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巷杂谈吧 关注:191贴子:457

【杂谈·原创】记录,我的书与电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前面的话。
昨日补了几期锵锵,新春特辑的主题是每人推荐一本书。许子东与马家辉做嘉宾那期,许老师带来的书是《马丁伊登》。我对书本身没什么感觉,倒是许老师讲述这本书与他的渊源(当年插队当知青时这本书如何改变了他的命运)时,饱满的情绪与平时上锵锵的状态很不一样。可见这本书对他的影响有多大。想想自己,对看过的书哪怕有感想也只是当时想想,鲜少动笔把它写下来,除了大学时为完成作业而写的《教父》观后感,还有看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心血来潮后写下的一点文字。就这仅有的一点,也找不到了。遗憾的同时,扪心自问,实在不是个好的读书人。开此贴,既是个记录,也算是个改变的开始。
久远以前看过的书就不写了,从现在看的书开始吧。都是看完后的一些感想,很随意,我的水平也没到专业书评的地步(虽然觉得那样高大上挺棒的)。若有人看过同一本书,愿意把自己的感想也分享出来,着实欢迎。若没人感兴趣,权当自娱自乐。电影也是我的爱好,所以,就一起来吧。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2-09 01:06回复
    先上一本对我来说是个例外的书。余华的《活着》。说它例外,是因为这是我唯一主动放弃的书。也有其他看一半,或看一点就放弃的书。原因都是内容实在让我兴趣索然,没有再读下去的欲望,算是被动放弃。还有一些是时间不充裕,看了一部分就把它往后计划计划,合适了再继续。唯独《活着》让我不敢再碰,虽然很想把它读完,但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那个勇气。所以它的内容在我这里就一直停留在了小儿子高高兴兴地为临产大出血的师母献血,一直抽却没有人注意到抽了多少,于是一条生命就这样悄无生息地逝去了。
    张艺谋1994年拍过同名电影,我没有看过。只知道大概剧情,与小说相比,还是做了改动。估计真看,我一样不忍心看下去。
    悲伤,悲哀,糊涂,麻木……
    活着……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2-09 01:09
    收起回复
      前几日看完《见字如面》,写了些文字。中间想起了倒两套小说:沈家和的一套《药王》、《老铺》、《鬼亲》、《活祭》;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十几年前看的小说,人物名字都不记得了,故事情节也忘了好多。但有些场景现在还想得起来。书籍对人的影响力还真是长长久久的。据说现在是个全民阅读越来越衰退的年代。其实想读的人自然会读。没这习惯的人,哪怕想读,也难得撑得下去。所以习惯还得打小就养起来。好的小说文字读来会让读者的脑中自然地浮现出那样的场景,像是脑中的小剧场。若是从小就读(闲)书的孩子,想象力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惜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这样的觉悟,说是看闲书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可是没有大量阅读做底子,功利地只求学习好,终究空中楼阁啊。
      这两套书都是写家族几代人的故事的,前者是药王世家,后者是茶人世家。当年《大宅门》热播的时候偶尔会看上两眼。总觉得里面的情节怎么跟看过的小说那么像。后来才知道本就都取材于同仁堂。找度娘想问问这套书的相关内容,吝啬得连个词条都没有,还不到二十年啊。
      茶人三部曲的前两部是第5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之一(另三本是,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后两本看过)。同是写家族群像,医药世家的这套,人物个性分明,着墨力度不同,但你不会把这个人同那个人混在一起。茶人这套,家族四代,倒是看时也不会混了,但其中好几位女性的命运都是于兄弟二人间错付终身。说到命运,现在提得更多的是家庭,而非家族。可要是跳出个体,看得范围更大些的话,总是有这样的想法: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一代人中都有一个傻子、一个疯子、一个叛逆者。像是上天把这样的命运交到了这个人手上,要他/她来承受。看《白鹿原》的时候尤其有这样的感觉。今天还遇到这么个事,朋友的朋友要找咨询师,因为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孩子动不动就不回家,夜不归宿。“以前从来不觉得教育孩子是个事……比较严厉,孩子小从也乖……”在我看来,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面有几种,一种是从来不想,凭着自己的行为惯性,就那么下去,夸的时候上天,骂的时候口无遮拦;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但没有改变的想法或行为。或者有想法没行为;三是觉得有问题,所以努力在学习充电,为自己也为孩子;理想的家长,有正确的理念与行动,并一以贯之。有时真的觉得很可惜,很多家庭非得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才觉得有问题。可是时间是单向的,没有办法回头啊。孩子身上的症状是家庭里所有人问题的集中表现。那么,这样的命运又是谁给他的呢。一个孩子的命运被写成了这样,来日他痛苦煎熬时,又向谁去诉说这命运的不公。
