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2,775贴子:3,015,923

开悟的一些特点(转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悟的一些特点(转帖)
开悟历来最难写,因为人类目前的任何语言都不能准确的表述开悟的情况,因此,只能相似的加以描述。
开悟后你会看到真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大悲心:这是我们的心体,但绝对不是你想象的善心。大悲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深心、柔软心、细悬、若有所失的空悲的感觉等等,听来还是一头雾水,只能这样了,行者实证后就能立刻体会到其中难以言传的心境。
2、 真心自定:这是一种非常清晰,历历在目的情景。比我们平时的状态要清晰得多,看任何物体好像有一种合为一体的感觉,继续深入下去,就和物体合二为一,我即是宇宙万物,宇宙万物就是我。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是石头,是树木,是黑板上的字,是影子,是声音等等,虽然自己是石头,但却极其清醒,思想非常灵敏,这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为什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你才能体会到原来山河大地皆是自己的身体。
3、 你会发现真心思想活跃灵敏,比你现在的状态灵敏的多,清醒的多。真心同样知道以前曾有的快乐和愤怒等,但是你会发现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恨不起来,这正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无生法忍。真心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傻乎乎混沌一片,佛陀绝不是傻子,诸佛菩萨绝不是傻子。
4、 真心虽然能善分别诸法相,但绝对没有“我”这种念头,只有当你离开真心,心动后才会产生“我”这个念头。因此,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区别就是无我。
5、 真心无心动这种心力,只有离开真心才有明显的心动,因此,六祖大师一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让内行人立刻看到六祖的功夫。心动是开悟的关键。如果你是通过禅定开悟的,你将因为外缘破坏心一境性而先有心动后见真心,如果你是通过观心开悟,你将先见真心,出离真心后才有心动,然后出现分别念,这是实证心动的两种情况。
6、 开悟后,你将见到佛陀,如果你是修净土宗的,你还会见到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弥陀佛还会对你莞尔一笑,那是一种浅浅的微笑,是一种不沾染的微笑,是一种让你立刻产生定力的微笑,绝对不是你平时想象的微笑,也绝对不是很神奇的微笑,在你意料之中,又出乎你的意料,将来你自然会知道。观音菩萨还会向你放大光明,这种光明让你立刻产生深深的定力,因此不要担心自己定力不够,释迦牟尼佛和诸佛诸菩萨早就为你想好了。这时候你见到诸佛菩萨,就像见到亲爹娘一样当下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不像有的公案说的那样,见到弥陀佛了,就问:“你是弥陀佛吗?是弥陀佛你就摸摸我的头。”很显然这些人堕在想阴里面,已经着魔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修净土宗的行者,如果能走开悟这条路,就可以当下进入极乐世界面见弥陀和观音,何必等到死后。
7、 开悟的人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已经开悟,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怀疑,那你肯定没开悟。
8、 开悟后,所有经典公案当下就懂,即使你目不识丁,也照样会懂。
9、 刚开悟有这样一种复杂的心境:恍然大悟,想笑却笑不出来,反而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因为费了这么大事去求证,原来本来就有,想告诉别人,却又很矛盾,因为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你说给他听好像没什么意义,给别人说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你事实上什么也没说,他本来就有啊。因此,许多人这时候往往大笑后失声痛哭起来,那确实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心境,任何人都将有这样一种心境,佛陀也毫不例外,看看佛经上佛陀刚开悟时的心境就知道了。任何真正的开悟都一定会有佛陀开悟时的心境,如果没有,那你一定还没有开悟,还需要加把劲儿。
10、 禅定行者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到了一定时候不由自主就出定了,再比如,你会开天目看到许多美好的境界,心中不由自主就会高兴,一高兴马上就看不到了。但在自性如来藏真心就没有这种情况,你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你同样会看到很多美好的境界,但就是喜欢不起来,虽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但那绝不是平时的喜欢。这就是自性金刚定,不可破坏的大定。
11、 你开始真正知道什么才是习气,并不是你平常认为的那样。当你在自性如来藏中,你会发现你无法愤怒、无法喜爱,你会很怀念以前喜怒的心境,很想再回到那种心境,这就是习气,这才是真正的习气。


IP属地:广西1楼2015-03-12 09:22回复
    第一步 培养专注力。持续的长时间的专心致志的观想一个动作或一个物体,也可以听一种声音等等都可以。就这样渐次达到一种毫无身体感觉的状态。到了这时候,你就会很清楚的看到前一个念头下去,隔了一会后一个念头才会出来。念头的相续性彻底被消灭了,也就是说意根伏下了。
    第二步 接上面,每出一个念头,你都要清清楚楚的看到它,然后用轻柔的心放下它,你会发现念头与念头之间的时间距离越来越长。这时候你用无我的思想想象把自己和整个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你会发现念头没有了,而你心里却清清楚楚,思想很活跃,你终于第一次体会到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你同时还会发现你再也不会生气了,尽管你试图是自己再生气起来,但你发现那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第三步 达到第二步的人往往很怀念以前能生气的状态,这就是习气,他于是竭尽全力去想象生气是怎麽一回事,进过一番刻苦和努力,终于他发现一种心力明显动起来,紧跟着就产生第一个念头“我”,紧接着就是“他”,随后就是成对成对相互对立的念头相续出现,比如爱与恨、喜欢与厌恶等,这就是第七识,发展下去你会盯着一件印象最深的具体的事情连续地想下去,这就是第六识,你终于又回到以前的病态心理活动状态中了。


