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365贴子:1,146,405
  • 12回复贴,共1

【论道】如何得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谓道?道者,规律也。
无论做什么,做久了自然知道它的内在规律。
生活之道
对于俗人,先说经商之道
所谓行行出状元。无论做任何事只要坚持,坚持到底自然可以了解其规律~自然得道。
就象玩一个游戏,刚开始感觉无从下手,可玩久了就可以轻松的通关任何关卡。因为已经知道了游戏中的规律。
经商亦同,刚开始可能感觉阻碍重重,久了,自然知道改如何去做,比如服装生意,该进什么货,什么货好卖,那里的人需要的是什么。哪个位置更好,刚开始你无法知道,但只要做的久,你就自然清楚了。所谓做熟不做生。就是因为熟的你已经了解了一定规律,而生的你却不了解其规律,就算都是生意,规律也是大相径庭,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就连捡破烂也是有道的,了解之后就算捡破烂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1楼2015-03-23 13:46回复
    有人说道德经没用,发此一篇。只是想说道德经非常有用。只看你能悟道多少而已
    关于修行
    看这一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个人觉得可以做一修行法门
    静坐到致虚,可感知宇宙万物
    如能领悟,收获极大。


    2楼2015-03-23 14:03
    回复
      得道之初偏于执。近于道,却非道。
      得道之后终于无。以身为道,乃容于道。
      所以得道不可说,无可说。
      说了的就不是道。
      观点种种只是我执,而非道
      没有观点才是道。


      4楼2015-03-23 14:25
      回复
        读道德经,先自己理解一下,
        然后再看看别人的理解。然后忘记别人的解释
        在去读它时,只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之后忘了它。


        5楼2015-03-23 14:51
        回复
          我站在原地,
          前路茫茫。
          看着自己身后的路,
          或笔直或曲折。
          驻留于此还是继续前行?
          去寻那未知的彼岸...
          仰望天际,
          那一抹红霞,
          似你的笑颜,
          绚烂,多彩!!!
          收起行囊,
          不在迷惘,
          蹒跚前行。
          去寻找!
          去追逐!
          只因那里有你—
          我的梦!!!


          7楼2015-03-24 14:23
          回复
            于太极之中寻无极 。
            好无力啊!
            恰如镜中之花
            水中之月啊!
            今生不敢奢望到达
            只希寻到那能够到达的一条路


            8楼2015-03-24 14:37
            回复
              老子有没有回到那里我不知道
              但他最起码已经走在了那条路的前方
              并留下指引
              有愿意追随者,不阻拦
              不愿意追随者,不强求
              他知道那条路遥远而漫长
              不是谁都愿意前往的


              10楼2015-03-24 14:59
              回复
                大家没看到我的标题后面是个问号吗?
                怎么没人来发表见解呢?
                我的目标很明确
                我要去的是无极
                我现在的方法只有静坐冥想
                也只是小有所得
                如果你们有去无极的方法请告诉我
                修炼法门之类
                如果你们走的是别的道也请不吝赐教
                我会作为参考。感谢!


                11楼2015-03-24 16:13
                回复
                  用身边的事来举列子
                  比尔成为世界第一首富
                  他有他的道
                  他写下的书就是他的经验
                  你按他的经验走也会成为首富吗?
                  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他的经验只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因为就算同一条路
                  不同的人走的时候风景也是不同的。
                  可能你走在他的路上和他当时的季节不同
                  天气不同
                  更甚至他走过路上的坑,他跳过去了
                  而你掉进了坑里
                  他能走到终点,你只能走到路半
                  但也许你能比他走的更远。
                  如果你不走他的道
                  自己如果足够聪明当然也可以自己趟出一条路来
                  也许会有人走在你的身后
                  但很难
                  所以很多人选择走在别人身后
                  这也是大人物的书备受推崇的原因
                  不过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的。
                  最起码你要前行
                  站在原地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13楼2015-03-24 20:03
                  收起回复
                    有时我在想
                    我们诞生于道,还有必要追吗?
                    我们本身不就是道的一部分?
                    不会追到最后才发现我们追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离我们最近也最遥远,
                    一个我们永远也无法企及的目标


                    14楼2015-03-24 20:15
                    回复
                      人和万物都是道所生,人也是道的一部分。
                      自心里自有道?
                      又何必外处去寻?
                      只寻内心,可了然一切道?一切法?
                      道开始于极静
                      极静之境,可得道
                      死了是不是更容易呢???
                      还是先试一下极静吧!
                      保佑我成功啊!
                      第1千次静心开始


                      16楼2015-03-24 23:36
                      回复
                        出生的时候是离道最近的时候
                        年龄越大离道越远


                        17楼2015-03-25 01:39
                        回复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静坐时,身体放松,但不弯曲。尽量保持不动,动则随感觉而动。
                          想的太多不好,不如守住一点,(上丹田或下丹田)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意念导气入丹田,刚开始或许无法感应
                          最后却能感应万物皆在丹田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呼吸要绵长,没有呼吸的感觉。气用之就不会枯竭。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静坐到什么都感觉不到,守住这份感觉。内视丹田,仿佛世间万物都在那里,观察它们。
                          只有静才是根本,静了才能感受天命。感受天命才知道常理,知道常理才能明事理
                          不知道常理,就去做只会遇到阻碍,凶险。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於无极。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歪解,道教的练气之法应该都是从这些篇章歪解出来的。


                          20楼2015-03-25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