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社吧 关注:33贴子:1,453
它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最早的马镫是单边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化成双边,进一步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它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有铁马镫的替代物——布马镫,从西汉壁画中可见一斑,西方人在经过东方民族入侵后逐渐装备马镫,从而诞生了新的社会阶级——中世纪的骑士贵族阶级。在没有成熟马镫的3世纪前,由于以有马鞍的发明和推广,有大量骑士作战的记录,如西周晚期的数千骑作战记录,到了公元前4世纪战国兵法对骑士作战的兵书《六韬》,六韬中就有大量训练和选拔骑兵的方法,如要求骑士能“绝尘跨沟壑””冲敌险阻“云云,可见当时中国骑兵的选拔和训练之严。
差不多同时代的中东,更是重装骑兵的天下,都是没有马镫的夹马骑行的骑兵,可见在没有马镫的年代,骑士只有更强化的训练才能弥补;
另外如南欧的亚历山大的军队,大名鼎鼎的伙伴骑兵更是亚历山大军队破敌的突击所在;
北亚游牧民族的骑士更是从小骑行训练,加之高桥马鞍的发明,因而比文明民族更强的机动性和骑术。
在没有马镫发明的年代,骑士作战骑乘在马匹的马鞍上既有弓箭随身又兼并长矛和刀剑盾牌,那个年代的骑士训练比中世纪骑兵训练要严,因而选拔要求更好。


1楼2015-12-07 15:38回复
    说说中国的
    曹的虎豹骑和五代十国的北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07 16:54
    收起回复

      以前回复过一个的话语复制
      ------------------
      首先,这是小白问题,几年前我就论述过。
      板甲,17世纪前的西欧板甲很渣的,材质很渣,装备率极低,大多数正规军多装备皮甲,别把[url]http://游戏[/url]当做现实,西欧单机游戏导致很多人无比意淫和美华西史,我在英国倒是很少看到这样的现象,但中国网络上很多,不是说你,是说冷吧洋奴们。
      时代性和地理性,不同的时代都不同的,西欧是一个泛义词,是数十个国家的总称。哪怕只要一个小国有自己的研究,很多人就扯到整个欧洲就有了。
      关于板甲的研究,我发了链接(http://tieba.baidu.com/p/4033003473?pid=75547438091&cid=0#75547438091所谓的欧洲板甲材质和历史性话题),自己去看吧,远没有被人们意淫的那么厉害,战争是多重因素决定的,唯武器论从来都是错的,更何况是渣材质的早期板甲。
      板甲也分贵族甲和卫队甲,和半身甲,材质和工艺都不同,不同西欧国家都有区别,现在你们看到的所谓板甲大多数是现代的工艺品,用的是现代的材质做的,西欧博物馆有个惯例,喜欢对历史吾辈进行艺术性修葺或者一比一仿制展出。
      扯到中国这边来,所谓17世纪西欧贵族板甲的材质,汉朝就具备了
      而可锻铸铁技术:

      ——英国教授泰利柯特:《世界冶金史》 P237
      就是说,欧洲到17世纪下半期才点出可锻铸铁,还一度失传了,到18世纪才第二次点出来。
      --------------
      明代是有板连甲,我10年就发过图。发帖说明时,楼主但不必去套用到所谓西欧板甲的身上去。
      关于具状甲骑,其实,东方才是重甲骑兵横行的天地,南北朝·时期的鲜卑动不动就是万具,就不用说更加鼎盛时期的两宋辽金时期,[url]http://辽国[/url]兵制就提到,正军马匹马甲皮铁自视其力都需装甲。
      中国自汉以来,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有大量的具状甲骑,当少骑兵的情况下,中原王朝[url]http://步兵[/url]弩兵就很强,可去看看南北朝时期[url]http://刘宋[/url]的北伐,各种弩兵狂暴三千鲜卑冲阵的具状甲骑,这次战争鲜卑人全军覆没。宋的步兵弩兵就不需要多说了,稍微看点史料资料就知道,面对金国的批双层重甲的女真具状甲骑,最重要的是在名将的合理指挥下,各种强弩兵射败之。
      还欧洲正规军。。。能区分时代吗?欧洲数千年文明史,不同的种族民族建立的文明,所谓欧洲正规军这个词汇本来就是错的,另外正规军锁子甲。。。哎,神论太多脑补呀,呢想说的是中世纪的十字军对吧,十字军也分很多贵族系的,不同的贵族系装备率不同,装备好点的是人数稀少的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内更多的是随从农夫,且十字军骑士和随从农夫是两个阶级,最著名的狮心王理查的军队中,战斗时候骑士拘谨于马上,不愿于骑士认为低贱的步兵共同作战
      :到了蒙古西征时期,欧洲各国和中东军队的装备和战法大都比蒙古军要差,到了文艺复兴后的17世纪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普通军队依旧以步兵皮半身板、骑士半身铁板为主。贵族卫队和雇佣军另当别论,比如残枪骑士等,


