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吧 关注:14,155贴子:339,174

墨色倾城——张学良书法欣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汉文学家扬雄有言:“书、心画也。”不同的人,不同的心,不同的字。观其字,知其人。让我们观少帅之字,忆少帅之人。


1楼2016-03-20 19:51回复


    2楼2016-03-20 19:58
    回复


      3楼2016-03-20 20:01
      回复


        4楼2016-03-20 20:03
        回复


          5楼2016-03-20 20:05
          收起回复


            6楼2016-03-20 20:06
            收起回复


              7楼2016-03-20 20:12
              回复
                作者介绍: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省海城人。张作霖之子,毕业于东北三省陆军讲武学堂。曾任东北军第四师师长、东北军空军司令、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副总司令等职。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后被蒋软禁于浙江溪口、江西萍乡、湖南郴州等地。1946年迁移台湾,1991年解除软禁。“民国四公子”之一。说明:张氏雅好翰墨,定远斋藏品世所共知。此联英气勃发,风流倜傥,点划凝练,运笔娴熟,整幅作品俊朗气爽,给人以以透气大方的审美感受。


                8楼2016-03-20 20:14
                回复
                  中国现代史上,张学良与张大千两人,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张学良是位叱咤风云、统领三军的大帅;张大千则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这两个身世、经历、禀赋、才能等截然不同的文武奇才,本应属风马牛不相干,但他们却有过一段颇为有趣的书画奇缘。
                    在世人眼中,张学良是风流倜傥的“民国四公子”之一,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少帅”,似乎有点不学无术的公子哥、一介武夫的味道。而实际上,张学良乃一儒将也,他不仅国学功底深厚,精于诗词,更写得一手好字。张学良还善品鉴,喜收藏,广交文人雅士。他从20多岁起就开始收藏书画等艺术品,收藏历史长达70多年,收藏古代书画600余件,其中有王献之《丙舍帖》、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赦书》、米友仁《云山图》等,均为珍品。


                  9楼2016-03-20 20:22
                  回复
                    当时权倾东北、威震华北的年轻少帅张学良,耗费巨资,从各处搜罗到不少石涛作品,当然在这些收藏品中,也有不少是张大千的仿作。后来社会上盛传,所谓石涛的真迹,其实大半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的仿作时,张学良也为自己的“大上其当”,而感到震惊。于是,他很想结识一下这位能把假画造得天衣无缝、使海内外大名鼎鼎的鉴赏专家也难辨真伪的假石涛。
                      20世纪30年代初期,张学良在东北易帜,由奉军少帅被调到北平,出任国军海陆空三军副司令。翌年,张大千北游故都,寄居长安客栈。张学良听说后,便柬邀张大千吃便饭。当时友人们都提醒张大千,说这恐怕是“鸿门宴”,要小心张学良来算假石涛画的这笔账。可是张大千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不过他临出门时,已嘱咐过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要托人打听关照了。


                    11楼2016-03-20 20:24
                    回复
                      宴席上,有不少北平书画界名流,当时张学良对张大千,颇有礼贤下士的谦恭之风,于是在张大千心里,便逐渐消除了鸿门宴的顾虑。只见酒席间,张学良谈笑风生,也不问假石涛的事,这才令张大千真正放下心中的石头。不过张学良还是点了张大千一下,他曾拍着张大千的肩头,对着其他客人,以介绍的语气说:“这位便是仿石涛的专家,鼎鼎大名的张大千,在我的收藏中,就有好多是他的‘杰作’。”
                        这是张大千与张学良第一次带有戏剧性的相识。从此,他们两人就交上朋友。后来,张大千曾以石涛的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潭》,赠送给张学良。


                      12楼2016-03-20 20:25
                      回复
                         张学良将军多年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所羁押,20世纪60年代他以上将军衔退役时,本来应得一笔巨额退休金,可是却被军统当局无理扣发。但是虽然数十年受到监禁,张学良的身边仍旧带有一些他视比生命还珍贵的书籍和古代字画等等。这是张学良在人生最困难时期相依作伴的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系张学良当年从东北家乡辗转千里迢迢带到台湾的,这些书籍中包括历史、宗教、美术、哲学各类。还有一些日本学者研究其父张作霖的著作。许多明代书籍上面,都有张学良亲笔所作的眉批。一些心得笔记字迹工整,见解独具慧眼。
                          在一些英文书刊上还可见到张学良对一些单字单词阅后所加详细注解。圣经、明儒、宋元学案上张氏所加注释都是用工整的毛笔小楷,本身就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张学良甚至整理出可供后人披阅的人名、地名目录索引。以上这些弥足珍贵的财产,都在1993年张学良二次赴美前夕,以他个人的名义,无偿捐献给台湾东海大学图书馆,约计2000册之多。东海大学接到张学良这批捐赠后不久,即做出在该校开办“张学良图书纪念室”决定,以便让这批珍贵藏书向海内外研究者开放。
                          


                        13楼2016-03-20 20:25
                        回复
                           张学良在夏威夷海滨定居后,其身边仍保存有一些珍贵藏品。1995年他获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为他与赵一荻女士开设一处“书斋”式展馆计划时,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将带在身边的最后一批藏品,也无偿捐献给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开办展览馆之用。
                            这些珍贵文物送交给哥伦比亚大学后,马上受到该校重视,决定在该校的图书馆成立“张学良和赵一荻书斋”,以便将上述重要文物分开展出。该馆由张学良题写了“毅荻书斋”的馆名。来自各地的中外学者千余人参加了在哥伦比亚图书馆举行的开馆仪式。至此,张学良身边最后一批私人藏品也不再属于他个人所有。(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14楼2016-03-20 20:26
                          回复
                            这个分享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3-25 11:20
                            回复
                              跪舔蒋中正的人和诋毁谩骂民族英雄张学良的人,历史得学成什么水平?估计都是看百度百科的历史小白吧,张口闭口不抵抗,不放一枪丢东北三省或是一夜之间丢三省,例如孙科之流!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11-22 1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