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吧 关注:268,002贴子:30,342,042

【采薇南山】卿尚小,共采薇,风欲暖,初成蕊,四季流转又几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采薇南山 卷首语––––––––––】
长安,你在谁的梦里?长安,你在谁的心中?
当汉朝江山几度易主,当物转星移岁月交替,我们站在历史的江畔品曾经的大汉古韵,一曲《采薇》引你我入梦,共铺美人伊歌。
“卿尚小,共采薇,风欲暖,初成蕊,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
卿初嫁,独采薇,露尚稀,叶已翠,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
长安,你在哪儿?宜主一曲掌中舞引我觅你,昭君出塞驼铃声引我觅你,可是你依旧了无踪迹。
褪色的红墙见证了大汉王朝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汉宫中悲欢离合。汉宫啊汉宫,多少美人香魂葬送于此,可你终究许了谁从容安好?汉宫啊汉宫,当西域的调子回旋在大汉王朝之中,你是否也想像大漠孤烟天涯?你的十里红墙,束缚了金戈铁马还是盛世凯歌?
长安,当我们放弃寻找你,我们并非不再喜欢你,只是,我们的心中,已有自己的岁月长安。亦或许,到头来不过一句:
采薇南山,一世长安。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10-10 16:06回复
    【第贰册 贴规&采选规则&报名注意事项】
    【━━━━━━━━━━ 采薇南山 贴规━━━━━━━━━━】
    本帖背景设置为汉朝汉景帝期间,以宫斗与帝妃为主,政斗只依靠剧情出现。希望美人儿们塑造的每个人物都能有血有肉、感情丰满。楼主一直比较喜欢汉朝,本贴尽力依照资料最大程度还原汉宫,但因资料不够齐全或版本不一过为琐碎,仍有疏漏还请诸位美人儿见谅。
    ━━━━
    【壹】演绎格式 [位分 名字 居所 演绎次数],家人子[家人子 名字 居所 家世 次数]。格式以清晰明了为主,升级标准并非演绎次数,演绎次数在本贴仅仅只为演绎次数,不能兑换其它(如侍寝、陪膳等等),楼主更加注重剧情发展以及演绎质量。
    【贰】演绎标准 参与贴子的美人儿需要在线保证,一天至少出现一次。有事请假请假,码字电脑四行手机六行,水戏拒接,演绎合理。切忌控戏、抄袭、人设过苏等
    【叁】为了剧情合理,初入汉宫家人子的家世将抽签决定。楼主保证抽签将绝对公平,家世是册封家人子的重要准则,但并非唯一准则,或者说家世在汉宫很重要,但并非没有家世寸步难行。当然,依据宫嫔的发展,楼主也将在剧情中改变该宫嫔家世,亲属或升或降均无定数,所以说家世并非绝对。不同家世演绎不同人物性格也并非不好,美人儿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肆】宫斗中陷害戏请预先支会楼主或管理组,陷害要保证不烂俗(例如红花、麝香这种就可以用其它香料或药物替换)、真实(一切有据可依,不凭空捏造),最重要的是不控戏、合理。什么算合理?你不能凭空说别人喝的茶里有红花,你也不能凭空说别人身边的婢子被买通。鉴于买通婢子的可控性过大,本贴不支持以买通婢子方式进行陷害等等。
    【伍】时间天气事件等每日楼主根据剧情不断发放,正常情况下三日两月,也会有因剧情而延缓时间情况。总而言之,一切以楼主公告为准,请诸位美人儿每日关注。
    【陆】嫔妃侍寝六次抽孕签,抽中后,楼主或管理组会根据时间私下通知遇娠反应,胎满九月抽子女签。皇帝之嫡长子称“太子”,其余称“皇子”。皇子、皇孙称呼有时候前缀其母的姓氏,如卫子夫子刘据称“卫太子”,刘据之子称“史皇孙”(其母为史良娣),皇帝之女称“公主,主”。皇子公主诞生后由乳母照看,生母其实接触不多,五岁之前可适当控戏。六岁后皇子即入学龄,逢年节生辰才与生母见面(当然可以偷偷探望,一切取决于是否得宠)。
    【柒】仅楼中楼可水,闲聊或商讨剧情请加采薇南山Q群。另外,本贴为汉朝演绎,切莫出现不符合汉朝背景的物品(如:椅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10-10 16:08
    回复
      【━━━━━━━━━━ 采薇南山 采选规则&报名注意事项━━━━━━━━━━】
      《后汉书·后妃序》有载:“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相法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八月”是指秋季,庄稼收获季节,征收赋税同时选妃充掖汉宫,而值得一提的是选妃仅择洛阳及附近的适龄良家女子。“算人”即核查户籍人口而不致于遗漏。“相工”即以相面算命为职业的人,当面挑选,然后再以车载入宫中复选。本贴为剧情不局限亦为最大程度遵照历史,斟酌出以下几点,请入宫的美人儿细阅。
      ━━━━
      壹|入宫家人子年龄最小不过十三,最大亦不过二十。请诸位根据人物性格等多重因素择定适合人物的年龄。
      贰|家人子皆默认为容貌上乘,但可根据自身人物性格特点自行斟酌。例如妖娆妩媚者可描写为凤眸,英姿飒爽者可描绘为浓眉大眼等等。但切莫描写过苏、白。
      叁|“良家童女”未硬性规定为官宦人家女子,故请根据解签后家世发展后续。例如家世签为寻常百姓家出身,演绎中请注意莫出现“自由娇生惯养”“披金戴银”“十指不沾阴阳水”这类逻辑性错误。
      肆|汉朝择家人子均出自洛阳及附近,本贴参照诸多因素采选规则中决定不依照此条,改为凡大汉国土内良家合适女子皆可。入宫美人的籍贯请根据5L“大汉国土”选定(西域非剧情者不可择)。
