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华吧 关注:240贴子:18,385

【阅读】《挑战你认知的心理学发现》作者Quora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你看到“挑战你认知”这几个字时,我希望你不仅仅把它当成一些猎奇的知识, 而是当你确实发现了那些挑战你的认知的心理学发现时,带入生活中,看看是否属实,然后一些挫折,或许能够迎刃而解。
总体来讲,前半部分的质量较高一些,因为前半部分在挑战认知这个主题上做得更好:会告诉你一些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确实会被忽略或误解的方面。而后半部分多偏向社会,或与之前的有重叠,对于日常的帮助并不大。


1楼2015-06-12 21:57回复
    诱饵效应
    诱饵效应是一种非常强大有效的心理技巧,营销公司常常利用我们大脑的漏洞来做文章。当营销公司加入诱导性的第三个选项时,消费者会改变倾向,选择原来两个选项中的某一个,这就是诱导效应。
    比如,假设有家电影院出售爆米花。
    Large........$7.00大桶........7美元
    Small........$3.00小桶........3美元
    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小桶。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觉得7美元买桶爆米花太贵了。
    现在采用诱饵效应后,加入了“中桶”(唯一目的就是作为比较工具——即诱饵)
    Small........$3.00小桶........3美元
    Medium.....$6.50中桶........6.5美元
    Large.........$7.00 大桶........7美元
    这是修改后的价格
    现在,大家都买了大桶,因为他们觉得大桶价格合理,只比中桶贵了50美分。
    这就是诱饵效应的原理: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比较心理赚钱。他们提供不同价位和功能的商品,诱导你去买他们希望你买的东西。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6-12 22:00
    回复
      你只要在杂货店逛一逛,就能看到不同大小和价格的产品都在利用诱饵效应。“我花3美元可以买一袋24块儿的饼干,5美元能买48块儿的……不过看看那儿,36块的那包要4.5美元。所以48块的那袋好划算!”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利用我们大脑的“比较”漏洞出售他们真正想卖掉,而我们实际并不需要的商品
      大号披萨,0.5公斤面粉,超大容量U盘……他们甚至把这种技巧用到了竞选活动中.
      只要多一种比较选项,大脑就会做出不同的解读,真是太神奇了!果然是诱饵啊。
      ==================================================================


      4楼2015-06-12 22:03
      回复
        本书是英文版本的, 花香贴出中文翻译的 。


        5楼2015-06-12 22:04
        回复
          2. Bystander effect 旁观者效应
          你可能认为在人多的地方遭遇事故或紧急情况会更容易得救。但大量实验以及实际案例表明,事实恰好相反。旁观者越多,越不太会有人伸出援手。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也就是说,当别人在场时,人们不太会对自己的作为或不作为负责。[img pic_type= width= height=]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760412352/QQ/WinTemp/RichOle/9V2$G@1%25@W%7DW0PV5CD[FNOC.png[/img]
          如果你曾在学校或学院的小组项目中工作,可能就深有体会了。几乎总有那么一个成员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肯为项目做些什么。
          此现象更为沉重的一个例子是轮奸中的群体动力。
          “责任扩散,去个性化和模型化这些因素都可以作为轮奸的诱因。因此,轮奸时谁都不认为自己该为此罪行负全责。”
          这种效应的危害不止于此。[4]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5-06-12 22:14
          回复
            3. Cocktail party effect鸡尾酒会效应
            即使在嘈杂拥挤的地方,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你也可以忽略其他声音而注意到。这种效应也适用于其他可能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这一效应也改变了心理学家对听觉输入和注意力的看法。
            我们是先听到声音再过滤,还是在听到前已经先把疑似无用的信息过滤了呢?
            这种效应引出了心理学中重要的注意力模型概念。
            PS:看来我来晚了。我知道的了不起的心理学效应在前面很多答案中大都提到了。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06-12 22:16
            回复
              锚定效应——在人们脑中植入一个数字并改变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上图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出售的鞋子是199美元,但在边上加了一个更贵的价格,如500美元。这500美元只是作为一个高价植入买家的脑中,并没有别的作用。
              再来看一个募捐的例子
              因为某件事我想从别人那儿得到捐款,但又不想要求他们具体捐多少。这里有两种选择:
              选项1:先生,我们为了贫困儿童正在做某某事,你的捐款将帮到我们!你想捐多少呢?
              选项2:先生,我们为了贫困儿童正在做XYZ,你的捐款将帮助到我们!很多人捐了1周的薪水,相当于10000卢比,但你想捐多少都可以!
              对方:10000卢比目前对我来说太多了,我最多可以捐1000卢比。
              你:没关系,无论多少都能帮到贫困儿童的
              就这样你得到了1000卢比,因为无意中你把捐款额锚定为10000卢比,他就会把这个数当成做决定的基准。
              锚定效应只是一个将数字植入别人脑中的进而从中获利的技巧。
              另一个例子
              客户:嘿,财务顾问,咨询费是多少钱?
              顾问:10000卢比
              客户——什么!太贵了!
              利用锚定效应后
              客户——嘿,财务顾问,你的咨询费是多少?
              顾问——50000卢比
              客户——什么!开玩笑吧!
              顾问——你该觉得庆幸。要是在美国,你每小时要付1000美元,那就是每小时60000卢比。整个项目总计需要20小时完成,加起来就是120万卢比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印度找个财务顾问真的便宜多了,因为5万卢比在印度真的不算什么,而且我们的服务比美国顾问更好。
              客户——算了吧,这真是疯了,在印度没人会付那么多
              顾问——你觉得在印度该付多少呢?
              客户——最多15,000 - 20,000卢比?我最多能付15000卢比
              顾问——嗯……好吧——那就这样定了
              我不知道具体谈话是怎样进行的,但锚定效应的确很有帮助!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5-06-12 22:23
              回复
                请在第二个窗口等候
                我们之所以会爱上别人,是因为他们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爱就是那么自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会回忆起那些曾经让我们对自身的肌肤、身材、脸庞感觉良好的人。当某人使我们感觉自己有趣、聪明、漂亮、有才、性感,我们会自然地坠入爱河。友谊也是如此。
                回想一下两个人初涉爱河时的情形(也适用于友谊,但不会让人“小鹿乱撞”)。你会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冰雪聪明、充满情趣(用上所有的褒义词)。当曾经美好的关系变坏,但仍然有人始终试图“挽回感情”,不停地回到对方身边。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媲美吸毒快感的高潮滋味(对于那些不了解毒品的人士来说,头一两口吸入的可卡因就像无与伦比的飘飘欲仙的感觉;到了后来,这种愉悦感慢慢减弱,你更迫切地想找到最初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那就是爱。所以,如果你之前一直想知道为什么和伴侣的关系不太和谐:记住,当一份感情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时,他们才可能做点什么作为回报。跑去健身房保持体形没什么用(好吧……就这么做也行,但别只这么做)。也不要买花。而是让你的伴侣感觉自己美丽动人、强壮刚健、性感迷人、令人钦佩、不可或缺、无可取代、聪慧过人等等。(行胜于言)让对方一直觉得处于初恋时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5-06-12 22:31
                回复
                  ===================================================


