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呢喃吧 关注:1,596贴子:51,779

法兰西龙骑兵 法国轻、中、重型坦克发展历程【转自坦克世界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该说法国坦克与德国渊源极深,战时大量的法国坦克被德国缴获使用,而战后法国坦克借鉴了大量德国的技术,本贴来自坦克世界吧,原创。


IP属地:福建1楼2014-09-30 22:05回复
    雷诺FT-17轻型坦克


    FT-17的设计概念由法国装甲兵之父尚˙巴普提斯特・尤金・埃斯蒂安(Jean-Baptiste Eugène Estienne)提出,然而开发却是在1916年5月由当时法国汽车商中销售率首位,市占率20%的雷诺汽车自行进行。雷诺汽车的老板路易·雷诺与实际进行FT-17设计的天才工程师鲁道夫˙恩斯特˙梅茨迈尔(Rodolphe Ernst Metzmaier)以汽车工业界的量产思维进行开发;虽然在当时的法国军中同时由施耐德(Schneider)与FCM进行朝大型化发展的战车,因此轻型战车的开发并未受到重视,甚至雷诺公司与梅茨迈尔还得协助FMC开发Char 2C战车,然而很快的这两个公司开发重战车不顺遂的压力以及英国投入战车至战场的理由逼使法国军方以埃斯蒂安为首的装甲兵派将量产的可能性放在这款轻战车上,因此才让雷诺公司专注进行此型战车的开发计划。
    由于以开发适合量产的车辆作为前提,车身装甲板大部分采直角设计便于接合,同时FT-17是第一个采用引擎、战斗室、驾驶舱各以独立舱间安装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让引擎的废气与噪音被钢板隔开,改善士兵作战环境,为了改善作战人员的视野与缩小火力死角,因此设计了可360度转动的炮塔;这些创新的实用设计日后成为所有战车的设计核心概念。
    FT-17坦克在1917年2月制造出原型车,3月开始量产第一批150辆FT-17,早期量产的FT-17存在着散热风扇皮带容易断裂导致的冷却系统问题,虽然1917年只有84辆完成,但是适合量产的设计让FT-17总数迅速增加,有2697辆在1918年战争结束前出厂。考量到量产便利性,原型车使用的铸造圆锥形炮塔在量产初期改为铆钉接合的八角形炮塔,随后又改为铸造炮塔;1918年3月31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末被广泛使用于法国军队和美国军队,FT-17停产时法国陆军接收了3144辆FT-17,美国陆军接收了514辆,意大利则接收了3辆与设计图,法国最终总共生产3694辆。虽然数量庞大,但未达到在1919年结束时制造12260辆(其中4,440辆在美国)的生产目标。它价格便宜且适合量产。反映了以数量为优势的战术思想:凭借成群轻型坦克应对防线。
    战争结束后, 大量FT-17坦克失去战场,以二手剩余物资军售甚至是以废铁的方式销往世界各地(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瑞士、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巴西、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日本)。
    芬兰于1919年7月从法国购得32辆,后于1943年退役,其中14辆为短管火炮型,另18辆为装有8mm哈奇开斯机枪的机枪型。
    瑞典于1923年购得一批,后于1926年8月退役
    此期间, FT-17先后被使用在西班牙内战、中国军阀混战、波苏战争、泰法战争、俄国内战等战争中。一辆在入侵南斯拉夫之战中被破坏的南斯拉夫皇家陆军的FT-17坦克
    FT-17坦克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该型坦克已经完全过时,但波兰、芬兰、法国和南斯拉夫王国的军队仍然在使用。在1940年。法国军队仍有8个营装备了63辆FT-17。
    二战爆发前,波兰军队还有17辆FT-17。
    苏联红军曾缴获白军的14辆坦克并将其焚毁。又在克拉斯诺耶索尔莫沃工厂将他们重建,并命名为“自由战士列宁同志”,实际上是完全复制FT-17。
    最终,FT-17坦克先后在阿富汗、比利时、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意志帝国、纳粹德国、伊朗、日本、立陶宛、荷兰、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白军、苏联、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挪威、美国和南斯拉夫服役。