      3楼2015-12-14 15:10
      收起回复
        这类的我知道,西方的古代史便是一门伟大的意淫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14 16:19
        回复
          我看过很多的这类的记录片。
          但中国的却很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14 16:20
          回复
            备份文字:
            纯手打
            如何对待历史
            常言道:我们看到的历史大多胜过于历史其本身,限于传播者和书写者的姿态。
            对历史斗兽、朝代斗兽和唯武器论者
            以下回复是对这一类现象,非对人。
            其一:社会的发展除了军事外还有政治和经济、文化。军队只是一个国家形态的暴力维护和扩张机构。
            其二:大量的资料证明中国上古三朝夏商周并不落后其他世界各地,
            其三:请不要把汉族对打全世界,除了汉族之外的都来和汉族对比,汉族只有一个,而这样比拟的对手却是轮番制。这还不仅是公平问题,这是一根筋问题。
            其四: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初了武备外还有军制和“天时地利人和”,唯武器论从来都是不对的。
            其五:不存在最强之后就是弱者,强弱是相互转换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转换。
            太多太多,懒得废话,个人专门进行研习这方面,虽然对中国了解得很多,但由于长期处在英国,故我更精通的是欧洲的资料和历史文献,但由于我在中国因特网上看到了太多洋奴文字和洋奴思维,所以我很反对过分意淫西方这个整体的行为,所以回帖者就别扯些小白言论和大路货的所谓知识特别是“斗兽唯武器论”