    IP属地:广西9楼2015-03-12 15:46
    收起回复
      禅定与开悟的根本区别
      禅定与开悟的根本区别,这是佛教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佛教与外道最本质的区别,因为外道也有禅定,但却没有佛教的开悟一事。
      一切禅定,都无法让念头断掉,哪怕你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达到自主生死、坐脱立亡,你也最多是把念头伏下来,绝对不可能把念头断掉,到了一定时候念头就又会产生,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出定,你根本控制不住,就像你睡觉睡到一定时候就不得不醒来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天道的人到一定时候不得不堕落的根本原因。佛陀当年修到极高的禅定,正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才给我们开辟出一条走向开悟的道路的。
      开悟,正是断掉了念头,证入心的无念状态。因为念头不再出现,所以你可以自主决定出还是不出,是完全能够自主的。你会发现,证入如来藏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无我”这种观法,而从如来藏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也就是说,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第一个念头都是“我”,假若没有“我”这个念头就绝不会有轮回。因此,佛陀说佛教和外道的根本区别就是“无我”。因此,不要认为无我是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你清净的如来藏,如来藏是真我,真我是无我的。
      需要说明的是没有念头,并不是没有思想。如来藏思想非常活跃,非常灵敏,高度清醒,远远比你现在聪明得多,千万不要认为佛陀没有思想了就像傻瓜一样。六祖大师说:不断百思想。说的就是如来藏这种特点。许多证入高级禅定的人,还有那些堕入细昏沉的人往往把他们那种状态当作了开悟,那是很好笑的。人如果连自主都不能还修行干嘛。


      IP属地:广西16楼2015-03-13 08:57
      收起回复
        打坐时上座和下座的注意事项
        因为在坐的过程中,必然的有一个放松。尤其是建立在专注基础上的放松,就放松的更加彻底。所以尽可能的避风,注意这点。尤其是身体打坐过程中的关节的部位,比如说膝盖、胯骨、股骨大转子这个位置,都要用一个薄的毛巾被或者什么把它裹起来,裹严点。第二,因为大多数采用的是缅甸坐,这样前面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垫子要垫高一点,垫至少四指吧。这样能保证身体前倾,不至于摔倒,不至于向后仰,能够持久。同时初学坐的时候清明不容易升起,容易产生昏沉,所以坐的位置一定不能过高,不能坐在床沿上,有时候稍稍打瞌睡,一下子就栽下来了。所以尽量坐得靠近地板,离地板近一些,位置不能太高。
        坐上之后,先是活动一下,稍稍地把腰、肩膀等等的都活动一下。活动之后,肌肉的筋腱不再那样的强力。也就是说突然让它处于紧张状态之后,它不是很舒服的。活动之后这样坐的时候容易让气脉流畅,不至于产生更多的问题。活动之后,然后就端端正正的坐下来,一定要让腰部挺拔有力,头顶微微向上顶,然后身体略略的前倾。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放松,只放松加强逻辑思维的那些肌肉群(面部),把那些肌肉群放松,腰部的肌肉群不用放松。然后呢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腿疼不可能升起,腿疼没升起之前,就开始观自己设置的观察对象,多设置几种观察对象,反复的观。在不断的调整观察对象的过程中,心情慢慢的处于平静状态。这样就可以。
        下坐的时候,这就视具体情况了。
        如果你没有达到高层次的话,下坐的时候,你就可以先把身体,尤其是关节位置,轻轻地拍打拍打,然后揉一揉,腿伸开活动一下,稍稍活动活动,脖子扭扭,脸搓搓,后脑勺、头顶都可以拍拍,然后身体气血流通之后,再下坐。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种下坐之后的按摩的动作,这个以前接触气功的人可能对这个了解得特别多,这个也没必要执着。心稍稍放松一下,因为心在上一个阶段它是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的,现在拍打的目的是让这个心调动起来,让身体的觉知恢复,恢复之后汗毛孔就关闭了,不容易受风寒。然后就可以下坐。
        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到风地去,就在背风的地方稍稍活动。
        如果你觉得比较昏沉,接下来就可以在背风的地方搞一些活动,比如走动一下让身体稍稍汗出。
        那些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对这些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也可以经过那种活动,也可以拍打拍打身体等等,但不拍打也没关系的,对这个要求不是非常高了,只要不到风特别大的地方都行,他能扛得住的。因为清明是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的,因为他特别专注,特别专注,这种汗毛孔就不像平常那样,它有一种特殊的状态,所以对外界的抵抗力特别强。
        所以这就是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堕入细昏沉,就是坐的过程中出现细昏沉,这种情况就和一般情况下处理一样;对于那种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他可以拍打,也可以直接就下坐,因为下坐之后他的腿气血都是流通的,就可以直接进行活动的,他也不需要特别的去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要出汗啦等等,这个倒是对于他来说不是非常重要。这个也是因人、因情况而异的。
        大致就这些吧,其它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有的同志接触的是气功和其他,他们对这个讲得特别的多。比如说上坐前要少吃饭、松带等等;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去解手等等。讲得特别特别的多。不过这个对于一个已经能够经常达到高层次人来说,这个就不算什么;不能达到高层次的人要稍稍注意一下,有一定好处。
        但是总体来说身体是如幻的,这些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突破的问题,突破之后这都是很容易解决的。所以说在坐的过程中,尤其是不能像有的人讲的那样:坐下来之后,放松,然后把哪些都穴位打通了,然后开始吸收能量啦等等。这个绝对不行!不能这样!当你有了这样的观念的时候,你首先就有一个“我念”在里面,当“我念”生起的时侯你就很难达到一个高层次,你就还是在低层次进行,无法跳出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咱们(和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搞那种能量吸收等等那是在现在这种状态进行的,有一种心物的对立。咱们这个地方完全就是心物是一体,它是比较究竟的。心物是一体,不存在说你去吸收能量,没有这些东西的。