                  14楼2015-06-12 22:32
                  回复
                    迷信的鸽子
                    20世纪30年代末,心理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创造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个术语——它指的是通过强化或惩罚的手段,人为地改变个体行为。
                    早期用老鼠进行的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一个箱子(所谓的斯金纳箱),箱子中有一个操纵杆和一个食物盘。

                    当他把一只饥饿的老鼠放到箱子中,那老鼠就开始到处嗅,东摸西摸,最终某个时刻它碰到了操纵杆。只要老鼠压下控制杆时,食物小球就会滚落到食物盘中。经过几轮之后,老鼠就学会了按下操纵杆来获得食物,它不停地只重复这个动作直到不再感到饿。在这个试验中,反复强化改变了老鼠的行为。
                    这个实验带来的启发是巨大的。
                    斯金纳坚信人类的自由意志实际上只是假象,任何人类行为都是根据同一个行为的后果进行反射的结果。如果行为的结果是坏的,那么很可能人们就不会再重复这个行为;然而如果结果是好的,那么人们就会强化导致这个结果的那些行为。
                    对于斯金纳认为行为是强化/惩罚的结果,很多人都表示过怀疑。他们说迷信行为是人类独有的,是无法用强化理论来解释的。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5-06-12 22:35
                    回复
                      鸽子实验
                      为了回应这些的质疑,斯金纳修改了他的实验,用鸽子代替了老鼠。这次箱子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放出一些食物小球。不过,这次食物的出现跟鸽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关联。无论鸽子做了什么,食物都会按时掉下来。在使用多只鸽子进行实验之后,他发现一些鸽子出现了类似迷信的行为。一只鸽子总是绕着圈走路。有只鸽子将脑袋挤入箱子的角落中。还有两只鸽子像钟摆一样摆动它们的头和身体。所有这些鸽子都是一直重复这些动作,直到食物出来。

