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浅夏吧 关注:191贴子:41,984
  • 4回复贴,共1

一些关于艺术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3-18 16:47回复
    Edward Burtynsky,
    加拿大 “臭名昭著”的摄影师。
    他喜欢拍工业世界——让人 恶心的,工业世界 。
    我们能从他作品里看到,这个世界正以某种高姿态提前死去。
    电子垃圾,高效冷漠的装配线,像机器一样工作的人,巨大空洞的工厂和一望无际的流水线,五颜六色的河流 ,犹如泼墨山水的矿山
    ……
    爱德华·伯汀斯基,在为自然与人类的共有留下佐证。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3-18 16:48
    回复
      一楼图是他的“镍河”(NickelTailings),这可以说这是Edward Burtynsky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了。
      这位艺术家不怕刀山火海,和中国行政人员斗智斗勇,与开发商扯皮,在中国拍下了镍污染的照片。
      赤色透亮如漆般的液体附着于黑色的土壤上,红色的是氧化后的镍矿,黑色的则是矿渣。
      如同血液蔓延于黑色的肌理,欲望膨胀出了奇特的绚丽。“疏离”与“熟悉”就这样被糅合在一起,让观者质疑这是否是地球上的景观。
      伯汀斯基也把福建沿海世界知名的电子垃圾村,举世无双的三峡大坝建设工地,繁忙的天津港,放在这样的视觉解码里,无异于一场祭礼:
      那么急于被全球化认同与肯定的国家,是如何被物欲绑架,那些风景如何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里破碎并死去。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3-18 16:50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3-25 13:57
        回复
          《无常时》,李俊。
          这一系列作品,关于尘埃 关于我们,关于生死。沉默 阴郁 空虚 莫名的悲伤。
          他说“我在拍生和死。生何其疲倦,死又何其深沉。”
          08年的一天,李俊从北京出差回家,偶尔发现了灰尘形成的印痕,于是拍下了这个系列的第一张照片——厨房里的菜刀。
          这组作品花了四年时间。好像过程很简单“养灰尘和拍灰尘”
          物件移走,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看得见的灰尘把看不见的时间凝固在了相纸上。李俊用灰尘定义了消逝的时间,去想象已经消失的世界,用摄影和行为表达了存在与缺席、哀伤和遗忘的微妙感受。
          四年后的某一天,李俊发现已无物可拍,他抹去了室内的一切痕迹后,搬家离开:“整个过程也像一个行为,摄影只是记录这个结果而已。以后不会再拍。
          李俊曾把一张自拍的、准备以后用作遗像的照片装了镜框靠墙立在桌上,很长时间以后挪开,桌面上留下一长条痕迹。李俊为这幅作品取的标题是《留给自己的遗像》,他要做的是正视死亡和生命的过程:“我是很悲观的一个人,这些照片虽然看上去很干净、很漂亮、很东方,但其中有很沉重的东西,我只是想用一种轻的形式表现重的内容,不想太使劲、太用力。”
          在《无常时》的自序中,李俊这样写到:“所有的这些呈现皆来自于孤独,来自于我内心,但不仅仅源于个人的伤感,还有些更为宏大和背景深处的部分来自历史——主要是中国历史。近来的阅读和现实使我觉得:我们的历史不仅孤独,而且宿命,绝无逃脱的可能。看着这些东西,它们实在是一无用处,除了能卖钱。我常常觉得,我们永远在等待一次震撼,不是在现实中,现实只剩下生活,而是在别人的言说里,通过其他人的‘口’来提醒我们,当下的现实是多么的惊奇和无所适从。”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3-25 1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