    IP属地:福建2楼2014-09-30 22:06
    回复
      夏尔D1中型坦克


      法国中型步兵坦克,但不知为什么,其吨位相当于索马S-35中型坦克,但往往被法国人称为重型坦克。其拥有一门47毫米SA34火炮,2挺7.5毫米机枪,最大装甲厚35毫米,重量13吨,有一台雷诺4缸45马力汽油发动机,速度18千米/时,3名乘员.
      D1中型坦克1927年开始研制,1932年开始生产,共生产160辆。 其中152辆参加了抗击德国闪击的战斗,并18辆被德国缴获,被德军用于训练。D1坦克采用铆接装甲,被击中后乘员容易阵亡,性能在二战初期就已经落后。


      IP属地:福建3楼2014-09-30 22:06
      回复
        夏尔D2中型步兵坦克


        这是D1中型坦克的后继型号,1934年由雷诺公司开始研制。法国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定名为D2 Bis。
        其拥有一门47毫米SA34火炮,1挺7.5毫米同轴机枪,装甲厚20~40毫米,重量18.5吨,一台雷诺6缸150马力汽油发动机,速度23千米/时,3名乘员,从1936年到1940年一共生产了100辆D2坦克。但遗憾的是,这批坦克并没有集中装备,而是分散到各个步兵部队中。


        IP属地:福建4楼2014-09-30 22:06
        回复
          哈奇开斯H39坦克


          哈奇开斯H39坦克(Hotchkiss H-39)是同德国II号型同级的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2吨,正面装甲4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L/33加农炮和一挺机枪,一台六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2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36公里。H39坦克的装甲防护比德国2型坦克要好,37毫米炮的威力也大一些。这款坦克法军装备了790辆。德国人缴获了不少H39,就命名为38H 735(f)


          IP属地:福建6楼2014-09-30 22:07
          回复
            雷诺R-35轻型坦克


            1934年,法军组建第1个轻型机械化师时,要求用一种新的轻型坦克取代当时部队大量使用的“雷诺”FT-17坦克。同年,雷诺公司设计的“雷诺”ZM(R35)坦克被选中,并很快投产。1936年首批R-35轻型坦克交付部队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是法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雷诺R-35坦克战斗全重10吨,正面装甲4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一挺机枪,公路最高时速20公里。R-35坦克装甲防护较好,火力就差一些,穿甲能力不如德国II号坦克的20毫米机关炮,而且动力不足,速度较慢,但对付德国I号、II号坦克绰绰有余。
            该坦克的一种改进型是AMX-40(R40)。变型车有束柴运载车,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弹炮,自行迫击炮,弹药输送车等。1940年5月,945辆“雷诺”R-35/R-40坦克部署在南线,其中810辆属于集团军建制,另外135辆编在第4后备装甲师内,其任务是支援步兵作战,但由于公路行驶速度低,缺乏实施远距离机动的能力。从1936年法国军队开始装备R-35坦克,一直服役到1940年法国投降,该坦克一共生产了1900辆。
            法国沦陷以后,德军广泛利用缴获的“雷诺”R-35坦克,把它们改装成各种专用车辆。大多数改装成自行火炮,还有些被改装成弹药输送车,牵引车等。


