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90贴子:603,110
  • 12回复贴,共1

【国学】老子那些话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两本书的话很不好懂,一本是《易经》,一本是《老子》。
我也不敢说什么懂之类的话,但我想,无论如何,它们也还是由文字组成的,把字义弄通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了,大概意思总能出来的。
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高人的有些话,有时是另含深意的,有时是思维跳跃的,不能仅凭字面意思去定夺,还需去仔细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
读文学作品,许多时候是讲究意境的。意境这种玩意,正儿八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外还有音乐和美术作品也是讲意境的。其他呢,比如读数理化的理论就绝对没有什么意境可言。
哲学是个什么东西呢?我觉得,哲学是讲说道理的,通过严密的语言逻辑来说明某些事实。读这样的文字时,如果没有严肃的精神,而凭意会,岂不千人千面了?还有什么理可讲说呢?
不知怎么的,我竟然觉得意会和意淫,十分像近义词。
你说呢?
《老子》是哲学,这一点谁都不否认。你是否会依靠意会去意淫《老子》呢?


IP属地:河南1楼2016-01-14 18:37回复
    道,是个什么东东?
    读《老子》,离不开这个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开始了求道的路。
    最有名的莫过于汉武帝了,为寻求长生之道,派人东渡大海,找仙山,结果杳无音讯。
    人们渴望获得道,大概是有一个词语起了吸引作用,这个词语叫做得道升天。得了道,从此就可以过上神仙生活了,长生不老,多美?并且,一人得道,鸡犬都可以升天的,何乐而不为?
    据说,崂山有一个人得了道的一点皮毛,就可以穿墙了,看来道真是一个好东西。
    但是,愿望总归是愿望,神话总归是神话,不能当真的。
    那么,有没有道呢?我看了一下历史,回答是肯定的。只是,真正的道没那么神,并且,道好像还是多样的。儒家有儒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甚至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
    儒家的道和时迁的道虽然是迥然不同的,但谁都不能否认那些都是道。正所谓圣人有道,盗亦有道。
    生活中说某某某得了道,就是说他掌握住了某些窍门。
    道,本来是一个概念明确的词,自从和老子联系上以后,道,变得神秘了。为什么呢?大概是老子的文字晦涩难懂吧,我认为是这个原因。
    老子说的道是个什么东东?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科学人物说老子的道是规律,规律当然是可以认识的,大家可以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迷信人物说老子的道不可捉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既然不可言传,那就只好依靠各人的灵气,看着《道德经》去意会了,当然也就人各不同了。
    所以,当你疑惑道是个什么东东时,就看你是哪一类人了。
    老子的书是讲道的,却把人讲懵了,不知是老子的悲哀,还是学子的悲哀。


    IP属地:河南10楼2016-01-15 22:28
    收起回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这两句的理解差异,主要还是断句的不同,如下: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种断句法,对于概念“有”“无”的不同理解,又有两种理解思路。
      从天地万物的起源来理解:
      在一件事物未产生之前,处于“无”的状态,所以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的开始。每件事物的产生,都是从已存实物中产生,所以,用“有”来命名万物生成之母。
      这种解释方法,使《道德经》的含义简单了很多,似乎贬低了《道德经》,但却使《道德经》的叙述有了实际意义。
      从玄学意义上来理解,使《道德经》显得很深奥,似乎增加了《道德经》的学术分量。但却使《道德经》虚幻了起来,成了不切实际的玄学。
      第二种断句法,根据一般的语言学常识,这里的“名”应解释为名字。于是问题就出来了,事物有名还是无名,是人类的事,和天地无关。当人类未产生时,是谈不上“有名、无名”的。事物有名字、没名字,丝毫都不影响事物的产生。所以,这种断句方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不符合实际的。


      IP属地:河南11楼2016-01-16 13:55
      收起回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译文】
        所以,经常留心审查事物产生之前的孕育过程,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 经常观察已经产生的事物,那是想观察万物之间的差别。
        这一句的理解差异,也是断句的不同而引起的。常见如下:
        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一种断句的理解,前提就是“有欲望、没有欲望”,目的就是“观其妙、观其徼"。
        当我们观察某事的奥妙时,我们总是带着欲望去观察的,并非心无所思,所以,“没有欲望”这个前提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种断句的理解,依据事物的产生总是从无到有这个次序,在事物还没有产生、尚处于孕育阶段时,观察事物形成过程中的蜘丝马迹,可以对事物的形成有所了解。这个阶段尚处于“无”的阶段,能在这个阶段留心观察,即为“常无”。常在这个阶段观察事物,目的是观察事物产生的奥妙。 当事物的产生已经走过“无”的阶段,亦即事物已经存在,进入“有”的阶段。经常观察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为了明了此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区别,所以说“常有,欲以观其徼”。


