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神吧 关注:717贴子:31,951
  • 7回复贴,共1

‖守护‖〃Light╮★┊汪丁丁:教育是如何演变成公共之恶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暗影长廊>吧


1楼2014-03-22 22:59回复
    【精彩观点】
    ◆ 胎儿四个月脑成型之后,他的情感成型过程,在出胎之前,大概60%已经决定了。
    ◆ 多巴胺的系统当时也叫做鸦片回报系统,它决定了,或者说它和儿童的幸福感,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水平同时起落。
    ◆大自然的演化能够生存到今的哺乳动物,有一种什么特点呢?就是要在产后的时候排出这种高水平的激素,让母亲对她自己的产儿变得非常耐心、关爱,这种激素是铁三角最重要的协调因素。
    ◆我们古人说“三辈学穿”,你要想穿得有品位,三辈子得当贵族,就是你们家三代贵族到你,你才能穿出品位。台湾人还有句话,“七辈子学吃”,你们家得七代不愁吃不愁穿,到你这一代才会吃。
    ◆味觉学问很大,现在开发的很少,科学能知道的太少了,这是胎教里面最重要的一门课,没有教科书可以告诉你们,只是仔细地老谋深算地筹划一下,这是你自己的孩子。
    ◆ 我们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反对这些幼儿双语教育,但是我只能告诉你很危险,因为西方人没有定案可查,中国人定案还没长大,我就告诉你这些事实,但是在原理上它是不对的。
    ◆古代的小学就是“洒扫、应对、进退”,就是让你学会接人待物的礼数,这很重要,这是分寸感。
    ◆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变得危险起来,还不仅仅是因为现在是人心不古,金钱第一,教育者全都认钱,跟医术一样,还不仅仅如此,还因为引进了西方的公立学校的体制。
    ◆7岁以后学知识,7岁以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包括德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首先不是中宣部的干部,不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思想教师班主任,是你,母亲,你知道吗?你的德性、你的心性修养决定了你孩子的心电图的水平。
    ◆群体的善变成了群体的恶,就是因为在我们这个群体里,没有精英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已经不算精英了,普通的农民可以是精英,如果他有这种道德承担。


    2楼2014-03-22 23:02
    回复
      梁漱溟未尽之业,重拾中国的心理学
      但是教育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怎么就变成了公共之恶呢?
      大家都不喜欢的一种恶。
      让我们从一个一百年的标题开始讲教育是怎么变得很危险的?
      梁漱溟,你们都知道我喜欢这老先生,因为他说他是不做学问的,他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但是在实践中,他用生命体悟出了一些真知,然后写了三本大书,第三本写完不久,1983年他就去世了。第三本书标题叫《人心与人生》,他在前言里说从1919年在北大演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时候,就写了这个《人心与人生》的序言,一直到1975年才真正出版了这本书,写了一辈子,这是很重要的一本书。
      有人写过,说,走进他木樨地24楼里,只要一进那个门廊,就被这矮小老人的双目射出来的光就震慑住,不能再前行。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人心里面能养成这种气势。
      他这个前言里还写了什么呢?写了脑科学,现代心理学。
      我和叶航一直在浙大推广现代跨学科科学知识,来熏陶这些学生有志于长期基于人心与人生这两大根本研究的学生,跟我们一起努力,完成梁老先生在《人心与人生》的前言里面说“未尽之业”,我这个引言有点长。
      为什么他这本书写完了就去世了呢?这本书的故事,我写过介绍,他在给他的两个儿子的信里面,他是蒋(和)介(谐)石特派员,经历了很多九死一生的过程,在抗日战争时期。后来他写给培宽、培恕的信说,说日(和谐)本占领香港之后,他就从香港撤退到澳门,到澳门海面上要坐船了,海面上日机轰炸的结果没有人敢出海。他是名家了,随行的大概有七、八条小船,他就一个人屹立船头,敌机的炸弹都在这附近,前面、后面都有船沉下去,他就还在这站着,一直到澳门,很多友人去接,大家都说你受惊了,他说不会,他说我知道根本死不了,为什么?我这三本书没写完。我如果没写完这三本书我就死,中国大地山河为之色变,这么狂!这是40年代。
      到70年代他写了这本书,过了几年他就去世了,我跟你说的去世经历也是非常戏剧性。他读了西方的心理学、脑科学,所有的一些最前沿的,我们现在当然就更前沿了,那是80年代。
      现在脑科学发展到了连90年代都算旧闻了,都不算新文章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3-22 23:14
      回复
        中国儒家的伦理学今天已经无法读懂

        那么他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他这子写的这个东西,不能成为完成的著作,因为他发现孔子的伦理学,就是中国儒家的伦理学,今天已经无法读懂,为什么呢?
