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已经面市,从今天开始,连载改为一周一更,每周周六更新,欢迎关注)
·
第二式:多次浇水
·
刚种下的树苗,根比较短和少,吸水能力弱,需要多次浇水。后面随着树根的成长,我们可以逐渐减少浇水的频率,当这棵树不用浇水都能活的时候,就算长成了。多次浇水,树苗才能活。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过植树节大规模种树,之后不浇水,导致树苗大量死亡的事情却是屡见不鲜。深圳晶报报道,由于不浇水,深圳市光明新区出现树苗大面积枯死的情况。干枯开裂的树皮,枯死倒地的树干,令人痛心。光种树不浇水,岂不像是在活埋吗?太残忍了吧。这挖的不是树坑,是树坟呀。
·
记忆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一天上了那么长时间的课,做了那么多笔记,看了那么久的书,好不容易才把知识之树种了下去。如果不及时回忆,就相当于只种树不浇水,好多树都白种了,多么可怜和可恨呀。我们要多次回忆新知识,尤其是在当天晚上,尝试不依赖书本直接回想,发现记不住的地方再翻开书看看。
·
高中时,我对研究学习方法很痴迷,看过许多高考状元访谈之类的书。书中大部分都是些泛泛的空谈,不过有一种方法让我印象很深,不少省状元都有回想的习惯,每天晚上用5~10分钟回想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的状元甚至在白天学习时已经将学到的知识点,总结整理成了图表。睡觉前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回想今天总结的图表,一张一张过,就像在脑中放幻灯片一样。如果遇到哪些回想不起来的,可以再起来看看或是第二天再巩固一下。这样只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复习巩固,效率高得惊人。
·
我将这个方法推荐给了学生张明磊,他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不过他担心睡前回想会导致睡不着,就因地制宜,改成了在每天晚上10点钟的时候,一边回忆,一边在一张白纸上把想到的内容写出来或画成图表,如果哪些地方回忆不起来就再翻书看看,大概每天花15分钟左右。
·
他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应,觉得累,差点坚持不下来。但我告诉他,累是因为这个方法让他一直处于回忆状态,高效用脑。效率高,强度大,就会累。你回忆15分钟相当于别人看书复习了1小时的效果,能不累吗?有些人也复习,但是只是一边看书一边复习,以为自己学得很认真,实际上更多用的是眼睛,而不是大脑,大脑处于低速运行的状态,很轻松但是效果很差。
·
听了我的劝告,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很快就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好处,记得更牢更清晰,做题的速度变快了。他高兴地告诉我:“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每天都要这么做。”1个多月后,他从班里的第十二名进步到第二名。
·
另一名学生孙丽颖听了我讲的这个回想法后,也是怕睡前回想会导致失眠,就改成每天晚上都跟她妈讲10多分钟她今天主要学了什么,她觉得效果也挺不错的。可见高手的学习方法,你能原样做到当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通也是可以的,至少比不做强。
·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就不怕睡前回想会导致睡不着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睡前回想很可能是他们的第二次回想。第一次回想时像张明磊那样一边努力回忆,一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和表格。到了睡前回想的时候就非常轻松了,自然不用担心失眠。
·
我们平时使用电脑、手机和空调等电器都知道要按照说明书使用。这第一招“种棵树来记忆”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大脑说明书,“用苗种树”指的是利用关键词作为线索串联课文,比如画出思维导图;“多次浇水”指的是多次回想,尤其是当晚回想。
·
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学得很辛苦,笔记做了特别多,课间都不休息,但是成绩死活上不去,被人在背后很不厚道地议论和嘲笑。“她这么努力,怎么会才考这个名次呀?” “是呀,她每天学得可认真了。”
·
【网友王小锤:我们班有这种人】【网友八门全开: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同学,看来真的是每个班都有】【网友若风巫师:我们班好像没有这样的人,莫非那个被人说的就是我?】
·
其实除了极其个别的天才或智障以外,人脑之间的差异不大,关键在于使用方法要恰当。这些成绩死活上不去的同学只想着增加学习时间,不重视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可是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谁要硬把人脑当成复印机,效果肯定不好;不当天回想,必然忘得快。
