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87贴子:603,181

【国学】老子那些话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两本书的话很不好懂,一本是《易经》,一本是《老子》。
我也不敢说什么懂之类的话,但我想,无论如何,它们也还是由文字组成的,把字义弄通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了,大概意思总能出来的。
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高人的有些话,有时是另含深意的,有时是思维跳跃的,不能仅凭字面意思去定夺,还需去仔细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
读文学作品,许多时候是讲究意境的。意境这种玩意,正儿八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外还有音乐和美术作品也是讲意境的。其他呢,比如读数理化的理论就绝对没有什么意境可言。
哲学是个什么东西呢?我觉得,哲学是讲说道理的,通过严密的语言逻辑来说明某些事实。读这样的文字时,如果没有严肃的精神,而凭意会,岂不千人千面了?还有什么理可讲说呢?
不知怎么的,我竟然觉得意会和意淫,十分像近义词。
你说呢?
《老子》是哲学,这一点谁都不否认。你是否会依靠意会去意淫《老子》呢?


IP属地:河南1楼2016-01-14 18:37回复


    3楼2016-01-15 01:09
    回复
      加油,期待继续


      4楼2016-01-15 08:17
      收起回复
        老子说,我的道太大了,万物都在其中,所以大家看不到!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1-15 09:28
        回复
          上士闻道,勤勉行之。中士闻道,若有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啊!道不远人,不论大家知道还是不知道,道都与大家生死相随。道伴着人们从无中来再回到无中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1-15 09:29
          回复
            我想到了“文字般若”~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15 10:49
            回复
              道,是个什么东东?
              读《老子》,离不开这个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开始了求道的路。
              最有名的莫过于汉武帝了,为寻求长生之道,派人东渡大海,找仙山,结果杳无音讯。
              人们渴望获得道,大概是有一个词语起了吸引作用,这个词语叫做得道升天。得了道,从此就可以过上神仙生活了,长生不老,多美?并且,一人得道,鸡犬都可以升天的,何乐而不为?
              据说,崂山有一个人得了道的一点皮毛,就可以穿墙了,看来道真是一个好东西。
              但是,愿望总归是愿望,神话总归是神话,不能当真的。
              那么,有没有道呢?我看了一下历史,回答是肯定的。只是,真正的道没那么神,并且,道好像还是多样的。儒家有儒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甚至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
              儒家的道和时迁的道虽然是迥然不同的,但谁都不能否认那些都是道。正所谓圣人有道,盗亦有道。
              生活中说某某某得了道,就是说他掌握住了某些窍门。
              道,本来是一个概念明确的词,自从和老子联系上以后,道,变得神秘了。为什么呢?大概是老子的文字晦涩难懂吧,我认为是这个原因。
              老子说的道是个什么东东?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科学人物说老子的道是规律,规律当然是可以认识的,大家可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迷信人物说老子的道不可捉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既然不可言传,那就只好依靠各人的灵气,看着《道德经》去意会了,当然也就人各不同了。
              所以,当你疑惑道是个什么东东时,就看你是哪一类人了。
              老子的书是讲道的,却把人讲懵了,不知是老子的悲哀,还是学子的悲哀。


              IP属地:河南10楼2016-01-15 22:28
              收起回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这两句的理解差异,主要还是断句的不同,如下: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种断句法,对于概念“有”“无”的不同理解,又有两种理解思路。
                从天地万物的起源来理解:
                在一件事物未产生之前,处于“无”的状态,所以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的开始。每件事物的产生,都是从已存实物中产生,所以,用“有”来命名万物生成之母。
                这种解释方法,使《道德经》的含义简单了很多,似乎贬低了《道德经》,但却使《道德经》的叙述有了实际意义。
                从玄学意义上来理解,使《道德经》显得很深奥,似乎增加了《道德经》的学术分量。但却使《道德经》虚幻了起来,成了不切实际的玄学。
                第二种断句法,根据一般的语言学常识,这里的“名”应解释为名字。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事物有名还是无名,是人类的事,和天地无关。当人类未产生时,是谈不上“有名、无名”的。事物有名字、没名字,丝毫都不影响事物的产生。所以,这种断句方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不符合实际的。


                IP属地:河南11楼2016-01-16 13:55
                收起回复
                  给楼主暖暖(。・ω・。)ノ♡


                  IP属地:江西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2楼2016-01-16 14:27
                  回复
                    看了楼主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剩下的就看不下去了,也不想想,道德经是老子第一次说道,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道的概念,哪里来的常说的道,这种说法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16 19:18
                    收起回复
                      道 可道 非常道 。 道 亦无常 何以言说 ? 有些东西 自身脑海里面会心一闪念 诶... 对了 。 但 却又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汇去言说 , 总觉得说出来了 和那一闪念 总有差池 。 道 ,一阴一阳 之谓道 其有动亦有不动 ... ... 每个人所能参悟出来的道 都不尽相同罢 。 既然自己明了 又何必言说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1-17 02:19
                      回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译文】
                        所以,经常留心审查事物产生之前的孕育过程,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 经常观察已经产生的事物,那是想观察万物之间的差别。
                        这一句的理解差异,也是断句的不同而引起的。常见如下:
                        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一种断句的理解,前提就是“有欲望、没有欲望”,目的就是“观其妙、观其徼"。
                        当我们观察某事的奥妙时,我们总是带着欲望去观察的,并非心无所思,所以,“没有欲望”这个前提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种断句的理解,依据事物的产生总是从无到有这个次序,在事物还没有产生、尚处于孕育阶段时,观察事物形成过程中的蜘丝马迹,可以对事物的形成有所了解。这个阶段尚处于“无”的阶段,能在这个阶段留心观察,即为“常无”。常在这个阶段观察事物,目的是观察事物产生的奥妙。 当事物的产生已经走过“无”的阶段,亦即事物已经存在,进入“有”的阶段。经常观察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为了明了此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区别,所以说“常有,欲以观其徼”。


                        IP属地:河南16楼2016-01-17 21:58
                        收起回复
                          你说你相信老子被关尹留下求书 请问你看没看过老子其人及道德经其书的考证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17 22:29
                          收起回复
                            哈哈 皆浮云 尔甚鄙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17 22:44
                            收起回复
                              道不可言说就蒙上了神秘色彩 我最早瞎看书也经常见这种鄙陋的观点 通篇胡说八道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1-17 22: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