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4u吧 关注:14贴子:287

【讲述】不该被遗忘的十年——塘沽街舞的一段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1楼2015-07-10 22:37回复
    前言:
    10年,弹指一挥间。年岁月大,越知道“弹指”的含义。科技进步也好、经济发展也罢,速度在平方次甚至更高次方的提高着,每10年内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多到什么样?多到很多事、很多人还没被记住就已经忘了。
    10年前,你可能还在奋笔疾书的写作业,现在打字打多了,已经提笔忘字。10年前,新出的诺基亚可谓是炙手可热,现在塞班系统已经彻底被遗忘了。10年前,那个你曾经暗下决心要一辈子守护的人,现在可能已各自在天涯了。
    这段文字要说的10年,对于正在阅读的你,没什么明星,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也不关乎高大上的精神。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爱情、生活、精神。只不过对象并不是美丽的姑娘,而是舞蹈。相识、相知、相爱、吵架、分手,像极了一场热恋。
    这段时间,在我的价值观里,不应该被忘记,他们应该被记录。
    注:下面会谈到这10年里的一部分bboy和dancer,不谈hiphop。因为hiphop话题很大,大到我还不能肯定的说这10年来,我们做的就是真正的hiphop,可能也没人能说。这要交给观众去评判。但是核心三元素love、peace、respect,我个人认为问心无愧。


    2楼2015-07-10 22:37
    回复
      几个问题要先说明一下:
      1.哪十年?
      2005年到2015年,10年也好11年也罢,这里不讨论数学。
      2.为什么不在早?难道之前就没有了么?
      因为这10年只是这个圈子的一个缩影,当然还有前10年,也会有未来的10年。只是这10年整个塘沽区的街舞圈子翻天覆地的变化着。


      3楼2015-07-10 22:38
      回复
        这些人是当时世纪广场上最为活跃的舞者,那时的他们或启蒙于韩舞、或启蒙于MJ、或来自于知名的舞团。与其他人一样,起初的“酷、帅、泡妞”吸引了他们,但真正接触了舞蹈后,最初的原因已经不再重要,大家都自然地爱上了舞蹈本身。
        当时,谁也不会意识到,自己会成为很多塘沽人的启蒙老师,掀起一段波澜。


        5楼2015-07-10 22:39
        回复
          那一年的发展是迅速的,这些元老们帅气的toprock、footwalk以及那些年还在被人称之为nike的freeze吸引了很多圈外的年轻人,再加上世纪广场开放式的特点,不少人从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变成了学员。就这样,10多人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了每晚15-30个学员。
          在今天,虽然大家对街舞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宣传手段、渠道也发达了许多,但是当时的发展速度是不可能再被复制了。没有组织机构,也没有广告宣传,他们就是做到了。


          6楼2015-07-10 22:39
          回复
            阿色的回忆2:
            聊了几句过后,森森哥告诉我,每天晚上6点半练到9点多。并且告诉我练舞之前需要热身,然后就告诉我一些热身的动作,还有最基础的FREEZE 倒立这两个动作,我清楚的记得森森哥跟我说,倒立是bboy做任何单手或者双手支撑的基础动作。然后就把我领到旁边的墙边,告诉我倒立怎么练。第一天过的很快,我记得第一天我练到了10点多,很累。到家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9楼2015-07-11 01:04
            回复
              阿色的回忆3:
              之后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每天4点半左右到广场,如果看见地面脏就去保安大爷那里借大拖把把地弄干净,并且把电池买好,还有准备好水和烟,之后就开始热身,因为6点半开始练习,如果早到了就可以把基础的动作都复习一遍这样他们来了就可以学习新的东西。就这样每天重复着这样的生活,FOOTWORK TOPROCK 倒立,头立,FREEZE这些动作每天都要做上百次。经过了一个月的练习这些动作我基本上可以做出来个大概。


              10楼2015-07-11 01:05
              回复
                阿色的回忆4:
                逐渐的广场练舞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家就有了不约而同,每天4点半-5点半这个时间人们都陆陆续续的来,正规是6点半,但是为了跳舞都早来,为了练习的时间多一点,就少玩一会儿电脑。而且训练的模式也有了初步的行程,比如到了之后行头整理完毕,开始听音乐热身,20分钟的热身训练基本是TOPROCK,踩点。熟悉音乐。然后是20分钟的拉韧带,拉韧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几乎每一个人都不喜欢这个环节,我记得有的人韧带拉不开,我们就帮他弄,逐渐的从一个人自己做热身和拉韧带变成了小组热身拉韧带。因为两个人总比一个人要好。至少不用去找墙。韧带结束后就开始基础练习。去墙边倒立。一组3次一天三组靠墙倒立,主要是为了找倒立的感觉。然后是FOOTWORK的学习。