        IP属地:广西33楼2015-05-30 17:09
        收起回复
          打坐禅修QQ群167787335 ,系统学习,有老师指导、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讲得很细,有很多同修的打坐经验参考,不分门派,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法和路这样走(供参考),一是从观身体觉受入手:观手或观呼吸,心稳定了,再观心或观慢动作等入定。二是从心入手:直接观心


          IP属地:广西41楼2015-06-04 13:37
          收起回复
            学佛的捷径
            有同修问:“有没有学佛的捷径?”有,一定有,怕你不信,故一般不说。这里简单说一点儿,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一个入处。但注意不要从字面上理解,要时时归于自心,看看自己听到以下这些话,自心怎样?那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但若要更究竟,还需继续深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那是你的本来面目”,仅仅只是如来藏无门之门,还不是真正的如来藏,因为这里还是建立在执着的基础上,还有能所,是因缘所生法,这一点儿我们在《解坛经》一文中有专门论证,目的是让有志于实修的学佛人不要把这里误认为是如来藏而耽误了行程。
            问:学佛有没有捷径?
            答:有。拿火烧天;张口吞天;小蛇吞巨象;幼蚁背大山;饿虎猛扑面;惊见: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池);……
            又问:还有吗?
            答:正在单相思,突撞南墙上;正在沉思中,鞭炮突炸响;饿虎猛扑面……
            再问:只有这些了?
            答:处处皆是。尼姑是女的,和尚是男的;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日东升,日西落;母鸡下蛋,公鸡打鸣;用嘴吃饭,用脚走路;……
            ……
            佛法的简单,让你觉得好笑,满目皆是第一义,处处都是如来身。找什么?寻什么?看自心!


            IP属地:广西43楼2015-06-10 13:59
            回复
              净宗佛子如何快速证得净念相继一心不乱?(转帖)
              经常听我们净宗佛子诉苦说净念相继一心不乱很难做到,原因在哪里?我们知道,弥陀就是慈悲的意思,佛陀让我们念弥陀就是告诉我们要培养大悲心。佛陀看到末法时期的人们悲心不切,因此首先要培养大悲心,而大悲心是一切禅定之母,大悲心自带定,因此你念弥陀修的其实是大悲定。
              许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嘴里念弥陀心里一点也不慈悲,不柔软,念佛号好像在撵贼,这正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心口不相应,喊破喉咙也枉然。和一些佛子在座谈中,有一个佛子说:刚打了一个佛七,喊得我耳朵嗡嗡响,总算结束了,可要好好歇一下。你看他那如释重负的样子,真让人寒心。
              我们既然知道弥陀是慈悲的意思,就应该明白净土宗其实是对大乘根基的人说的,是单刀直入进入如来藏的。因此,一个人如果有很深的悲心,是很容易心口相应,因而也就很容易证得净念相继一心不乱。我们今天的人怎麽样呢?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再加上道德观念远远比不上佛陀时代,到处都是表扬与自我表扬,不要说大悲心,就连谦虚心都没有了,还是大乘根基吗?既然不是,就老老实实地承认,然后老老实实地按照佛陀教我们的方法进行。佛陀是怎样教我们的呢?
              我们知道根基差的人心易散乱,因此要首先让心静下来。我们在以前的几篇文章中专门论述过,要想真正静下来,必须首先证到身空,身空后再念佛就很容易做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
              怎样快速证到身空呢?当然仍然要严格按照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进行。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太多了,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快呢?根据马哈西亚多等大师以及我们的实证经验来看,最快捷最有效的就是身随观。具体操作如下:
              现在你坐下来,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感到腰酸腿困,手足麻木等等,各种不适感觉纷纷而来。你就选择一个最明显最痛苦的感觉作为观察点,比如手麻,你静静地客观地观着这种麻,不要干扰它,更不要对抗它,也不要转移注意力,要专心致志地看着它,你会发现手慢慢地由麻变胀,并且开始发热,你只需静静地客观地用柔软心专心地观着这些感觉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你会发现逐渐没有了手的感觉。然后你再选择其他最明显的感觉,还是这样客观地静静地看着它。
              就这样,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你就会证到身空,接下来你用柔软心念佛,很快你就能证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许多人渴望见到弥陀佛,那你就在身空后以心观心,很快你就会证入如来藏,亲见弥陀。有的人说,你观心不念佛号能见到弥陀吗?我们要知道,诸佛的他心通是建立在无相的基础上的,远远胜过那些建立在有相基础上的他心通,因此,弥陀佛不是耳朵不好使,需要你大声喊才能把他喊来,只要你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心里有这一愿,一切就全解决了。
              希望新佛子能够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佛陀言教的理论体系,从而尽快上路,早日成功,印证佛法的伟大。
              大根机:口念弥陀,心住慈悲,心口相应,极乐现前。
              小根机:先证到身空,然后1、念佛:忆念弥陀,直入极乐;2、观心:以心观心,花开见佛。


