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zty吧 关注:86贴子:4,123

回复:【转】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析(业余级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造成这一旷世悲剧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是残忍戕害情人之间的“感情”以达到什么“和亲”“强强联合”这等灭绝人性的价值观,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如此。
在荣国府里,他们的爱情(或许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爱情)始终都收到各种方面的“风刀霜剑”,每时每刻都要提防着其它不怀好意的“封建卫道士”。寄人篱下,本性柔弱的黛玉,变得多愁善感,时常为即将凋亡的爱情而恸哭,在外人眼里,这些“小脾气”更成了他们手中的把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16-05-08 11:30
回复
    黛玉的泪尽而逝,才是真真的凄惨,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丽。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宝黛爱情,只是大家族利益里微不足道的一枚棋子,二人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他们的爱情最终还是一场虚无,是“镜中花”“水中月”,在泪尽心枯之时,这场血与泪的爱情悲剧就要结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16-05-08 11:30
    回复
      转完枉凝眉,楼主也休息休息,下次再更
      看着卡卡写的东西,楼主的心仿佛又被带进了红楼世界出不来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8楼2016-05-08 11:31
      回复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16-05-10 21:18
        回复
          元春的遭遇,应该是操纵着贾府从繁荣到极盛,再瞬间崩溃决堤。这首曲子,或许是应为元春像可卿一样托梦所言,咏叹着她自己的人生感悟,痛苦,深沉,富贵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得时放手,海阔天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0楼2016-05-10 21:18
          回复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欣喜于荣华富贵正当时,可恨那无常鬼又来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
            眼睁睁地把所有事都抛下,荡悠悠一缕芳魂烟消云散。
            “望家乡,路远天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回头望故乡,路途遥远山高耸。所以只能在梦里寻找爹娘相劝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您的孩子已入黄泉,亲人啊,必须早些从官场里抽身退步为好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6-05-10 21:18
            回复
              无常,即索命鬼,无常有善恶之分,索元春命的无常,真不好说。
              元春的进宫,真的很容易令人产生联想,省亲一回安排在可卿葬礼之时。这就让一些人认为她的腾达源于对家族中“异类”的举报,她借可卿之死获得皇妃的地位,凭据不必多说,算是一种比较通顺的解释,这和她日后身处权力中心,却无力应对众多敌人的命运有些前呼后应,也颇具讽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16-05-10 21:19
              回复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16-05-10 21:20
                回复
                  这一首写探春离别时,与父母,亲人的生死离别之苦。曲子很阔达,很符合探春的性格,也或许是作者刻意营造出一种“大音稀声”的冷静,“大悲无泪”的沉痛。这种艺术效果,即是悲痛中的悲痛,加上探春的遭遇很容易引起,那些与家人分别的人的共鸣,这首歌也深入人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16-05-10 21:20
                  回复
                    一叶孤舟迎风斗雨驶向远方,把亲人和故乡撇在身后。害怕因悲伤而这老人的阳寿,就对爹娘说不用把儿牵挂。自顾贫穷与显达皆有定数,分离和团聚难道就没有了因缘?从今日起我们就要两地分离,各人自己都要多保重。我去了,不要太挂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16-05-10 21:21
                    回复
                      探春生在末世,却格外精明,她能清醒的认识到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继而着手改变,这一点极其可贵。探春虽然和亲生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和胞弟的感情也不很融洽,然而,当真正到了分隔两地时,双方都感觉彼此将要阴阳两隔,离别之痛,自古就有,何况那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16-05-10 21:21
                      回复
                        但真正的悲剧不在于此,庶出的出生让她比别人有更多的出人头地的渴望。探春的相貌、才能,在贾家四姐妹中明显高出一筹,她以一己之力就能斗倒王熙凤,虽然王熙凤、邢夫人、王夫人出于自身利益,背后会处处以“庶出”之议来压她,但在史太君的开明统治下,探春的才能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的才貌把其他三姐妹远远的抛在了后面。试想,如果探春入选皇宫,那么她在宫中肯定会比元春混的好,相信进而扶正做皇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真是如此的话,元春想做而没能做成的挽救贾家家族命运之事业,或许探春就能做成了。探春还会让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得到更好的名分,让亲兄弟贾环也封官加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0楼2016-05-10 21:22
                        回复
                          抛闪骨肉家园就是永远离开了父母兄弟,永远离开祖国,一声“奴去也,莫牵连”就是永别,那是活生生骨肉之间的永别,比生离死别更悲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1楼2016-05-10 21:22
                          回复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楼2016-05-11 17:21
                            回复
                              这首咏叹的是史湘云的人生命运(从“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看出)。命运真是爱开玩笑,一波三折的经历,更让湘云的形象入木三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3楼2016-05-11 1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