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平遥吧 关注:20,860贴子:3,307,868
  这些天净争着当恶人了,忽然感觉挺讨人嫌的,这就好比人人都知道自己最终会死,但老把死的话题挂在嘴上就显得不知趣了。算了,不讨论这个话题了,既然一时半会死不了,那就讨论一下活着的事情吧。
  对于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回忆故乡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只要一想到故乡,林林总总的片断倾刻间就会涌进大脑,满满的都是故乡的身影。对于一个生物体的人而言,故乡就是一种味觉,那种只要一想到故乡嘴里就会不自觉地冒出来的滋味。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尝到这种滋味,那种满足即刻就会变成一种心灵的幸福。
  我的故乡在四川眉山,一个位于成都平原边缘地带的丘陵地区,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出产过著名文人苏东坡,家乡的很多名菜都是他老人家创制的。我辈对苏老的才华自然是无法启及的,但品尝他老人家留下的美食却是有相当造诣的。当然,一个苏子不能代表眉山的全部,勤劳智慧的眉山人民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到研究美食上去,创造出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令人赞不绝口。


1楼2014-12-04 20:58回复

    东坡肘子
      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有人称其为“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在故乡,有“无肘不成席”之说,但凡宴席,无论红白喜事,必有此菜,我便是吃着这道菜长大的。


    3楼2014-12-04 21:01
    回复


      东坡泡菜
        此菜主料为萝卜、白菜、豇豆、辣椒等,在酸水中泡制而成,具有香辣酸甜的口感。故乡人家家家必备,是佐餐的绝佳上品。我的母亲制作的泡菜不飘白不苦味,是我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道菜。可惜我没有学会制作方法,如果母亲百年,我想我再也不会吃到如此正宗的东坡泡菜了。


      4楼2014-12-04 21:08
      收起回复


        冻粑
          冻粑是眉山人十分喜爱的一种特色小吃,其制作食用历史上千年,是逢年过节赠送亲友的美食佳品。因民间主要在冬季制作,蒸熟后,待其冻却保存待用而得名。原料为籼米、糯米、大豆等,利用发酵原理,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有花生、芝麻、红糖、白糖、玉米、核桃、玫瑰、豆沙等十多种不同口味,味道鲜美、甜而不腻、香而不粘,入口化渣,易于消化。即可作佐餐佳品,又可用于消闲食品,老少皆宜。我小时候家中贫困,每每去到集市总会缠着父母买上一个两个的,父母也总会想方设法为我买来品尝。那段时光,是记忆中最幸福的日子。


        6楼2014-12-04 21:14
        收起回复

          东坡豆花
            先解释一下,豆花不是豆腐,豆花比豆腐嫩,不能炒制,只能搭配蘸料吃。这道菜主料为黄豆,配料为辣椒、芫荽、葱、姜等。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盘石磨,逢年过节或遇家庭宴会时,都会磨上一锅豆花。此菜是一般乡村人家招待客人的必备菜品。具有麻辣鲜香、入口爽滑的特点。我小时家里穷,父母为了改善生活,经常磨豆花吃,因此常被眼红的邻居诟病,说我们人穷还不知节省。


          10楼2014-12-04 21:26
          收起回复

            白宰鸡
              这道菜的主料为3斤左右的土公鸡,毛开膛破肚清理干净之后,放入冷水大锅中煮熟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然后大缷八块,再把制好的油辣椒淋在鸡块上面,再根据喜欢的口味放点麻辣面。此菜具有辣而不燥肥而不腻、咸鲜适口的特点。我爸爸制作这道菜是一绝,我每次回去都要缠着他做一回。不吃了这道菜,我是绝不会就此而别的。


            14楼2014-12-04 21:36
            回复

              旺儿汤
                此菜主料为新鲜猪血,配料为韭菜、芫荽、辣椒等。这道菜属于杀猪菜,每当家里杀了猪后,主人总会把凝固后的猪血用刀划成方块,放入沸水中“穿一穿”。“穿”这个词在北方语系中大概属于焯的意思。不能久煮,仅限于里面没有生血为止。此菜特点:咸鲜滑嫩,入口即化,容易消化。我小时候吃这道菜的时候总要哭一场,因为太嫩了,总也夹不起来。