              IP属地:广西47楼2015-07-21 10:01
              收起回复
                昏沉中打瞌睡的实证方法
                打瞌睡本身也是昏沉的状态,昏沉分为浅昏沉、深昏沉和睡眠,打瞌睡只是其中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观想观察对象的特征,往往是不一样的,刚有一丝瞌睡的时候,你还带有静的特征,这时候你还能稍稍用(比喻观察对象是声音)声音去进行实证,你还可以用观察对象的其他特征进行实证,这是刚刚开始瞌睡的时候,但瞌睡已经形成、已经比较明显了,那么声音这个特征就没法使用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声音的敏感性不强,这时候你就只能够使用观察对象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声音的生灭。
                如果你是通过观外境的,那么你只能通过咱们以前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状态,你只能观察到物质的最基本的形象,也就是这个影子,而不去进一步了解究竟是什么。
                就像我们平时打瞌睡的时候,困倦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边上过去一个东西,过去的什么样的东西,有时候不了解,是一个人啊还是一个动物?是人,是大人还是小孩啊,男人女人啊,不了解,但是你知道有一个东西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住于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那么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就持续的去觉知,既不让自己睡过去,也不让自己像平时那样清醒,这样你就能继续觉知外境,觉知外境的一切的变化,比喻外面有一个人在吆喝买东西,你知道有这种声音的生灭,你不去体验声音的内容,也不去体验声音的强度,因为在这种状态你体验不了,你不愿意去体验,你只能体验声音产生了、消灭了,人家喊的什么你不去管他,然后旁边过去的是什么,你只知道过去了,也不去进一步了解,在这种状态,你保持觉知,安住于这种状态,这样你逐渐逐渐就证入了思维本体,那么这种修法就是以一切外境作为所缘,无论什么样的外境都可以作为所缘,在这种情况下是同时均等的觉知一切的。


