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吧 关注:7,927贴子:166,150

【巨坑】吴史的补全与重编计划(随时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防吞,说点客套话和计划提出的原因。
其实原来只是打算为本命们多写点东西(直接说,就是伪史),比如本渣早已完成而未发布的文言文版《(伪)吴书七·孙邵传》。后来聊着聊着就都觉得似乎整理史料,补全吴书,为一些有资格立传却还没有传的重要人物立传。于是乎,这个计划就这么开始了……
感谢脑洞和兴致,更感谢目前三位合作者!@绿绮绵缘 @吴歌瑜韵 @乌漆嘛黑是个啥
自觉胃口有点大,这计划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坑掉……


1楼2014-09-17 10:00回复
    2楼应绿绮之邀,以陆云《与兄平原书》这三封为题记~
    《与兄平原书》二十五:
    云再拜:诲欲定《吴书》,云昔尝已商之兄,此真不朽事。恐不与十分好书。同是出千载事,兄作必自与昔人相去。《辨亡》则已是《过秦》对事,求当可得耳。陈寿《吴书》,有《魏赐九锡文》及《分天下文》,《吴书》不载。又有严、陆诸君传,今当写送。兄体中佳者,可并思诸应作传。及作彼见人赞叙者,当与令伯论吴百官次第、公卿名伯,略尽识,少交当具。顷作颂,及吴事,有苍然。且公传未成,诸人所作,多不尽理。兄作之,公私并叙,且又非常业。从云,兄来作之。今略已成,甚复可惜事少,功夫亦易耳。犹可得五十卷。谨启。
    《与兄平原书》二十六:
    义高家事正当付令文耳。弟彦长昔作《吴事》,云三十卷,可令钦求。谨启。
    《与兄平原书》二十七:
    云再拜:《吴书》是大业,既可垂不朽,而非兄述,此一国之事逐亦失。兄诸列人皆是名士,不知姚公足为作传不?可著《儒林》中耳。不大识唐子正事。愚谓常侍便可连于尚书传下。书定自难,云少作书,至今不能令成,日见其不易。前数卷为时能有佳语,近来意亦殊已莫莫,犹当一定之。恐不全,此七卷无,意复望增。欲作文章六七纸,卷十分,可令皆如今所作辈,为复差徒尔。文章诚不用多,苟卷必佳,便为此为足。今见已向四卷,比五十可得成,但恐胸中成疢尔。恐兄胸疾,必述作人,故计兄凡著此之自损,胸中无缘不病。作书犹差易,赞叙亦复无几。年岁限之,犹当小复。谨启。


    2楼2014-09-17 10:03
    回复
      陆氏兄弟的遗愿,是打算完成五十卷吴书的编写。但我们觉得,五十卷对我们来说真是超出能力范围了,光人物重定位重编撰就已经可能把人数稀少的编写组累毙……还好,按目前情况看,补充并重编至三十卷,应该还是有能力完成兄弟机云遗愿的。(绿绮已泪奔
      目前重编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会陆续把一些完成的部分放上来。
      (什么?你二乔目前手头两传的完成时间在吴歌之前,居然还要吴歌带头?羞不羞啊!)


      3楼2014-09-17 10:09
      回复
        吴歌目前发布的部分,都是《三国志·吴书》里记载比较混乱,甚至缺乏的传记。《朱据传》和《滕胤传》是出现该情况最明显的两传。谢谢吴歌放大把它们都搞定了~
        附上链接:
        吴书补全计划之朱据传、朱公主传:http://tieba.baidu.com/p/3297910059
        吴书补全计划之滕胤传、滕修传:http://tieba.baidu.com/p/3298719541


        4楼2014-09-17 10:14
        回复
          坐沙发,可以把绿绮的孙拯等传一起搬过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9-17 10:19
          收起回复
            二乔目前完成的两传,则都是相对冷门的人物。
            就当策哥和刘繇在长江南岸拼刺刀的时候,位于大陆最南端的交州也正在处于汹涌的波涛中。张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将会是接下来数年岭南地区的主角之一。为此君立传的原因有二,一是此君乃交州(交阯)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二是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这件事三国志里可以说只字未提,哪怕是在士燮传,也几乎没有提及。这件事就是在岭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共表立州事件。这件事将交州抬升到与中原地区的同等地位,对于促进岭南和中原文化的影响有相当大的意义。
            基于上述二原因,二乔决定为在所有史书里还没有正式传记的张津立传。本传将会被编入新书里的《外藩列传》,也就是陈志孙吴部分里的第四传,与刘繇、太史慈、士燮并传。
            对修正传记的乌神表示感激之情~