      肆|通过“算人”一词及诸多资料,我们可知每年八月凡洛阳及附近符合标准的良家女子皆需参选,但为本贴剧情考虑,决定并非年年择选家人子,大约定为三至四年一次,或根据剧情而定。
      伍|依照资料,汉朝妃嫔八等之下设上家人子、中家人子,本贴为清晰明了,凡初入宫待选美人皆只称家人子。演绎一至两天后楼主将根据演绎情况结合家世进行册封。
      陆|一切入宫美人姓氏均请从百家姓中挑选,名字莫以字音好听、字形好看为原则。
      柒|才艺每人最多不过两项(忌医术、武功此类),两项均默认为擅长。可以说各种活动(比如家宴)中拼的不是跳舞跳的好不好,而是创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10-10 16:09
      回复
        【第伍册 全年节日】
        【━━━━━━━━━━ 采薇南山 西汉全年节日━━━━━━━━━━】
        【上元节】正月十五,野史载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故定为上元节。值得一提的是吃元宵的习俗起于宋朝,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花朝节】二月十二,花朝节又称花神节,相传为百花之神生日。
        【上巳节】三月初三,古人认为水是至洁之物,祓禊活动可以通过洗濯身体,祛灾禳福。根据史书的记载,至汉朝,三月上巳定为一个节日。 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便函于记忆和统一,魏晋后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日。 明人谢肇淛《五杂俎》中记载:“三月三为上巳日,此是魏晋以后相沿,汉犹用巳,不以三日也,事见宋书”。 这天人们采荠菜花煮鸡蛋,传说可治头痛,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女子则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藉以消灾灭难。
        【寒食节】于清明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秋千亦为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端午节】五月初五,常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七夕节】七月初七,由於过往女子的针黹技术为生产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诞,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名为「乞巧」。其间结会彩楼,预备黄铜制成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渐渐七夕成为「女儿节」。而事实上,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本贴为清晰决定乞巧节为七月初七。
        【腊八节】腊月初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指在腊八这天用醋泡蒜,也叫腊八醋。浸泡二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青绿或碧绿,颜色由蒜的品种决定,颜色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有腊八蒜和醋饺子拌吃,也拌凉菜。另外,汉族古俗在腊月戴面具跳巫舞,击细腰鼓,驱傩逐疫。
        【祭灶日】腊月廿三,称小年。食灶糖。
        【除夕】腊月三十。汉朝的春节,是没有饺子可吃的,且由于汉朝没有火药,就没有烟花。所以,只能燃放竹子。此为‘ 爆竹 ’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4-10-10 16:13
        回复
          【第陆册 宫嫔品级及用度】
          【━━━━━━━━━━ 采薇南山 宫嫔等级及用度━━━━━━━━━━】
          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为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本贴即使用此品级,而宫嫔位比官爵自武帝时期出现,故本贴宫嫔用度无合理资料可依,为虚构。
          ━━━━
          一品|皇后|母仪天下,掌管宝印,统管后宫。独居椒房殿,有家人子十二人,宦官十人,①仅皇后出入不必步行,乘八人步辇。②仅皇后可饰以牡丹、凤凰、正红、明黄、黑。每日供椒房殿单独鸡鸭鱼肉,丝绸锦缎。常有西域番邦进贡之物,金银珠宝不缺,用度奢侈。③对下自称为孤,对帝称妾,敬称“皇后”或“皇后殿下”。
          二品|夫人|地位仅次皇后,有家人子十人,宦官八人。每日供单独鸡鸭鱼肉,丝绸锦缎。偶有西域番邦进贡之物,金银珠宝不缺,用度奢侈。③自夫人至末品,均对下称本夫人,对帝称妾,亦均敬称为“姓氏或封号+夫人”。
          三品|美人|有家人子八人,宦官六人。每日供单独鸡鸭鱼肉,丝绸锦缎。有帝赏赐西域番邦进贡之物,胭脂步摇均为上品,用度富足。
