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话吧 关注:4,012贴子:129,694

回复:福州话与语文 作者:朱天骐的微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老得不能再老,这老人很“醉”,但书面的字是“瘁”。诸葛亮说“鞠躬尽瘁”,也就是说“我要为蜀国服务到老得不能再老了”。“瘁”从困病引申出枯槁、衰老之意。《周书•皇甫遐传》“ (遐)形容枯顇,家人不识”(顇,同“瘁”),皇甫遐老到样子都“瘁”了,家人都认不出。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59楼2015-01-15 22:41
收起回复
    旧时官府中检验命案死尸的人为“仵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知县是有了成心的,只要从重坐罪,先分付仵作报伤要重,仵作揣摩了意旨,将无作有,多报的是拳殴脚踢致命伤痕。”这样非秉公办事的仵作很普遍,故设机关、耍滑头、搞舞弊、蒙骗人,福州话叫“作仵”。{我认为会不是作胡or糊}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60楼2015-01-15 22:43
    收起回复
      福州话说这个女孩子已经是有“主字”的人,意思是她已经看好了一户人家了。“主”的本字是“柱”,表示房子的柱梁。“字”上的宝盖头“宀”,像屋顶,还有烟囱。宀下的“子”表示小孩。“主字”就是男子盖好了房子等待娶亲生孩子。“待字闺中”的意思也是从这里来的。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65楼2015-01-23 19:39
      收起回复
        拜年时,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压岁”是“压祟”,“祟”是妖魔鬼怪。大人的意思是,要是“祟”半夜来找小孩,小孩赶紧把压在枕头下的钱给“祟”,拿钱换平安。福州话把压岁钱,写作“硩岁钱”。硩(chè),古字,只有“摘取”和“捣毁”两义,与“压”并无关系。南昌话,压岁钱写作“笮(ze)岁钱”。《增韵》“笮,压也”。“乍”(zha)音,福州话可读da,如“诈死”(假装不知道)。西汉王莽铸造“货泉”(钱币),中有“笮钱”,《礼记》《食货志》里有记载。大致是铜制圆形方孔钱。
        压岁钱叫“da岁钱”,福州人还有一说法,说是“脰腭钱”。“脰腭”是脖子。脰,《说文》“项也”,《玉篇》“颈也”。腭,与表下巴的“颌”有关。古时,压岁钱是用红丝线串起来的铜钱,给时就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福州话说的压岁钱,音与“脰腭钱”倒也合的起来。
        “笮岁钱”和“脰腭钱”是可说的,而“硩岁钱”有何说法,还待有人来指点。毕竟,到了清明,是“硩纸”还是“笮纸”,又要思量一番。
        {话说之前吧里有讨论过这话题}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98楼2015-02-19 12:07
        收起回复
          “牛不喝水强按头”,“按”是手压的动作,带有强迫、逼迫的意味。《说文》“谓手抑物使下”。福州话说“按伊做”“按伊食”“按伊死”,也都是强迫的意思。两方争斗,一触即发,有人出面做“和头”,争斗被“按煞”下去了。“按煞”,压制煞住。{安才是强迫的本字?按煞应该没错}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65楼2015-05-18 12:33
          回复
            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一”,福州话读出来如方言的“石”,写出的字是“蜀”。《尔雅•释山》说“獨山,蜀”,又有《疏》解“山之孤獨者名蜀”。“獨”的简化字即“独”。独一无二,独为一。不过我在想,“蜀”字里的“虫”是长虫,即“蛇”,这才是“一”的象形。不知以为然否。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75楼2015-11-08 13:11
            回复
              福州话“湿”叫“滥”。监,繁体字是“監”,会意字,像人的眼睛在看盆子里的水,其实就是在照镜子,后来就写成了“鉴”,因为看的是铜镜了。满盆的水,引出水多的意思,即泛滥。“滥”跟福州话“湿”有关的是“濡上及下”的解释,即雨淋上及下湿透,今有“濡湿”一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76楼2015-11-08 13:12
              回复
                “游泳”,福州话叫“泅水”。古汉语,横渡江河为“游”,顺流而下为“泳”。“泅”只是浮在水上而已,那“囚”好像还有东西绑在人的身上,如同今之救生圈(福州话“浮软”),故“泅水”更近于玩水。我看“泅”字的“囗”,也像是池塘、游泳池一样四面围着的地方。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77楼2015-11-08 13:13
                回复
                  一盆水从头上倒下来,福州话的字是“潈”。“潈”的一边“衆”,就是“众”的繁体字。三人为众,也可理解为人多为众。“潈,水会也。”说的是“潈”是多小水汇合成大水。“潈水”比起“淋水”“洒水”,那水要大得多。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78楼2015-11-08 13:13
                  回复
                    仂囝、仂滴、仂豆,都是“一点点”的意思,言其极少或极小。在一般人的眼里,“一”是最小的数了;但“仂”比“一”更小。《玉篇》说“数之余谓之扐”,也就是说“仂”只是个余数、零头而已。《礼记•王制》说“丧用三年之仂”,意为丧事之费用,为三年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79楼2015-11-08 13:14
                    回复
                      酒喝多了,走出来,好像地不平,深一脚浅一脚,福州话说“漾漾的”。 水的波动叫“漾”,组词“荡漾”,唐人有诗句“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由水的波动,转为人的晃动、摇动。福州人在酒桌上猜拳,出手时都要先说一句“漾酒”,再说“三其三”“五啊五”。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480楼2015-11-08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