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吧 关注:2,952,995贴子:44,720,666
  • 10回复贴,共1

奶子营? 公主坟?北京这些奇葩地名谁起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帝都北京,有很多特有意思的奇葩地名,像奶子营啊,八大处啊什么的。这些地名,让很多刚来北京的小伙伴们晕得不行。别说外地的了,很多地名连北京本地人也不清楚具体怎么一回事。


1楼2016-04-18 12:15回复
    对对碰:
    东单、西单,是不是还有北单、南单啊?
    老北京城里有很多牌楼。在古代西单处,有一个牌楼,称为单牌楼,又因为这地儿在北京西城,则称西单牌楼,后简称西单。东单的得名与此相同。
    两两成对的还有东四和西四,得名是因为从地方上有四个牌楼,还分立北京城东西两侧。东四十条其实不是东~四十条,而是东四、十条,这是因为东四的第十条胡同比较宽,后来通了公交,就直接简称东四十条了。


    3楼2016-04-18 12:17
    回复
      数字地名:
      三里屯、五道口
      北京的许多地名和站名由数字打头,如一亩园、二龙路、三里屯、四道口、五棵松、六铺炕等等,大约有200来个。这些地名由来已久,其中以元、明、清时期出现的居多。
      三里屯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
      四槐居曾有四棵古槐树,有人在此定居后便以四棵槐树而得村名。
      五道口如今是宇宙中心,由于是从北京北站出发的京包铁路的第五个道口,故名五道口,而其前后各有四道口、双清路道口。


      4楼2016-04-18 12:17
      回复
        军事与地名:
        北京地区的许多村名、地名都带有“营、屯、堡、盘、寨、卫、关、旗”等字。
        “屯”是军队屯田的地方,“营”是军营,军队驻扎的地方,“盘”也是营盘,驻军的地方,而“堡、寨、卫、关”都是与军队的防御工事有关的名称。
        北京的村名用“屯”的很多,如大屯、景文屯、西沙屯,用“堡”的如双泉堡、十里堡 [pù]。
        北京的地名用“旗”的字很多,如:话山旗、蓝旗营、东三旗、正蓝旗等。“旗”在最初是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的单位,有八旗军的组织形式,所以北京还留有八旗的地名。


        6楼2016-04-18 12:18
        回复
          西二旗
          西二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老地名。
          小旗是明代军队中最基层的编制,很像现在军队中的“班”。为了给周边驻军提供战马,明朝在北京周边地区设有多处牧马草场和马房,其中在今天的西二旗、西三旗(往东还有东二旗、东三旗)一带就曾设置过。二旗为小旗两个,即20人。
          那时候,这一带到处是青草茂盛的空旷之地,被分派到此牧马养马的官军,按照所编的小旗散布其间,于是便有了东二旗、东三旗、西二旗、西三旗等旗营,旗营与旗营之间相距不远。以后逐渐形成村落,多以当时小旗的编号和所处方位命名。而“西二旗”之称,就是当年西边的两个旗营驻军之地。


          7楼2016-04-18 12:18
          回复
            八王坟
            八王坟位于今日北京东四环四惠桥西南侧的通惠河北岸(大望路南)。这里,曾经埋葬着清朝的“八王”阿济格。
            阿济格,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为太妃阿巴亥所生。阿济格从征察哈尔、喀尔喀、朝鲜,到与明军交手的宁远之战、锦州之战、广渠门之战,一直是后金骁将。
            1651年,多尔衮病死,阿济格密谋承袭摄政王位,事泄遭幽禁,后被赐死——其骨灰埋葬于通惠河畔一处荒凉之地,即后世所谓之“八王坟”。


            9楼2016-04-18 12:18
            回复
              定福庄、中关村
              清明时期,京城一些有钱的太监就在中关村购买义地,很多没钱的宫女和太监们就埋在北京东部的郊野,后取名定福庄:“福”即棺材上的福头,“定”的意思就是使之安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地处定福庄的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院内种有一片核桃林,因为核桃有辟邪之功效。
              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中关村开始被叫做“中官坟”。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10楼2016-04-18 12:19
              回复
                最美地名:
                百花深处
                其实,北京还有许多看上去很美的地名,曾有句诗这样说:“百花深处夕照寺,光明楼东酒仙桥”。
                百花深处,还记得陈升在《北京一夜》唱的那句“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么?著名导演陈凯歌也曾在这专门拍过短片《百花深处》,意境之美,引人遐思。
                百花深处是北京街巷名称极雅者。《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同样名字美得不像样的,还有芳草地、杏花天、垂杨柳、四季青、酒仙桥、金鱼池、礼士路。礼士路就是现在地铁南礼士路那站,这名字挺文雅吧,原来叫驴市路!专供行人租驴做交通工具的!至于为啥要取谐音改名,往下看。


                11楼2016-04-18 12:19
                回复
                  被改地名:
                  1964年起,北京市曾对全市范围的街道名称进行整改。对四个城区的3590条街巷逐一考评,整合后四城区街道名称留有2994条,对带有封建迷信、庸俗及重名的街道更改了约40%。主要更改的方式就是通过谐音雅化。


                  12楼2016-04-18 12:22
                  回复
                    “雅化”的一种方式,是在新地名中尽可能地引入吉祥如意的词汇,例如“闷葫芦罐儿”先改“蒙福禄馆”最后定“福禄巷”、“豆腐巷”改称“多福巷”,“鸡爪胡同”改称“吉兆胡同”,“鸡市口”改称“吉市口”,“苦水井”改称“福绥境”,,“打劫巷”改称“大吉巷”,“臭皮胡同”改为“寿比胡同”;总之,“福禄寿”三星全齐了。


                    13楼2016-04-18 12:22
                    回复
                      王寡妇斜街
                      旧时北京前门外八大胡同之一,以胡同内王姓寡妇开设的妓院最为显赫而得名。民国时期根据谐音更名王广福斜街。1965年将广福巷、口袋胡同并入,同时更现名棕树斜街。但是老人们平常不叫棕树斜街,还是叫王广福斜街。
                      棺材胡同
                      在北京宣武门内,象来街之北,光彩胡同从前称棺材胡同,因其名不雅而改为今名。
                      王八盖胡同
                      位于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南北走向。北起盛芳胡同,南止赵堂子胡同,东与向春胡同相通,西邻朝阳门南小街。因其名不雅而改为宝盖胡同。
                      晾马河
                      亮马河,是因古代商旅经常在此集散,其时要将马在河中洗刷干净,然后在附近晾干,于是这里便得名“晾马河”,后来逐渐改成亮马河。


                      14楼2016-04-18 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