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马达加斯加菊石
马达加斯加菊石(Madagascar Ammonite)化石。菊石最早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初期,中生代达到繁盛,到了白垩纪末跟恐龙一同绝灭。
马达加斯加菊石的主要产地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马哈赞加省 (Mahajanga)的米钦祖(Mitsinjo),地层时代主要是晚侏罗世的牛津期(Oxfordian一亿五千万年前)和早白垩世的阿尔布期(Albian一亿年前)。
菊石由鹦鹉螺演变而来,属头足动物,即运动器官生长在头部的一类软件动物。菊石有一坚硬的外壳,形状跟鹦鹉螺壳极为相似。此菊石尺寸较大,表面布满漂亮的花纹,瑰丽多彩,令人爱不释手。
南丹铁陨石
陨石分类:铁陨石(Iron meteorites) IAB
坠落时间:1616年6月7日
发现时间:1958年
发现总重:大于9500公斤
发现地点:北纬25°6'N , 东经107°42'E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里湖-瑶寨乡
南丹陨石坠落在一个8公里宽的条带内,西北斜向穿过里湖和瑶寨乡之间27、8公里长的区域。
成分组成:南丹铁陨石是太阳系中已有46亿年的星际碎物,平均化学组成为92.35%的铁镍与6.96%的少量碳、铜、钴、硅、硫、磷、铬、镓、锗等其他微量元素。在南丹铁陨石中包含了一些稀有矿物,主要是铁纹石Iron(var:kamacite)和镍纹石Taenite,其次为陨硫铁Troilite、合纹石Plessite、磷铁镍陨石Schreibersite、方晶石墨Graphite(var:cliftonite)、四方纤铁矿Akaganéite、自然铁Sideroferrite、陨磷碱锰镁石Schreibersite(var:dyslytite)和陨氯铁Lawrenc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