        IP属地:河南16楼2016-01-17 21:58
        收起回复
          为什么老子要西走函谷?
          周景王死后,王子争位。据《史记》记载,王子朝受周景王喜爱。结果王子朝在大臣的拥护下继位。
          同时,周敬王受晋国拥护,晋国派兵护送周敬王入朝,赶走了王子朝。
          老子一开始是一直安安静静的呆在朝廷里的,二位王子争位时,他却出走了。他为什么往西走呢?请看清楚,洛阳的北面,东面,南面都是晋国的势力范围,这说明老子和周敬王不是一派,老子西走秦国,是为了躲避政治迫害。


          IP属地:河南20楼2016-01-17 23:18
          收起回复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我觉得吧,这一句里面,前半部分的理解没什么可说的,对于“此二者”,好像有的人说是有无,有的人说是有名无名,有的人说是有欲无欲,反正各人都有各人的理,这里我就不辩论了。
            我想说说“玄”这个字。
            本来,这个字也没什么可说的,字典里解释的很清楚。
            古代汉语字典里的解释如下:
            1,黑中带红,泛指黑色。
            2,天,天空。
            3,深奥,玄妙。
            新华字典里的注解还有一个义项:虚伪,不真实。
            但我觉得,用深奥这个义项注解《老子》不太合适。2011年,当我查百度字典时,关于这个字的起源,叙述如下:玄,象形字,表示染丝这一状况,犹如绞在一起的丝线,在悬挂着。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古代陶器上的颜色,还有古代人的衣服颜色,黑色和红色比较多,我的这个印象也不知道对不对。
            由此,我想到,中国古代,染色以黑红二色较多,其中以黑色最普遍,所以在表示颜色方面,玄表示黑红二色,黑中带红,主要表示黑色。玄表示黑色,并非本义,而是引伸义。
            老子在书里,首先使用‘玄’这个字来表达思想,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
            老子要表达的是辩证法思想,我估计可能是老子想不出辩证法这三个字,用什么来简明扼要地表达有无互生这一抽象思维呢?于是他想到了常见的染丝现象,想到了‘玄’这个字,两股线互相缠在一起,此隐彼现,此现彼隐,这与有无的变化极为相似。用玄这个字来表达有无的辩证关系,应当说,就当时的词汇量,这是最贴切的方法了。
            众所周知,老子写完书后,就归隐了,并没有向关尹子进行讲解。用这个比喻表达什么,结合上下文,老子可能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后来人并没有他那种辩证法思想水平,也没有他那种对下层劳动生活的熟悉,也许没有想到‘玄’这个字的起源和辩证法的关系,反正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比喻说明,而把它当成了实写。因为不能把二者联系起来,于是就糊涂了,弄不清在这里玄是什么意思,感到像猜谜一样难猜。因为始终弄不清,不得已就下了个评语:‘不可琢磨’。后来的学者看到先辈的批语,不敢犯上,况且自己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就接受了先辈的评论,错误地把评论当成了含义,以为玄的含义就是‘不可琢磨’。以后代代相传,师命难违,以至今日。
            总上所述,我认为,玄表示两个方面互相转换,互为因果,蕴含变化之意,这与通篇的辩证法思想相符。
            附注:上面我的这篇推测小文,大概是在2011年发在老子吧里的。
            2010年我开始学《老子》时,无论查字典,还是百度搜寻,玄这个字都没有“变化”这个义项。现在好了,无论百度还是好搜,都添加了“变化”这个义项。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和搓线、编草绳联系上的,说玄的本意是搓线、编草绳。
            玄这个字的起源,到底是编草绳呢还是染丝?
            我觉得像是染丝这一劳动:那一横,就是挂线的长杆子。


            IP属地:河南22楼2016-01-20 15:51
            回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如前文叙述,以我的理解,玄这个字是当变化讲的。妙就是奥妙,新事物的产生过程。
              变化又变化,是产生新事物的不二法门,这无需解释。
              我以为,老子的这句话,就相当于现代哲学的否定之否定。