                11楼2015-07-11 01:09
                回复
                  阿色的回忆5: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大概两个月。每天都是这样过,白天起床了,先把音乐打开,一遍听音乐一边收拾屋子吃早点之类的事情,然后开始看那些NB的视频,当时能找到的视频几乎都是韩国的视频,所以这跟塘沽BBOY最初都是韩范有很大关系。视频一看就是一下午。到了3点多就收拾东西骑车去街里。去文化馆后面吃板面还有烧烤。因为4点半5点时候就开始练习了,所以提前吃饭。吃完饭就直接去广场一直练到晚上10点。


                  12楼2015-07-11 01:12
                  回复
                    以上应该就是世纪广场每个人的共同记忆了,阿色也是每一个世纪广场bboy的缩影。
                    虽说是免费的,但不是什么人都教的。刻苦与踏实始终是不成文的两大条件,对于一些只想着学个一两招提高一下自己逼格的人,总是慢慢的被拒之门外。就这样,1年的时间,世纪广场成了塘沽街舞圈的一个大海选基地,元老们亲手为这个圈子选出了日后鼎盛时期的中流砥柱。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来来走走的有7,80人,最后剩下了2,30人。


                    13楼2015-07-11 01:23
                    回复
                      回看当时的情况,如果你了解街舞,可能会问”都是bboy,dancer去哪了?为什么不见其他舞种?“ 如果真的有这个疑问,从观念上来说我一直认为bboy和dancer不分家,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分开。从技术上来说,没有镜子,dancer的出现几率和成长速度极其的慢,尤其考虑到国情,我们并不是一个天生就能歌善舞的民族。从直观上来看,breaking是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舞蹈,它的特点决定了生命力十分的顽强,更加适应成长。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秃子就是森森哥启蒙的poppin。我依稀记得秃子说,当时没人能系统的说出来poppin是什么,森森哥说:“你就先练胳膊的pop就行,一边2下。”他就这么一直练啊练啊,后来在华宝杯上就这么练出个“十中舞王”的外号


                      14楼2015-07-13 03:08
                      回复
                        大概来来走走的有7,80人,最后剩下了2,30人。这段时间,新人进步,强者愈强。姑且算作这十年的第一个爆发式增长。每一个跳舞的人收获最大舞蹈以外的事物,就是朋友、兄弟。和任何一个舞者谈起回忆,总是少不了那一帮铁哥们。但是与此同时队伍的壮大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人是复杂的,一些人能聚在一起,就有一些人注定分离,这不关乎人品,只是理念与价值观的不同。那些曾经被我们排挤的人,现在想想可能他是对的,也可能根本没必要。只是这些人太年轻,太真了。
                        这段时间还是交给阿色吧。。他的话更有力量。。洋洋洒洒6000多字


                        15楼2015-07-13 03:09
                        回复
                          暑假很快就过去了,大海选也算是拉下帷幕了。人员也逐渐固定下来了,阿色、大鹏、边意、郭鑫、大旭、大坤、杨浩这些名字脱颖而出。当然,老人们也都还在。就这么聚会、练习、聚会、练习。学期也很快过完了,天气也慢慢凉了。


                          16楼2015-07-13 03:09
                          回复
                            阿色回忆6:
                            到天气开始冷的时候,广场的学生就不再多了。只有我们几个,森森哥他们也不经常来了。流氓哥只有周末才来。因为当时他还在上学,还有小龙,小龙几乎是每天都到。而且小龙也教了我不少东西。
                            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如果赶上雨季了,就有一段时间没法出来练习。


                            17楼2015-07-13 03:09
                            回复
                              阿色回忆7:
                              那个时候训练非常艰苦,都是靠家里给钱生活,为了买个背心买双鞋要存好长时间,我跟杨浩两个人经常是走着回家。能吃上一顿板面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通过学习跳舞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大家都变的懂事多了,而且逐渐的身边舞者的父母一听说孩子出去跳舞也同意了,说跳舞能锻炼身体,比出去瞎玩上网要好,而且是集体活动。
                              这里要提句杨浩,刚接触杨浩这个名字还是塘沽“chair王”,07年见过他的“chair转”,真的非常漂亮!


                              18楼2015-07-13 0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