            6楼2015-12-17 17:08
            回复
              备份文字:
              鲜卑起源,说鲜卑是因为东胡残部在败退后撤入大鲜卑山(大兴安岭)而得名,而慕容和段、宇文诸部则是内迁的乌桓人(乌桓也是东胡末裔),可为何到后面这些汉化了的乌桓人却被叫成了鲜卑,他们可连鲜卑山都没去过.“(檀石槐)兵马甚盛,南钞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是渐盛”.西周那个看守营火的鲜卑的名号,是怎么延续给了汉朝时代的北方部落的。
              相比之下,匈奴的名字就一变再变。鲜卑三大部,东部: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中部:拓跋部;西部:吐谷浑;《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
              周成王会盟诸侯的时候,楚和鲜卑都是打杂的。鲜卑和女真都是统称,实际内部差别挺大的.韦昭的注解说,鲜卑者,东夷国也,也许是东夷东胡傻傻分不清楚了最后
              匈奴,鲜卑,突厥,蒙古,都有大概念和小概念,里面都混杂了很多不同来源的部落和种族。
              拓跋鲜卑也不是什么正统鲜卑,现在很倾向于太武帝祭祀嘎仙洞是认错了祖宗。西部鲜卑一般指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前者代表是秃发部,后者代表是乞伏部,秃发其实就是拓跋别部,至于吐谷浑,因为比较明确是西迁的慕容别部,所以一般不作为西部鲜卑代表。“鲜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亡塞外。鲜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种众少陋也。这个说法也很有趣啊,说鲜卑是指的逃亡汉人.而且还换来换去,比较典型的契丹萧姓来源之一的述律氏,最早祖先是回鹘人,后来变成了契丹,再到后来,又变成了满洲人里的舒穆禄氏。这是很典型的,草原上的生存哲学之一就是永远只跟最强的那个.檀石槐是汉人资料里的记录,而拓跋力微的事迹应该来自于拓跋部自己的传说,所以这两者也没什么交集,鲜卑比较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主体部落,这点跟匈奴,突厥,蒙古,女真都不太一样,所以早期鲜卑的历史就显得更加混乱。
              大鲜卑山的传说主要是拓跋部的传说,拓跋人自己后来找祖宗也是听别人说的,弄不好就是后来附会的。这种游牧民族,早期的历史一般靠口头传承,而且很容易融入其他民族的传说,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到后来就面目全非了,蒙古人的起源算比较清晰的了,后面还有黄册做依据,结果还是搞出两个版本的故事来。又比如狼祖先传说,树生婴儿传说,在很多不同种的民族中都有。
              鲜卑由于早期没有一个真正的统一政权在汉文史籍中有记录,我认为他可能就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号,至于这个名号怎么来的,基本无法考了。可能是把操同一语族的叫成鲜卑了
              这里面的关系,可能就跟土耳其和突厥的关系差不多,你也不能说完全没关系,但实在是真正可考的东西太少了。而且从记载的蛛丝马迹来看,拓跋部有记载的活动区域明显偏西。再考虑到史书中还有拓跋部父鲜卑,母匈奴的说法。还有说他们是李陵之后的,这一说虽然不可取,但也说明了拓跋人的起源可能靠西,因为李陵的封地在匈奴西边的坚昆。


              7楼2015-12-17 17:09
              回复
                备份文字
                好友圈看到的资料截图,出自英国名著《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关于中世纪西欧骑士冲击战术,权威西方史学家认为西方整体社会持枪冲击战术开始出现时间是12世纪中期,即1150年前后。其争议持枪冲击战术出现时间大致在11世纪中期到12世纪中期。
                这还是粗糙的冲击战术,这也是我“大西方”,意淫古代西方还不如意淫今天的美国社会,英国的话,在英国生活这么久来,没觉得今天的英国多么好


                8楼2015-12-17 17:11
                回复
                  强弩灰灰湮灭

                  西汉蹶张强弩的射击记录,,出自——《尹湾汉墓简牍综论》截图
                  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 编
                  科学出版社 1999.2


                  9楼2015-12-17 17:12
                  回复
                    我看一个讲古代英国人的,古英国人打造剑就是做个模子,灌铁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2-19 12:38
                    收起回复
                      强弩灰灰湮灭

                      西汉蹶张弩的射击记录,,出自——《尹湾汉墓简牍综论》截图
                      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 编
                      科学出版社 1999.2


                      17楼2015-12-21 17:17
                      回复
                        备份文字
                        ---------
                        又是转发冷吧帖子,看过的无实际意义的东西。。。
                        给你补充
                        大量也只是个相对词,含糊不清的,且西欧从来不是一个整体,你国有他国没有,不能因为意大利研究出来了就代表诺曼人有,因为军事科技在一定的时代是垄断性质的,


                        18楼2015-12-21 19:33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4220153873打脸所谓的满清起家重步兵而轻骑兵
                          建州女真的世仇叶赫女真首领评阅:奴畏我骑,我畏奴步。就因为这句话就以偏概全说道后金骑兵不行,脑洞大开的一笔,冷吧游戏思维十足。建奴灵活运动战术就这样被曲解,谁说骑兵不能下马作战了,冷吧和要小将们以偏概全语死早


                          19楼2015-12-21 22:27
                          回复
                            所谓被洋奴ing吹上天的中世纪晚期诞生的板甲
                            http://tieba.baidu.com/p/4033003473?pid=75547438091&cid=0所谓 的欧洲板甲材质


                            20楼2015-12-21 22:28
                            回复

                              大战吧的帖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12-22 0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