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88贴子:329,495
  • 11回复贴,共1

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劝告引导不听也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2-20 22:21回复
    导出来【适可而止】的思想。有时候劝的太多,于事无补… 忠告和善待是第一步以不失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20 22:38
    回复
      人际处理【沟通艺术】的指导法则…该不该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这是关键,要做个智者。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2-21 22:32
      回复
        知错改错的人… 这也是人性的弱点…2500年前就是这样。在如今有畜生行为的当代,更难… 论语的仁智更很重要,不要迂腐。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伪君子这种人还少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12-21 22:51
        回复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2-21 23:05
          回复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评析】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12-21 23:33
            收起回复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评析】 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12-21 23:43
              回复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12-22 00:15
                收起回复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12-22 00:17
                  回复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2-22 22:36
                    回复
                      多闻多见,慎言慎行… 今天开会应用了一下,不错。发觉人没有以前这么累。慎言慎行…不是不发言。它是基于调查研究,仔细倾听的基础上的总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2-23 18:23
                      回复
                        不可则止…要看实际情况… 不能变成浅尝辄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2-27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