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吧吧务吧 关注:1,054贴子:461,272

“五胡乱华”是“民族融合”?(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12 06:30回复
    转这篇文章是为了回答某满狗的反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12 06:31
    回复
      对于这帖里一些质疑的说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12 10:56
      回复
        首先,历史资料不一定可靠,野史不一定不可靠,用一句著名的话来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什么意思?就是说历史是统治阶级根据本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写的(包括增删和篡改),这种情况历史上很多,比如对《明史》的修改和篡改,比如《四库全书》的编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2-12 11:02
        回复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我们发现,对五胡乱华的历史纪录多是一笔带过,在正史中少有提及,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和当时历史接近的近几任王朝,多是有胡人血统的来统治的,包括李唐。故相关记录被删被毁,也是很正常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12 11:09
          回复
            我们知道,时代越久远,由于历史证据的缺失(有些是人为的),历史越模糊,而后来的正史由于其官方性(必须要有史料记载才能采信),故无法用野史资料,所以,首先来说,正史没有,不代表那个历史事实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12 11:15
            回复
              具体到某人说到的304年慕容鲜卑以汉族少女当军粮并屠杀一事,则是有历史记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2-12 11:17
              回复
                其相关历史记载于《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八篇关于冉闵的历史事实,曾提到了《杀胡令》,而当时《杀胡令》的原文,则提到了304年慕容鲜卑以汉族少女当军粮并把剩下的全部淹死的历史事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12 11:29
                收起回复
                  象我预想的那样,质疑者或是反对者比比皆是,比如19楼。由于19楼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和误导性,那么先从反驳19楼说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2-12 18:04
                  收起回复
                    科学红学转载的文章洋洋洒洒,其原文作者不惜用“连续读到这类奇文,我几乎要以为自己是那个擅长发明历史的棒子国的国民”等讥讽和恶毒的语言,对他所反对的观点进行人身攻击式的反诘和剖析,我只能说,如果是以学术观点的心态进行争鸣,进行学术研究,那么这种近乎人身攻击式的语言是下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2-12 18:13
                    回复
                      冉闵是不是“民族英雄”,(通常说的民族英雄是指汉民族的民族英雄)是看他的行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历史的影响上是不是符合“民族英雄”这个概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2-12 18:17
                      回复
                        事实上,当时的历史环境就是“五胡乱华”,汉族被处于统治的五个少数民族大肆屠杀,除“衣冠南渡”外,留在北地的汉族几乎被灭族。这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也是历史事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2-12 18:22
                        回复
                          而冉闵主张民族复仇,曾下了三道杀胡令,且在行动上对以羯族为首的那些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进行了报复性杀戮,使北地处于灭族危险的汉民族得到了挽救,这就是冉闵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而以上所说的历史事实,就是他被称之为民族英雄的原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2-12 18:31
                          回复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看的是客观历史事实,不是对人物的主观愿望的猜测。如果一个人拯救了汉族,难道能因为有无私利来否定其民族英雄的事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2-12 18:38
                            回复
                              把冉闵类似于吴三桂,我真服了这种奇葩逻辑。冉闵维护的是汉民族的利益,且是在民族正义的基础之上(胡人先屠戮汉人);而吴三桂则是帮助外族损害汉族的利益,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历史事实,原作者居然把这么明显又简单的人物进行同类性质的等同类比,我看倒真有棒子里的风范。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7-02-12 18:46
                              回复