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吧 关注:4,853,165贴子:101,897,160
  • 7回复贴,共1

【科普】镇墓兽简介·JPZ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图 一只萌萌哒小妖怪
然而现在沉迷阴阳师的我只想说那是一种没怎么见过的御魂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6-11-20 20:49回复
    文字及图片资料均来自网络,侵删。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6-11-20 20:58
    收起回复
      2025-08-21 13:42: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什么是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
      <周礼>记载载说,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


      IP属地:黑龙江7楼2016-11-20 21:09
      回复
        【镇墓兽的基本形态是怎样的?】
        镇墓兽外形抽象,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镇墓兽的基本形态由鹿角、兽形首、方形底座三部分拼合而成。鹿角插在兽首顶部孔内,兽身插在底座方孔内,多作长颈、鼓眼、口吐长舌状。其形制有单头、双头、变形龙面式、变形人面式等多种,多数单头,少数双头。从出土镇墓兽的排比中可以看出其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演变规律,大致是兽面渐变为人面,无舌渐变为长舌,无颈渐变为长颈,兽面由彩绘发展为雕刻。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6-11-20 22:02
        回复
          【镇墓兽的历史是怎样的?】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朗,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
          上述镇墓兽是除楚墓以外其它战国墓中不多见的特殊之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即有,但数量很少,楚漆器发达的战国中期,镇墓兽的数量最多,到战国晚期又很少见。这种数量上的消长变化应与当时漆器的发展趋势及楚国兴衰的历史是一致的。秦汉以后,这类器物逐渐消失。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16-11-20 22:11
          回复
            【唐三彩镇墓兽 】
            唐三彩是我国唐代的文化艺术精华,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三彩起始于北魏,也就是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左右。兴盛于唐代。三彩器最常见的就是人物侍女俑,早期的俑多数没有釉,艳丽的色彩一般以彩绘代替。比如最著名的秦兵马俑。
            唐代中期,随着厚葬之风盛行,盛唐时期统治阶级在陪葬制度上选择高大华丽精美的三彩镇墓兽作为陪葬,武则天时期佛教盛行,有些镇墓兽也是根据佛教形象塑造而成。这类藏品目前由于法律所限目前无法上拍。但是收藏这类藏品更多的是收藏一段文化,收藏一段历史。感受大唐盛世带给我们的盛唐之风。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6-11-20 22:18
            收起回复
              【木雕双头镇墓兽】
              木雕双头镇墓兽由实心方木底座,兽和头部插两对成年鹿角组成。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至颈。鹿角向两翼张开,气势雄伟,增加了镇墓兽的神秘感。
              木雕双头镇墓兽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给人一种狰狞恐怖的感觉。镇墓兽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伸至颈部。两头各插一对巨型鹿角,鹿角杈桠横生,枝节盘错,转侧变幻,意象极为奇异生动。通体髹黑漆后,彩绘兽面纹、勾连云纹、几何形方块及菱形纹等,显得神秘而魔幻。这是楚墓镇墓兽造型中最为怪诞、最为壮观的一件。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16-11-20 22:19
              收起回复
                ————END————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6-11-20 22: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