            IP属地:福建7楼2014-09-30 22:07
            回复
              FCM-36轻型坦克

              1934年在土伦的索玛公司当时已经涉及了CHAR B1和CHAR 2C重型坦克的生产,所以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设计出的新坦克创造性的采用了焊接技术,一改往日全是铆钉的坦克风格,倾斜的装甲布局和采用柴油发动机也给军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5年6月9日经过第一次评估之后它就被送回索玛公司进行改进,要求降低车体重量的同时提供更好的防护,对悬挂的可靠性也必须加以改善。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中索玛公司将该坦克的防护从30毫米改进到了40毫米(主要手段是在基础装甲上再焊接10毫米的附加装甲板),在炮塔换了单个的稍大型号之后,火力也得到了改善,采用SA-18型37毫米火炮,和M31型7.5毫米机枪。次年7月9日该坦克通过了验收,并且命名为FCM36型。
              FCM36投入生产以后,单价为45万法郎,远超过它的竞争对手霍奇开斯H35坦克、雷诺的R35坦克,而且后两者已经开始生产,结构和维护也简单的多,所以FCM36只生产了100辆就草草收场了,底盘号为30000到30100。虽然后来索玛公司对于FCM36坦克也希望增强火力而使得它重新被军方认可,但是因为炮塔当时的焊接技术不过关,如果采用更大口径的火炮焊接点会因为后坐力的震动而开裂,所以不得不放弃。
              德国人占领法国之后大约缴获了50辆FCM36型坦克,1943年随着德军装甲部队损耗日益严重,所以德军考虑将10辆FCM36改造成坦克歼击车。新型的坦克歼击车装备有一门46倍口径的75毫米PAK40型火炮,也被称为黄鼠狼1型,他们被编入第21装甲师下面的特种坦克实验200营,由阿尔弗雷德·贝克少校指挥。


              IP属地:福建8楼2014-09-30 22:08
              回复
                B1重型步兵坦克


                B1重型坦克是一战后法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1931年开始装备法军。B1体现了当时法国对坦克支援步兵作战的火力和防护要求。B1坦克在生产35辆后,决定增大其装甲厚度和增大发动机功率,改进为B1-bis型坦克。至法国投降前,B1-bis型共生产365辆,其中66辆装备给第
                1、2、3、4装甲师
                B1重型坦克拥有47毫米及75毫米火炮各一门,正面装甲60毫米,战斗重量30吨,而且设计新颖,主炮塔关闭之后仍有相当良好的视野,车底亦设置紧急逃生门,此外传动系统也有装甲保护。可说是二战初期除苏联KV重型坦克以外,火力及防护力最强的坦克。德军初次遇到夏尔B1坦克,只能用“震撼”一词来形容士兵的感受,因为德军制式的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这种坦克的装甲,唯一的机会是瞄准侧面的一个小通风罩,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夏尔B1坦克的机械性能不太稳定,经常抛锚,而且需要4名乘员高度协作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法军当时非常缺乏这样训练有素的坦克手。
                B1的重量使它在机动时显得十分笨重迟缓,而且主炮塔的设计只能容纳车长一人,必须同时兼顾搜索,装填以及射击等任务,令车长负担太重,不过此坦克有两位负责无线电的人员,第二位主要工作是帮忙车长装填的工作,可以稍微减轻车长负担。此外车身战斗室的弹药架后方就是引擎所在,往往发生引擎被毁后诱爆弹药的惨剧。
                德国将掳获的B1坦克更名为 B2 740(f),并且取消了车体前方的75mm炮
                法国投降后,B1坦克仍在维希法国军队中服役。1944年,在自由法国领导下的法军使用了少量B1-bis参加解放鲁扬港的战斗。


                IP属地:福建9楼2014-09-30 22:08
                回复
                  SAU40/索玛S-40重型坦克

                  SAU40重型坦克于1937年在索玛S-35中型坦克基础上研制,SAU40拥有有一门47毫米反坦克炮。另有一门75毫米火炮用于打击森林等阵地里的敌方阵地,47毫米反坦克炮进行反装甲反载具射击。火力与B1重型坦克相当。
                  S40和以前型号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更利于生产的略宽的简化车体,发动机的功率从190马力提升到了220马力,最大速度可达45公里/小时,对传动装置进行了微调,前轮前移。采用了新的更宽的ARL 2C炮塔。
                  SAU40原计划于1940年6月底或7月开始生产。SAU40自行火炮原计划用于装备轻型机械化师(DLM),相当于装甲步兵师的ARL V39。与ARL V39同时订购36辆(24辆自行火炮和12辆指挥型,编制同ARL V39),但由于法国沦陷,1940年5月1日取消定货,原因是与新式75毫米APX炮的整合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军方想用ARL作为标准装备,以利于生产,因此,重新订购了72辆SAU40作为坦克歼击车,装一门47毫米SA37型炮(就是陆军炮兵的47毫米反坦克炮)。SAU40没有量产,但SAU40的原型车可能被编入一个临时部队参加了1940年6月前的战斗。


