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吧 关注:93,612贴子:2,823,752
  • 0回复贴,共1

牡丹嫁接技术——八种嫁接方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嫁接的方法
1.方块芽接: 方块芽接在5-9月均可进行,尤以7-8月成活率最高。首先,选择健壮饱满的腋芽,在芽上下0.5-1cm处各横切一刀,离芽左右约0.5cm处各纵划一刀,使之成方形或长方形的芽块,继而剥下。以同样的方法再剥去砧木植株上同样大小的腋芽,注意不要碰坏芽眼,马上将削下的芽块与砧木上被剥去的地方贴好,芽眼要对齐,四边切口的皮层对紧对齐,尤其是上下切口,然后用塑料条上下交叉绑紧,让叶柄露在外面,10天以后即可愈合,以此方法可以在同一植株上嫁接多个颜色的品种,成为“什样锦”,也可用于改换观赏品质差的品种。
2:单芽贴接:接穗及接穗的削切方法与单芽切接相同。在砧木顶端自上而下,由深(约1/2)而浅(1/6)斜切一刀,勿切透,切口长约2cm,再于切口下部约0.5cm处斜切一刀,一直切到下部刀口处,通过所切的这上下两刀,一块较薄的砧木片可自然落下,然后将接穗与砧木粘贴在一起,使接穗和砧木一边的形成层对齐,用左手大拇指压紧,右手绑绳,抹泥浆后即可栽植。
3:单芽切接:这种嫁接方法是扩大嫁接繁殖系数,统一嫁接苗规格的极好的方法。首先剪取接穗,每个接穗长2-3cm,只有1个侧芽(或顶芽),手捏接穗顶端,用嫁接刀向下端使劲一刀削下,削切面长1-2cm,应光滑。然后,向削切面之反面下端0.5cm斜切一刀,稍露出形成层即可。
在砧木横断面肩部稍斜切一刀,然后向下垂直切一纵口,其宽度、长度和接穗的切削面基本相同。将接穗插入切口,使它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左右两边都对齐(或一边对齐)。插入接穗时,接穗的切削面要恰好插到底,但其最上部的切口最好比砧木的横断面高出约1mm,露出白色木质部,从这一线白的地方发生旺盛的愈伤组织。最后,用细麻绳绑紧,稀泥浆抹严切口,即可栽植。
4:就地劈接:一般采用较粗的3-4年生凤丹实生苗做砧木,不将砧木挖起,直接就地嫁接。先扒去砧木周围5-10cm深的表土,露出根茎部位,保留根茎长度3-4cm,将其上面的枝条剪去,下面的隐芽抹去,修平根茎上端面,用嫁接刀将根茎劈开,然后插入已削好的接穗。接穗削法和操作过程与裸根嵌接法基本相同,只是外侧棱稍薄。
  就地劈接的优点是不损伤砧木的根系,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势强。缺点是操作较费劲,阴雨天不便进行作业。
5:裸根嵌接:用嫁接刀将接穗下端2-3cm处的两侧对称各斜削一刀,使之成为一边带皮的三棱尖头。然后用嫁接刀将根砧(芍药根、牡丹根或“凤丹”实生苗的根)顶端削平,之后将根砧平放在一木板(或木橙)上,从根砧顶端的侧面中心线向中心纵切一条深达砧木2/3的切口(如果砧木和接穗粗度基本相同,可将砧木切透),切口纵长略长于接穗削面2-3mm,将接穗较薄的一棱(没有皮)对准根砧的切口嵌入,以两侧形成层对准为度,接穗带皮层的棱面露于外边,然后用细麻绳或麻皮将接合部位自上而下绑紧,并用稀泥浆封抹接口(亦可用蜡封),嫁接好的苗要随接随栽,否则会影响成活率。
  栽植时,株行距以 10×50cm为宜。栽植沟深25-30cm,宽10-15cm,将嫁接苗按株行距放于沟内,回填土,填时抓住砧木向上轻轻提或晃动,并使接口低于地平面 2-3cm,过深嫁家苗不易成活,即使成活后长势也不旺;过浅不易生根。用木棍把砧木周围的土捣实(注意勿触动接穗),然后用周围细土将接穗轻轻盖住,并顺行封成土埂,高度以超出接穗3-5cm为宜,轻拍土埂表土,以利保墒越冬。
6:芽接法:芽接法在5-7月间进行。嫁接时以晴天为好。其方法有贴皮法和换芽法两种。贴皮法是在砧木的当年生枝条上连同木质部切削去一块长方形或盾形的切口,再将接穗的腋芽连同木质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大小、形状相同的芽块。然扣迅速将芽块贴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塑料绳扎紧。换芽法是将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连同形成层一起去掉,保留木质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后用同样方法反接穗的腋芽同样剥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两者应相吻合,最后用塑料绳扎紧。嫁接后的植株应及时浇、松土、施肥,促其愈合。
7:腹接法:腹接法是种高接换头改良品种的方法,它是利用劣种牡丹或8-10年生的药用牡丹植株上的众多枝条,嫁接成不同色泽的优良品种。嫁接时间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先选择品种优良、植株肥壮、无病虫的牡丹植株,剪取由地面发出的土芽枝,或当年生的短技长5-7厘米,最好是有2-3个壮芽的短枝作接穗。接穗上留一个叶柄。选好接穗后,在接穗下部芽的背面斜削一刀,成马耳形,再在马耳形的另一面斜削成楔形,使嫁接后两面都能接角到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组织,才易成活。牡丹腹接前后,除在雨季不加灌溉外,应保持植株正常生长的适宜湿度。芽接法是牡丹繁殖和培养多品种,多花色于一株的有效方法。
8:嵌接法:嵌接法用芍药根作砧木,因芍药根柔软无硬心,容易嫁接,根粗而短,养分充足,接活后初期生长旺盛。如用牡丹根嫁接,木质部较硬,嫁接时比较困难,但寿命较长。嫁接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时间。其砧木是用直径2-3厘米、长10-15厘米的粗壮而无病虫害的芍药根。
二: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苗栽植后应加强管理,禁止人畜进入触动封土。在菏泽和洛阳一带,如果是在10月中下旬嫁接,栽植后应立即于封好的土埂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者在封好的土埂上搭设高20-30cm,宽30-
  50cm的小拱形架,上盖塑料薄膜,以提高地温,促进生根,可明显提高成活率,以搭设小拱棚为最佳。翌年2-3
  月气温回升时,去掉薄膜,把土埂上部土层稍微松一松,以利接穗萌发出土。如果土层较厚,可去掉一部分,但在顶芽上部的土仍应留3-5cm,让幼芽自行长出, 不宜把幼芽扒出土外,以防受冻害(倒春寒)。枝梢展叶以后,就要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若有花蕾出现,应及时摘除,以集中养分供应苗木生长。砧木接口以下萌发的新枝,要及时抹掉,如果土壤干旱,可开沟渗浇,勿漫灌。
三:嫁接苗的移栽。
嫁接苗一般在育苗圃集中培养2年,方可移栽于大田分开定植。2年生的嫁接苗每株可长出10-20条粗约0.6-1cm,长约25-35cm的新根,于大田定植后成活率高,生长势旺。
  移栽时,如果接穗新根萌发较少,而砧木又是芍药根,可剪去砧木的1/2-2/3;如果新根多,可将砧木全部去掉;用牡丹根、凤丹实生苗做砧木嫁接的,不必剪去砧木,可原株移栽。
  因嫁接苗新根少,根的木质化程度低,勿须晾晒,最好随掘随栽。栽植方法可参考分株繁殖的栽植方法。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10 22: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