                IP属地:广西48楼2015-08-11 08:38
                收起回复
                  如何在生活中实证(二)
                  1、起床:如理的起床,起床的时候除非是外景打破,否则所有人起床的时候都是先心醒,然后身醒。心醒之后,没必要马上睁开眼,先体验心醒过来的过程,心醒过来之后放平静,刻意再让他睡过去,观是哪一个念头睡过去,这时候清明是比较明显的,再观它出,指挥它出,这是第一步,先在心上体验。然后第二步再完成指挥身体,你先体验身体“无”这个状态,身体没有觉受的状态,然后你体验它的有,体验腿在哪里,胳膊在哪里,体验到了之后再放弃,再体验它的无,对修行的人来说,醒来这两个点是最关键的,这两个点抓不住你的修行将会非常的艰难。
                  2、洗漱:散乱时:专注洗漱过程,专注洗漱的一举一动。昏沉时:很快的洗漱,打破昏沉。
                  3、如厕:用四念处对治。
                  4、吃早饭:散乱时:专注吃饭的过程。昏沉时:狼吞虎咽的吃。破除昏沉。
                  5、上班:如果白天的生活是比较烦乱的生活,忙乱的生活的对治是觉知,准确的去观察,专注,专注的目的就是让你活在当下,因为在白天这种忙乱的生活中你不去培养专注的话,那么猎奇心将会发生作用,不断的寻找,跟着猎奇心走,之后就会盯住某一点,然后马上展开联想,所以需要平时对单景点专注。
                  6、工作:思考,争吵,空闲时间,开会,与同事交流,与领导沟通,送礼。
                  思考:需要逻辑思维的时候就展开,专注的使用逻辑,不需要逻辑思维的时候就是走神,走神的时候可以设置观察点去观察,也可以觉知这个走神,我知道我在走神,走神走到哪种状态,跟着走神。走神是对实证危害最大的。
                  争吵:争吵之前一定有生气,用四念处观察生气的过程,仔细观察牢记这个生气的过程,假如对生气的过程清清楚楚,反而你无法生气起来。
                  空闲时间:空闲时间是最关键的,空闲时间要用来实证,比如上班的时候,或者上学的时候有很多空闲时间,就可以坐着打瞌睡。
                  开会:冗长的会议可以打瞌睡,或者观音声,左耳进右耳出。*与同事交流:如果是不重要的,就还是用四念处的方法
                  与领导沟通:如果事情很重要,你决定把事情详谈,那就展开逻辑思维,练专注;如果这件事情不重要,完全就可以敷衍了事,就观走神,念头起处用功。
                  送礼:做到它没有留下后遗症,收礼的过程和送礼的过程毕竟是很短的时间,过了就像大雁飞过一样,不留下联想。
                  需要说假话时:无论你说什么假话,只要你是出于爱的目的,出于爱心,柔软心,就是可以的。
                  7、午休:觉得困了,就练习打瞌睡,觉得昏沉就练习苦受,交叉进行。
                  8、下班:分为忙时和闲时,和白天一样,对于实证人员危害最大的就是闲的时候,闲的时候最容易走神,闲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解决走神所以要么就打瞌睡,要么就设置一个观察点,要么就观心,跟着心,跟着心就无法展开走神。
                  9、应酬:如果应酬是特别重要,就认真去做,不重要的就观心,起念了知道起念,做动作了知道做动作,比如握手,握手的时候就知道我在握手,所以就是分为需要不需要。因为毕竟要生活,需要做的事情就快速的,专注的去做,因为在快速运动中,心是非常专注的,你的这几件事情本来是一个小时可以做完,偏要把它拉到两三个小时,那么肯定有一两个小时是在培养走神的,所以需要做的时候就专注的快速的把它做完。
                  10、做饭、教育孩子:做饭的时候也和前面一样,就是把事情集中起来,集中起来做的就非常快,不让联想展开,只管专注的展开逻辑思维。*管孩子的时候不是升起这种状态去教育孩子,是需要使用这种状态去教育孩子,你可以观察你怎样升起生气的心,观察这个过程,变化过程要清楚,不去跟着景界走。


                  IP属地:广西65楼2015-11-21 11:18
                  回复
                    如何克服昏
                    白天比较劳累,休息不是很充分,到晚上观的时候设置的观察对象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造成了以前说的审美疲劳,专注力达不到,自然而然就被别的念头拉走,自然而然堕入细的昏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设置好观察对象要观察之前,很多人要做的往往是放松,放松的时候把握的不是很好,采用了催眠家心理学家他们搞的那种放松,不是咱们这里说的那种放松----那种专注的放松。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睡眠还有一个问题,白天困的时候要求是端端正正的坐着,特别是中午,一般情况下,不要经常的躺靠在床上睡,要坐着打瞌睡,专心致志的打瞌睡,观察打瞌睡的整个过程,在这个打瞌睡的过程中自然得到休息,另一方面,熟悉这个瞌睡和清明之间的关系,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以后即可以借助这个打瞌睡证入定中,白天的时候这样操作。
                    如果白天时间充足,稍稍觉得困马上躺床上睡,就这样不断的躺床上睡,这就容易导致昏沉的连续性、相续性,越睡越想睡,结果就没办法去实证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睡眠观,就是在瞌睡真正到来之前,非常昏沉之前这段时间,一定要专注的去打瞌睡,专门的练这个瞌睡,培养这种睡眠的觉知,睡眠的觉知培养起来之后就不会经常堕入昏沉,不会堕入那种细昏沉了。


