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95,449贴子:42,543,249

转载~ 灯塔国的黄昏:写在美国大崩溃的前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体写的挺好,虽然有些观点不见得认同。菊座退休了,战忽局后继无人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16 10:59回复
    同样作为消费国,欧猪各国和美国相比,则是纯粹的债务型消费国,它们并没有对全球分工提供什么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它们只是欧元区内部的全球流动性再循环链条上的一环,负责把德国的国际收支的盈余花掉。这样,欧元区就可以作为整体表面上与美国之间形成均衡,不至于因为德国的盈余积累过多,而导致欧美之间严重的失衡。欧元的升值压力,也就不会过大。
    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国选择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一方面有这两个国家工业基础好的历史条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苏联阵营的最前线。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德日作为生产国的最惬意的时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2-16 11:00
    收起回复
      德国人能发起欧元来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什么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人不发起亚元来制衡美元的钳制呢?有可能想过,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执行落地的国家意志和战略构想。不得不说,日本人就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战略上,它们一贯的鼠目寸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战略构想缺席的代价。
      德日被去势之后,由于忌惮德日继续的积累盈余和资本,会主导区域一体化,在美国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形成割据势力,于是美国在1990年代启动了第二代生产国。第二代生产国,就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东南亚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美国就不用再担心它们将来发达了,会形成割据势力。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2-16 11:01
      收起回复
        但是由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有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它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的环流表现的过于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涨一落,它们就纷纷的感冒了。并且由于各个小国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意识,在美元流动性退潮之时,它们为了将流动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国家,选择了不顾死活的互相踩踏。与其说是索罗斯们一手制造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如说,这场危机里面,更多的伤亡是来自这些生产国之间互相的恶性踩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16 11:01
        回复
          光政审关过了,还不行。美国在战略上,并没有像日本那么缺心眼,他们知道让中国这个巨人选手入局,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所以,美国对中国说,现在你可以参加这一局了,不过,我要先拿掉你的一个的车。一个从没下过棋的业余选手,和一个从没输过的世界常胜冠军下棋,棋还没开始下呢,就先让了世界冠军一个车。这就是中国原始积累的起点。每每想起,仍不免感到心酸。
          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包括中国人自己,大部分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如果当时有个外星人在旁边看棋的话,估计连外星人都会认为,中国不会赢。在美国的预想和愿景中,中国应该一方面会成为它的血汗苦力,另一方面,则会沦为它的经济殖民地,在这盘棋中,美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中国将输的连裤衩都不剩。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16 11:03
          回复
            美国现在要捋着袖管要重整旗鼓,决心跟中国再下一局。可是这新的一局,和15年前开始的上一局,完全不一样了。这一局的基本盘面状况是什么呢,全球化一分为二,美国主导的两大海洋版,和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版。美国主导的海洋版,规则是亚太区的TTP,和跨大西洋区的TTIP。中国主导的陆版,规则和标准则是一路一带。这两个版本,将展开竞争,这一局,再过15年,谁会赢呢?上一局,美国占尽优势和先机的情况下,都没赢,这第二局在中国已经羽翼丰满的情况下大家展开公平角逐,要说美国能赢,估计它自己都不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16 11:03
            回复
              二、美元环流的潮汐与剪羊毛游戏
              国家的疆界,是战争的结果。每一条边境线,都是历史上长期以来用血与火,用刀与剑,用飞机大炮画出来的。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经济的版图,则是用美元画出来的。美元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繁荣,美元抽离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萧条。这是全球流动性的区域分布规律。同时,美元的全球流动,还有一个周期性潮汐规律。
              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进行货币扩张,全球经济开始涨潮,风险资产价格节节攀升。美联储进行货币收缩,全球经济变会哀鸿遍野,风险资产价格频频崩溃,避险资产价格,转瞬暴涨。风险资产能跌多少,避险资产就能涨多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16 11:04
              回复
                在这一涨一落的美元潮汐中,美国通过通胀税,作弊一样的赖掉了旧有债务。赖掉债务之后,再通过美元回流机制,重新借入低息廉价的美元。借入廉价的美元之后,再对外进行货币扩张,继续向其他国家收取通胀税。这个过程,俗称剪羊毛。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剪羊毛行为,有明剪,这就是正常的铸币税。还有作弊的偷偷的剪,这就是美元潮汐。
                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美国向生产国输出美元资本,主要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亦即FDI。生产国拿到资本和项目,开始去资源国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卖给美国等消费国。美国向生产国支付美元作为货款结算。生产国拿到了美国支付的美元,这些贸易盈余,因为规模巨大,在国际市场上,怎么管理和投资,都是个问题。生产国用积累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的核心优质资产,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买低息的美国国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16 11:04
                回复