              16楼2014-12-04 21:47
              收起回复


                甜皮鸭
                  又名“卤鸭子”,好吃到哭!主料为白羽鸭,配料据说有三十多种,皆是祖传秘方,所以在此无可奉告。这道菜一般人家制作不了,技术都掌握在专以此道为生的人手里。此菜特点:色泽亮丽,酥润味浓,咸淡适中,皮酥回甜,肉质细嫩,入口爽滑,风味独特。介休有个卖熟肉的四川老乡,制作的甜皮鸭已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不大能体现真正的四川风味,不过每当我思乡之时,总会去买上一只,以解思念之苦。


                22楼2014-12-04 22:23
                收起回复

                  冰粉儿
                    该小吃是每一个四川人的童年回忆,没有哪个四川人小时候没吃过这个的! 据考证,冰粉始于明清时期,清朝中期传遍四川。制作材料为冰粉籽,配料为砂糖。冰粉籽是冰粉树的种子,将冰粉籽采下之后包于纱布内,用水泡发,将纱包放入水中不停揉搓,揉着揉着冰粉就出来。冰粉有点像北方的凉粉,呈结晶状,适合夏天食用,食用前若是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会,那口感真是爽到极点。当然,我小时还没有冰箱,吃的都是没有经过冰镇的,但就这样也是欢乐无比。那时候家里穷,5分钱一碗都买不起,偶尔吃一次,简直感动到死。


                  24楼2014-12-04 22:36
                  回复

                    东坡鱼
                      这道菜是我爸爸的拿手好菜,凭着这道菜打遍全村无敌手,但凡请他去做这道菜必好烟好茶另加三请五请他才肯去。此菜的做法是:选一条活鲤鱼,去鳞洗净,掏去内脏,在鱼的两肋用刀深划五道口子,接近鱼刺,抹上盐, 或煎或煮都可以。煎即麻辣煎烩:放入油锅,炸至半熟,放入姜、蒜、酱油、豆瓣、滴入少量 曲酒,拌以葱花、芜须、花椒粉、少量糖醋,趁热食之,味道鲜美可口。煮即素淡清炖:放入 清水中煮,俗称江水煮江鱼,加入葱、姜等汤成乳白色时,再加入盐少许。此菜若是红烧则麻辣鲜香,清炖则清香爽嫩。无论怎么做,都是我喜欢的类型。父亲深知我喜欢此菜,每每回家必到集市选一上好鲜鱼,精心烹制,毫不马虎。我爱这道菜,也我的父亲!父亲今年六十八岁了,希望他健康长寿!


                    30楼2014-12-04 23:03
                    回复

                      清炖牛肉
                        主料为牛肉,配料为白萝卜,主要工艺是炖。我们那地方出产水牛,因此此菜的牛肉皆为水牛肉。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牛肉,父亲就到卖牛肉的那里央求人家卖给他“臜皮”。臜皮类似于平遥牛肉分装时切割下来的大块肉边缘的部分,虽然有些肉,但主要是皮居多。父亲眼里有活,看见人家忙就帮人家打打下手,人家看父亲老实勤快,割臜皮的时候就给父亲尽量多带点肉。父亲把带着肉的臜皮拿回家,洗净切条,放进铝锅,将铝锅放在蜂窝煤炉灶上,把火弄好,然后去干活。等我们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能闻到喷香喷香的牛肉味。那时我们家家教很严,绝没有谁偷吃,一定要等到大人们回来后才吃。于是我们就守在炉子前,贪婪的嗅着鼻子,使劲把香味吸进鼻腔去。等到大人们回家后,父亲把牛肉端上桌,一家人围在桌前甭提吃得有多香。直到如今,一想到那个场面,幸福的感觉仍在回荡,久久不能离去。


                      33楼2014-12-04 23:22
                      收起回复

                        红烧鳝段
                          主料为鳝鱼,配料为盐、料酒、花椒等。此菜特点:鲜嫩爽滑,咸香可口。我们那地方种水稻,稻田里时常有鳝鱼出没。鳝鱼在农民眼里是害虫,因为它们喜欢在田梗上钻洞,常把一田水漏光了。我父亲每次去稻田除草都会抓回十几条鳝鱼来,父亲当然不会放过给儿女们改善的好时机,总会把“战利品”做成美味。父亲做的红烧鳝段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鳝段。这些年,我几乎走遍祖国的每一个省,也吃过许多地方的鳝鱼,但没有哪个地方能把鳝鱼做出父亲的滋味。非常想念我的父亲!