        因为伦理学是一套学理,他要支撑的事实是什么呢?是心理事实。
        今天我们学的心理学,都是针对西方族群的心理事实,中国没有心理学,很长时间都被压制了,在100年里面极其弱,最后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反动学说,始终没有振兴。
        那既然没有研究中国人心理事实的心理学,古人留下来的关于伦理学的原理,所指为何?他说你不能齐古人于地下,问他当时孔颜对话的场景,那时候颜回的心理事实是什么?你无法知道,也没有文字留下来。他说他的志向在这本书里,是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老先生快要去世了,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他说有了中国的心理学,古儒的伦理学,才落地生根,才能理解了。
        你现在读的都是《论语》,那是拿来当西方文字读,你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情景,这是很复杂的思想,很深刻的思想。
        你们如果听过陈嘉映的报告,在这儿也做过,你应该知道陈嘉映跟我从两个不同的途径,走到同一个所谓情景理性的概念上。陈嘉映曾经给杂志写过半年的专栏,他就去北欧度假了,其实是工作,剩下的事儿怎么办呢?他说让丁丁写,所以我们俩写了去年一年的专栏,是哲学专栏。
        我一看前面写的六篇,其中有一篇是关于维特斯坦的哲学,他是这方面的开创者,“事实啊,你要想言说,有不可能之处”,这是维特斯坦立的宗教感很强的一个界限,在不可说的时候必须沉默。那事实通过什么言说呢?嘉映这个文章有意思了,在这六篇里面有一篇,他说“事实通过情景言说”,我一看这个我说嘉映跟我走到一条路上了,叫情景理性,孔颜对话,颜回没留一个字就死了,到今天没有人读得出,没有人令人信服提供一个回答,马一浮当年写过几万字,程颐也写过一些,因为宋代的考试这是一个题目,《颜子所好何学论》,后来主考官是欧阳修,挑中了一个人,我如果没记错就是程颐,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河,大概是这样一套东西。
        今天讲的教育在1942年浙大有一批教授,这批教授里面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思想者,其中也有钱穆,他写了一篇文章是回顾2000年中国教育得失,段怀清老师后来把它收集到《思想与时代》文集里,钱穆在这篇文章里可以说在我看来第一次系统浏览了中国教育得失,钱穆喜欢写这个,比如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我们都知道。
        中国历代教育得失,是在这篇文章上,在浙大写的。
        根据他总结,教育最成功的就是北宋初期,就是刚才我说的欧阳修考《颜子所好何学论》这篇考卷答出来的时候,那时候中国的教育钱穆把它叫做,既不是魏晋时期的高门氏族的门阀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自己家族的接班人,也不是完全官办的今天这种教育部统治的教育,像浙大、北大都一样,都官僚到了不愿意让人家看。
        在这两种教育之间有一种教育,钱穆叫做“社会自由教育”,社会自由教育顶峰就出了宋明理学的这一大群人,然后逐渐衰弱到了晚清。
        社会自由教育也很难说是官督民办,但是官方肯定也参与,但不是主办,主办就是私塾的力量,民间办学的高人。
        大致上回顾《人心与人生》,人心不能够坏,这依赖于教育。这一两千年中国的教育史,教育的历程钱穆在这篇文章里做了很精辟的概括。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3-22 23:17
        回复
          3岁以前的双语教育会占用脑中的社会情感表达区块