·
第二式:多次浇水
·
刚种下的树苗,根比较短和少,吸水能力弱,需要多次浇水。后面随着树根的成长,我们可以逐渐减少浇水的频率,当这棵树不用浇水都能活的时候,就算长成了。多次浇水,树苗才能活。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过植树节大规模种树,之后不浇水,导致树苗大量死亡的事情却是屡见不鲜。深圳晶报报道,由于不浇水,深圳市光明新区出现树苗大面积枯死的情况。干枯开裂的树皮,枯死倒地的树干,令人痛心。光种树不浇水,岂不像是在活埋吗?太残忍了吧。这挖的不是树坑,是树坟呀。
·
记忆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一天上了那么长时间的课,做了那么多笔记,看了那么久的书,好不容易才把知识之树种了下去。如果不及时回忆,就相当于只种树不浇水,好多树都白种了,多么可怜和可恨呀。我们要多次回忆新知识,尤其是在当天晚上,尝试不依赖书本直接回想,发现记不住的地方再翻开书看看。
·
高中时,我对研究学习方法很痴迷,看过许多高考状元访谈之类的书。书中大部分都是些泛泛的空谈,不过有一种方法让我印象很深,不少省状元都有回想的习惯,每天晚上用5~10分钟回想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的状元甚至在白天学习时已经将学到的知识点,总结整理成了图表。睡觉前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回想今天总结的图表,一张一张过,就像在脑中放幻灯片一样。如果遇到哪些回想不起来的,可以再起来看看或是第二天再巩固一下。这样只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复习巩固,效率高得惊人。
·
我将这个方法推荐给了学生张明磊,他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不过他担心睡前回想会导致睡不着,就因地制宜,改成了在每天晚上10点钟的时候,一边回忆,一边在一张白纸上把想到的内容写出来或画成图表,如果哪些地方回忆不起来就再翻书看看,大概每天花15分钟左右。
·
他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应,觉得累,差点坚持不下来。但我告诉他,累是因为这个方法让他一直处于回忆状态,高效用脑。效率高,强度大,就会累。你回忆15分钟相当于别人看书复习了1小时的效果,能不累吗?有些人也复习,但是只是一边看书一边复习,以为自己学得很认真,实际上更多用的是眼睛,而不是大脑,大脑处于低速运行的状态,很轻松但是效果很差。
·
听了我的劝告,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很快就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好处,记得更牢更清晰,做题的速度变快了。他高兴地告诉我:“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每天都要这么做。”1个多月后,他从班里的第十二名进步到第二名。
·
另一名学生孙丽颖听了我讲的这个回想法后,也是怕睡前回想会导致失眠,就改成每天晚上都跟她妈讲10多分钟她今天主要学了什么,她觉得效果也挺不错的。可见高手的学习方法,你能原样做到当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通也是可以的,至少比不做强。
·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就不怕睡前回想会导致睡不着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睡前回想很可能是他们的第二次回想。第一次回想时像张明磊那样一边努力回忆,一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和表格。到了睡前回想的时候就非常轻松了,自然不用担心失眠。
·
我们平时使用电脑、手机和空调等电器都知道要按照说明书使用。这第一招“种棵树来记忆”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大脑说明书,“用苗种树”指的是利用关键词作为线索串联课文,比如画出思维导图;“多次浇水”指的是多次回想,尤其是当晚回想。
·
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学得很辛苦,笔记做了特别多,课间都不休息,但是成绩死活上不去,被人在背后很不厚道地议论和嘲笑。“她这么努力,怎么会才考这个名次呀?” “是呀,她每天学得可认真了。”
·
【网友王小锤:我们班有这种人】【网友八门全开: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同学,看来真的是每个班都有】【网友若风巫师:我们班好像没有这样的人,莫非那个被人说的就是我?】
·
其实除了极其个别的天才或智障以外,人脑之间的差异不大,关键在于使用方法要恰当。这些成绩死活上不去的同学只想着增加学习时间,不重视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可是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谁要硬把人脑当成复印机,效果肯定不好;不当天回想,必然忘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