              IP属地:河南31楼2016-01-21 18:38
              回复
                《老子》的第一章,我以为,第一,朴素地提出了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概念:有无;第二,朴素地提出了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规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后的论述中,老子还要论述质量互变规律:圣人处无为之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以为,老子要说的道,其内容就是朴素的辩证法三规律。整本《老子》讲的是辩证法的政治运用。


                IP属地:河南32楼2016-01-21 19:40
                收起回复
                  圣人做不显成绩的事,这是个总原则,具体实行中,统治者又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呢?该怎样运作呢?
                  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翻译成白话文是说:面对万物的兴起,不表达控制欲望;面对万物的萌生,不表达占有意图;为万物的成长做了事,不当作依靠;达到了目标,也不居功;
                  用现代思想来看老子的这句话,是符合政治学常识与规律的,毫无稀奇的地方。但在2500年前家天下的时代,这句话却背离了社会常态,是异端。
                  社会的常态是怎样的呢?一般的统治者总是紧紧的抓住对一切的控制权,宣称‘这一切都是我家的,你们不能擅自动用’,借以向民众敛财。《诗经•北山》里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话就很符合统治者的占有欲望,深受统治者的推崇。
                  老子这句话,有点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思想,其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有几个人愿意听逆耳的话呢?一般人总是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住眼。
                  老子又说: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只因为不居功,反而没人能来抢这个功劳。冷眼看世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收获,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1、辞-----有的资料说,这个字和“司”是通假字,作“控制”解。但在字典里我查不到这个义项,因此始终存个怀疑心理。我认为,这个字可以取“言说”这个义项。译文为:万物兴起而不言说。谁来言说呢?当然是统治阶级。言说什么呢?当然是占为己有之类的话。面对万物的兴起,统治者不去宣扬占为己有的言论。其实这也是不去控制的意思,和直接解释为“控制”意思一样。关键是通假字的那个说法查无实据,硬要那样解释,显得十分勉强。
                  2、生而不有----- 生,事物的萌生。有,占有。谁最有条件来占有呢?当然是统治阶级。面对萌生出来的一切,统治阶级不去占有。


                  IP属地:河南44楼2016-02-01 16:51
                  回复
                    不尚贤,使民不争。
                    贤----有才能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尚----崇尚,重视,依靠,依赖。
                    这二句的中心点是“使民不争”,“不尚贤”是前提条件。
                    使民不争,包括两方面:1 、民众之间没有利益纠纷;2 、民众和政府之间没有利益纠纷。这种情况下是天下太平的境况,是君主和民众的共同愿望。
                    关键问题是老子说的这个前提条件,十分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识。按照人们的常识,君主不重视贤能的人才,是不可能达到“使民不争”这个结果的。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想去这样做。
                    求贤若渴,才是正理。因此,用常规逻辑来看,老子的这个前提条件是不成立的,是一句极其糊涂的话。
                    但是,圣人就是圣人,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治理一个国家,依靠人才,还是依靠观念和制度?答曰:都需要。并且人才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把二者进行对比,观念和制度更重要。好的观念和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效果是几个贤能人的能力所不能比的。
                    老子在前文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圣人要关注民众的生活,为民众做事。这就是老子希望君主所依靠的。依赖为民众做事的观念,依赖为民众做事的制度。贤能的人虽然很重要,但制度更重要。和制度相比,就只能依赖制度,而不能依赖贤能的人。
                    良好的观念和制度得到重视,就可以使民不争。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举个类似的例子:现代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作业,依赖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工人都是工程师。工人只要具备基本技能就行。 先进的流水线生产工艺最重要。


                    IP属地:河南46楼2016-02-03 20:25
                    回复
                      圣人在治理国家时,不依赖个别的贤能人,
                      而是依赖为民理念与制度,使民众无纷争;
                      不把难得的东西当宝贝,而重视民生用品,
                      使民众不必为谋生而偷窃;
                      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干扰民众生活,
                      民众的心就不乱。


                      IP属地:河南47楼2016-02-10 12:29
                      回复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办法与达到的结果是:
                        让民众心思少点,肚子饱点,志向低点,身体好点。
                        经常让民众没有太多的心思,也没有太多的欲望,
                        这样就使那些特别精明的人,不敢膨胀自己的野心。
                        为民众做好每件小事,天下一定会太平。


                        IP属地:河南50楼2016-02-14 20:44
                        回复


                          IP属地:河南56楼2016-03-26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