          出生以后最重要的是保这个孩子,但3岁以前除了保命之外,其实还有一条更重要,就是学语言,我们说女孩学语言早,到1岁半的时候统计显著都会语言了,男孩学语言晚,3岁以前统计显著男孩应该都会说话了,都会母语了。
          这又出现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幼儿教育,非说我们是双语幼儿园,我们是3岁以前学语言的时候,就可以有外语老师,比如说我们北大老师宿舍院里有很多高薪的海归,还很自豪,把香港的菲佣一块拉回来,这孩子生出来就归菲佣管,自己就出去干活去了,办企业什么的。
          你就想那个小孩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说中文,回家这个菲佣跟他说英文,而且还是菲律宾英文,不管怎么样,同时暴露在两种语言前面,这个人脑的结构非常混乱。因为我们知道,在脑袋的左右两半球之间是有分工的,最显著的脑的左右两半球的分工就是语言的分工。
          关于双语教育到底有多大危害性?
          西方应该没有像中国这么疯狂,西方人不这么疯狂吹棒汉人,人家做生意才到这边来,或者古代文化,没有说幼儿的时候非要学一门,所以他不碰到这些问题,就收集不到这些病态的案例。
          但是我们这些孩子还没长大,幼儿的双语教育这几年风行,因为收入高了,他们想打你们年轻家长的主意。
          黑了心的幼儿教育,教育者也缺钱,现在这个市场人心不古。
          西方人收集不到这些案例,我们这些案例也没有成长起来,我们也没有这个案例。如果你怀胎了,那很不幸,你得自己琢磨这件事儿,我只能告诉你一些理论上的原则,不要在3岁语言定型之前给他两种语言。
          我知道的一次会议的文集,里面披露过双语儿童,真正双语儿童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情感宣泄的时候完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宣泄,因为他两种语言,他的第二语言中枢就会占用你的大脑右半球,如果你是右利手,比如说菲佣教给他的英语,他也是母语,因为他3岁以前学的,占有了左半球。然后院子其他母亲说中文的时候,那个母语就放到这边来了,语言占用的内存太大了,语言本是复杂。
          2009年一个MIT的女孩子,不到30岁得了脑科学的大奖,当然是知识分子世家,叫瑞贝卡(音)。
          瑞贝卡(音)带领的实验室最终被承认大奖,脑科学大奖给她了,最终被承认右脑半球的对应的左脑语言中枢的这块地区,它是社会情感的表达,如果你占用了它,它的情感就缺失了。
          你指的情感主要是对他人,社会情感就麻木了,就不能占用这个脑区了,当然无法宣泄。你说愤怒,愤怒出来,他只有肢体动作,这是很麻烦的。
          这是很多年前已经有的一份研究报告,我们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反对这些幼儿双语教育,但是我只能告诉你很危险,因为西方人没有定案可查,中国人定案还没长大,我就告诉你这些事实,但是在原理上它是不对的。
          现在宣传英语幼儿教育,在3岁以前都是杀人,因为让他没有社会情感,你想想没有社会情感的孩子,将来像狼群里面的孤儿,不会合作,或者也可能导致自闭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4-03-22 23:26
          回复
            Fair Play是3到5岁时期幼兽戏法最重要的法则

            到3岁到5岁又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国人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是中国古代的智慧,现在脑科学只是论证了这套智慧。
