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隐散记by苹果
1.序
《仙传抬遗》有记,张良以黄石公所授之书修之于身,炼气绝粒,轻身羽化。与绮里季等,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龙首原。
2.心经难鸣
2.1重遇故人
褐釉香熏飘摇出安神宜人的烟雾,转着圈向上稀淡,张良盘腿而坐,身旁是一把折扇,一束淡紫泛蓝的龙胆花鲜艳美丽,摆在面前的是一道符箓。
圮桥上走来一个垂髫童子,双手拢在身前,正四处张望,目力所及皆是荒草遍野,重阳刚过,枯黄的草根恹恹地毫无神气。他低声嘟囔了一句:“还以为凌虚真人隐居之所是灵气逼人的琼花瑶草之地呢。”
容貌妍丽,皮肤白皙的男子似是女子般薄施胭红的唇弯起。童子身上的故人气息明显,定是日常服侍左右;张良拈指一算,故人再临尘间已有三十又半,缘分走至此终于能相见,一解经年的相思。
那童子抖抖衣衫,整理了一下,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扬声道:“张良大人在否?主人特派小人呈递拜帖,还望一见。”
木门咿呀一声打开,一只秀气的手伸出,捻着一朵龙胆花递了出来。莫名其妙地接过,摸摸后脑勺,小童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木门复又关闭。小童想起主人叮嘱,万万不可莽撞,忐忑半饷还是决定先回禀主人再作打算。
改日,童子的主人果真如约前来,体态修长优雅,一袭僧尼缁衣,长发披肩,发尾末端用黑绳绑着,竟是位带发修行的和尚!轻盈迈步,黑发单衣沾染了清晨的露水雾气,连眼神也变得湿润迷离,在青箬笠下一眉新月,挺秀的鼻梁,菱唇抿着,蓄着短须。
客人手里提着一个小坛,那龙胆花别在坛口,缠着方便提拿的粗麻绳上。
围着小宅院土墙不高,才过男子的肩部,也不甚结实,而居所也并没任何牌匾。举手欲叩门,清晨还挂着隐约的月,差可说是僧敲月下门的意境了。露珠化为霜又恢复晶莹,草枯了也会复生,这里万物皆有其道,享受阳光雨露天地生命之乐,谁说不是灵气充沛的所在呢?
可还没碰到那扇门,门已经慢慢从里面打开,看清门后并没有人,男子怔了一下,却还是恢复常态,抬脚入内。
院子内的花草树木皆是杂乱无章,有的已经凋谢枯黄,有的却还青葱翠绿,张良双腿交叠,自在随便地坐在廊下,不远处摆着一盘被拂乱了的残局,而在他的面前,是一副精致的茶具。碳炉、捣茶石舀和杵、茶饼、陶罐陶碗,一切都静默着。
张良姣好的脸庞瓷白,红唇翘着似笑非笑,隐隐透出精明狡猾。他的心窍十八弯来又十八转,总是让人摸不透,猜不着。
“妙法寺的颜路公子,请坐。”
心里诧异为何未作自我介绍便让对方取得了姓名,但颜路还是顺从地坐在了张良对面,坛内是香气清可绝尘的桂花瓣上采集的露水。
会心一笑,张良掰下一块茶饼,捣碎了,放陶罐里烤炙,张良用一细竹枝翻动茶叶,眼看茶叶很快就变得焦黄,溢出浓香,而一旁水罐里的山泉水也开始沸腾,张良纤细的手指用铗打开水罐盖,注入颜路今晨采下的桂花露水。
拿起茶勺,冲入沸水,滋地一声又响又脆,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升腾起涌出灌口。待到茶泡沫落下罐身,重新注入沸水,张良往两人茶碗各舀一勺,作了请的手势。