                    IP属地:广西66楼2015-12-04 08:22
                    回复
                      密集训练期间的注意事项(日常怎样管好眼耳鼻舌身意)
                      要达到的目的:培养生活中的心相应,并因此而提高打坐效率;
                      让心相应的关键:培养和强化敏锐的觉知力
                      一天中的时间安排:
                      零碎时间:抓住点点滴滴的零碎时间,集中精力在思维上下功夫;
                      完整时间:抓住晚上或节假日的白天,利用这些完整时间,完成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忽略零碎时间的利用,事实上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能否牢牢把握零碎时间的利用。虽然有时候零碎时间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看似很短,但如果能好好把握,你将发现:
                      1 它能让心随时处于相应,远离散逸,这是最关键的。
                      2 等到训练有素后,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你也能把思维提高到高层次。
                      3 它能让你在很嘈杂的环境下同样能让思维恢复到高层次。
                      初学者往往无法让心相应,因而不能抓住入定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人只能用“等”的方法,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取得根本突破,必须有完整的时间作为保证。因此充分利用节假日、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往往是突破的关键。
                      管好感觉器官:
                      我们平常人都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由于身体和现在的低层次思维是一一对应的,因此通过身体上感觉器官得来的信息必然被低层次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管好感觉器官:
                      管好眼:尽可能的避免目光交流;在看到和看清上下功夫,排除游移;多看高清图片、风景画、慢动作影视片断等;
                      管好耳:在听到下功夫,避免猎奇和确认;常听能让心柔软和清净的音乐;
                      眼和耳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最重要的两个器官,因此,管好眼和耳是非常重要的。但眼和耳无法闲下来,要给眼和耳布置任务,让它们随时处于与心相应的工作状态,让它们没有时间去散逸。比如:看有利于实证的影视、书籍等;听能让心相应的音乐;
                      管好鼻:避免让心烦躁和刺激性过强的气味,可以多吸入让心清净柔软的气味;
                      管好舌:不品味。把注意力放在咀嚼的动作上;
                      管好身:放弃身体对美妙感觉的追求,专注于身体的不适感比如疼、痒等;
                      管好思维的相续(管好意):
                      意的最大功能是加工,对感官搜集上来的原材料进行随心所欲的加工。要管好意,避免思维的相续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觉知力上下功夫。我们平常人在使用自己的感官时,往往忽略了一个环节,那就是“感知到”,比如看到、听到等。这个环节往往一闪即过,马上进入思维的相续性,因此,一定要在“到”字上下功夫,并在“到”字处斩断思维;比如:
                      看到树的时候,要知道我看到树;
                      看到车的时候,要知道我看到车;
                      看到人的时候,要知道我看到人;
                      ……
                      在这个“到”字上下功夫,并在这个“到”字处停止。
                      有时候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无法在这个地方停下来,思维不可遏制地展开,那就让觉知紧紧跟着思维,作思维的贴身保镖,寸步不离,形影不离。比如:女同志看到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服装,不免要展开思维,这时候就要做到:
                      我看到衣服的颜色;
                      我看到衣服的款式;
                      我在喜欢这件衣服;
                      我在考虑买这件衣服;
                      我在考虑衣服的价格;
                      我在考虑到哪里买;
                      我在考虑穿上这件衣服大家会有什么反应;
                      ......
                      总之,一定要让觉知紧紧跟着思维,一丝一毫都不能游离。
                      我们的身体总是处于不停地运动中,因此,管好思维相续性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让思维安住在身体的运动和感觉上,要感知身体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同样的,当身体出现痛、痒、麻等感觉时,一定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体位或用对抗的方法解除这些感觉,因为这时候是培养觉知力和专注的最佳时机,所以要用觉知力去感知它,要感知它的每一个极其微小的变化。
                      放弃肢体语言:肢体语言能够辅助和强化思维,因此必须放弃;
                      放弃主动性外向思维:也就是不攀缘,学会敷衍,在念头动处下功夫,培养敏锐的觉知力;
                      加强对完整时间的应用:对于社会上的人来说,尤其是初学者,完整时间的科学利用,是成功的关键。这些完整时间,主要是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尤其是晚上的时间。晚上最大的问题是昏沉。因此要加强生物钟睡眠时间到来前的那段时间的打坐。打坐就是最好的休息,只要这段时间能够很好的打坐,那么在生物钟的睡眠时间到来前就不容易昏沉,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打坐。只要时间有保证,突破就有保证。
                      早上要注意早起,要用阶段性休息代替一次性休息。我们平常人总是一次性把睡眠睡足,为了睡眠而睡眠。这种习惯必须破除,要用阶段性休息和打坐交叉进行,在这种交叉进行中,逐渐延长打坐时间,从而自然而然的缩短睡眠时间,最终解决昏沉问题。