            6楼2014-09-17 10:56
            回复
              张津字子云,南阳人也。初为汉司隶校尉袁绍门客,与典军校尉曹操等亲善。汉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诸阉官,绍使津说进曰:“黄门、常侍秉权日久,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进以为然,遂与绍结谋。【《续汉书》】及何进事败,十常侍祸乱宫闱,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中原动荡,九州不安。【《三国志·袁绍传》】
              交州刺史朱符为蛮夷所杀,汉廷命津继之。【《三国志·士燮传》】时桓王东渡江,攻刘繇等,名士多走交州以避战乱。汝南许靖与曹操书,赞津曰:“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又张子云昔在京师,志匡王室,今虽临荒域,不得参与本朝,亦国家之籓镇,足下之外援也。”【《三国志·许靖传》】
              初,交阯无州牧,太守周敞求立为州,朝议不许,即拜敞为交趾刺史。【《晋书·地理志》】建安二年,津与交阯太守士燮共表曰:“见十二州皆称曰州,而交独为交阯刺史,何天恩不平乎?若普天之下,可为十二州者,独不可为十三州乎?”诏报听许,拜津交州牧,加以九锡,彤弓彤矢,礼乐征伐,威震南夏,与中州方伯齐同。【《艺文类聚》卷六引苗恭《交广记》】交州之重,自津始也。【臣二乔案:考共表立州之事,《交广记》为建安二年,《晋书》、《宋书》为建安八年。然《吴录》载西晋王范作《交广二州春秋》,云建安六年,张津已为交州牧。即津、燮上表之时当在建安二年,非八年也。】
              津与荆州刺史刘表为隙,岁岁兴兵,【《三国志·薛综传》】战多不利。时曹操新破袁绍,以刘表与袁绍交好,意授零陵、桂阳予津,【《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吴录》】以壮津志。建安八年,津以益智子粽饷操。【《南方草木状·卷中·木类》】
              津在交州,舍前圣典训,废汉家法律,尝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云以助化。【《三国志·孙策传》注引《吴录》】又素无威信,为下人所侮,终为夷将区景所杀。【《三国志·薛综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9-17 11:03
              收起回复
                我只能帮写孙坚孙策了。


                IP属地:美国8楼2014-09-17 11:16
                收起回复
                  水逼表示前排支持。你的孙邵传呢?


                  IP属地:北京9楼2014-09-17 11:23
                  收起回复
                    《孙桓传附孙拯传》
                    拯字显世,桓从孙也。【《孙桓传》注引《吴书》。】好学,有文章。为黄门侍郎。【《孙桓传》注引《文士传》。】后主世,内侍多得罪尤,惟拯与顾荣以智全。【《晋书·孙拯传》。】常使二人记事,拯答顾问,乃下诏曰:“自今已后,用侍郎皆当如今宗室拯、顾荣畴也。”吴平,赴洛,为范阳涿令,甚有称绩。永安中,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大都督,【《孙桓传》注引《文士传》】请拯为后军司马。【《御览》卷四百二十引《三十国春秋》。】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机既为玖等所诬,【《晋书·陆机传》。】【◎《御览》卷四百六十九引《语林》:陆士衡为河北都督,已被间构,内怀忧懑。闻众军惊角鼓吹,谓其司马孙拯曰:“我闻此不如华亭鹤鸣。”】玖欺颖曰:“陆机司马孙拯备知机情,可考验也。”颖于是收拯父子五人,【《御览》卷三百七十二引《陆机别传》。】付刺奸狱,考掠千余,【《御览》卷四百三十八注引张骘《文士传》。】两髁骨见,终言机冤。吏知拯义烈,谓拯曰:“二陆之痛,谁不知枉?君何不爱身!”拯仰天曰:“陆君兄弟,今之奇士,有顾于吾。吾危不能济,死复相诬,非吾徒也。”【《御览》卷四百二十引《三十国春秋》。】门生费慈、宰意二人诣狱明拯,拯譬遣之曰:“吾义不可诬枉知故,卿何宜复尔?”二人曰:“仆亦安得负君!”【《晋书·孙拯传》。】【◎《御览》卷四百二十引《三十国春秋》:承门人费慈自诣颖,明承之冤。承喻之曰:“吾唯不负二陆,死自吾分,卿何为尔耶?”慈曰:“仆又安负君而生乎?”固明承冤。】狱吏作拯服辞谋反状,颖乃下令夷拯三族。【《御览》卷四百三十八注引张骘《文士传》。】玖又疾慈、意,亦并见害。【《御览》卷四百二十引《三十国春秋》。】拯作《萤火赋》行于世,【《孙桓传》注引《文士传》。】又作《嘉遁赋》曰:有嘉遁之玄人,含贞光之凯迈。靡薜荔于苑柳,荫翠叶之云盖。挥修纶于洄澜,临峥嵘而式坠。溯清风以长啸,咏九韶而忘味。若乃御有抚生,应物宅心。曜应春圃,凋叶秋林。振藻阳波,清景玄阴。形犹与以徙靡,神旷寂而难寻。浑无名于域外,和丘中以草音。于是混心齐物,遨翔容与。薄言采薇,收萝中野。朝观夷陆,夕步兰渚。仰弋鸣雁,俯钓鲂鱮。游无方之内,居无形之域。咏休遁之贞亨,察天心而观复。委性命于玄芒,任吉凶而靡录。【《类聚》卷三十六。】【《陆云集》有孙拯《赠陆士龙诗》十章。】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09-18 22:51
                    回复
                      补《骆统传》(骆秀部分)