                  美国拿到生产国通过购买低息美国国债流过来的美元,再输入生产国,进行再投资和控制优质资产,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和利润。这又是利用不对称的规则,消费国对生产国进行的第三重剪羊毛。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之间的美元环流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生产国夹在消费国和资源国中间,尤其是中国产能这么巨大的生产国,基本上处于夹心饼的境地,买什么资源,什么就贵,卖什么产品,什么就便宜。为什么?因为在货币扩张和全球经济扩张的双重效应下,世界经济迎来了为期20多年的超级景气周期。在产业链的下游,表现为大宗商品的长期大牛市,从下游传递到产成品的上游,又表现为动辄产能过剩,卖什么什么便宜。中国的全要素优势,在这十几年里,像核弹一样的爆发了,它是第一代生产国和第二代生产国加在一起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中国把全球产能推到了一个空前的新高度。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经济引擎,都是由于作为生产国的中国的大爆发,而形成的现象和热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2-16 11:05
                  回复
                    中美之间,都是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化大跃进的受益者。美国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商品,也得到了中国回流过去的廉价的美元债务。拿着中国的钱,买中国的商品,躺着吃躺着喝,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生活。而中国呢,则由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泥腿子,在这次全球化的大跃进进程中,完成了产能,技术和资本的积累。无形的积累,则是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高。至此,在中美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下,借着全球化大分工的美元环流,中国基本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升级。
                    在这个分工体系中,一个资源国的价值,取决于它的资源有多少,表现在账面上,就是外储盈余和本币汇率。一个生产国,它的价值,取决于它的产能。中国为什么长期以来都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因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的增长,加速度越来越快。中国产能的扩张,超过了美国货币的扩张,这样就会一直长期存在外部升值压力。消费国的价值呢,取决于它的印钞机,它什么也不用干,光印钱买买买,躺着吃喝就行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2-16 11:05
                    回复
                      资源国,是这个体系中,最缺乏话语权的。它们国家挖出来的资源,却用美元来计价,而且,结算也用美元。自己本国的资源,不仅无法利用这些资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好日子,甚至,资源卖多少钱,完全受美国的控制和主宰,让你哭你就得哭,让你笑你就得笑。为什么中东石油国,对美国普遍存在刻骨的仇恨,这就是根子。石油国不想卖身卖笑,就会尝试着试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尝试的代价,就是萨达姆和卡扎菲的身死国灭,无数生灵涂炭。
                      伊朗能幸免于难,在于它有地缘平衡价值。美国除掉伊朗,沙特就会成为最大受益者,不仅身边的死敌没了,而且中东也会沙特一家独大。那么接下来,沙特就会明里暗里的寻求中东一体化。这违反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当然了,另一方面,伊朗也不是伊拉克这种软柿子,不是那么的好捏。8000万人的大国,有一定的工业能力,背后还有中俄撑腰,要像伊拉克那样轻巧的打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弄不好,就会重演当年苏联在阿富汗的那一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2-16 11:06
                      回复
                        中东这么多年一直战火不停,根本原因,就在于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石油资源丰富,这是它们的幸运,也更是它们的不幸。揣着石油这么个宝贝,谁不想买个好价钱呢,但这事却不是自己说了算。没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想要不甘心的争取下,那么自然的就会有流血冲突。这种愤怒和怨恨,最终催生和带来了恐怖主义。
                        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这些资源国,他们不仅没有给自己的资源讨价还价的权利,而且它们在美元潮汐所伴生着的金融灾害中,也没有什么抗灾能力。美联储一加息,这些资源国的外汇储备马上告急,它们的本币,马上大幅贬值。这些资源国,它们本质上,只是美元的殖民地。甚至可以说,它们在经济上,并不具有主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2-16 11:06
                        回复
                          三、竞争性贬值的恶性踩踏:通缩寒潮下的扯被子游戏
                          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些新兴的二代生产国们之间,毫无章法方寸大乱的竞争性贬值,互相恶性踩踏,导致踩踏所造成的伤亡,远大于来自敌军的直接攻击。说他们缺乏组织和战略,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吧,也不厚道,因为它们只有一个很本能的目的:活下来。至于其他人活不活,哪里还能管的了那么多。
                          现在这一幕又重演了。这次挑起恶性踩踏的,可不是97年那群乌合之众了。而是一群久经战火的经济体。日本和瑞典,欧盟,纷纷打开盒子,放出来了负利率这个大魔王。日本和欧洲,在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收缩周期的情况下,还在长期坚持进行逆周期操作。这背后反映的问题是,冬天来了,日本和欧洲最不耐寒。他们感到冷,比别人更冷,他们不想冻死,它们开始抢被子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2-16 11:07
                          回复
                            这种在需求面收窄,本来机会就不多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性贬值,先下手为强来争取多吸几口氧气的做法,本质上讲,它是不负责任的以邻为壑的办法。这个国家可以以邻为壑,那个国家也可以。最后,大部分国家都加入负利率阵营。在恐慌冰冷的的通缩寒潮中,竞争性贬值,就是抢被子游戏。所有的人都冷,所有的人都想把别人身上的被子扯过来盖自己身上。
                            这个游戏发展到最后,就是互相的撕扯。在下一次春天到来之前,谁冻死,谁被扯光腚,谁能抢到被子盖住自己,熬过漫长的严冬活到最后,都会在这场游戏中体现出来。在历史上,到了互相扯被子这种地步的时候,差不多就该到了战争阶段了。好在这一次,虽然经济失衡,但是军事的力量对比,还未失衡。大的战争,是打不起来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2-16 11:08
                            回复
                              在这场扯被子的游戏中,美国的屁股最大,它需要的被子也最多。它比其他国家需要更多的被子来保暖御寒。在美国的抽扯之下,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巴西们,这些美元跌殖民地,资源国,都已经被扯到光腚了。如果这次经济寒潮要持续很多年的话,这些资源国,肯定会第一批被冻死。
                              但是光扯了这些资源国的被子,还是不足以盖住美国的屁股。它还需要继续的扯更多的被子。这时候,就要向生产国下手了。生产国谁的被子最多呢,中国最多。瞄上了就开始下手。但是这次,发现扯不动了。这是以往美国未曾遇到的情况。在历史上,作为地球天子的美国,他要说冷,二话不说,想扯谁的被子就扯谁的,被扯的人,还不敢不松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2-16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