      《筑草为城》的背景是文革时期。与前两部相比,确实稍有逊色。前两部令人震撼,让人多年后记忆犹新的情节很多。比如第一代人中杭九斋在家中的最后一夜,暴风骤雨中的场景,最后从儿子杭天醉的角度写来,于他于读者的震撼真是如惊雷一般。杭天醉从妻子沈绿爱房中落荒而逃,将生命的旺盛与柔弱的对比活生生地呈现于眼前。女孩叶子来初潮,杭嘉和以为叶子要死掉了。小妾生出的长子杭嘉和在嫡母沈绿爱面前不自觉地落泪。从那开始,“绿爱渐渐地与嘉和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杭家长子亲密”。唯独孩子才有的那份天真与善良跃然纸上,还有这份天真善良背后的力量。嘉和劝寺庙中的父亲归家,父亲说,这里和那里有什么区别,所以不必回。旁人都不知如何再劝。嘉和说,那里和这里又有什么区别呢。佛缘。还有沈绿爱和杭嘉草的惨死。杭嘉平“到底还是通过自己的儿子知道母亲和妹妹是怎么死的了,当他知道妹妹是抱着一条玉泉的大鱼血窟窿一般埋在这里、而自己美丽的母亲是和一口大缸葬在一起的时候……”生活惨忍与无常的那一面显示在了他的面前。嘉和嘉平两兄弟的情窦初开、嘉和无意间目睹的沈绿爱和赵寄客的情爱、小邦崴对寄草的多年守护,书中对情爱与爱情的描写也不少,爱情的不同面貌在这里也有展现。插一句,对孩子的性教育实在羞于启齿的家长,倒不如让孩子多看看文学名著。还有书中处处展示的对茶与茶文化的热爱。喜爱品茶的人看看这书是真合适。
      搬度娘的一段话:王旭烽的写作过程非常艰苦,三部小说共写了十年。第一部是手书完成的,这部书稿后成为浙江图书馆当代文学史收藏的第一部手稿。从第二部起,她用电脑打字。尽管当时有孕在身,但为了创作,她全然不计后果。王旭烽说:“一部好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程度,二是具有不可重复性,三是要在文本、语言、结构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要有差异。我在小说中用了三种语言,即使用了成语、诗词,追求工笔画般的细致;用了吴越方言,杭州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还有外来欧化的长句子,尤其是展示内心世界和抒情时用。我是学历史的,历史学锤炼了人的品格,穷尽一生追求一个真理是我们的座右铭。我的习惯是写完了以后要朗读,看看是否通顺,删除多余的词,特别是副词。我每部作品都修改了5遍。”待小说第三部完成后,王旭烽对孩子说:“咱们庆祝一下吧!领着孩子走到街上,她买了一束鲜花,让孩子捧着,因为孩子也是这套书的半个作者。”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19 04:28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2-19 13:32
        回复
          张悦然《茧》
          “是秘密,先于我们存在的秘密离间着我们的感情。如同某种兽类,我们靠捕获秘密而生。终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因为某一件猎物而反目成仇,分道扬镳。这个时刻终于来临了。很多年以后,每当回忆起那个冬天,眼前就会出现我们并排走在大雾里的画面。沉厚的,灰丧的雾,没有尽头。或许那就真实的童年写照。我们走在秘密织成的大雾里,驱着双脚茫然前行,完全看不清前面的路,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多年以后,我们终于长大了,好像终于走出那场大雾,看清了眼前的世界。其实没有。我们不过是把雾穿在了身上,结成了一个个茧。”
          高中时同桌带来套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上下两册。里面有篇文章当时特别喜欢,来来回回地老看那一篇,还被同桌笑话。其实只是喜欢里面透出的淡淡的疏离感:父母离异自己独居,正好有父/母卖不掉积压的布匹,干脆拿来做了好多抱枕,代替沙发,胡乱在客厅中扔一地。想着或许这作者就是张悦然,找了找,她是第三届的。她之前的那些作品一份都没读过。看了别人的评论,这本《茧》和她之前的还真是不一样。难怪,看了看简介就决定买了,若是她之前的作品,估计对我没这吸引力。拿到书时正好在老爸那里,老头子顺手翻了翻还顺带吐了个槽,这什么书,连个简介前言都没有。😅。
          刚开始读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从头到尾读下来,感觉像是在做拼图,拼凑出程恭和李佳栖的过往。再通过他们的过往拼凑出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的过往,还有他们背负的那个秘密,文革中的半条人命。每个人都闭口不提,秘而不言。可这秘密带来的影响却影响着相关的每一个人,时时刻刻纠缠着他们。程恭奶奶,“从那以后,我奶奶认命了。她不想让我爷爷死了,她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自由对她来说,已经毫无用处。爱也不会再有了,剩下的只有恨。后来的几十年,我奶奶主要是靠她的恨活着。恨比爱更坚定,更强烈。只不过有时候,它也比爱更盲目。她也不知道该去恨谁,索性就谁都恨起来。”李佳栖爸爸,“你爸爸似乎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然后就会放弃所追求的目标,从头再来。”……看的时候心情不会那么好,虽不至于沉重,却也轻松不起来。唯一的亮色是程恭和李佳栖学生时代的相处,还有那似是而非的结尾。他们是否脱掉了裹在身上的茧。他们如此艰难地在做着自己的治愈者。若是以前,看到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所处的时代是建国前后,里面的主人公又经历特殊时,我总会想,这样的人到了文革时会落得个什么下场啊。又是小时候不知道看的哪本书种下的因。现在想想嘛,觉得也许是自己身上的俄期冲突作祟。
