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拉齐吧 关注:1,736贴子:19,487
  • 10回复贴,共1

【扫描】足球周刊292期,60-63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运气真好啊我。 
不买这杂志很久了。 
幸好今天中午出去吃火锅,看见封面花布的脸脸左下方的那几个字。 

感谢降温,感谢火锅。。。——++ 


这篇文章是经『足球周刊』的编辑们删减过的某人的自传【像斗士一样生活】,删减的原因竟然是: 
【同为莽汉,但马特拉齐却不具备好哥们加图索那样的文采和情感,因此这部自传在内容上略显空洞,本刊也只能选取精华部分,以倒叙的方式分两期呈现给大家。】 

我要吐了。文采好不好我不去评判,那是文人们的事。情感的问题,编辑们如何去断定马特拉齐就不如加图索呢?他不如加加什么呢?不如加加好?不如加加细腻?不如加加专一? 

算了算了,看在他们刊载这些他们选取的【精华部分】的份上,我也懒得骂这些白痴了。贴图吧。 


先贴封面。



.


1楼2007-11-01 15:03回复
    连载上半部分:


    .


    2楼2007-11-01 15:04
    回复
      .


      3楼2007-11-01 15:04
      回复
        .


        4楼2007-11-01 15:05
        回复
          最后一页。。


          .


          5楼2007-11-01 15:06
          回复
            我要时刻提醒我自己,别忘了去买下一期。。。


            6楼2007-11-01 15:06
            回复
              抱小猫。。。

              今天新浪也出了这篇自传节选的文字版了。贴过来


              11楼2007-11-02 15:03
              回复
                那句话


                “我宁愿要你姐姐的XX!”


                现在,我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就是这几个字让我意外地成了一场世界杯决赛的主角,更凑巧的是,我还在这场决赛中打进了扳平比分的一球,并踢进本队5个点球当中的一个……最终,我和队友们站到了世界之巅。这几个字改变了我和齐达内的人生:他一直是位天才,但他撞到我胸口上那记光头,令我们成了后来媒体关注的最大焦点。

                2006年7月9日之后,几乎每个遇到我的人都会问:“你到底跟齐达内说了什么?”是的,我说的就是上面那几个字,那几个愚蠢的字。

                哦,我的意思是,当时我并不是非说那几个字不可。但是踏进球场时,我从未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圣人:即使是最优秀的球员都必须承认,在足球场上,骂人和犯规一样,是双方球员都少不了的规定动作。那场决赛的加时赛下半段,骂人的的确是我,但确实是他先羞辱了我,我才骂了回去……我错了吗?是的,我大概是错了,但齐达内接下来做出的反应,同样是错的。他一脑袋将我撞倒在地上,这个镜头在几十秒内传遍了全世界。但我认为“齐祖”(注意,这里马特拉齐用了昵称)的做法是情有可原的,只有曾在7万人呐喊的球场上、在几亿电视观众的注视下踢过足球,并感受过一场120分钟世界杯决赛带来的压力和疲劳,才能体会到人脑里发生的变化。所以我理解他。但我无法想象,如果是他先骂我,然后我作出跟他同样的举动,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总之,全世界都跑来关注我。或许这也是好事,似乎说明这世界没有什么比我更值得关注。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会在接受一名记者采访的间隙,问他是否知道马特拉齐对齐达内说了什么;古巴领袖卡斯特罗也曾站出来维护过齐达内;与此同时,我也成了法国人的头号公敌。

                后来,我成了国际足联处罚过的第一个“挑衅者”。他们先是给了我两场禁赛,然后让我和齐祖讲和。我想如果要讲和,我宁愿单独和齐祖讲和,不要证人——那只是两个男人、两个运动员之间简单的握手。

                再后来,我的那句话和齐祖的那个头顶动作,被全世界模仿和复制:巴西聋哑小孩试图用唇语去解读一切;我们两个成了议会间隙的话题,成了互联网、手机短信、短歌、笑话、T恤衫甚至雕塑的原型或主角;有些报刊还说我对齐达内的话里有种族歧视倾向,我也读到过齐祖妈妈要割下我的睾丸下菜的消息……我必须承受媒体的行为,虽说对此早已习惯,而且那种感觉绝不舒服!