                        35楼2014-12-04 23:36
                        回复


                          枕头粑
                            顾名思义,这个物件因其形状而得名,主料为糯米。具体做法是将糯米泡软,在石磨上磨成水粉,然后(注意,这个最具四川特点)用筐装多半筐草灰,将一层白布置于草灰上,将磨好的水粉倒在白布上,让水份慢慢被草灰吸干。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天时间。然后将“粑粉子”拿出来,捏成砖头状,用当地所产的这个叶子(具体名字我忘了)包起来,并捆扎好,上蒸笼大火蒸三个小时,取出晾凉。在冬季可保存30天左右。吃的时候,把枕头粑拿出来切片,或炒,或煮汤,味道极好。我小时候总是幻想着用枕头粑当枕头,有一次趁爸妈不在家,就真的拿了一块枕头粑去当枕头,枕完了又悄悄拿回去。妈妈不知情,用我枕过的枕头粑炒了一盘菜,吃的时候疑疑惑惑地说:怎么有股子头皮味呢?


                          36楼2014-12-04 23:50
                          回复

                            龙眼酥
                              主料为小麦粉,配料为砂糖、芝麻、油酥,有芝麻味、豆沙味、玫瑰味等多种口味。状似龙眼,底部圆实,表面千层重叠,造型美观精致,醇香可口,入口化渣,是眉山传统食品之一。 说起这个有个故事,我小时候(仍然是小时候),我姨妈家邻居就是做糕点的,制作的龙眼酥在我们当地是一绝,但是价格非常贵,绝不是我这样的穷孩子吃得起的。我每去姨妈家必到这位邻居家造访,说是造访,其实就是看看能不能吃白食。这位邻居特别吝啬,我一去他就特别紧张,眼睛盯着我不放,我总是没有机会下手。有一次,我实在馋得不行,就指着门外对他说:你妈来了!他站起身来向门外看去,门外并没有他的妈。我说:你妈刚从门外走过去。他半信半疑,但还是走到门外去看去了,我就趁这个机会偷拿了两个龙眼酥,一股风似的跑了。他从门外回来一看,见码在那里的半成品少了两个,急忙追到我姨家。他在我姨家没找到我,就自己回去了。我则躲在他家屋后津津有味地吃着龙眼酥,我觉得味道不对,可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我回去后,我姨问我,你是不是吃了隔壁家的生酥了?我一愣,怪不得味道不对呢,原来是把生酥给吃了!我姨揪着我去给人家道歉,人家忽然变得很大方,给了我几个烤好的龙眼酥,害得我羞愧了好长时间。


                            39楼2014-12-05 00:11
                            回复


                              炒红薯叶
                                主料:红薯叶,配料:盐、蒜末。这道菜对于四川农村长大的小孩来说,没有没吃过的。我们当地出产红薯,红薯在我们那地方是猪饲料(大家不要大惊小怪,一方水土一方习性)。因为是猪饲料,所以不值钱,红薯叶子就更不值钱了。作为穷困人家,无钱买菜的时节,红薯叶子也就成了餐桌首选。我吃过的红薯叶子不多,并不是我家富裕,而是我父母怕被人诟病,说他们把孩子当猪养。我有一位邻居,他们家孩子七八个,日子过得紧,不可避免的经常要吃红薯叶。有一次我看到婶子从地里背回一筐红薯叶,她怕我看穿,急忙解释说是给猪吃的。晌午的时候,我妈叫我去她家借镰刀,我看见她家七八个孩子围在桌子前抢红薯叶吃,那个香啊,那个美啊。婶子见把戏拆穿,红着脸叫我也尝尝,我一尝,味道胜过珍馐,于是加入了抢红薯叶的行列。据现在的报道说,红薯叶子富含维生素ABCDEFG,确实是珍馐。


                              40楼2014-12-05 0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