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60,861贴子:4,866,874

民科吧小科普第三弹——牛顿力学基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接着我会对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比较著名的科学理论进行科普。
通过我的科普,只能了解这些理论的大体逻辑,但是想真正深入了解这些理论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数学上的东西我就不再详细介绍,主要讨论物理图像上的部分。
当然,在看这些东西之前,如果你没掌握我之前的科普贴中“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没办法真正理解这些理论到底在干什么,也是不会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讨论的。鉴于此,我对没有意义的讨论将回复滑稽,这就是说你依旧不具备科学讨论的能力,还是要回头看看之前的科普贴。
民科吧小科普第一弹——科学是什么
http://tieba.baidu.com/p/4583071416
民科吧小科普第二弹——科学理论与科学革命
http://tieba.baidu.com/p/4611442391
慢更,欢迎探讨。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6-22 01:25回复
    牛顿力学是历史上第一个科学体系,试图解决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它解决了如何描述任意运动,以及任意运动之间物理量的关系问题,另外它也解决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成功的解决了了低速冻宏观情形下物体的动力学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6-22 22:04
    回复
      我们首先先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放到一边,去单纯的讨论运动相关的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6-22 22:21
      回复


        IP属地:北京5楼2016-06-22 23:57
        回复
          Axiom 0: 任何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用笛卡尔坐标系上的含时坐标表示。
          由于笛卡尔坐标系的这套体系是遵循欧几里得几何这套东西提出的,所以这个公理同样也等价于可以用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图形随时间的变换表示。
          这个公理虽然非常重要,但牛顿本人只是语言描述了一下,并没有用公理的形式指出,大概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吧,但后来爱因斯坦敏锐地指出了这个公理的重要性,并帮他补上了。另外还要一提的是,量子力学是不符合这个公理的,至于量子力学怎么玩,会在以后的科普贴说明。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6-23 11:32
          回复
            挽尊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6-24 14:08
            回复
              牛顿力学虽然可以解释很多实际问题,可是它和运动力理论有冲突,所以是错的,运动力绝对正确,并不需要实验的支持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6-24 14:15
              收起回复
                支持楼主,只是这么好的帖子发在民科吧没人看可惜了啊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6-25 17:06
                回复
                  楼主会是很好的物理老师,但这里是民科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6-25 17:08
                  收起回复
                    有了这个公理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把现实中的东西转化为坐标。
                    在这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我们如何建立坐标系的问题。
                    第一步:我们先想象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无限延伸的空间。由于它什么都没有,所以它当中的各个部分、各个方向都是对称的,在这个空间中,位置和方向都没有意义(因为没有现象就无从定义)。
                    第二步:假设你是一个点,并处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间中,“位置”这个概念依旧没有意义。但是因为这个点的诞生,出现了“是这个点”与“不是这个点”的区别,而原先整个空间都是各个方向对称的,现在只有在这个点上各个方向才对称,这个点以外的部分就不再具有对称性了。但即使是这样,这个点的位置同样没有意义,因为即使你真的觉得自己动了,也无法分辨。这就好像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借助其他工具就很难走出来,因为各个方向的景色对他来说都差不多,他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是保持一个方向在前进。


                    16楼2016-06-25 18:12
                    回复
                      第三步:在上一个情形的基础上,我们假设你的旁边突然冒出了另一个点。这个时候系统在你看来就不再具有全方向的对称性了。从你(今后称作O)到这个点(今后称作A),就可以定义一个方向,你可以以O为原点,OA为单位长度,朝着A方向建立一个坐标轴,如果这时坐标轴上出现了一个A',就可以用它在这个坐标轴上的坐标来表示A'的位置了。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质疑:如果A相对于O运动了怎么办?由于我们目前只有OA一个长度,即使A运动了我们也看不出来。


                      18楼2016-06-25 18:15
                      回复
                        为什么发帖总被删


                        25楼2016-06-25 18:38
                        回复
                          第五步:这时,如果你发现了一个新的点(叫做C),它居然不在之前的平面上了,这怎么办?这个时候二维坐标系已经无法同时描述所有出现的点了,所以我们引入三维坐标系——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沿着垂直于平面的方向再建立一个坐标轴。另外,为了描述的方便和避免歧义,三维坐标系一般采用右手系。


                          30楼2016-06-25 18: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