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百态吧 关注:891贴子:84,007

回复:六堡学习专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晶盐存茶醒茶大法,版权是属于思亭的。
大概原理就是利用晶盐来做过饱和盐水,找一个密封的空间存放茶品,把湿度恒定在60-70%之间。晶盐本身可以吸附杂味,而盐水能恒定湿度,改善一些本身过干或者过湿的茶品
看下面效果图,拿个玻璃瓶,放一些喜马拉雅山的晶盐进去(家里的普通盐巴炒炒也可以),放入少量的水,周围放好不密封的茶品或者茶样,然后整个环境密封

如果是少量的话,一个乐扣箱或者玻璃瓶也可以,就是要想办法不要让茶碰到水。所以如果是分层的柜子是最好的,盐水可以放置在最下层,茶品放上面。实验一两星期应该就可以从茶香方面判断出茶品的状况有没有改善。


220楼2016-07-01 23:10
收起回复
    回复 金杯hk :普洱茶?普洱茶没有生熟敌对啊,即使大益下关,生熟都有常规款,但六堡茶大厂不会将偶尔生产的生制茶列作常规款每年都出,六堡茶工艺似乎较为复杂,看料决定发酵深浅,导致不同款式有偏生到偏熟各种特点,而广西是除湖南外使用黑茶二字最多的地方,如果将农家炒青引入生产标准中,可能会像普洱茶,茶类归属变得不明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2楼2016-07-01 23:46
    收起回复
      由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批准发布的175项国家标准中,《黑茶 第四部分:六堡茶》标准名列其中,该标准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这是六堡茶的第一个国家标准。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3楼2016-07-02 12:46
      回复
        回复 对茶颜 :如果生制茶能那么容易打开外面的市场,六堡茶的地方标准里就不会不给农家茶一席之地,安徽祁门的安茶其实也可以拿来做例,名气多多少少有一些,甚至还有了仿冒茶,但最大的茶厂也只能接单生产,需求量太有限,而且安茶未炒爆那价格就已经虚高了,新茶一斤上百,转化期号称十年,十年呐,反正我等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4楼2016-07-02 13:45
        回复
          《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的比较
          转自【中国黑茶网】:http://www.chinadarktea.com/news/4/16108.html,欢迎转载,请保留本链接。
          6.5.2.2.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 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0% ~90%、温度在18℃ ~28 ℃、无异杂味的环境或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d,陈化起始日期从渥堆结束开始计算。
          六堡茶紧压茶没有粉末指标,其它与散茶相同。
          水分(质量分数)/%≤14.0 a,净含量检验时计重水分为10.0%。
          安黑的茯砖、黑砖、花砖,特制12%,普通14%,湘尖14%,花卷15%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5楼2016-07-03 07:10
          收起回复
            之前吧友介绍去拍了仓松的茶样来试,本来拍08的还送了个07的样,先开喝这一款:

            汤没有三鹤的通透,闻起来有米糕香,重发酵的都有这味吗?入口似柔滑无物,余韵若有若无,然后那个凉感就慢慢的从里到外透出来...


            230楼2016-07-05 23:42
            收起回复
              求问:茶是热的,凉喉或清凉感的体感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3楼2016-07-07 07:47
              收起回复
                08仓松,柔细甜,水路甚好,无甚仓味,看干茶叶底也是重发酵,但没有07的米糕香,凉感轻微:


                234楼2016-07-09 21:39
                收起回复
                  甚不耐泡,五、六水之后没啥味,看下叶底:


