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界吧 关注:28贴子:162
  • 0回复贴,共1

鹤九:我为什么要写《互联网+餐饮:一本书读懂餐饮互联网思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些年,各类搭乘互联网快车迅速崛起的餐饮案例不绝于耳,一时“互联网餐饮”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餐饮界掀起一股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餐饮品牌的热潮,黄太吉、雕爷牛腩、伏牛堂、叫个鸭子、人人湘等餐饮品牌先后走红,并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这些夹带着互联网基因的餐饮人,熟悉互联网传播环境,思维跳跃、学习力强、擅长互联网营销之道,具备大部分传统餐饮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创新的各种颠覆式玩法,最初令很多餐饮从业者心生膜拜,但历经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又在某种程度上颇受质疑和争议,难道这是对餐饮互联网思维的否认?
  于此同时,不甘落后的传统餐饮企业快速展开了互联网思维的学习,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西贝、外婆家、一茶一坐等一批传统餐饮企业代表先后在互联网营销、大数据、餐饮O2O等环节取得佳绩,甚至在某些运营数据上超越互联网餐饮品牌。传统餐饮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运用上一样非常成功。
  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
  不神化它,亦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我们发现,无论是互联网餐饮品牌,还是传统餐饮品牌,自始至终都无法脱离餐饮的本质。或许互联网餐饮品牌擅长于互联网营销,借力营销能短时间内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最终要回归到餐饮的本质,他们几乎在互联网推广的同时,也都强调产品本身的重要性,并在出品上狠下功夫。或许传统餐饮企业擅长于餐厅的日常运营与管理,但他们不得不虚心向这些新秀们学习,积极拥抱互联网新事物,避免在互联网时代被落下。
  可见,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餐饮企业不能神化它,更不能视而不见。当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每一个餐饮企业的基础配置时,餐饮老板唯有加强对“互联网思维”的学习,先从意识形态上转变,才能更好地用互联网工具指导餐厅的运营。


IP属地:广东1楼2016-08-22 18: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