          四品|良人|有家人子六人,宦官四人。每日供单独鸡鸭鱼肉,丝绸锦缎。胭脂步摇均为精品,用度富足。
          【 - 自良人起居未央九殿,配独立膳房,用度富足 - 】
          五品|八子|有家人子四人,宦官二人。时常供鸡鸭鱼肉,丝绸锦缎。胭脂步摇为佳品,用度有余。
          六品|七子|有家人子二人,宦官一人。时常供鸡鸭鱼肉,丝绸锦缎。胭脂步摇寻常,用度无余。
          【 - 自七子起居桂宫十一殿,桂宫宫嫔共用一膳房,用度无需贴补 - 】
          七品|长史|有家人子二人,无宦官。偶尔供鸡鸭鱼肉,换季时供丝绸锦缎。胭脂步摇粗劣,用度不足。采选入宫家人子最高封此位分。
          八品|少史|有家人子二人,无宦官。年节供鸡鸭鱼肉,换季时供丝绸锦缎。胭脂步摇粗劣,用度不足。
          【 - 以上宫嫔随居桂宫偏轩、偏阁,用度需贴补 - 】
          ━━━━
          ④请仔细查阅①至③
          ⑤本贴不具体规定宫嫔服饰妆容,说到底一切根据地位及得宠程度而定。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10-10 16:14
          回复
            【第柒册 汉宫宫规&刑罚】
            【━━━━━━━━━━ 采薇南山 宫规━━━━━━━━━】
            【壹】关于行礼:汉朝礼仪颇多,但为本贴简洁,只择选以下三种礼仪。不硬性规定行哪种礼,请美人儿自行斟酌决定哪种场合行哪种礼。演绎中切忌出现所谓“俯身请安”“万福礼”等词汇。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 - 对尊敬者或于正式场合行此礼 - 】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 - 非特殊场合行此礼 - 】
            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 - 用于极其正式场合,如祭祀 - 】
            【贰】关于坐立:汉代没有椅子,那要怎么描写呢!请见下
            立容|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
            坐容|汉代的经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叁】关于太子妃妾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肆】关于称呼
            ①汉代皇帝“朕”这个自称一般只出现在大朝会或者诏书及史书等文字当中。大臣一般又是怎么称呼皇帝的呢?一般大臣称呼皇帝为陛下,亲近点的可以叫君上那些抱着大腿喊君上的要么是元老大臣要么是皇帝他们家亲戚。
            ②汉代万岁这个词很普通,常用于普通人家祝寿用,比如祝某某老万岁。打胜仗也可以用比方说:大汉万岁。至于吾皇万岁~对不住您得到一千多千后唐朝才能见到。
            ③汉朝皇后一般自称孤,孤也可指太后太皇太后自称,不过太后和太皇太后普遍自称哀家、老身。其它人则称皇后为皇后或皇后殿下,称呼太后和太皇太后则直接称呼太后,太皇太后则可。皇帝对于太后,太皇太后则称为母亲,皇祖母。
            ④太子,诸侯王,及诸侯王世子皆可自称孤。诸侯王亦可称寡人。外人称太子为殿下,诸侯王为大(音代)王。公主自称吾,予,见皇帝则自称自已封号,而外人则直接呼其封号+公主即可。诸侯王女称翁主自称与公主同,外人称之翁主即可。
            ⑤汉代“大人"是对父亲称呼,所以古代称呼官员只用姓+官职就行了。如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称呼霍骠骑即可,但一品即三公作为尊重可不用姓直接称呼官职,如大将军卫青称呼大将军即可,列侯直接称呼其爵,如留侯张良即称呼留侯。
            【伍】关于汉服
            汉服款式颇多,下附百度链接,请美人儿详阅。切莫出现旗装,大拉翅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4514.htm?fr=aladdin
            【陆】关于官职
            附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3342876668
            【━━━━━━━━━━ 采薇南山 刑罚━━━━━━━━━】
            杖责 罚抄 褫夺封号 降级 贬入冷宫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10-10 16:15
            回复
              采薇南山所有资料归属权属管理组,任何资料未经允许不可抱。
              愿各位美人儿在采薇南山玩得愉快。(各路链接在此楼)
              采薇南山管理组:@丶沉默纪年灬 @清新玲珑 @luoxue246437 @渊青玥 敬上
              采薇 - 覃沐曦

              ——————————————————End———————————————————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10-10 16:18
              收起回复
                采选入选名单:
                赫连珺|16|长安|箜篌 舞蹈|六品武官护戎将军之妹|@布丁】晗
                顾青禾|15|辽宁|清歌 掌上舞|五品文官辽宁郡史庶女|@夫何奈若兮
                白静儿|17|浙江|烹茶 舞|六品文官浙江安平县县令侄女|@嫣然若静
                虞卿辞|15|云南|古琴 女红|云南书香门第嫡女|@Skate丶木槿
                薛墨青|13|云南|棋艺 烹茶|武官五品护夷将军义女|@笑里与卿语
                佟毓妍|15|河北|书法 女红 |文官五品太医令嫡女|@佟佳蝶月
                邓云华|15|朝鲜|书画 女红|朝鲜富户嫡女|@忆云华
                阮千旖|16|浙江|箜篌 诗词|武官五品偏将军外甥女|@姬の紫恋
                寇玟熙|14|内蒙古|舞剑 箜篌|文官五品太卜令庶女|@冰封_葬爱
                未入选名单:
                沈玊(su)卿|17|越南|琴 烹茶|越南富户庶长女,现分配至永宁殿服侍太后|@梦呓亦识心丶
                首幕剧情:
                太后凤体抱恙,因只皇后庭训入选9位家人子,良人乌云娜忽至。(此处大家自由发挥)家人子承训后,回永巷候旨听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4-10-10 16:36
                收起回复
                  【汉景帝 刘启 明光宫】
                  骨节分明修长指捻着朱砂笔专注于案牍上的竹简奏章,一批阅便是数个时辰,颈项酸痛不已。将朱砂笔搁置于笔枕上,伸了个懒腰,赵明道前些日子母后与皇后安排的采选之事已落实,今日是家人子入宫承训之时。听闻赵明所禀未置一词,反是一把将竹简推开,显得有些烦躁。朕尚为东宫太子时,妃妾并不少,却最终只剩下皇后与乌云娜,若乌云娜尚在我是东宫太子时纳为妃妾,不知还能存活到今日。如今汉宫再添家人子,又将是一场风波起。
                  今日家人子入宫不知乌云娜又会闹什么性子,念起她是满满的无奈。纵然朕再偏宠着她,如今为了这大汉,为了母后,为了她性命着想,也不得不选新人。
                  低低沉沉嗓音响起“深秋了,赵明,你替朕走一趟椒房殿,让皇后庭训后安排好家人子,毕竟是离乡背井,不易。”想必乌云娜今日是待不住鸣鸾殿的,让赵明去椒房殿时若见到乌云娜,便让她和皇后都注意着身子,帮着点皇后处理琐事,毕竟偌大汉宫,也只她二人资历深,母后与皇祖母都年迈了。赵明应一声诺便退出元清殿去传话。
                  @渊青玥 @乔安安_


                  18楼2014-10-10 17:30
                  回复
                    【采薇南山时间表】
                    时:景帝元年10月
                    季节:深秋
                    天气:天干物燥,多为晴天
                    地点:汉宫
                    事件:采选告一段落,家人子承训
                    注:家人子默认统一由宫人引领到椒房殿正殿。引领人由皇后控。家人子统一入殿。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0-10 17:50
                    回复
                      【汉景帝 刘启 明光宫】
                      将手头紧余几分竹简奏章批注完,赵明道午时将近,皇后那儿也是准备妥了。朝后便一直议事,还着朝服多有不便,即唤人伺候更常服,绛紫曲裾,以腰带束之,垂之玉佩,束发以玉笄穿之。承舆前往椒房殿。
                      片刻即至椒房殿外,宦官唤起“陛下驾到”,即有宫娥躬身请礼。落舆行入,是见午膳贝妥,皇后问礼,道一句“梓童平身”便携其手入内。
                      @渊青玥


                      72楼2014-10-11 11:47
                      回复
                        【汉景帝 刘启 明光宫】
                        膳间静默无语,也不知从几时起,我与梓童变成这个模样了,是在栗姬之前,还是在梓童没了孩子之后?虽她非我心中所爱,但到底十多年夫妻情分,我是与她相敬如宾的,也许这样是最好。听着她在耳边细语说着几个出挑的家人子,不思旁事,翻阅竹简,一列列看着,说道“你做事向来有度,就这样定了,待禀与母后和皇祖母后,便着手去办吧。合简与她闲话“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幸得我有妻如此,分忧不少。”
                        @渊青玥


                        78楼2014-10-11 12:40
                        回复
                          【汉景帝 刘启 明光宫】
                          大手覆在她手背之上,握之而轻拍,转眼间,我已年三十又二,而她,竟也年过三十了,她这三十年的人生中,有一半是陪我度过的,念着这份情,也念在皇祖母的面上,只要她张弛有度,她依旧是我刘启比肩而立之人,依旧是母仪天下的那个人。听她恭顺之言,只言“如此甚好。”话及此,便已相对无言,非我不愿与她言说,却不知除却这些,还能说些什么。在椒房殿小憩片刻便离去。
