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语吧 关注:452贴子:11,429
  • 32回复贴,共1

興化kou lai本字的考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南這兩個字好像是寫作“鮕鮐”。看起來似乎有道理。然而我查閱史料,覺得這兩個字應該只是俗字罷了。下面來論述這個問題。


IP属地:日本1楼2016-06-10 01:18回复
    先從鱧魚的名稱說起吧,根據唐以後的記載,鱧魚一般被稱為“烏鱧”,又名“玄鱧”和“黑鱧”。咱們可以看出,“鱧”字表明它是“鱧”,而烏也好玄也好黑也好都表示它的顏色(性質)。所以這個命名十分符合一般的原則。


    IP属地:日本2楼2016-06-10 01:22
    回复
      鱧魚與鲇魚食性類似,會吞食其他魚類。這在古書中也有記載。


      IP属地:日本3楼2016-06-10 01:26
      回复
        剛才說了唐宋以後的書裡,鱧魚一般都稱為“烏鱧”。可是我們如果翻開更早的文獻,就會發現鱧魚還稱為“鱯”。鱯,《廣韻》胡誤切,匣母 暮韻 一等 開口。《廣韻》的解釋是“魚也”——說了跟沒說一樣。但我們翻開《說文解字》就會發現,鱧,鱯也。也就是說鱧就是鱯,鱯就是鱧。讓我們來看“鱯”字在興化的可能讀音,“鱯”是遇合一:模韻的。這個韻剛好有讀-ou韻的,如“五、虎、戽”。它是匣母,所以可以讀作聲母k-。也就是說,按規律,鱯應該讀作“kou陽去”。


        IP属地:日本4楼2016-06-10 01:37
        回复
          讓我們來看下,那麼說,興化語的kou lai有可能就是“鱯鱧”二字(鱧字是來母齊韻,這個韻有讀-ai韻的,如“西、臍、婿”)。有人會說,下南可是kou tai而不是kou lai啊,我們這是類化了的。我有異議,或許第二字本來就是聲母l-的而不是t-。因為我看到永春把鯉魚稱為tai6(來自1998年的《永春方言志》)。本來嘛,在閩語中,來母的讀法就很“混亂”,閩北有讀聲母s-,福州和廈門有讀t-或l-的。那麼我們的來母當中應該也有讀t-或l-的,但觀察現在已有的資料,我們的來母不是讀l-就是讀n-,似乎還沒發現有讀t-(有的話請告知)。


          IP属地:日本5楼2016-06-10 01:47
          回复
            還有人可能提出這兩個字不符合變調規律。是的,是不符合現代的變調規律。但“鱯”字出現的那麼早,後來基本來指稱“鱧魚”了,所以我們可能猜測,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稱呼“鱧魚”應該也是比較早的事情。就是說,可能是在唐宋以前。我們現在的變調規則一般都是根據現有的讀音重新組合再“尋找”出來的,興化的聲調是在變的,這兩個字的組合可能早於現在的組合變調,那麼不合現在的變調規律也是可以理解的。舉個例子說明下我的觀點,如“嘴瀾”(二字都是替字,不管它):tshui22 nuann24。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后字的原調是32(上聲)而不是24.為何后字也變調呢?我記得后字是不變調的……ps:或許對於這種“變調”可以從詞彙構成上來解釋,不一定是什麼古代聲調的殘存,但我暫且這麼解釋吧。


            IP属地:日本6楼2016-06-10 01:55
            收起回复
              有什麼意見儘管提。


              IP属地:日本7楼2016-06-10 02:00
              回复
                市志里写“古狮”


                IP属地:福建8楼2016-06-10 21:13
                收起回复
                  可以再问问闽语其他地方怎么说的,然后再对比一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6-12 13:27
                  收起回复
                    我奶奶说,还有一种跟鱯鱧很像的鱼,叫le21,菜市场的卖鱼人写作“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18 12:11
                    回复
                      咋一看还以为苦菜原来是一种鱼(goulai)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11-29 0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