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吧 关注:36,448贴子:1,265,338
  • 58回复贴,共1

一个观点,求共同证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看一本书,书上的观点大体是这样:
先做一个实验,你拿出一张纸,左边写下你现在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右边写下你对这些东西的解释。
比如:
左——苹果。 右——吃的,十元一斤,红的,富含维C,秋天……
左——我很生气。 右——不信任,背叛,伤害,被骗……
左——发现不明物体。 右——高,模糊,绿色……
然后你会发现,除非我们进行右边的解释(必需是用语言解释),否则我们不会有清楚的观点或情感。总之,你不能用语言解释的东西也就看不到,虽然万物对你敞开,但你的知觉会屏蔽它。


IP属地:北京1楼2014-03-12 17:13回复
    语言是我们说明世界的一整套概念和假定,包括我们常常并不完全意识到的潜语言。我们是通过语言去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是了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非世界本身。
    我们仅有经验可依靠,然而经验是靠语言成型的,没有语言,你也就经验不到,或者经验到了但无所谓它是什么,甚至无无所谓。
    没有独立于语言之外的通向现实的直接途径,我们描述世界的方式决定了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
    一个人宣称的现实或真实,恰恰是他所认定的现实或真实。


    IP属地:北京3楼2014-03-12 17:26
    收起回复
      左右都是语言的运作
      进行语言运作时,人就是被语言维度所结构的人,人即维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3-12 17:47
      收起回复
        我感觉是一个信息载体的原因。
        是由于文字这种信息的载体太简陋了,导致无法承载更多的信息。
        比如:左——苹果。 右—— 一个全息3D影像,甚至更先进比如像黑客帝国可以在大脑中直接变出实物。
        再比如黑客帝国中的学开飞机,本来如果用文字来教你开飞机,需要无数本砖头类的教科书。而用硬盘拷贝法,几秒钟就可以把信息直接灌输。


        5楼2014-03-12 18:18
        收起回复
          对于艺术中的表现主义,其实很多人理解错了。
          很多人以为表现主义是这样的:艺术家感觉到一种如此这般的情感,然后在画布上表现出来。
          但是根据表现主义的几位始作俑者的说法,表现主义其实是这样的:艺术家并不知道该情感是什么,直到在画布上通过绘画符号(这也是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才确知自己的情感是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用语言符号解释一下,便不能理解自己的经验。


          IP属地:北京7楼2014-03-12 19:03
          收起回复
            抛开艺术不说,思想上我倒是经常有这种体会:一件事情如果我不能用语言讲清楚,那多半是我自己没彻底理解。


            IP属地:北京8楼2014-03-12 19:12
            收起回复
              光羊羊搞的那些思维模型,其实也是一种语言符号,目的是让他自己理解知识的结构。而不是给已经理解的知识结构一个清爽的包装。


              IP属地:北京10楼2014-03-12 19:42
              回复
                这不就是欧洲版的知行合一嘛。


                IP属地:江苏11楼2014-03-13 08:14
                收起回复
                  比起制作模型以获得知识的重要性,我更警惕被自己的模型困住。
                  把无形的东西语言化,也就是“理性化”,也就是“固化”。对西方人来说,这就是“由暗到明”,
                  但是对东方人来说,这比什么都不知道更危险。
                  理性的对面是灵性,我暂且还是倾向于“智”是无形的、自由的。不能被固化的。能做成模型的,只是心智对感官信息的处理结果。


                  IP属地:江苏12楼2014-03-13 08:34
                  收起回复
                    有些事讲得越清楚,越证明你没理解。
                    千言万语不如摁到墙上吧唧一吻。


                    IP属地:江苏14楼2014-03-13 08:43
                    收起回复
                      我总觉得西方人不会那么笨吧,语言和符号永远道不尽存在,这是太明显的事,这也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共识。重点一定不在这里。
                      当然,东方禅宗也没那么笨吧,虽表达清楚了不一定就是明白了,但什么都没表达清楚肯定难以说是真正的明蜥了,至少很多事情是如此。


                      IP属地:北京18楼2014-03-13 10:41
                      收起回复
                        智慧的目标是求真。
                        这个话题,可以等同于 —— 如何得到“真” ?


                        IP属地:江苏19楼2014-03-13 10:48
                        收起回复
                          点赞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4-03-13 11:16
                          回复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然而这些信息除了给人带来一些直观的冷热光暗硬软之外还有更多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含义具体是什么?就需要人类产生一种判断能力,而这种判断能力就是逻辑来赋予,而逻辑判断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3-13 20:19
                            回复
                              呃,其实,语言的目的是沟通。有必要沟通时,才会在语言中诞生相应的概念。
                              高效的沟通建立在
                              1、共同的认知,比如:你我都知道是长在树上的果实、大概是球形上下两端内陷、上面带个柄、有时还有叶子、红色或绿色的皮、能吃的、甜中带酸等等。
                              2、简化或抽象:
                              被称为“苹果”
                              3、根据当前重点建立沟通/思考的链路:
                              我要画苹果——近似球形,红色或绿色的皮
                              我要吃苹果——酸酸甜甜就是苹果
                              我要摘苹果——到苹果树上去找
                              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怎么运用自己的手,但用自己的手时应该不用语言去指挥它吧?只有“把手伸过来”这种跟别人产生沟通的时候,才有概念和理解的存在,才有清晰和透彻的必要。


                              IP属地:广东23楼2014-03-14 22: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