            3到5岁的时候,我们都是研究过食肉类哺乳动物的幼兽的摄像,这是芝加哥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在2001年的时候系统总结了他的一些研究工作,小狮子、小老虎幼年的食肉哺乳动物,社会性哺乳动物,三个定义:一是社会性;二是食肉;三是哺乳动物,这跟人最接近。
            就发现公平的游戏是3到5岁时期幼兽戏法最重要的法则,如果它不会公平的游戏,你知道幼年哺乳动物,食肉类的,不是食草类的,他要练习扑咬,就是猫捉耗子,豹子去咬被捕食者的喉咙,还有老虎等等,在生物学里我们叫做关键性的技能,生死攸关的技能。
            这生死攸关的技能,你想想你要在脱离父母之后,马上就要用上,你当然得有一个练习的期间,否则你怎么会游泳,你先得学会游泳才能游泳。那你拿谁去练手,你去扑谁?你那么点岁数。
            所以在3-5岁对于人类的学习方法,幼年的哺乳动物食肉类的大概在3岁以前,大概在2-3岁有一个时间窗口学习公平竞争。邻家的母兽看着他家的孩子,你也是个母兽,你看着你这个孩子,在视线之内,两个小狮子互相扑咬,有一个是扮演被捕杀的,另外一个就是扑它那个脖子。如果你把它那个脖子咬破了,那对方的母兽不干,它要吼,老咬破,你这孩子不会玩,你学不会,错过了时间窗口,他不跟你玩儿了,然后你就不会合作,不会合作的幼兽长大了以后就是孤狼,就不合群。
            这个当然生命力不强了,因为我们是靠合作才生存到未来的。
            在3到5岁的时期,最关键就是让儿童学会中国古人说的小学,章太炎论证说古代的小学不是现在民国开始的小学识字。
            古代的小学就是“洒扫、应对、进退”,就是让你学会接人待物的礼数,这很重要,这是分寸感。这跟味觉一样,你味觉的开发早,在胎儿的时候已经开发出来,你就知道这个味正,你多放一滴醋,多放一毫克盐,我说的是专家级的,他能尝出来你偏咸、偏甜,他那味觉非常有分寸感,洒扫、应对、进退,章太炎说这就是中国古人小学的教育。
            这套学问在幼兽的时候怎么跟它宣讲,你必须得公平玩,你不公平玩就体罚还是怎么着,不给你买好吃的,这都不管用的,你要考虑这个铁三角,这个铁三角紧张激素如果上升,这孩子一定是动不动就咬破对方喉咙,因为他不可能,他小时候紧张激素水平一直很高,对方很安详,你稍微冒犯我一点,他不感觉你是恶意的,所以能承受,你就不能承受。
            所以母亲在3岁以后到5岁,她不应当把这个孩子扔在家里,小孩子在这时候学会语言了,第一功能是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第一功能大自然安排的就是教其他小孩,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幼兽的玩耍,游戏规则的学习,你错过这个时间窗口,统计显著这个孩子就不会合作。
            这个时候你出去工作了,双职工都走了,把他交给祖父母,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件事情,我已经写过很多文章,我们沿海地区的省份,60%以上的儿童叫隔代养育,谁是隔代养育的?
            你们这里肯定都有,隔代养育儿童问题很大,因为祖父母从老人的角度他是关爱这个孩子,但是哺乳动物脑内的性能和体系,他的紧张感和恐惧感的核心,哺乳动物不是大脑,他理性知道这是我的祖父母,很慈爱。
            小孩的理性不管用,他的紧张感是从哺乳动物脑里面产生出来的,你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你是他的亲生母亲的亲生母亲,那不行,你隔一代,我跟你说,你对他再亲,他也不觉得你那么亲,小孩像小幼兽一样的感觉。所以隔代养育,紧张感不会消失,只是你的祖父母紧张感消失而已。
            所以西方有著名的心理学说,斯坦福大学编的,你看看里面的案例,他母亲故意把孩子放在这儿不管,就是幼儿园小孩,3到5岁的小孩,然后出去了。出去足够长的时间,这小男孩变成什么样的?他就紧张,完全无心玩,给他那么多小孩的玩具,不行,完全无心,他就紧张,紧张到一定程度以后,他就怨恨,他说你就怎么不管我了呢!