                  IP属地:福建10楼2014-09-30 22:08
                  回复
                    AMX 40轻型坦克

                    1940年3月开始研制,但是在1940年6月德军占领法国后,该计划被迫终止。AMX 40最初计划使用半履带底盘,但最终回归正常设计。整个战车的设计非常具有创造性,大量使用曲线造型,使坦克在任何角度都有跳弹外形。


                    IP属地:福建11楼2014-09-30 22:08
                    回复
                      BDR G1B/雷诺G1R/洛林G1L 重型坦克



                      法国人对于主力坦克的研究,要早于美国的M4和苏联的T34。在1935年法国的H35霍奇开斯、FCM36、CHAR B1、雷诺R35这些用于步兵支援的坦克已经大放异彩,但是他们未成功研制自己的主力坦克,D1和D2的性能一直让法国人感到不满。因此在1936年5月,装备评价委员会要求研制一种拥有充足的装甲和可以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的坦克,但是出于机动性和价格的考虑,坦克要足够的轻(20吨或更轻)。
                      在10月,一个特殊的委员会对法国工业提出了Char G坦克的进一步的挑战:至少40km/h的最高速度,200km的行程,同Char B1 bis坦克一样的防护(大约60 mm 左右),120cm的涉水和250cm的跨沟能力,对毒气进攻的完全防御,外型不能妨碍运输,同时装备一门可以摧毁所有敌方中型坦克的高速炮和两挺机枪。而在发展过程中又要求装备有75毫米坦克炮,来继续占据未来战争中的优势。
                      G1R坦克木质模型由7家公司共同竞标了这个项目,其中就有贝蒂特-多诺-罗塞尔(Baudet-Donon-Roussel)公司,因此他们的计划也就被称为BDR G1B。这款坦克外形规格为5560毫米长,2800毫米宽和2850毫米高,350毫米宽的履带,1.45米的的涉水能力。它最初计划安装一个横置风冷的波特12V型320马力发动机,520升的油箱,整个坦克采用电传动模式,悬挂上G1B每边有7个负重轮,无需每日进行润滑工作。
                      武器将包括在车体的一门70发备弹的75mm SA35型坦克炮。但是因为要容纳75毫米火炮的炮塔,原先的FCMF4单人炮塔仅给原先的SA32炮配备,所以一个人难以应付,BDR公司不得已计划换装了ARL公司的ARL3炮塔,增加2个炮塔乘员并且在顶部和左侧增加2挺机枪自卫。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整车吨位增加到了37.5吨,而且运载极其不便,更难以让人接受的是320马力不足以增加它的机动能力,所以设计的最大速度只有30公里每小时。坦克底盘依旧使用老式过顶式履带设计,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是负重轮缓冲距离小,坦克在行驶中颠簸很严重,因此由于技术缘故和它的体重过大让法国军工业无所适从,仅仅在完成了木质模型后就放弃了。


                      IP属地:福建12楼2014-09-30 22:09
                      回复
                        AMX-13/SS-11轻型坦克


                         该坦克装备于法军,在主炮两侧各装2枚SS-11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导弹重30kg,射程350~3000m。


                        IP属地:福建16楼2014-09-30 22:10
                        回复
                          洛林40(t)中型坦克

                          1952年完成了唯一一辆样车的试制,在其通过了测试后,并未进入量产。该型坦克最大的特色是悬挂系统的空心负重轮和摇摆炮塔,尽管空心负重轮使坦克额外获得更好的减震性能,却使可靠性降低:悬挂系统在稍微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就很容易断裂。在以后的坦克上很少出现这种设计。


                          IP属地:福建21楼2014-09-30 22:11
                          回复
                            查狄伦25(t)中型坦克




                            IP属地:福建22楼2014-09-30 22:11
                            回复
                              AMX M4 (1945/1948)重型坦克




                              IP属地:福建23楼2014-09-30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