颜路见他皓白纤细的手腕,目光往下移,是修长嫩葱样的手指,不像自己有着粗大的关节和长期握笔写字留下的茧子,以及蜜色的皮肤。
2.2怪事不惧
三道茶香里,颜路娓娓道来,把来意说了出来。
“家父昔日乃朝中大臣,不幸遭横祸丢了性命,家母当日随之而去。吾私觉个中有冤屈,便于癸巳年进了妙法寺抄写诵读经文,超度考妣。”寺庙道观是当时许多公卿士子休闲之所,顺势躲避一些不愿承担的差事。张良看颜路目中诚意,在心内赞了一句“孝子”。
“嗯。”表示自己在听。张良抖腕轻轻拨弄澄黄茶水上点缀的桂花,馥郁醇厚的茶味直透心脾,桂花带着甘甜,满齿留香,别具一番风味。
颜路见张良始终脸带微笑,似真似假,心中略有不快。表象声色罢了,再说,张良此般模样何尝就不是他真性情的显露呢?颜路温雅地抿了一口茶,润人肺腑又提神醒脑。他理了理思路,又继续说下去。
“那晚,我在床上打坐,默读经文,不知不觉夜已深沉。眼睛疲惫得快睁不开,头刚碰到木枕就入了睡。”以颜路的公子身份,居住的必定单人间禅房。
“哦。”张良无声地拍了拍手,一名身姿绰约的白衣女子飘然而来,布置了茶点,白瓷小碟是好几款点心,都是一式两份。张良嘴里应了,眼却盯着精致玲珑艾糍和透明晶莹的菊花冻。
而颜路貌似陷入回忆里,低头掏出檀木珠挂在虎口数,没留意。
“不知何时,突然醒来,烛火已灭,月色混沌,窗口敞开,一个轮廓背光而立,直直地看着我。翻身而起,我努力要看清是谁。大概是个女子,一双勾人的丹凤眼泛着青光。”
“嗯。”张良嚼着弹性十足的艾糍,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本该是无礼的举措,颜路看在眼里却没一丁点儿脾气,相反地,心里涌起一种纵容宠溺情绪。张良虽是得道,倒还是没离了人(情)味,贪吃的样子十分可爱,颜路这样想着,不自禁要亲近。
晃神间,指甲圆润粉红的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枚膏状的菊花冻停在嘴巴前。
“喏。”张良含笑,眉目皆有情,当真玉树俊秀,秋水酝漾,不似凡间人物。
这小茶点甜而不腻,口感清爽,与茶味相互交融,十分谐和。
揩去颜路嘴角水色,张良收回手指放在红唇边,伸出柔软的灵舌快速地舔沾蜜的指尖。见此,颜路霞色上脸,也来不及腹诽张良这番行为,定了定神,接着讲。因为故事说到这里,颜路的反应重要,张良胡搅蛮缠下,也不知能否连贯起来。
“那人长发覆面,看不清五官衣着,我与那双眼睛对上,我喝问:‘何人?何故在此?’那人不言语,我跣足提剑而出,那人脚不点地,消失在走廊拐弯处。晨课起来,我自觉不对,昨晚并无月光清辉,也无缘无故醒来。”
“无繇……呃,请允许我称呼你的字。”即便是询问意见,张良还是胸有成竹,“我是说定了”之感。
点点头,颜路却是真心实意允了张良对自己的称呼。
张良又笑了,愉悦又畅快,“叫我子房。”
“好。”颜路温和地微微一笑。音容笑貌性格品行从未改变,一如当年。
“当时你是什么想法也没有就追出去?”
“……”
“没感到害怕?”
“自是感到害怕的。”
“你还是一寻究竟。”
“是的。”
“呵呵。然后呢?”
“第二晚亦如此,我关紧窗户,午夜醒来,窗纸上印着鬼影,双眼发出的青光微微穿透窗纸,耳畔传来‘咔擦咔擦’剪头发的细小声音。第二天起来,果真看到一堆碎发散落在窗前一地。一连三晚皆这般。”
“然后?”
