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话
“我宁愿要你姐姐的XX!”
现在,我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就是这几个字让我意外地成了一场世界杯决赛的主角,更凑巧的是,我还在这场决赛中打进了扳平比分的一球,并踢进本队5个点球当中的一个……最终,我和队友们站到了世界之巅。这几个字改变了我和齐达内的人生:他一直是位天才,但他撞到我胸口上那记光头,令我们成了后来媒体关注的最大焦点。
2006年7月9日之后,几乎每个遇到我的人都会问:“你到底跟齐达内说了什么?”是的,我说的就是上面那几个字,那几个愚蠢的字。
哦,我的意思是,当时我并不是非说那几个字不可。但是踏进球场时,我从未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圣人:即使是最优秀的球员都必须承认,在足球场上,骂人和犯规一样,是双方球员都少不了的规定动作。那场决赛的加时赛下半段,骂人的的确是我,但确实是他先羞辱了我,我才骂了回去……我错了吗?是的,我大概是错了,但齐达内接下来做出的反应,同样是错的。他一脑袋将我撞倒在地上,这个镜头在几十秒内传遍了全世界。但我认为“齐祖”(注意,这里马特拉齐用了昵称)的做法是情有可原的,只有曾在7万人呐喊的球场上、在几亿电视观众的注视下踢过足球,并感受过一场120分钟世界杯决赛带来的压力和疲劳,才能体会到人脑里发生的变化。所以我理解他。但我无法想象,如果是他先骂我,然后我作出跟他同样的举动,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总之,全世界都跑来关注我。或许这也是好事,似乎说明这世界没有什么比我更值得关注。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会在接受一名记者采访的间隙,问他是否知道马特拉齐对齐达内说了什么;古巴领袖卡斯特罗也曾站出来维护过齐达内;与此同时,我也成了法国人的头号公敌。
后来,我成了国际足联处罚过的第一个“挑衅者”。他们先是给了我两场禁赛,然后让我和齐祖讲和。我想如果要讲和,我宁愿单独和齐祖讲和,不要证人——那只是两个男人、两个运动员之间简单的握手。
再后来,我的那句话和齐祖的那个头顶动作,被全世界模仿和复制:巴西聋哑小孩试图用唇语去解读一切;我们两个成了议会间隙的话题,成了互联网、手机短信、短歌、笑话、T恤衫甚至雕塑的原型或主角;有些报刊还说我对齐达内的话里有种族歧视倾向,我也读到过齐祖妈妈要割下我的睾丸下菜的消息……我必须承受媒体的行为,虽说对此早已习惯,而且那种感觉绝不舒服!
不过一切,都是为了那句愚蠢的话。一次偿还而已。
如果说生活教会了我一件事,那就是一切都要靠努力去获取,在这一点,我发誓,我从未退缩过。我犯过错,也做过傻事,但从未丧失过努力的强烈愿望。很小时我就习惯了天刚亮就起床,为的只是当个边裁,只要能站在足球场边上就好。那时的我,永远无法想象自己能走到今天。但我的确梦想过,梦想穿着国家队球衣举起世界杯的瞬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梦想无需任何代价。
我的例子证明,用辛苦的劳动能够弥补天分的不足。齐达内进入了世界杯决赛,马特拉齐也能踢同一场比赛,而且赢了。普遍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只是个不错的球员,“天才”二字从来不属于我——因为完成每一个目标,我都要流很多汗。
说起来有点奇怪,我总是无法完全享受靠努力争取到的成果。在柏林赢得的那座世界杯,我原本是要献给母亲的,但她早已不在了;我成了意大利在世界杯上的最佳射手,但当我在场地中央亲吻大力神杯时,妻儿们却只是坐在看台上欢呼;当队友们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高唱《我们是冠军》时,我却哭了;我尽可能使完了所有力气与他们一起欢庆,但自从我走出球场,所有人又开始问同一个问题:“你对齐达内说了什么?”
“我宁愿要你姐姐的XX!”仅此而已。但请相信,我的价值绝不止是那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