                  235楼2016-07-10 00:31
                  回复
                    茶语清心论坛 ID:欧心
                    《 [其他] 关于六堡茶存放和槟榔香的一些看法》
                    http://teabbs.zjol.com.cn/thread-242539-1-1.html
                    1、5、16楼,值得一读
                    19楼:六堡本地的茶树种,最早为湖南的槠叶种,与湖南黑茶同宗同源,但后来大面积种植的是现在农科所优育的桂青种。
                    32楼:3、同一厂家制作的六堡茶,很难确保每一批都有稳定的品质,精品的随机性较大,个人的理解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原料的不稳定上。
                    36楼:3008茶饼为梧州茶厂2011年出品、2018为12年出品,两款都号称“古树茶”用料,估计是借鉴了普洱“古纯”的推广创意,因为早期的六堡茶,极少这样标注的。
                    3008不是比较生,本身就是生料压制,与普洱生茶饼原理一样;2018则是轻微渥堆,再压制,属于轻发酵类型,所以会比较生。这两款茶,远未到达品饮的适口期。
                    个人感觉,六堡的陈化时间比普洱来得更长,但久存后,的确是别有风味。
                    47楼:09年老师傅饼,还有梧州厂的定制茶-09年醇和饼,这两款都是发酵较轻的,年初喝转化的都不错了。
                    57楼:3008是三级料吧,现喝或者办公室用应该不错。藏的话个人感觉还是特级、一级料,发酵偏轻的比较好。65109、85019、
                    58楼:0212的价格让我感觉到了崩溃最多也就是买一两喝一喝而已了,没赶上好时候、╮(╯▽╰)╭85015在08年同年的特级茶中,莫非多了一层炒作的因素?没感觉比其余的几批(85011、85019等)好多少。2007年的1708反而倒是有些槟榔味,08年特级中槟榔味为什么不明显?难道是北方气候干燥?不纠结了,一边喝一边存着玩吧。不就是喝着玩嘛


                    IP属地:新加坡237楼2016-07-15 17:42
                    收起回复
                      80楼:在网上买六堡茶,经常茶样比茶好喝,茶样比茶少仓味。。。。。郁闷
                      82楼:15102的大萝上确实有槟榔香几个字,不过和槟榔香A还是有区别的,价格就差1半了
                      大箩要比槟榔香A好喝。但是两者是同一款茶,大箩先上市,但是厂里没全部出完,差不多一年后,厂里把自己留有的料分装,再次上市。口感有所不同是因为大箩和小筐,存放地点还有存放方式有差别所致,时隔一年导致转化进展不一致。
                      106楼:我个人认为,85015和85107这两款茶差不多,梧州茶厂出的一级茶基本上市比较有规律的,4月出的0116这个特砖茶显现梧州茶厂非常有大厂的风范,起码在茶青人工各个方面高涨的情况下,这款茶性价比极高,尤其价格亲民的,我不认为茶厂有炒作,只是很少人知道。1601固然是好茶,大家存储那么多年价格上来是后来的经销商或店家商业行为。我个人感觉,梧州茶厂还是非常低调的,我甚至觉得缺少宣传和广告,只是小众范围内知道。他的0211,0212这些茶品质是非常好的,当然,价格也不是一般的好(看接受程度了)。他还有更多的好茶,如7.5公斤的篓子,如4,6,8斤的出口特砖或一级砖等,现在2005陈据说是有槟榔香的。
                      107楼:0116性价比高,2005陈有槟榔香,0212,0211,1601都比较有代表性,出口砖4.6.8都有金花且口感选料不错。


                      IP属地:新加坡238楼2016-07-15 17:43
                      收起回复
                        醒茶几天的0208




                        239楼2016-07-16 09:29
                        收起回复
                          槟榔香102,茶水比4:80。
                          好像是13年的茶,干茶和茶底,瞬间想起一位吧友说过的老木头味道。
                          茶,甜,耐泡,汤色比香韵砖透,也必香韵的味厚。
                          约出汤400毫升,再烧水泡,突然满口涩!喝公道杯里的,顺滑......
                          放置一段时间后,似乎茶汤入口涩度减轻,但舌面涩依旧.......
                          此茶特点,或许就是甜,耐泡,老木头味道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241楼2016-07-17 15:39
                          收起回复
                            试喝三鹤05散茶,闻之无甚仓味,湿醒半小时后开泡,闻之有槟榔米糕香:

                            极柔滑,层次感欠缺,细微的渗透力,口腔余凉颇久,然而腹部的凉感是慢慢渗出,不算太强烈。


                            242楼2016-07-18 00:07
                            收起回复
                              大暑天喝六堡吧主去年7月派的最后一个样泡(刚好整整一年):平安大吉,重发酵,汤颇通透:

                              入口甘爽顺滑,米汤感,感觉仓好喝着舒适,层次感欠缺,略带苦,生津细微。
                              不知是否天气太热了,最近品六堡感觉凉感都没有那么明显,从喉咙到腹部都是微微的凉


                              243楼2016-07-22 23: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