本念祖、尊亲敬宗之情乎?
        夫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凡人未可不思其本而忘其祖也。吾陕西神木孟氏一族,自明初由河东所迁,迄今六百有年,上承亚圣之统,后继先祖之德,耕读传家,敦乡睦里,振兴家帮,孜孜创业,今已传至七十七世,繁衍后裔二十二代矣。
        呜呼!遥想当初,吾祖拖儿带女,异域启程,翻山越岭,筏渡黄河,在天台之脚下孟家墕和孟家沟两村先后设房,勤劳垦拓,构建家园,现已散居县内十余乡镇三十六村庄,传宗接代,衍生后代数千人。出县境,有逃荒于山西兴县、方山、苛岚三县以及内蒙包头、固阳、五原、临河、乌海、达旗、伊旗、杭锦旗定居者,亦有随军或参加革命寄居于乌鲁木齐、兰州、酒泉、银川、贵阳、呼市、北京、太原、张家口、西安、榆林者,更有人才辈出,漂洋过海,栖身于异国他乡者。凡此,吾孟氏族人守家者,与他姓村民世代友好,共处和睦。外出工作者,能兢兢业业,学有所成,为国家贡献卓著,为家族光耀门楣也!
        吾神木孟氏一族,实系亚圣之后裔。然,自立祖以来,未见系统之族谱。虽民国四十三年孟家沟村留有一册《老意志本》,但实为简矣,仅排列了一些过世之先灵。时至今日,辈份将乱,愚子明荣闻之心切,遂查阅大量史料,在晋中平原寻根,黄土高原访亲,蒙古高原追宗,以至能提起拙笔,编撰族谱,以明世系,分别长幼,实为不易。此谱牒告竣,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又亲近邻里,振兴家风,岂非善事乎?但编族谱,仅依一册《老意志本》与几块石碑,别无系统史料佐证,凭口传及多方查询,未免有所疏漏和欠缺,但愿同族有识之士,指正并予补充,以期此族谱渐臻完整,方可流传百世也。
        经由编者广泛登记,辛勤归集,梳理再三,日夕劳累,惨淡经营,凡费时五载,终成巨制,此乃确系族人之大计。谱牒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集知识、生活和史料于一体,具有极高之收藏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吾阅而动感,感而有言,是为序。


        5楼2013-12-07 23:23
        回复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10楼2013-12-09 20:06
          回复
            《陕西神木孟氏家谱》目前已实录人口11407人,其中:孟姓 男子4795人,孟姓女子2457人,媳妇2558人,女婿1597人。


            11楼2013-12-09 20:12
            收起回复

              孟李寨,位于凤凰镇东南部的金风村与大寺沟村交界的东坡山岭上。位居高险,俯察社川河与大寺沟口“十字水”上交通要道,是凤镇街东线防卫屏障。
                该寨是以孟氏宗族命名,而寨下的大寺沟口为孟氏迁陕的始祖老茔地,古寨与茔地是孟族当地重要遗迹。
                《孟氏宗谱》(孟氏宗谱房)记:“镇安县东乡遗一孙,名思孔……社川河孟家村之始祖也”,(第一世)”孟思孔,明处士,葬大寺沟口西茔”,(第六世)”孟诫诚,字执中,邑禀生,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正月三十一日,葬大寺沟口东茔。”;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镇安县疆域图》刊印的镇安县东乡地域内三大主寨:红岭寨(金井河)、孟李寨(大寺沟口)、胡家寨(社川河)。从此史料说明,孟李寨始建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列入镇安县四十八大寨之中,而闻名社川河。
                此寨分为南寨和北寨两部分。南寨建于清代,北寨续建于民国年间。民国后期战乱,革命烽火四起,是任凤镇区的联保主任孟良贤(又称孟增珊),组织当地有政治势力和绅士富户牵头,动用民夫,筹集钱物以保存其统治势力和大户财物储存,加修了北寨。并在两高峰之间的山凹地又构筑围墙,盖宅房和储藏库3间。寨主孟良贤并雇佣王殿成、董枚等兵勇守寨,居高临下监视周围过往的人马的活动。同时选派镇白卫队队长党世杨,经常带兵在大寺沟口或上寨巡视检查,以防不测。
               


              12楼2013-12-15 13:13
              回复
                回复14楼
                能否搞清楚你们的祖籍?大约什么年代迁居绥德县四十铺?和神木县有无联系?横山县也有一支孟氏。安塞县也有一支孟氏。
                我的QQ邮箱1455419806


                15楼2013-12-25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