                      在之前的实验中并没有任何一只鸽子出现这种行为。那么现在这种突然的迷信行为是从何而起呢?
                      鸽子们在获得的奖励与得到奖励时做的动作之间建立了因果联系。因此,绕圈走路的鸽子是因为得到食物的时候它正好在这么做。斯金纳指出,这种对某次反射的偶然的强化导致了鸽子们的迷信行为。只要保证食物规律地出现,鸽子们就会形成迷信行为。“做某个动作与获得奖励”之间的联系,会强过“做某个动作却没有得到奖励”的联系。他这里提出的观点,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人类会迷信。一旦你知道了原因,一切看起来都这么显而易见。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06-12 22:38
                      回复
                        事实并非事实:谁打扫得更多?
                        如果你曾经跟别人合住过,你很可能觉得你是两个人中干活比较多的那个(甚至是觉得每件事都是你来做的)。要是知道自己的这种印象也许是受到可得性启发法的影响,你也许会很惊讶。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已婚伴侣在20项相关活动(例如做早餐,照顾孩子和打扫房间)中评估他们自己承担了多少责任。其中还包含了负面/消极的活动,例如促成双方争吵的活动。
                        在这20项活动中,有16项都显示出双方都远远高估了自己的付出(剩下四项活动则没有显著的不同——但并不代表是低估)。换句话说,如果你把丈夫自我评估的分数和妻子自我评估的分数加在一起,你会发现结果大于100% [2]。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同时出现在对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评估中,因此并非是自恋情结的作用。
                        当想到我们在一项协同任务中的付出时,比起别人做的事,我们更容易想到自己为这个任务做了哪些事。因此我们很容易高估了我们的实际付出。
                        下次当你觉得你的室友在利用你的慷慨占便宜的时候,好好想想上面这个例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可能他就是个没用的懒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5-06-12 22:40
                        回复
                          扑克牌中的身体语言:
                          这里说的是德州扑克中的情形,但是可以应用到任何一款扑克游戏中。
                          · 如果一位玩家表现得像有一手好牌,那么实际上他的牌很差。
                          · 如果一位玩家志得意满地倾身向奖池里扔筹码,那实际上他没有什么厉害的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你弃牌。
                          · 如果他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你,不管手里的牌如何,你都一定要加注。
                          · 如果一位玩家靠在椅背上假装看向旁边的屏幕,那么他手里的牌一定很好。他之所以不想表现得手气太好,是担心你察觉到后弃牌,他希望你继续叫牌。
                          · 如果发了一张新牌之后,另一位玩家有了顺子或者同花,他会下意识地查看手里的牌,这时就要格外小心了,他可能听牌了。但是,如果他马上下注,说明他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好牌。反之,说明他听牌成功了。
                          · 如果一个通常将自己的筹码摆得整整齐齐的玩家在赢了一局之后没有将自己的筹码摆整齐,说明这一局他的底牌非常好,甚至可能拿到了AA或AK这样的大牌。要针对不同的玩家采取不同的策略。
                          · 如果一个新手把大把大把的钱拿在手里晃,或者拿着大把大把的筹码在那里叫喊,或者把钱直接往桌上扔,那么毫无疑问,他们是来赌博的。他通常会玩得很大。
                          · 如果他常常看自己的钱包,筹码也是轻轻丢出去的,那他一般玩得不大。
                          · 这一条尤其地准,因为符合以上描述的人还没有拿出真正玩扑克的样子来。
                          · 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认为还没有正式开始玩,只是在买筹码罢了。所以你能够通过以上方式窥探到他们的内心。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在扑克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有经验的玩家发现你正在使用这些心理策略时,他们会故意做出相反的表现来误导你。
                          通常,如果你在牌局开始半个小时后还没有发现看上去容易受骗的人,那么你就是那个被骗的人。
                          (我知道,行家都把它们叫做“码子”,但是大众通常叫它们“筹码”。)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5-06-12 22:45
                          回复
                            受信任程度:谁是值得信任的人?

                            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一个人表情的可信度可以用图谱的方式呈现。一张普通表情的脸的可信值为0分,最值得信任的脸(评分为8分)通常是眉心向上、嘴角上翘,而可信值最低的脸(评分为-8分)则是眉尾上扬、嘴角向下。


                            不值得信任的人的面部特征:
                            眉头下弯 鼻根凸起 双颊扁平 宽下巴
                            不值得信任的人的面部特征:
                            眉头上翘 鼻根低平 双颊突出 尖下巴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5-06-12 22:48
                            回复
                              1. 斯坦福监狱实验
                              该实验表明,人们易于固守某种意识形态,而且容易屈从权威。

                              被试者是24名随机挑选的男性,他们被带到监狱,其中的一部分人被指定为犯人,另一部分则被指定为狱卒。犯人需要24小时都呆在牢房里,而狱卒则是三人一组、8小时轮岗执勤。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局面就令人大为吃惊。狱卒对待犯人极其严厉,进行各种言语上的辱骂和心理上的凌辱,甚至还会进行体罚。最后,这些狱卒还命令犯人在牢房里的一个小桶里大小便,将他们的床垫拿走,强迫他们睡在水泥地上,而且赤身裸体。总之就是想尽办法地羞辱他们。
                              在实验进行的六天里,这些狱卒变得越来越残暴。据估计,他们中近三分之一的人产生了虐待倾向。而大部分犯人也接受了他们的弱势地位,默默忍受着凌辱。那些奋起反抗的人则被处以禁食和关禁闭的处罚。
                              犯人和狱卒对于角色的适应速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甚至导致一些比较危险和会造成心理创伤的情形出现。事实上,有两位犯人角色的被试者由于遭受过分虐待而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实验清楚地展示了普通人是如何变成虐待狂的:只需要让他们处于某种权势地位。这个实验让人不寒而栗,但也发人深省。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5-06-12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