                不过一切,都是为了那句愚蠢的话。一次偿还而已。

                如果说生活教会了我一件事,那就是一切都要靠努力去获取,在这一点,我发誓,我从未退缩过。我犯过错,也做过傻事,但从未丧失过努力的强烈愿望。很小时我就习惯了天刚亮就起床,为的只是当个边裁,只要能站在足球场边上就好。那时的我,永远无法想象自己能走到今天。但我的确梦想过,梦想穿着国家队球衣举起世界杯的瞬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梦想无需任何代价。

                我的例子证明,用辛苦的劳动能够弥补天分的不足。齐达内进入了世界杯决赛,马特拉齐也能踢同一场比赛,而且赢了。普遍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我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只是个不错的球员,“天才”二字从来不属于我——因为完成每一个目标,我都要流很多汗。

                说起来有点奇怪,我总是无法完全享受靠努力争取到的成果。在柏林赢得的那座世界杯,我原本是要献给母亲的,但她早已不在了;我成了意大利在世界杯上的最佳射手,但当我在场地中央亲吻大力神杯时,妻儿们却只是坐在看台上欢呼;当队友们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高唱《我们是冠军》时,我却哭了;我尽可能使完了所有力气与他们一起欢庆,但自从我走出球场,所有人又开始问同一个问题:“你对齐达内说了什么?”

                “我宁愿要你姐姐的XX!”仅此而已。但请相信,我的价值绝不止是那几个字。


                13楼2007-11-02 15:04
                回复
                  神圣的光芒

                  无论如何,我还是世界冠军。2006年7月9日柏林之夜发生的一切,全世界都已经知晓。那场决赛以及意大利队在德国的所有经历,后来我通过DVD、录像机和照片不知重温了多少遍。每次重见那些镜头,总让我从心里到喉头都震颤不已。决赛开始不久,卡纳瓦罗稍微晚了一小步,马卢达得以趁机带球突入禁区。对此我的反应或许天真了些,但那也算不上一次真正的犯规。尽管起跳有些突然,但我还是在尽量避免碰到法国人……阿根廷主裁埃利松多毫不犹豫将手指向点球点。齐达内没有失误,我们开场就陷入落后。

                  这种时候许多不好的念头都极容易钻到我的脑子里,因为毕竟是我造成了对方得到点球,但我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和理智。正是它们(信心和理智)帮助我在随后跳出比对手(现在在国际米兰的队友)维埃拉高出10公分的高度,顶进了皮尔洛发出的角球。我们扳平了!球又是我进的,跟对捷克时一样!

                  这是一种超出我本身的力量。所有看到那个镜头的人,都能辨认出我含着泪水、从喉咙里喊出的那句话:“妈.妈,这是献给你的。”要知道,我向来都不喜欢以足球的名义去祈求上天,但那天的决赛前,我这样做了。很显然,这个声音被上天听到了,因此我必须表示感谢。我的妻子达尼埃拉也告诉我,当皮尔洛发出那个角球时,她和同坐在看台上的莫尼卡(加图索的妻子)感觉到体育场顶篷里似乎洒下来一丝光芒,“要进球了”,她们说。一眨眼工夫,当我顶进扳平一球时,这道光芒照亮了看台上的达尼埃拉和我的三个孩子。


                  14楼2007-11-02 15:09
                  回复
                    卡纳瓦罗告诉我,赛后他是捧着大力神杯去尿检的,同去的法国人图拉姆Kang Yi“这不够尊重”。如果换作我,我会左手抱着大力神杯,右手搂着图拉姆拍张照片。法国人比其他人更难接受失败,我真想让你们看看赛后在混合区接受采访的萨尼奥尔,是以怎样一张憎恶的脸对着我。而我,在赢得对德国的半决赛后就对自己承诺:“如果成为世界冠军,我不会说一句话。我会带一只扩音器走过记者们面前,以最大的音量让他们听到鲍勃·马利(雷鬼乐之父)的歌声。”我是这样做的,只是没有用鲍勃·马利的方式,而是贾娜·纳尼尼和爱德华多·贝纳托合唱的“魔幻之夜”。

                    最魔幻的环节是当夜在我们下榻月余的那家旅馆里,我们忘记了此前所有困扰和其他人,只剩下狂欢。卡纳瓦罗把我拖到房间里,奥多几乎把我剃成光头;大家跳进泳池里浸透全身,音乐,拥抱和歌声,直到早晨7点。此前我跟孩子们承诺过要一起睡,于是我去找他们睡觉,“但是爸爸,天亮了……”是啊,那个夜晚,有谁想睡呢?


                    20楼2007-11-02 15:21
                    回复
                      PS:没想到转载这篇文竟然这么麻烦。
                      贴到14楼,便有提示说,有不适当的词语出现。我看来看去都搞不懂有哪些词值得被BD过滤。只好一段一段的试。试到最后才知道,是第20楼的那两个拼音。哭笑不得。
                      成吉思汗了。。。。——++

                      另外,17、18、19楼是我删掉的做试验的段落。


                      22楼2007-11-02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