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肾炎1个多月,天天百度,天天贴吧,加上我本身是化工专业,原来也接触过肾方面的一些研究,虽然只是泛泛的了解一点,但总归懂一些。混迹慢肾吧1个多月,发现好新人对化验单总是很疑惑,因此在这里开个基础贴,里面会夹杂一些自己的理解,不能肯定对错,希望对新人有点帮助。
1.蛋白(PRO)
首先大家要明白定性和定量的意思,定性对应的是尿常规,也就是几个+号。其实,有没有+号说明的是尿里有没有蛋白,是定性,几个+能大概看出量的多少,但并不是很准,因为影响试纸变色或者其它定性方法的因素有很多,所以经常有人蛋白2+,3+,一定量蛋白并没有多少。
然后是定量,对应的就是我们做的那个24小时尿蛋白,很多人理解定量就是定浓度,和尿量无关,他们把24小时定量和24小时蛋白总量割裂开来看。其实,定量定的就是24小时尿蛋白总量,这个量受尿量的影响很小,所以是有意义的,它反应了你一天漏出蛋白的量,单位是g/24h或者g/d。而24小时蛋白浓度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它受尿量影响非常大,喝水少它就大,喝水多就小,单位是g/L,或者g/dL,因此必须结合一天的尿量才能得出蛋白总量。医院化验得到的是蛋白浓度g/L,乘以你给的尿量就得到蛋白总量g/24h,有些医院直接给出总量,有些给出浓度,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特别提示,有些人用24小时蛋白总量除以尿量是毫无意义的。)
这里说一个技巧,有的人在做24小时定量时往往不好测定尿的体积,其实大家可以用称量的办法,因为尿的比重和水差不多(1kg/L),也就是说你称出多少公斤就是多少升尿。
还看到有些人说,不喝水不小便是不是定量的时候就少了。其实不然,尿少蛋白浓度就高,尿多浓度就小,它们的乘积理论上是一个定值。当然尿多往往蛋白会多一点,就像洗衣服水越多带下来的脏污越多,但是肯定相差不大。尿蛋白对肾是有毒性的,浓度越大毒性越强,喝水有利于降低蛋白浓度,所以喝水是有利的,但喝多了,肾的工作量又会加大,所以一定要控制量。
2.微量白蛋白
白蛋白属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它分子量小体积小,比大分子蛋白更容易从受损的肾小球钻出来,所以被认为是肾早损的标志。关于白蛋白的其它信息大家可以百度查阅。这里我要特别提下泡沫尿。气泡的形成和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越大,泡就不容易被大气压力压迫,正常尿的成分大部分是无机物,所以尿液的表面张力小,不容易起泡。而蛋白质是一种有机物,具体来说是一种两亲分子,就好像我们用的洗衣粉,是种两亲的表面活性物质,所以尿里有蛋白就容易起泡。但是两亲的表面活性物质太多太多了,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多种多样,会引起泡沫的绝对不止蛋白质一种,所以泡沫尿并不一定是蛋白尿。另外,泡沫的多少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温度,温度越低,分子动能越低,分子间作用力增强,表面张力变大,泡沫增多。再比如,分子量也就是分子大小,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分子张力本身就不同,而同样的蛋白质量,分子摩尔质量越小,分子的个数越多,引起的泡沫也会越多,但其实这个时候肾的损伤是很小的,因为过去的是小分子蛋白,泡沫虽然多但定量小。反过来,肾损伤大,通过的分子大,分子的数目虽然不多,但蛋白总质量大,这个时候反倒泡沫少了。总之一句话泡沫的多少并不能反应漏的蛋白质量的多少。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今早上的尿泡沫不少,但蛋白是阴的!
1.蛋白(PRO)
首先大家要明白定性和定量的意思,定性对应的是尿常规,也就是几个+号。其实,有没有+号说明的是尿里有没有蛋白,是定性,几个+能大概看出量的多少,但并不是很准,因为影响试纸变色或者其它定性方法的因素有很多,所以经常有人蛋白2+,3+,一定量蛋白并没有多少。
然后是定量,对应的就是我们做的那个24小时尿蛋白,很多人理解定量就是定浓度,和尿量无关,他们把24小时定量和24小时蛋白总量割裂开来看。其实,定量定的就是24小时尿蛋白总量,这个量受尿量的影响很小,所以是有意义的,它反应了你一天漏出蛋白的量,单位是g/24h或者g/d。而24小时蛋白浓度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它受尿量影响非常大,喝水少它就大,喝水多就小,单位是g/L,或者g/dL,因此必须结合一天的尿量才能得出蛋白总量。医院化验得到的是蛋白浓度g/L,乘以你给的尿量就得到蛋白总量g/24h,有些医院直接给出总量,有些给出浓度,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特别提示,有些人用24小时蛋白总量除以尿量是毫无意义的。)
这里说一个技巧,有的人在做24小时定量时往往不好测定尿的体积,其实大家可以用称量的办法,因为尿的比重和水差不多(1kg/L),也就是说你称出多少公斤就是多少升尿。
还看到有些人说,不喝水不小便是不是定量的时候就少了。其实不然,尿少蛋白浓度就高,尿多浓度就小,它们的乘积理论上是一个定值。当然尿多往往蛋白会多一点,就像洗衣服水越多带下来的脏污越多,但是肯定相差不大。尿蛋白对肾是有毒性的,浓度越大毒性越强,喝水有利于降低蛋白浓度,所以喝水是有利的,但喝多了,肾的工作量又会加大,所以一定要控制量。
2.微量白蛋白
白蛋白属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它分子量小体积小,比大分子蛋白更容易从受损的肾小球钻出来,所以被认为是肾早损的标志。关于白蛋白的其它信息大家可以百度查阅。这里我要特别提下泡沫尿。气泡的形成和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越大,泡就不容易被大气压力压迫,正常尿的成分大部分是无机物,所以尿液的表面张力小,不容易起泡。而蛋白质是一种有机物,具体来说是一种两亲分子,就好像我们用的洗衣粉,是种两亲的表面活性物质,所以尿里有蛋白就容易起泡。但是两亲的表面活性物质太多太多了,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多种多样,会引起泡沫的绝对不止蛋白质一种,所以泡沫尿并不一定是蛋白尿。另外,泡沫的多少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温度,温度越低,分子动能越低,分子间作用力增强,表面张力变大,泡沫增多。再比如,分子量也就是分子大小,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分子张力本身就不同,而同样的蛋白质量,分子摩尔质量越小,分子的个数越多,引起的泡沫也会越多,但其实这个时候肾的损伤是很小的,因为过去的是小分子蛋白,泡沫虽然多但定量小。反过来,肾损伤大,通过的分子大,分子的数目虽然不多,但蛋白总质量大,这个时候反倒泡沫少了。总之一句话泡沫的多少并不能反应漏的蛋白质量的多少。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今早上的尿泡沫不少,但蛋白是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