                      IP属地:广西68楼2015-12-14 14:01
                      收起回复
                        佛学纲要
                        佛学典籍,汗牛充栋,面对如此浩繁的典籍,使人不免有一种望洋兴叹,不知从何下手的无奈。但佛学毕竟是一门非常科学严谨的学问,它有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只要抓住了关键,抓住了纲领,就可直入堂奥,那么深山取宝,也就决非难事。
                        佛学的关键和纲领是什么呢?就是“相应”两个字。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让你茫茫然的典籍就会立刻变得脉络清晰。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证入如来藏,摆脱生死轮回的烦恼,因此,只要与如来藏相应就可以证入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如来藏的特点,树立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如来藏有以下两个特点:大悲心、能所双亡的定力。
                        有人说如来藏还有超越时间空间等等特点,说的很对,但那都是建立在大悲心和定力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只要与这二者相应就可以证入如来藏,因为这两个特点是基础是关键,甚至从根本上讲,如来藏只有这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是“体”,其它的都是“用”。在这两个特点中,尤其以大悲心为根本为关键,因为大悲心是一切定力之母。所以《楞严经》指出佛心就是大悲心。佛心当然就是如来藏了,因此如来藏以大悲心为根本特征。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佛陀用了大量篇幅告诉人们要培养大悲心。他的目的是想让我们与如来藏的大悲心相应,从而证入如来藏,常住真心。这也是学习菩萨乘的人必须注意的。
                        但有的人悲心不够,我们往往称之为小乘,这些人怎么证入如来藏呢?佛陀说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培养定力,与如来藏的定力相应,也能证入如来藏,只不过因为大悲心不够,最后还必须回向菩萨乘才能常住真心。这一点佛陀在经典上讲的清清楚楚。因此,学佛的人,尤其是大乘学者,一定要首先高度重视培养大悲心,与如来藏的大悲心特点相应。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平常的心最多只能是善心,而不是大悲心,大悲心只有证入如来藏的人才能了解,也就是说,只有开悟了、觉悟了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大悲心。而善心仅仅只是与大悲心相似而已,善心再继续深入发展就是大悲心了。因此要注意培养善心,但千万不要以为做了善事,有了善心就有了大悲心,就开悟了,就是真正在学佛了,这一点在今天的佛教界尤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往往把做好事善事等等人天善法当做学佛的目标,如果真是那样,社会上的善人贤达,外道的大德先祖岂不都是佛了?正是基于这一点,佛陀高度重视方法论,他给我们讲了两套方法:
                        一、 观心 这是对有大乘根基的人讲的。这些人有很深的善心,几乎就要达到大悲心的程度,因而具足定力,心不散乱,佛陀就告诉他们:能观心者究竟解脱。因为一切分别念都是心动的结果,也就是说都是悲心不够,只要能放下这些念头,自然就达到无念的如来藏了。因此,通过观心,放下念头,达到去除心力,排除心动,回归本来面目,是佛陀教给我们的最根本的方法。
                        二、 禅定 这是对悲心不够的人说的。这些人悲心不够,因而心很散乱,只有先学习好禅定,让心稳定下来,才能看住念头,最后通过观心的方法回归如来藏。
                        佛陀说的千千万万的方法,总体来说分为这两大类,这两大类方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就是“相应”两个字。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学佛的同志那么多,为什么证悟的人很少呢?关键是许多人把做善事这种人天善法当作了学佛的根本和全部,抛弃了佛陀的教导,失去了导航的灯塔,怎么能出成果呢?因此,今天佛教界的当务之急就是严格遵照佛陀的教导,一方面要大做善事培养大悲心,一方面要踏踏实实观心,这两点缺一不可。只要牢牢抓住这两点,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步入如来藏那洒脱自在奥妙无穷的殿堂。


                        IP属地:广西77楼2016-01-16 15:13
                        回复
                          佛学概念:无相 无我 无念 心动
                          要明白这些概念,必须有实证经验方可。
                          这里把实证过程简要说一下:经过一段时间勤奋努力静坐,你会有一种身空的感觉,整个身体都没有了,心里却非常清楚,这时候念头的生灭你会看得清清楚楚,你会发现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之间有一段明显的距离,你用无我的观念想象消融自己,使自己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你会发现念头没有了,而心里思想却一清二楚,原来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
                          你还会发现以前的爱憎现在没有了。如果你努力地想憎恨的事情,你会突然有一种心动的感觉,紧接着就产生“我”这个念头,随后就产生相对立的“他”这个念头,接下来就会产生“好”与“坏”,“喜欢”与“厌恶”等等一对一对互相对立的念头。随后你会盯着具体的事情浮想联翩,你很快就重新有了身体的感觉。
                          无相:这个名词牵涉到他心通。有的人在心里不停地说话,天耳通的人立刻就能听到。有的人在心里想但口里不说,比如他想大海,天眼通的人立刻就会看到他心里想的大海的形象。因此,相是指相想。当你证入念头不起的状态时,因为没有了心力,你的思想不再产生相,这样他心通的人就看不到你心里在想啥,这就是无相,无相说明一个人已经证入了如来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心通其实是天眼通和天耳通的综合,并没有一个什么他心通,只是他心通很重要,所以单列出来自成一通。
                          无我:无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是外道的断灭见。心动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当你用无我的思想你就会立刻又证入没有念头的状态,因此,无我是如来藏的特点,并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了。佛陀在尼连禅河对外道说:我们佛教说的无我是真我,真我是无我的。证入无我,你还会发现山河大地皆是自己,并没有一个境外之心,再也没有了心物的对立。
                          无念:无念并不是没有思想了,而是没有念头,因为念头和思想并不总是一回事。念头是在心动以后才产生的。念头包括相互对立的各种分别念以及连续不断的想象。
                          心动:心动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见喜欢的东西后所产生的那种喜欢的情绪,而是从心的本来状态进入分别状态时的一种执着的心力,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动的感觉。如果没有心动,就绝对不会有分别执着的念头产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心动就绝不会有我和他,喜欢和厌恶等等对立的念头,当然更不会有相续不断的想象,比如不会因为别人骂你一下你就生气一下午,心里骂一下午。心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状态,是凡圣的分界点。


