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转山的路途,佛珠心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我还在香格里拉我依旧体味着这里的一切,佛法的无边,教徒的信仰,我在这里寻找着生命的领悟。佛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便可一树一菩提。这一切都只是一种心境,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汇的刹那。转山朝拜实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叩长头是这次转山朝拜的主要形式他们相信,只要 此生能叩满长头十万个,即可逢凶化吉,功德圆满。他们还相信,如果是在磕长头的路途中死去,则更是前身后世的福报。昨天的路上已经和藏民们进行了转山,可这算不上是朝拜,于是,再次跟着人群继续向前,先站着双手合十,用指尖分别碰头顶、鼻子、下巴,然后跪下,手扶衬垫在地上划一个弧线向前扑到,然后起身,这就算是一个标准的长头了。磕长头不仅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还要有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充沛的体力。
梅里雪山,一座有属相的神山,依照藏传佛教的解释,转神山一周,可洗净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108圈即可今世成佛。2015年,梅里雪山12年一个轮回的藏历羊年,梅里雪山科瓦布格峰的本命年,也是神山节,此时转山一周,一圈相当于往年的十三圈。天命所归,我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我不停的转换着观察的位置和视角,希望能从他们的身体、动作、眼神和表情中找到答案。我看到此起彼伏的身体,直起来有弯下去。一遍一遍的重复,重复到麻木。听到衣服和地面摩擦发出的唰唰声。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面孔。如同电影银幕上的特写。虔诚的,忧愁的,失落的,无动于衷的,眼中含泪。这也应该是佛祖的视角吧。看到芸芸众生如草芥般聚集在眼前。他们的所求大多雷同,希望亲人疾病康复,希望年年风调雨顺,希望免遭轮回的苦难。他们在竞赛什么?谁比谁走的路更远?谁比谁磕的长头更多?谁比谁更愿意把全部家当换成佛前的油灯?恐怕佛祖回避任何人都感动,因为它所看到的是自己的信徒倾其所有追求自己所要得到的。
我相信世间有佛的存在,但是我深信在他们心中也有佛的存在。所以,他们的虔诚和苦难,除了他们自己,谁也无法看见。我的心,不知道是同情还是悲怆!卧在这一路上并没有拍摄一张磕长头的照片,我怕亵渎了他们的虔诚!也怕亵渎了心中的净土!
我去梅里雪山转山了,不为洗清罪孽,只为实在的劳其筋骨、,和设想中的苦其心智,在生命中多留下一些关于活过的模糊记忆。一路出发背负着对生活的怀疑和苦闷,从丽江一路出发去香格里拉,想看看自己怎么在失败面前倒下,但经历九死一生,我还是顺利抵达理想之地,完成我的转山朝拜。
每一次的看着藏民们虔诚的朝拜,背负少量的生活必须品,带上一颗信仰的心开始转山,即使在路上弹尽粮绝也要帮助别人背行李一路乞讨完成转山。
一为转山完毕的老人因缘赠与我一串佛珠,珠子不多,但是它陪伴着他完成了一周的转山朝拜也算的上是极具灵性的东西,18颗的珠子开起来不像手串一样沉重。他也告诉我关于着串佛珠的故事和意义。
这串佛珠来自大昭寺,是一次外转梅里雪山到达西藏时在寺中求得,18颗佛珠是最常见的一款念珠俗称十八子,此中的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若有人手持此佛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名,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此人以持佛珠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说完这些,临行前,他多次嘱咐与我,若有机会定要拜访西藏大昭寺,以换佛珠恩泽,偿还佛法。他说的话,我铭记在心,是的,有时间我一定会踏上去大昭寺的路途,又一次净化自己的心灵,追忆我的信仰,充实我的人生。
老人远去的背影在山风中渐行渐远,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不知是感谢还是心存愧疚,我总觉得需要去帮助他实现去大昭寺的愿望。稍作准备又是一段归途,我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里,或许是大昭寺,又或许是其他的地方,亦或是边防名山遍寻古寺去完成我的心路历程,
天边的云霞折射出太阳的光圈,像是佛祖上天预示的神迹,他告诉我明天会更好,告诉我会有新的希望。晚安,这个美丽的世界。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