            怨恨再发展下去你知道会变成什么?就是疏冷,就是他母亲再回来不理你,你们都有这体验,见到过这样的孩子,继续玩他自己的,母亲怎么叫他,他不搭理你,你知道他报复,他有一种冷漠,因为你已经不是了,你已经失职了。
            这种情况让他的血清素下不来了,这样他就没有办法正常地玩耍,所以在这个时候母兽一定要看住这个孩子,让他有一定的宁静感,然后他才能够参与这个游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3-22 23:31
            回复
              中国的私塾才是最科学的教育,因为有情感交流

              这就是7岁看老,5-7岁时间差不多过去了,他已经正常进入到了学会了公平规则了以后,进入幼儿园,或者在农村,就是钱穆表扬的那个时代,进入私塾了。
              我再批评一句,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变得危险起来,还不仅仅是因为现在是人心不古,金钱第一,教育者全都认钱,跟医术一样,还不仅仅如此,还因为引进了西方的公立学校的体制。
              中国的私塾有一个什么样的重要性,今天我把它说透了,中国的私塾是有情感交流的,为什么呢?
              那是家族祠堂,有公田,我们请的家族的私塾先生,所有的家族不论贫富,在浙江农村很多地方都是这样,不论贫富,只要到了岁数就进这个私塾上学,它是情感的同性。
              老先生虽然拿戒尺敲你,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情感交流,他住在祠堂里,公田养着他。所以私塾先生和学生之间,首先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才有知识的交流,现在公立学校怎么样?
              顶多你们浙大老师就在旁边盖一公寓,上完课走人了,你找得着老师,他坐办公室,有时间的,我到点了我得回家了,这是公立学校,成批生产,这完全是西方的东西,不科学,西方脑科学现在已经否定了他们这套教育。
              中国的私塾才是最科学的教育,首先是情感交流,7岁以前、5岁以前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情感,让他没有紧张感了,让他消失了这种紧张感,然后他才能够学会其他的技能,知识只是技能的六艺之一。
              所以铁三角非常重要,斯密说,每一个人脑内有一个无偏的旁观者,还有一个充分知情的公正无偏的旁观者在你的左脑太阳穴上呆着,今天脑科学家可以这样解释斯密的判断,这是对的。
              但是公正无偏要求情感首先是平和,他的心电图生出来以后,他的心电图的基调是平和的,否则教育很难了。
              所以有的小孩生出来,让父母是六神无主,就不知道怎么带这孩子,你要耐心,这是父母的过,不是孩子闹得厉害,比如说不睡觉,不睡觉也是紧张,孩子应该一天24小时怎么睡?从第4个月怀胎的时候就开始睡,你看睡觉的曲线,一直到出了母腹之后睡觉时间才开始看出来醒的时间,然后到老年的时候越睡越少,像我跟叶航现在几乎不睡觉了。他紧张,所以你给他生出来他当然不睡觉,怕折腾你,你再不耐烦,他更紧张了,所以就恶性循环。
              教育怎么变成危险性?还没说到,最后我要结束的时候要说到这件事情。
              中国引进了西方的公立教育,首先就把这个情感的因素瓦解了,瓦解了以后在公立学校里面,人心齐的时候还行,我们是人民教师,工资再少我们还有党的什么,总之一大堆的理想主义。
              现在工资还那么低,你们最近看了报纸,中国教师的工资是垫底的,也不一定那么糟糕,但是反正是相当低。
              低的结果跟医术里面一样,到外面去找收入,所以你看看经济学家的收入绝不是学校工资的那点,学校工资那点不可能是经济学家了,还有其他收入。主治医生他要是那几千块钱月收入,他那孩子将来也没法继承医学事业,他一定还有红包等等,他的收入来源就不正常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03-22 23:38
              回复
                END.


                14楼2014-03-23 0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