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一日晚7时,我班在班主任刘磊的带领下积极召开了“关爱生命,预防艾滋”主题班会。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11年11月,相关专家表示,自“关艾计划”启动后,已有3000多名基层艾滋病医生接受培训。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交、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无保护的性交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大。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或其他刺伤皮肤的用具,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针具注射吸毒均会被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在怀孕、生产和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100%,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母婴传播机率是30%左右。
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共用餐具、电话、钱币、办公用品、劳动用具及公共交通工具,共用马桶、浴室、游泳池、床单、衣被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此次班会其主要意义表现于:
1、艾滋病虽可怕,但传播方式明确。人类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近期内无特效治疗及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健康宣教,是预防艾滋病蔓延的最有效手段”。
2、学生正在长知识、长身体,但缺少经验,尤其缺少性知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正面教育,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侵袭,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通过健康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将成为抵御艾滋病猖撅蔓延的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
3、学校特有的条件和资源,可很方便地结合性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等,精心组织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使青少年获得有关艾滋病预防的正确知识和态度。使他们进入社会前就树立牢固的健康行为准则,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4、学校既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环境,又可通过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尊重他人、自尊、作决定等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青少年将在学校获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给家人和其他社区成员,推动全社会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健康发展。
目的:
(一)帮助每一个人正确的认识自己在性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成熟的过程,以避免因错误的知识或态度所导致的损害。
(二)帮助个人对于人际关系有较深的认识,并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如:伴侣、父母亲、子女等,学习去爱、尊敬和对他人负责。
(三)培养正确的观念和建立对道德所需的了解,它是在「做决定」时很重要的根据。
五、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购物、使用钞票;
5.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最后,班会圆满结束。同学们都对艾滋病的预防有了一定的了解。
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关爱他人 帮助他人 献出爱心 不求回报。祝愿我们的学院越来越美好,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