                          @渊青玥


                          82楼2014-10-11 13:11
                          回复
                            【采薇南山时间表】
                            时:景帝元年11月上旬
                            季节:初冬
                            天气:初雪未降,寒
                            事件:家人子承训后,一同在永巷听封,并各迁入桂宫各殿的轩阁。


                            84楼2014-10-11 14:07
                            收起回复
                              【掖庭内侍 方全】
                              时景帝元年十一月,受帝后之命,拟旨封妃,万不敢半分拖沓,领众宦官匆匆而至永巷,待众家人子至,方放了嗓子宣读诏书。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佟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长使。制曰可。@佟佳蝶月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寇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长使。制曰可。@冰封_葬爱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邓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长使。制曰可。@忆云华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云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如果没有疼先森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顾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夫何奈若兮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白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 嫣然若静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赫连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布丁】晗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阮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姬の紫恋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庄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lanqing彼岸
                              制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家人子薛氏恭顺谦和,性资敏慧。有司奏宜入掖庭奉帝后,为少使。制曰可。@笑里与卿语
                              小宦官们一件件竹简递来,我则一道道诏书宣读着,终于是宣读完了。吁了一口气,谄笑道“恭喜各位夫人了,各位夫人的居地,皇后殿下也是安排了,今儿便请各位夫人尽快入住桂宫吧,小人告退。”说罢躬身而退。
                              常宁殿—绯烟阁(长史佟毓妍)—惠竹轩
                              曲台殿—听风阁—绮梦轩(少史云袭)
                              含章殿—雩晓阁—绘雅轩
                              东明殿—绛紫阁(长史邓云华)—萦碧轩
                              玉芙殿—秋阑阁—清芷轩(少史白静儿)
                              惊鸿殿—灵妍阁—镜青轩(少史赫连珺)
                              舒宁殿—馆娃阁(长史寇玟熙)—漪澜轩
                              丽正殿—霁月阁—思懿轩(少使阮千旎)
                              昭台殿—惜颜阁—汀兰轩(少史庄卿爻)
                              毓灵殿—倾香阁—陌韵轩(少史薛墨青)
                              颐华殿—凌波阁—锦画轩(少史顾青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8楼2014-10-11 14: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