“然后没有然后了,我坐在你的面前求教。”颜路皱了皱眉,孑然一身栖身妙法寺,自当不欲给众僧侣带来异事打扰,听闻有散仙隐居附近,就来碰一下运气。颜路自知所见乃阴间之物,但不惧应对,见张良不以为意的态度,廊外明媚日光,鸟啼婉转,鱼虾戏水,信步走在林间定会十足惬意吧。颜路把摘下来的箬笠重新扣在头上。
拱手想告辞,眼见张良也如他那般起了身,雪袜青衣,戴着一顶远游冠,正是一副跟他一同外出的模样。
“走吧。”张良在前引路。
“走。”颜路跟在后。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天气晴朗,真好啊。
1.序
《仙传抬遗》有记,张良以黄石公所授之书修之于身,炼气绝粒,轻身羽化。与绮里季等,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龙首原。
2.心经难鸣
2.1重遇故人
褐釉香熏飘摇出安神宜人的烟雾,转着圈向上稀淡,张良盘腿而坐,身旁是一把折扇,一束淡紫泛蓝的龙胆花鲜艳美丽,摆在面前的是一道符箓。
圮桥上走来一个垂髫童子,双手拢在身前,正四处张望,目力所及皆是荒草遍野,重阳刚过,枯黄的草根恹恹地毫无神气。他低声嘟囔了一句:“还以为凌虚真人隐居之所是灵气逼人的琼花瑶草之地呢。”
容貌妍丽,皮肤白皙的男子似是女子般薄施胭红的唇弯起。童子身上的故人气息明显,定是日常服侍左右;张良拈指一算,故人再临尘间已有三十又半,缘分走至此终于能相见,一解经年的相思。
那童子抖抖衣衫,整理了一下,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扬声道:“张良大人在否?主人特派小人呈递拜帖,还望一见。”
木门咿呀一声打开,一只秀气的手伸出,捻着一朵龙胆花递了出来。莫名其妙地接过,摸摸后脑勺,小童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木门复又关闭。小童想起主人叮嘱,万万不可莽撞,忐忑半饷还是决定先回禀主人再作打算。
改日,童子的主人果真如约前来,体态修长优雅,一袭僧尼缁衣,长发披肩,发尾末端用黑绳绑着,竟是位带发修行的和尚!轻盈迈步,黑发单衣沾染了清晨的露水雾气,连眼神也变得湿润迷离,在青箬笠下一眉新月,挺秀的鼻梁,菱唇抿着,蓄着短须。
客人手里提着一个小坛,那龙胆花别在坛口,缠着方便提拿的粗麻绳上。
围着小宅院土墙不高,才过男子的肩部,也不甚结实,而居所也并没任何牌匾。举手欲叩门,清晨还挂着隐约的月,差可说是僧敲月下门的意境了。露珠化为霜又恢复晶莹,草枯了也会复生,这里万物皆有其道,享受阳光雨露天地生命之乐,谁说不是灵气充沛的所在呢?
可还没碰到那扇门,门已经慢慢从里面打开,看清门后并没有人,男子怔了一下,却还是恢复常态,抬脚入内。
院子内的花草树木皆是杂乱无章,有的已经凋谢枯黄,有的却还青葱翠绿,张良双腿交叠,自在随便地坐在廊下,不远处摆着一盘被拂乱了的残局,而在他的面前,是一副精致的茶具。碳炉、捣茶石舀和杵、茶饼、陶罐陶碗,一切都静默着。
张良姣好的脸庞瓷白,红唇翘着似笑非笑,隐隐透出精明狡猾。他的心窍十八弯来又十八转,总是让人摸不透,猜不着。
“妙法寺的颜路公子,请坐。”
心里诧异为何未作自我介绍便让对方取得了姓名,但颜路还是顺从地坐在了张良对面,坛内是香气清可绝尘的桂花瓣上采集的露水。
会心一笑,张良掰下一块茶饼,捣碎了,放陶罐里烤炙,张良用一细竹枝翻动茶叶,眼看茶叶很快就变得焦黄,溢出浓香,而一旁水罐里的山泉水也开始沸腾,张良纤细的手指用铗打开水罐盖,注入颜路今晨采下的桂花露水。
拿起茶勺,冲入沸水,滋地一声又响又脆,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升腾起涌出灌口。待到茶泡沫落下罐身,重新注入沸水,张良往两人茶碗各舀一勺,作了请的手势。
颜路见他皓白纤细的手腕,目光往下移,是修长嫩葱样的手指,不像自己有着粗大的关节和长期握笔写字留下的茧子,以及蜜色的皮肤。