                          IP属地:广西80楼2016-01-23 10:25
                          收起回复
                            学佛的捷径
                            有同修问:“有没有学佛的捷径?”有,一定有,怕你不信,故一般不说。这里简单说一点儿,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一个入处。但注意不要从字面上理解,要时时归于自心,看看自己听到以下这些话,自心怎样?那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但若要更究竟,还需继续深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那是你的本来面目”,仅仅只是如来藏无门之门,还不是真正的如来藏,因为这里还是建立在执着的基础上,还有能所,是因缘所生法,这一点儿我们在《解坛经》一文中有专门论证,目的是让有志于实修的学佛人不要把这里误认为是如来藏而耽误了行程。
                            问:学佛有没有捷径?
                            答:有。拿火烧天;张口吞天;小蛇吞巨象;幼蚁背大山;饿虎猛扑面;惊见: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池);……
                            又问:还有吗?
                            答:正在单相思,突撞南墙上;正在沉思中,鞭炮突炸响;饿虎猛扑面……
                            再问:只有这些了?
                            答:处处皆是。尼姑是女的,和尚是男的;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日东升,日西落;母鸡下蛋,公鸡打鸣;用嘴吃饭,用脚走路;……
                            ……
                            佛法的简单,让你觉得好笑,满目皆是第一义,处处都是如来身。找什么?寻什么?看自心!


                            IP属地:广西84楼2016-02-01 07:58
                            收起回复
                              心路历程(一)
                              许多人刚开始学佛,往往不知道满身的力气往哪里用?怎样才能与第一义相应?我们在这里把心路历程简述一下,学者或许能从中在无入手处找到一个下手的方便。
                              一个迷路的人怎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呢?当然是只要能想起来时的路,自然就知道回家的路了。因此,这里简述 我们的心路历程,就从如来藏说起,从我们来时的路说起。
                              我们的如来藏具足一切,不论好坏丑恶,统统都有。我们大家原本都在如来藏中,从《楞伽经》可以看出,因为无明的原因,产生执着,也就是我们在《解坛经》上说的"心动",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心力”,接着就产生“我”与“他”、“爱”与“恨”等一对一对相互对立的念头。
                              需要注意的是,先有执着,也就是心动,然后才产生分别对立的念头,在心动和念头之间有一个很短暂的时间距离(时间就是在心动的一刹那产生的),然后首先产生“我”这个念头,隔了一个极短的时间,就产生相对立的“他”这个念头。
                              在“他”这个念头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如果你能立刻进行无我大悲观,你将非常轻松地重新证入无我如来藏。如果等到“他”这个念头产生,尤其是等到后来的其他分别念产生,你想再回到如来藏,那就比较困难了。也就是说,我们离如来藏越远,想回去就越难。在各种分别念中,越早产生的分别念,心力越弱,因而返回去也就越容易。
                              当你从如来藏往外出的时候,因为你必须与如来藏外面的烦恼相应才能出来,因而你必须去缘烦恼的相貌才能产生执着心动,很显然,只有那些心力大的分别念才能产生大的心力,才更容易引发心动,要知道,从如来藏往外出,也是极其困难的,不要认为烦恼是很容易产生的。
                              人类当初的烦恼,其产生,丝毫不比你开悟容易,甚至要远远难于开悟。唯识学告诉我们,菩萨为了度人,这时候往往会留一丝烦恼作为所缘。他们往往会留那些心力比较大的烦恼,比如“愤怒”这个念头。有的人看到禅宗的大师们用棒喝,甚至发怒,往往认为:怎么开悟了还这样啊!
                              其实这里一方面是一种教学手段,一方面他是为了保留这一丝愤怒作为出如来藏时的所缘,从而使自己下一次出如来藏时更容易。正是因为许多人为了从如来藏出时更容易,因此总喜欢缘那些心力比较大的分别念,这样他往往会一下子进入那种分别念状态,而跨过“我”与“他”这第一对分别念,看不到“我”其实不过是一个念头而已。
                              在一对一对分别念中,总有一个带着如来藏的大慈悲特征,而另一个则恰恰相反,是背离如来藏的,这也是很奇妙的。比如“爱”与“恨”这对分别念,“爱”就带有如来藏的特征,是指向如来藏的,有一种向心力,是指向我们回家的路的,而“恨”则是背离如来藏的,有一种离心力。
                              因此,当你从如来藏往外出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如果想通过“爱”这类带有向心力的念头出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通过“恨”这类带有离心力的念头往外出,就要容易得多了。
                              反过来,我们在烦恼中轮回的众生,要想重新回到如来藏,就必须保留甚至培养那些指向如来藏的念头,虽然最后你还必需放下这些念头(只能到进入如来藏的那一刹那才需要放下),但无疑刚开始你不能连那些能引导你回家的念头也断掉。你看有的学佛人多可怜,他们听过来人说“善恶皆不立”“无善无恶”,因而平时连善念也要断,这几乎等于自杀,还妄想开悟,是根本不可能的。


                              IP属地:广西90楼2016-02-19 08: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