          全书除了简短的最后一章以第三人的视角做了结尾。其他的全是程恭和李佳栖两人多年未见,相遇之后的的自白和对话。这样两个角度轮换着写,有点像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玉”、“月”为引写了两个时代。开头引的那段话,不完全是自白,又有点像作者借程恭之口给整本书下的注脚。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2-20 16:01
          回复
            《FBI心理分析术:我在FBI的20年》
            让我想起了之前追了好几年的美剧《Criminal Minds》。很多地方都是根据这个作者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2-20 23:16
            回复
              《乘风破浪》《西游伏妖篇》
              过年这一个月被栓得死死的,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接近二月下旬,终于得空了,跟反弹报复似的,连着两个下午进电影院。碰巧是同一个厅,买了同一个座位。看《乘风破浪》时还遇着一回园区停电,难得呀。
              韩导演的这一部从开拍到确定上映日期,间隔那么短,之前老觉得这靠谱么。现在看来,完成得还不错。看时影厅里时不时地有全场暴笑,也不觉得有多生硬。开篇的赛车镜头觉得拍得挺好的,比较吸引人。好好地讲了个故事,没有走神。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哪儿找的景啊,还能寻到这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气息的地方。随便上的房顶,巷子里的公共厕所,水泥抹的楼房外墙。最打动我的是邓超在自己爸妈婚礼上对年轻时代妈妈的表白。那么饱满的情绪只能停着想着挑着词来说。这一段我个人觉得比听到赵丽颖说你妈妈肯定会后悔的那一段,演得更好。
              《西游伏妖篇》。手贱地进影院之前就看了大神写的影评了,一二三四五地列了各个台词桥段的隐意。结果自己去看的时候真是没什么意思了。以后跟别人剧透的事我也不能干。还有,我超级不喜欢跟烧坏了的煤块儿一样的孙悟空。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2-21 00:16
              回复
                《微表情——如何识得他人脸面真假》
                从年前看到年后才看完。一本书看两年😓。副标题是拿来刻意吸引人眼球的吧。没有多少篇幅是拿来直接说如何辨别真假的。大部分都是老实老实地分析基本表情从强到弱有哪些构成要素。最后再得出每种表情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先说了理论假设,再表明基于人类进化的理论基础。接着细讲六种基本情绪(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在面部的表现。每种情绪在饱满时的表现都很好识别。情绪强度越来越弱时,要素会越来越少,识别也就越来越难,直至留下最基本的。还讲了非单一情绪时的面部表现。看的时候不那么吸引人,得费点精力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行。不过看完觉得有收获。
                有点我比较喜欢的是,作者在实际应用时,会先确定研究对象的表情基线,基于这个进行分析对比。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2-21 12:20
                回复
                  “不要误以为满足感,即‘幸福’,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仅需要通过人类自我中相对和谐所占的比例来判断,还需要根据一个文明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社会价值的程度来判断。如果一个孩子把摆脱恐惧看得很重,以至于他一生中从来都不敢为了某个理想或原则而冒险,那么这样的心理健康对于人的幸福而言毫无用处。如果一个孩子是‘安全的’,但除了个人安全之外别无其他追求,那么这种安全本身也毫无价值。如果一个孩子‘完全适应群体’,但这种适应是通过不加批判地接受和遵从他人的意见来实现的,那么这种适应也违背了人类自由的本意。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适应良好’,但只会用平庸的想法和常识填充头脑,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会看重这个孩子的‘适应性’呢?