2.2怪事不惧
三道茶香里,颜路娓娓道来,把来意说了出来。
“家父昔日乃朝中大臣,不幸遭横祸丢了性命,家母当日随之而去。吾私觉个中有冤屈,便于癸巳年进了妙法寺抄写诵读经文,超度考妣。”寺庙道观是当时许多公卿士子休闲之所,顺势躲避一些不愿承担的差事。张良看颜路目中诚意,在心内赞了一句“孝子”。
“嗯。”表示自己在听。张良抖腕轻轻拨弄澄黄茶水上点缀的桂花,馥郁醇厚的茶味直透心脾,桂花带着甘甜,满齿留香,别具一番风味。
颜路见张良始终脸带微笑,似真似假,心中略有不快。表象声色罢了,再说,张良此般模样何尝就不是他真性情的显露呢?颜路温雅地抿了一口茶,润人肺腑又提神醒脑。他理了理思路,又继续说下去。
“那晚,我在床上打坐,默读经文,不知不觉夜已深沉。眼睛疲惫得快睁不开,头刚碰到木枕就入了睡。”以颜路的公子身份,居住的必定单人间禅房。
“哦。”张良无声地拍了拍手,一名身姿绰约的白衣女子飘然而来,布置了茶点,白瓷小碟是好几款点心,都是一式两份。张良嘴里应了,眼却盯着精致玲珑艾糍和透明晶莹的菊花冻。
而颜路貌似陷入回忆里,低头掏出檀木珠挂在虎口数,没留意。
“不知何时,突然醒来,烛火已灭,月色混沌,窗口敞开,一个轮廓背光而立,直直地看着我。翻身而起,我努力要看清是谁。大概是个女子,一双勾人的丹凤眼泛着青光。”
“嗯。”张良嚼着弹性十足的艾糍,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本该是无礼的举措,颜路看在眼里却没一丁点儿脾气,相反地,心里涌起一种纵容宠溺情绪。张良虽是得道,倒还是没离了人(情)味,贪吃的样子十分可爱,颜路这样想着,不自禁要亲近。
晃神间,指甲圆润粉红的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枚膏状的菊花冻停在嘴巴前。
“喏。”张良含笑,眉目皆有情,当真玉树俊秀,秋水酝漾,不似凡间人物。
这小茶点甜而不腻,口感清爽,与茶味相互交融,十分谐和。
揩去颜路嘴角水色,张良收回手指放在红唇边,伸出柔软的灵舌快速地舔沾蜜的指尖。见此,颜路霞色上脸,也来不及腹诽张良这番行为,定了定神,接着讲。因为故事说到这里,颜路的反应重要,张良胡搅蛮缠下,也不知能否连贯起来。
“那人长发覆面,看不清五官衣着,我与那双眼睛对上,我喝问:‘何人?何故在此?’那人不言语,我跣足提剑而出,那人脚不点地,消失在走廊拐弯处。晨课起来,我自觉不对,昨晚并无月光清辉,也无缘无故醒来。”
“无繇……呃,请允许我称呼你的字。”即便是询问意见,张良还是胸有成竹,“我是说定了”之感。
点点头,颜路却是真心实意允了张良对自己的称呼。
张良又笑了,愉悦又畅快,“叫我子房。”
“好。”颜路温和地微微一笑。音容笑貌性格品行从未改变,一如当年。
“当时你是什么想法也没有就追出去?”
“……”
“没感到害怕?”
“自是感到害怕的。”
“你还是一寻究竟。”
“是的。”
“呵呵。然后呢?”
“第二晚亦如此,我关紧窗户,午夜醒来,窗纸上印着鬼影,双眼发出的青光微微穿透窗纸,耳畔传来‘咔擦咔擦’剪头发的细小声音。第二天起来,果真看到一堆碎发散落在窗前一地。一连三晚皆这般。”
“然后?”
“然后没有然后了,我坐在你的面前求教。”颜路皱了皱眉,孑然一身栖身妙法寺,自当不欲给众僧侣带来异事打扰,听闻有散仙隐居附近,就来碰一下运气。颜路自知所见乃阴间之物,但不惧应对,见张良不以为意的态度,廊外明媚日光,鸟啼婉转,鱼虾戏水,信步走在林间定会十足惬意吧。颜路把摘下来的箬笠重新扣在头上。
拱手想告辞,眼见张良也如他那般起了身,雪袜青衣,戴着一顶远游冠,正是一副跟他一同外出的模样。
“走吧。”张良在前引路。
“走。”颜路跟在后。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天气晴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