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艾园吧 关注:335贴子:11,384

回复: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请多关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经沧海的老人: 

曾经沧海心仍然年青,除却巫山还有更美的云彩


21楼2008-06-02 14:04
回复
    记得74年看《闪闪的红星》,俺一口气不知道看了多少场。当然有很多场是免费的。县城看完了,附近工厂就在球场上放映,还有农村公社也会放,俺们一些同学就不辞劳苦,走很远的路到农村去看。
    到农村看,稻场不大,农民人多,很早就把位置占满了,很多的时候,俺们不得不跑到银幕背后去看反面。
    看来看去,对影片的所有台词都烂熟于胸了,到农村看的时候,俺们就会表现了!
    影片中有一场戏,冬子把米铺的米让人抢了,那都是胡汉三的军粮。胡汉三气坏了,就气急败坏的叫道:“这是谁干的?这是谁干的?”
    然后镜头一转,宋大爹对游击队员们大笑着说:“冬子干的!”
    每次影片放到这里,胡汉三话音刚落,俺们许多同学都会和宋大爹一起异口同声的大叫:“冬子干的!”
    心里那个满足和得意啊!……


    22楼2008-06-03 00:28
    回复
      呵呵,看《闪闪的红星》那时我好小哦,我记得有一场戏,冬子把煤油(?)浇在胡汉三身上,然后点火。
      看第二遍的时候,又看到这个镜头,旁边就有调皮的男孩子在喊“胡汉三,浇煤油了”,我恨死那个男孩了,我怕他把胡汉三给喊醒了,当时紧张极了:))


      23楼2008-06-03 09:26
      回复
        执子那时候肯定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吧!


        24楼2008-06-03 20:11
        回复
          艾米,如果能够上文学城看看该多好啊


          25楼2008-06-03 20:12
          回复
            曾经沧海的老人 ,你用54楼准知傻的方法,就可以上文学城了


            26楼2008-06-03 21:27
            回复
              在“告诉大家上文学城的方法”那个贴子里的54楼


              27楼2008-06-03 21:29
              回复
                沧海老人,
                谢谢你的好贴,试一试代理上文学城吧。

                ZT: 在“告诉大家上文学城的方法”那个贴子里的54楼。
                先进入http://www.okdaili.com/ 
                然后在地址栏内直接粘贴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6574


                28楼2008-06-04 01:37
                回复
                  谢谢执子之手和夏风小姐,谢谢


                  29楼2008-06-06 23:14
                  回复
                    既然说的是朝鲜电影,就不得不用重的笔墨写一下当时最煽情的两部影片:《卖花姑娘》和《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据说这两部影片很多地方都是JIN日成亲自主笔的。是一种用于愚民的忆苦思甜教育片。我现在还能清楚记得《卖花姑娘》当时在我们这里放映时的火爆场面。可以说后来只有《刘三姐》可以与之媲美。
                    70年代,那是一个充满斗争的时代。我们所有的人,从知事的儿童到耄耋的老者,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斗争!斗争!全国的人几乎都不会笑也不会哭了。这一点大家看看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就会一目了然。
                    《卖花姑娘》的拷贝在我们这里只停留两天,所以我们这里唯一的电影院就安排通宵达旦的放映,我记得很清楚,我看的是半夜三点半的夜场,第二天还要照常上学。上学后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先卖一个关子,还是先讲讲影片的故事情节:


                    32楼2008-06-07 00:09
                    回复
                      再来接着讲第二天我们上学的情形。
                       孩子们肯定不能想象30年前我们大家见面最爱问的一句话是什么?对!就是“吃了吗?”
                      是不是很可笑?那真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啊……孩子们可能不能想象,那时候我们很多的农村同学都打赤脚上学,大冬天也就穿一双草鞋,没有袜子,衣服裤子都满是补丁……
                      记得去年中石油股票上市,那几天我们同事见面最爱问的就是:“你买了吗?”
                      而前不久同事见面最爱问的肯定就是“你捐了吗?”
                      不用说,看完《卖花姑娘》第二天上学,大家都会问:“你哭了吗?”不哭,就说明你没有阶级感情,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哦。于是大家都互相紧盯着对方的眼睛看,连那时候男女界限划的非常分明的同学,也会彼此看来看去。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好玩。
                      《卖花姑娘》的音乐也不错,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能够记得很多歌词:

                      小小姑娘,
                      清早起床,
                      手提花篮到市场。
                      穿过大街,
                      走过小巷,
                      卖花卖花声声喊……

                      我还特别能够记得那段男声的画外音朗诵:

                      俗话说,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难道花妮的心还不诚?情还不真吗……

                      怎么样?是不是很煽情啊?


                      34楼2008-06-07 00:45
                      回复
                        再来讲讲《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影片的故事是这样的:
                        孪生姐妹金姬和银姬出生在南朝鲜。母亲在生下她们不久之后就去逝了,贫困的父亲无力同时抚养两个孩子,不得已,将金姬交给了一个朋友带到了北朝鲜。 
                        金姬在北朝鲜一天天长大了,在所谓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朝鲜,人们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金姬在义父的抚养和教导下渐渐成熟,并成为共和国的一名出色的演员。 
                        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金姬在荣誉面前渐渐变得自满起来,义父发现她这骄傲情绪后,对她诉说了她的身世。 
                        义父这些年来,从各处辗转打听着银姬的消息,南朝鲜是资本主义国家,银姬和生父的境况十分悲惨。义父将这些消息告诉了金姬,金姬得知后心内深受触动,由此她深深感到自己应该更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从此,她抛掉那些虚荣的想法,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这部影片,我印象最深的也是那段煽情的男声画外音:

                        岁月从孤岛上流逝过去,银姬在苦难中长到了十七岁,她学会了许多好听的歌,可是她最爱唱的还是爸爸的那首《祝福歌》……
                        从这里不难看出,是谁!在我们美丽的国土上,拉起了比国境线还要森严的铁丝网?又是谁,在我们人民的心上,插上了这割裂国土的标记?我们朝鲜,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来就是单一的民族……

                        不能写了,再写就恶心得要吐了。今天也太晚了。下次继续写吧……


                        35楼2008-06-07 00:56
                        回复
                          艾米和黄颜已经很多天不来百度了


                          36楼2008-06-07 01:04
                          回复
                            曾经沧海老人:佩服、佩服!你记忆力真好。我就不行了,全搞混了,成一锅粥了。里面的歌也是旋律记得,词记不全。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越南片,有个老婆婆跳大神,头上搭一块布,脚下踏着点子,嘴里念念有词:妖魔鬼怪快滚开,妖魔鬼怪快滚开。这个情节我们很模仿了一段时间。


                            37楼2008-06-07 01:54
                            回复
                              根根,好久不见,握握手哈


                              38楼2008-06-07 06: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