                      子秀被门庭之谤,众论狐疑,莫能证明。谢渊闻之叹息曰:“公绪早夭,同盟所哀。闻其子志行明辨,而被暗昧之谤,望诸夫子烈然高断,而各怀迟疑,非所望也。”秀卒见明,无复瑕玷,终为显士,渊之力也。
                      【《陆逊传》注引《会稽典录》。】官至司盐校尉。永安七年秋七月,海贼破海盐,杀秀。【《孙休传》。】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4-09-18 22:53
                      收起回复
                        《徐详传》
                        徐详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太祖为车骑将军,都京,详与是仪、胡综俱典军国密事。【《胡综传》。】迁都尉、【《吴主传》。】少府。【《御览》卷二百三十六引《吴志》。】建安二十一年冬,曹公攻濡须。明年春,太祖令详诣曹公请降,【《吴主传》。】将谋息兵。【《建康实录·吴上·太祖上》。】曹公谓详曰:“孤比者愿越横江之津,与孙将军游姑苏之上,猎长洲之苑,吾志足矣。”详对曰:“大王欲奉至顺以合诸侯,若越横江而游姑苏,是踵亡秦而蹑夫差,恐天下之事去矣。”曹公笑曰:“徐生得无逆诈耶?”【《御览》卷六十九引《吴地记》。】因报使修好,誓重结婚。【《吴主传》。】刘备下白帝,太祖以详领解烦左部督。魏拜太祖为吴王,封详亭侯。【《胡综传》。】太祖初置节度官,使详典掌军粮,非汉制也。【《诸葛恪传》注引《江表传》。】太祖下都建业,详为侍中、偏将军,进封乡侯,与综为左右领军。【《胡综传》。】嘉禾年间卒。【《诸葛恪传》注引《江表传》、《诸葛恪传》。】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9-18 22:56
                        收起回复
                          补吴书列传第X·范丁孟万二张传 http://tieba.baidu.com/p/3300828357
                          我负责的部分:http://pan.baidu.com/s/1gdHzLUb
                          大家提到的我已都在文件里进行了修改,二乔可以拿去合编了。
                          目录:
                          朱据传
                          朱主传
                          滕胤传
                          滕修传
                          张布传
                          范丁孟万张传


                          IP属地:北京13楼2014-09-19 01:03
                          收起回复
                            我觉得孙策吧人都很有干劲啊,加油,新人报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9-20 18:09
                            收起回复
                              @乌漆嘛黑是个啥 乌黑黑对于重编史前几部的顺序提议如下:
                              始祖武烈皇帝本纪 - 太祖大皇帝本纪 - 三嗣主本纪 - 皇后本纪 - 外藩列传第一 - 桓王列传第二 - 宗室列传第三 - 公主列传第四
                              求大家的看法 @朱义封 @吴歌瑜韵 @绿绮绵缘


                              22楼2014-09-20 19: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