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上海金融信息行业蓬勃发展。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联合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市东方公证处、上海市黄浦区律工委发起成立上海金融信息法律专业委员会,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1日举行的“第七届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年度峰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介绍,今年一季度上海市互联网金融经营收入超过110亿元,同期增长30%。其中第三方支付收入近90亿元;重点跟踪的16家网络信贷企业交易额为195亿元,经营收入为8.49亿元。今年2月份,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发展新兴金融模式,鼓励符合规定的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商业模式创新,为优秀产品、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少不了法律保障。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娟介绍,随着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规范更加清晰,不少合规的企业在转变、发展:将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独立第三方,建立更开放的渠道。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正在渐渐形成。合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呼吁法律法规的保障。拓展阅读5月底,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曾公开表示,上海将在现有监管框架下,试点综合监管。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上海依托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开展综合监管试点,探索功能监管的实施细则意见征求稿已经成形。监管将重点关注面向非特定公众公开销售理财产品、开展高杠杆衍生性金融业务、销售交叉性金融产品、开展跨区域及跨境金融活动的经营主体。对没有明确监管或主管部门的领域,或同一机构开展跨行业、交叉性互联网金融活动,或像快鹿、中晋这样同一集团内取得多项金融业务资质的,将由新成立的“联席会”牵头各监管部门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