                  心理健康的最高水平,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由地运用他的才智,解决自身的问题和所处社会面临的人类问题。对才智的自由运用,需要尽可能多地把自我满足和自我为中心从推理和判断这些更高级的人类心理过程中移除。对一个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必须包含对智力的训练。孩子的情绪健康对充分运用智力的依赖,不亚于对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的依赖。
                  最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态还必须包括一套稳定和完整的价值体系,它是人的道德感和理想自我的组合,深深根植于不能被侵犯或破坏的人格结构之中。我们不能在缺乏这种价值体系的人格中谈论心理健康。如果运用诸如‘个人满足’或‘群体适应’这类不严谨的标准评估心理健康,那么可以预见,一个少年犯在追逐自己的目标时可能会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满足,而他对于犯罪团伙这个群体的适应也会如你所想象的那样令人满意。”
                  摘自《魔法岁月——0到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2-23 23:36
                  收起回复
                    “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周里,与母亲或父亲的身体接触向他传达保护的‘概念’。如果婴儿独自待在婴儿床里,巨大的声音或任何其他强烈的刺激都可能引起他的惊吓反应,他们因此而啼哭。而如果此时,婴儿恰好在母亲或父亲的怀抱里,那么惊吓只会给婴儿造成轻微的影响。如果与父亲或母亲有身体上的接触,婴儿甚至能忍受身体上的不舒服或疼痛。在医务室打针时,如果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而不是平躺在检查台上,打针对婴儿引发的惊吓就会小很多。如果婴儿被抱着,他就更能忍受出生后头几周由轻微的消化不良而引起的不适感。
                    这些简单的例子证明了父母是如何充当保护者,以及早在婴儿能识别人脸之前,他们就本能地知道父母是自己的保护者。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出能吸收过强刺激的‘缓冲区’,但父母的身体充当了缓冲垫,弥补了这一缺失。婴儿神经系统日后接受和处理强烈刺激时的稳定性,并非是神经系统自主发育的结果,而是与母亲对婴儿的照料和婴儿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有关。与那些知道自己被母亲照料的宝宝相比,没有得到母亲照料的宝宝,在整个婴儿期都明显地更容易发怒,也更容易受到惊吓。
                    摘自《魔法岁月——0到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2-23 23:38
                    回复
                      让我好惭愧,向你学习,多多看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27 10:15
                      回复
                        《魔法岁月——0到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整本书看完,很钦佩作者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把握度。经典精神分析之后的发展,理论上的突破都是建立在大量的临床观察之上的。所以理论的现实检验度以及理论形成后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很有效的。本书成于半个多世纪之前,可即使放在现在,对于父母也很有指导意义。
                        书中对儿童发展阶段是分为三个阶段来说的。从书的开头到第一阶段0~18个月,读起来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再后面的两个阶段,我读起来比前半本稍花些力气。可能是后面事例相对少一些,又或者是18个月之后儿童的发展会更加个体化,不像18个月之前,共性的地方相当多。所以更多地从整体的角度去讲解的。有一两个地方给的理念和解决方式与我的理念不一样,需要停下来思考。还有一些有疑问的点。也有相当喜欢的部分,比如一开始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表述。另外,有解了我疑惑的例子,像对投射这一防御机制给了特别好的一个例子。
                        就像作者在前言里表述的一样,没有对理论进行解释,但理论是贯穿整本书的。对这些理论有了解的话,看这个应该理解得很好。即使没有,也不影响,因为只要有过孩子,这些就是日常生活中的。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3-07 23:47
                        回复
                          那多《甲骨碎》
                          老感觉这个作者有点不太像正儿八经的作者,因为从来没有见过他正式出版的书。可是名字很熟,翻了翻他的作品单子,也看过他不少作品。看完书才想起来,以前都是在《萌芽》杂志上看的。难怪呢。
                          书的节奏不错,吸引人一直看下去。最后剧情反转大Boss现身,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骗子反被人骗,姜还是老的辣。书到结尾也没对那个神秘仪式给个解释,要不就是根本就没想解释。当个休闲小说打发时间挺合适的。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3-07 23:49
                          回复
                            楼主博览群书,要多多学习,现正努力培养6岁孩子一个阅读习惯,每天一起睡觉前的15分钟看图讲故事,希望能成功帮她幼小衔接上,现幼儿园不教文化课,但小学前又要1一2千的识字量,为难的都是家长。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3-08 07:24
                            收起回复
                              让孩子爱读书,这是个很好的习惯,等长大了如果也能坚持,这才是更重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3-10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